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團體迷思打壓你的原創性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信息

別讓團體迷思打壓你的原創性
2016-06-22 16:08:3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文蕾

  團體迷思的定義是傾向於尋求共識而非培植異議。當人們被迫服從主流觀點而不是自我思考時,原創性就會受到傷害。

  團體迷思的危險性,可能可以拍立得公司的滅亡當做理想範例。拍立得的創辦人埃德溫.蘭德在他的職業生涯累積了535項專利,僅次於愛迪生。拍立得事實上是數字相機的早期開發商,在1980年代末期,拍立得數字傳感器的解析度是其他競爭者的4倍。

  拍立得在1992年已經擁有一臺可以上市的數字相機,但是一直到1996年才願意推出──此時拍立得已經有超過40個競爭者。拍立得的管理階層認為人們要的仍然是相紙的照片而拒絕擁抱數字。結果拍立得最後破產了。

  要避免淪為團體迷思的受害者,你必須及早建立一種培育原創性的文化,然後隨著組織擴張與成長長期接納它。

  具體來說,預防團體迷思的最佳方式為:

  1、僱用多元人才──換句話說,就是要刻意僱用具有不同想法和不同背景的人。僱用文化契合的人在大多數狀況下是合理的,但是僱用不適合的人也很重要。他們會從不同的觀點看待問題,因此從更寬廣的基礎提供想法讓你參考。讓你的組織擁有一些局外人。

  2、允許員工擁有反對意見──公開並積極地鼓勵他們發聲。反對意見或少數觀點長期下來可以對更多健全構想的開發有所貢獻,因此要注意傾聽它們。如果每個人對前進方式都表示同意,要感到緊張。那是你尚未考慮到所有既有角度和選項的徵兆。要張開雙臂歡迎反對意見。

  3、清楚表明你有一套構想的精選制度──即不論提出者是誰,總是由最佳構想勝出。當大家能自由分享奇特的想法而不會被迫服從老闆建議時,你會更有可能去考慮競爭者沒有想過的構想。別聽從你的資深管理團隊的喜好,而是採用浮上檯面的最佳構想。

  4、找出真正刻意唱反調的人──而不只是指定某人這樣做。找出真正不同意多數觀點的人,然後給予他們發聲的自由。如果真的有人真心相信別的做法會更好,他們會促使你更客觀地看待事物。

  5、讓員工說出他們的想法並找出問題──然後讓這群人合作提出最佳解決方案。企業界有時候有一種心態,即你的老闆只有在你能夠提出解決方案時,才會想要聆聽你的構想。這是錯誤的。要得到更多原創性,就要讓員工提出問題。要歡迎反對人士。

  6、當員工提出有趣的構想時,讓他們進行一些小型實驗──然後讓那群人觀察結果。數據是好的,而且還會超越猜測、期望、意見以及最要緊的團體迷思。讓好構想透過超越其他一切的表現來顯出自身價值。

  (摘編自臺灣《大師輕鬆讀》)

相關焦點

  • 別讓「團體迷思」把你的團隊變笨
    根據詹尼斯的研究,人們在團體決策過程中,往往會為了維護團體的和諧和凝聚力,而放棄一些事實的真相,這個現象被稱為團隊迷思,而正是團隊迷思導致了決策的不確定性。以下用兩個例子延伸對團體迷思的理解。挑戰者號太空梭的災難性事故美國東部時間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時39分(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6時39分)發射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上空。
  • 警惕二級傳播與責任擴散帶來的團體迷思
    原因很簡單,他們陷入了團體迷思之中。一、「精英」的團體迷思人類個體相較於其他生物,表現出了更為進階的情感,其中既有嫉妒、慚愧與好奇,也有攻擊與羞恥等情緒。而這多種多樣的進階情感,許多作用於人類的合作過程,進階情感的存在,可以使人類個體選擇互惠利他的行為進行決策,這顯然是有助於群體中個體之間的協作與利益協商的。
  • 如何用多樣性視角,破解「群體迷思」?
    今天,我要請你收聽的是檀林老師主講的《多樣性紅利》精讀班的音頻片段。這段內容講的是,如何用多樣性視角,破解「群體迷思」的困局?一般人都會認為,集體決策的質量應該高於個人決策,因為一個人想問題難免有紕漏,大家集思廣益,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但是,有的時候,明明團隊裡的每個人都很厲害,但集體作出的決策卻是漏洞百出。
  • 皮尤調查:關於白人福音派選民的四種錯誤的迷思
    迷思2:年輕的福音派會更多地成為自由派,並支持民主黨庫博曼稱,在這種觀念中,福音派人士變得更為自由,因為該觀念認為「不是整個福音派轉為自由派,而是年輕人會這麼做。」「現在,你會看到在諸如環境立法這樣的事情上,年輕的福音派人士會更為自由。他們不太反對移民,也不太可能反對同性婚姻。但在墮胎問題上,年輕的福音派人士與年長的福音派人士一樣反應強烈,甚至還更為激烈。所以,在黨派認同方面,兩者是沒有差別的。」
  • 大數據的三大迷思
    Michel Guillet來自提供數據可視化的Juice Analytics公司,他認為有些公司在跟大數據打交道時往往會陷入這三大迷思: 迷思1:內部的數據用戶需要的是靈活性而非指南 去雜貨店的時候你有沒有遇到東西太多不知道該選什麼的情況? 大數據也一樣。
  • 連科學家都坑的五大科學迷思,你中了幾個?
    但這些迷思卻能對人類造成危害,比如驅使人們接受不必要的治療,或購買效果未經證明的產品。它們還會干擾科學家、獨佔項目資金,阻礙真正有前景的科研項目,甚至使這些項目無法開展。而且消除迷思也絕非易事。科學家們應該致力於讓現有的迷思名聲掃地,但也有責任阻止新的迷思產生;保羅•霍華德-瓊斯(Paul Howard-Jones)這樣認為。他在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研究神經科學和教育學。
  • 為什麼男朋友經常打壓你從來不認可你鼓勵你?經常被男友打壓咋辦
    其實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這個男人在對你進行精神打壓。換個說法就是這個男人在跟你玩兒心理學上的哈哈鏡原理。意思是說,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評價往往來自於他人對我們自己的看法。尤其是那些跟你關係比較親密的人對你的看法。當你從這個男人眼裡看到自己很多缺點,總是犯錯,特別無能的形象時,你就會認為自己就是這樣一個不堪的人。
  • 上世紀比「新義安」還要狠的團體,之後藏形匿影,10年後東山再起
    上世紀比「新義安」還要狠的團體,之後藏形匿影,10年後東山再起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於治安混亂,很多的幫派橫空出世,當時幫派橫行,為非作歹,非常的囂張,是黑幫勢力最為繁盛的時期,在那期間,出現了很多有名的幫派,比如說新義安,和勝和等,都是人們避之不及的幫派,那段歷史大家可以去看看當年的那些黑幫電影,小編給大家推薦一下《古惑仔
  • 十個關鍵詞揭開熱情大陸的旅行迷思
    別想著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在電影《血鑽》裡的血腥場面,如果有機會花一個星期時間在奈洛比自駕,沿著開普敦海岸線潛水,你將會發現自己肉眼所見的非洲,比99%的媒體報導要有趣、複雜、美麗得多。準備好打碎刻板印象,從自我囚禁的象牙塔裡跳下來吧。
  • 打破「吃檳榔提神」迷思 73歲婦人戒檳愈來愈靚
    打破「吃檳榔提神」迷思 73歲婦人戒檳愈來愈靚2013-11-29 09: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孟雅詩  林光輝(左)、林金花(右)打破「吃檳榔可提神」迷思,戒除吃檳榔幾十年的習慣。
  • 虎牙神豪汪汪汪汪回應煙雨樓君子打壓大主播子龍
    煙雨樓君子喊話到:未來將打壓子龍一年的任何一個周星、活動,徹底打壓,不給任何機會。知道此事後,子龍便把自己的直播間名字也改成了:還我魅力一哥,似乎在對煙雨樓君子所說的話進行回應。隨後子龍還改了一個更加諷刺的標題:求打出白金,然後在直播間這樣說到:我這個月的流水即使除去了汪總給我自己刷的100萬元禮物,我自己這個月的禮物流水還有250萬,我這個月的流水高達350萬,如果要打壓我,請問你準備多少錢呢?我能被打壓說明我有名氣,我有實力,沒有打壓我還不開心呢?因為那時候我都不火了。所以你要打壓就放馬過來,不要只是說說好嗎?
  • 破解幾個錯誤迷思
    狗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但,一般人流傳一些錯誤的寵物的迷思,包括,養狗不能養雙數?不能養黑狗,及白腳底的狗?其實這都是錯誤的觀念,接下來就讓我們一一來破解。不過,這完全沒有科學根據,也沒有事實可以佐證;以小編的例子來說,小編家裡從小就養狗,而且很多時期同時養二隻狗,都沒有發生任何不吉利的事,到了現在自己住了,也是養二隻狗,狗狗之間相處得很好,家裡也沒有發生不好的事,這樣的迷思不攻自破。
  • 水管打壓顯示不漏但是牆面有漏水怎麼辦,老師傅教你怎麼處理
    說起水管打壓,網上關於自來水管道漏水檢測應該找誰打壓,水管打壓滲水該如何維修,水管打壓表怎麼看,衛生間水管打壓漏水怎麼辦等方面的問題非常多,益修快裝小編專門去收集了水管打壓顯示不漏但是牆面有漏水,沒水的情況水管打壓能做嗎,一起來看看吧:
  • 分享關於狗狗過敏的迷思及注意
    如果經常復發,更讓主人十分苦惱,但在照顧過敏狗狗之前,作為主人你真的了解過敏嗎?今天白娜將從過敏的定義、3個過敏的迷思以及過敏的注意事項等幾個方面進行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過敏的定義過敏是一種免疫反應。
  • 郭美美太難了,自稱被打壓連封5個號,放言:兔子逼急了還會咬人
    眾所周知,中國紅十字會是我們中國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而郭美美卻在微博高調炫富,引來眾多人吐槽,最終郭美美也是自釀苦酒自己喝,得到了應有的懲罰,2014年7月9日警方抓獲,郭美美參與網絡賭球。直到2019年7月13日,郭美美為期5年才刑滿釋放,然而被刑滿釋放的郭美美並沒有收斂,反而更加的高調起來。
  • 第三屆「精典泰迪杯」全民圍棋團體錦標賽閉幕
    經歷了2019年第二屆大賽的盛況空前,克服了今年疫情帶來的諸多困難,2020年第三屆「精典泰迪杯」全民圍棋團體錦標賽11月28日—30日如期舉行。  團體前八獎勵2000元—30000元,道德風尚獎、拼搏獎均為1000元,各臺冠軍每人500元,所有參賽人員均有精美禮品。11月28—30日賽程短暫而快樂長久,選手們紛紛感謝廣州泰迪一如既往的支持,南京市棲霞棋院和慕道圍棋俱樂部的辛勤付出,期待來年再聚。
  • 關於大數據,你不知道的6個迷思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關於Big Data,我最常聽到的6個迷思。 1. 大數據是新時代的新玩意事實上,數據分析一點也不新。早從數百年前的啟蒙時代,學者們便已開始遵循科學方法,一步步拆解事物形成背後的原因。科學家先觀察,取得並分析數據,歸納出假說,然後再經過不斷實證,逐漸形成定律。因此我們說的大數據,充其量只是科學方法的應用。
  • 製冷設備維修打壓、檢漏與査堵,你都會了嗎?
    在製冷系統維修過程中,無論製冷劑的洩漏還是其他故障原因引起更換製冷系統元器件時,對系統和焊點都要打壓、保壓、檢漏與查堵。 一、打壓 空調器的打壓方法主要有氮氣打壓和製冷劑打壓。
  • 呂秀蓮批蔡英文團隊:勝選迷思 用人唯親 價值模糊
    前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呂秀蓮受訪時直言,蔡英文的團隊有「勝選迷思、用人唯親、價值模糊」等三大盲點。她認為,比起決策面,執行面的問題更大。據報導,呂秀蓮認為,蔡執政團隊第一個盲點就是勝選迷思,臺灣地區領導人及「立委」選舉大勝,讓民進黨覺得「我會選舉,也一定會『治國』」,其實,選舉與「治國」是兩回事。
  • 日本軟體產業迷思錄 | 錯失IT大局的內幕(上)
    日本軟體迷思錄(中):是什麼限制了日本軟體的發展 日本軟體業的迷思錄(下):為什麼硬體強而軟體弱? 這是2014年兩位教授針對「日本IT部門的軟體創新越來越落後美國同行」進行了分析,指出了了日本軟體工業競爭力的削弱問題,和軟體工業發展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