農村老人常說「窮人養兔子,富人養蜂」有道理嗎?為何會這樣說?
本來是一養殖經驗的老話,硬是被你整成窮人和富人養啥的區別了,不過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還挺有道理。
養殖的角度
原本農村流傳最廣的是「窮養兔子,富養蜂」,傳授的是養殖經驗,不然兔子和蜜蜂兩者幾乎沒有什麼共同點,扯不到一起,但從養殖經驗來看,就很有聯繫了。
兔子窮養:意思是養兔子,餵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兔子能吃多少就餵多少,因為你餵多少它就能吃多少。
兔子嘴饞,常被用來形容好吃的人,實際上是有道理的,兔子本身真的就是喜歡吃,又需要不停的啃食東西來磨牙,加上智商還很低,所以會一直吃個不停,餵食乾草和涼開水還好,要是一些蔬菜青菜,一直餵肯定會影響兔子的腸胃,容易拉稀。
富養蜂:蜜蜂採蜜從不知疲倦,為人類奉獻了好吃又營養的蜂蜜,養蜜蜂就得富養,不能對蜂群壓榨過多,適當要留足夠的蜂蜜給蜜蜂吃,特別是連續陰雨天和過冬,沒有蜜可採時,要沒吃的,蜂群就會凋零,養不出強蜂又怎麼能吃到甜蜜,所以,養蜂就要捨得成本,要富養。
從窮人和富人的角度
如果從人的角度來看,舊時還是很有道理的,到了今天就反過來了。
舊時:舊時窮人食物缺乏,養什麼都要考慮能不能解決溫飽,養兔子有肉吃,養蜜蜂有蜂蜜,很顯然,對於窮人來說,自然是養兔子了,養兔子逢年過節還可以吃兔肉,蜂蜜哪吃得飽?對於富人來說,不缺吃的,缺好吃的,而蜂蜜好吃又營養,對於一個沒有溫飽顧慮的人來說,肯定會去養蜜蜂,一來自己可以吃,二來蜂蜜的價值更高。
有人會說,那窮人不能養蜜蜂拿蜂蜜換兔子嗎?當然可以,但舊時人們貧富之間是有分界線的,窮人的東西大多和窮人交換,富人和富人交換,市場不一樣,就決定了養什麼了。
今天:到了當下,這話就完全反過來了,現在是窮人養蜜蜂,富人養兔子,窮人養蜜蜂是為了獲得蜂蜜賣了賺錢,而富人養的兔子是寵物兔,什麼侏儒兔、垂耳兔等等,非常可愛,而純的品種價格還不便宜,光飼料都不是普通老百姓養得起的。
總結:這句老話,最好還是不要加「人」字進來,僅僅分享一種養殖經驗更好,加了「人」這個不確定因素進來,老話聽著就有些讓人不自在了。
(作者:遊龍公子創作)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讚和評論,謝謝!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