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在哭泣,淚飛不管東西。失去親人時,才會如此洗面……」痛苦中,73歲的浙江大學原副校長卜凡孝含淚寫下一首悼亡詩。
張浚生走的當天,卜凡孝趕到醫院送了最後一程。搶救室裡,這位「老相識」躺在那兒,劍眉依舊,但那雙緊閉的眼睛,卻再也不會眯成一彎笑眼了。
這幾天,只要憶起兩人的緣分,卜凡孝的心中就會湧起催肝之痛。亦師亦友之間,與張浚生相識38年,他隨口就能滔滔不絕出兩人相處的點點滴滴。故事中,一張智慧、廉潔、親善的師者、幹部畫像輪廓逐漸清晰。
一切以學生利益為重
宿舍「臥談會」的常客
在卜凡孝心中,少有校領導會像張浚生那樣,俯身對學生有如此細緻入微的關心與教導。他想,這就是「一切以學生的最大利益為重」的最好體現。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卜凡孝是浙江大學學生會主席,張浚生是學校的黨委副書記。當時,高考剛恢復不久,再加上改革開放初期,年輕大學生的思維敏捷,校園裡政治氣氛極為活躍。此時,不免有些學生由於思想過於激進而走了歪路。
對於這些情況,有的校領導主張強打強壓。但張浚生看見了學生打心底對國家的熱愛,因此提倡與學生交心加以引導,並動員學生會加入工作。
「那段日子,每到晚上,學生宿舍裡就會傳來張書記與學生閒聊的聲音。他像個朋友一樣和我們交流心事和看法。」時而談笑,時而爭論中,卜凡孝驚訝地發現,不少學生的思想漸漸被「四兩撥千斤」地擺正了。許多年後,當年的叛逆青年們都已經走上坦途。每每想起宿舍「臥談會」時老書記心平氣和的教導,大家仍心懷感激。
一日從教,終身為師。儘管2004年卸任浙江大學黨委書記,張浚生仍然心系學生。
張浚生常說:如果我們不努力提高每一個人的素質,國家發展是很難維持長久的。提高素質靠什麼?靠教育。「十多年前他多次到食堂調查學生消費情況,發現全校仍有10%的學生每月餐費達不到最低標準。因此,如何不讓每一個考上浙大的優秀學生因為經濟問題耽誤學業成為張書記的心頭大事。」2005年,張浚生成為浙江大學發展委員會主席,並在浙大發起「浚生貧困學生助學基金」,卜凡孝任基金會理事長。
此後每年,基金會都會組織聚會,學生代表匯報成績,基金會交流工作。2015年的談心會上,張克俊代表受助學生發言。「我依然記得當年得到資助時自己手舞足蹈的樣子。」2007年,張克俊正在讀博士一年級。那年冬夜,他收到了簡訊通知,得知每年可以拿到5000元的助學金時,興奮地跳出了熱乎乎的被窩,給母親打電話報喜。博士畢業後,張克俊又去了美國留學,如今,已經是學校計算機學院的副教授了。
「目前,基金總額已超過人民幣3600萬元,累計資助學生超過2000人次。」卜凡孝說到這裡,有些哽咽,「國家要在2020年消除貧困,大學生創新創業也勢頭正好,我們也計劃今年將基金改名,升級為『創新基金』。可張書記一走,事情怕是要耽擱了……」
身正為範,德高為師
四校合併的領頭人
張浚生不僅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更是一位傑出的領導者。尤其是1998年浙大四校合併之後,張浚生的所作所為越發讓卜凡孝發自內心地欽佩。
新浙大的成立並非易事。社會上許多人對四校合併有非議,認為學校前景堪憂。「新浙大剛成立時條件確實差,尤其是住宿問題。學生宿舍缺錢建,許多教職工連筒子樓都住不上。」卜凡孝記得,當時銀行規定學校設施不能抵押貸款,國家也沒有撥款,學校上下都為宿舍籌建工作而焦頭爛額。
保證不了師生生活,談什麼大學建設?可是,又該去哪裡籌款?作為學校工作一把手,張浚生抗下最重擔子,啃下最硬的骨頭。
他帶隊與多家銀行多次交涉,反覆商議,最終與杭州銀行成功協定以學費等學生繳費為抵押,成功獲得貸款,新宿舍建設工作加快提上日程。「這是全國範圍內高校創新貸款建設的先例!」卜凡孝折服於張浚生的勇於擔當。
隨著浙大的發展漸入正軌,新的任務接踵而來。2000年,浙大要選新校址,時間短、任務重。3個月時間,張浚生一遍遍走訪富陽、蕭山等杭州五六塊地,最終定下了紫金港校區的5000多畝土地。「任憑地方政府誇得再好,張書記沒有在基層反覆考察,仔細考量,決不輕易下決定。」如今,浙大這片沒有圍牆,沒有校門,卻擁有護校河的校區,成為極具文化底蘊的生態型校園。
該親力親為的地方絕不假手於人,該大膽放手的地方絕不越俎代庖——卜凡孝感激於張浚生給予下屬最大的權利自由:「他很清楚,幹部能力再大也不能『一根梁挑起一棟房』,關鍵是要運籌帷幄,發揮好班子的力量。」
但人才是否合用,他是要好好篩選的。四校合併時,卜凡孝已經擔任浙江大學校長助理多年,更何況與張浚生還是老相識。可這些「老資歷」並不能成為卜凡孝的「綠燈」。「張書記調查遍周圍同事,肯定了我表現之後,才決定讓我繼續留任。而只要一旦被認可,張書記就給予員工極大的信任,放手我們處理工作。」
身為幹部,張浚生的廉潔奉公更是浙大教職員工的行為典範。「雖然兒子是德國知名大學畢業的設計專業高材生,但張書記從來沒有借職務之便,給兒子介紹任何項目工程。工作中每每有客人到訪,他常常自己掏錢請客,不願意多花學校一分錢。」 受張浚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卜凡孝在浙大工作期間從來沒有為妻兒工作謀取過一分利益,沒有要單位分過一套房子。「我不可以丟了領導的臉!」
身正為範,德高為師。時至今日,卜凡孝心目中的我黨優秀幹部應該是像張浚生這樣的人:「信仰堅定,忠誠可靠。思想開放,力倡創新。遠憂近慮,智慧豁達,有戰略眼光。清正廉潔,不謀私利。胸襟坦白,作風正派……」
文章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本文編輯:袁月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