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煙火生活
自綜藝節目《做家務的男人》開播以來,再次將做家務這一關乎婚姻幸福與質量的議題放到了桌面上來供大家討論。
節目中,張歆藝和袁弘夫婦,圈粉無數,只因袁弘幾乎毫無怨言地包攬了家中所有的家務。
帶娃、做飯、打掃、、收拆整理快遞、幫老婆按摩……幾乎無所不能、無所不有。
於是所有沉溺於家務、苦不堪言的女性無不大呼:張歆藝真是嫁給了愛情。
大眾一致感嘆:一個家庭中,男人做家務,才是婚姻幸福的最有力保障。
這個結論,不無道理。
婚姻是兩個人的雙簧,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家務共擔,確實是促進夫妻相互理解、提高幸福感的不錯途徑。
可是如果僅將婚姻的幸福歸納為誰做家務,我想也太武斷了。
最近熱播的綜藝節目《幸福三重奏2》中,邀請了張國立、鄧婕夫婦;郎朗、吉娜夫婦;陳意涵、許富翔夫婦。
認真觀察才發現,這三組幸福的家庭裡,家務分擔的角色迥異。
張國立、鄧婕夫婦:家務共擔,體諒不易。
相比於其他兩對新婚夫婦,張國立、鄧婕屬於老夫老妻了。
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出太多天長地久的東西。
家務瑣事中,他們各自有愛好,互不幹涉。
鄧婕喜歡養花、流行歌曲、運動;張國立喜歡書法、養鳥與人聊天,兩人能做到互不幹涉,以示尊重。
在家務上,鄧婕做飯,張國立刷碗;鄧婕炒菜,張國立買食材,也算共擔。
可是從細節處,我們仍能發現繁忙的張國立平日裡做家務是非常有限的。
煮個雞蛋,不知道放多少水、煮多長時間;
刷個碗,愁眉苦臉,感嘆生活不易,被鄧婕及時打趣、提醒:生活嘛,哪兒那麼容易。
因此,在家務共擔中,張國立體諒到了鄧婕的不易。
郎朗與吉娜夫婦:家務事小,開心事大。
前段時間,因為吉娜肩背手提許多行李,郎朗卻兩手空空的機場照,讓郎朗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網絡暴力:不幫老婆提行李,太不紳士了。
可在《幸福三重奏2》裡,你會發現,比不提行李更過分的是:郎朗不做任何家務。
讓我們難以置信的是,吉娜這位德韓混血、1994年出生、擁有絕美容顏和傲人身材的小姑娘,絲毫沒有任何傲人之態,包攬了所有的家務。
搬至節目組準備的新家時,吉娜拿的行李不比郎朗少、整理冰箱、打掃廚房、採買食材、做一日三餐、刷盤洗碗、用力掰開未解凍的肉食、打掃房間擦地、出門時擔當丈夫的化妝師、自己設計旗袍……
更有趣的是,在他們的生活中,吉娜似乎將家務視作自己的專屬權利,絲毫不允許郎朗越界幫忙。
於是郎朗只是陪聊就好。
更難得的是,吉娜毫無怨言地沉溺於做家務的同時,不忘欣賞讚美丈夫的各種優點:眼睛漂亮、聰明,時常給丈夫豎起大拇指。當節目組採訪她時,她坦言,丈夫時常會想幫她做些家務,可她覺得,這些都無所謂,沒必要,只要兩個人在一起,開心才重要。
陳意涵與許富翔夫婦:家務有限,愛你無邊。
和傳統夫妻男主外、女主內迥異;
與叫苦連天的女人要事業、家務兼顧不同。
在陳意涵與許富翔的婚姻裡,許富翔幾乎包攬了所有家務。
入住節目組準備的房子,為了照顧到妻子的習慣,喜歡熟悉的感覺,許富翔準備行李時,細緻到了浴帽和蓮蓬頭;
抵達目的地時,他獨立搬運、拆封、整理所有行李;
包攬一日三餐,收拾灑掃;
注意到妻子興致不高,即刻打掃露天陽臺;
拜訪鄰居時,提醒妻子摘掉眼鏡,站在門外等細節,以示對鄰居的尊重;
幫妻子整理頭髮;
邀請您鄰居來家做客,積極準備食材、燒烤、做啤酒蝦;
面對林心如來訪時挑剔已準備好的飯菜,能及時更改為方案B……
而陳意涵則可以不受任何譴責、毫無負擔地玩拼圖、睡覺、做運動、打坐……
以上三組家庭,有不同的人來承擔家務,可各有各的幸福。
可見,誰來做家務才會讓婚姻更幸福,答案並不唯一。
可我們仍能從這三組家庭的家務分配及伴侶之間的表現上,總結出與做家務相關的3點幸福的秘訣。
幸福無關家務,態度才是關鍵。
從締結婚姻那一刻起,家務就與之相伴相生,也關乎著婚姻的質量乃至存亡。
在2018年的離婚原因數據大調查中顯示,家庭瑣事以34.21%的高佔比,位列離婚原因首位。
而家庭瑣事中,日常家務的佔比又遠超其他矛盾。
相比於家務的合理分配,多付出者的怨聲載道、心有不甘、對伴侶的橫加指責、埋怨;及少付出、乃至不付出者的不知感恩、不懂體諒、百般挑剔、坐享其成,對於婚姻來說更致命。
也可以說,婚姻幸福與否,無關家務的分配,本質上取決於伴侶對這件事的態度。
以下3種對待家務的態度,有益於顯著提高婚姻的幸福感。
重啟伴侶之間的喜愛與讚美系統: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婚姻教皇,約翰·戈特曼曾提出」喜愛與讚美系統「的概念:
它指夫妻雙方,各自都保留了一些最基本的感覺,覺得對方值得尊重、敬佩甚至喜愛。
伴侶中,若有一個人,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精力投入到繁雜的家務中,讓家更整潔、溫馨、和諧,有什麼理由不去讚美他(她)呢?
就像張國立吃飯時的一句 「好吃」;
就像郎朗對吉娜做的飯菜,開心地執行「光碟行動」;
就像陳意涵驕傲地大喊:人生還有什麼比嫁對老公更重要。
用心繪製伴侶間的愛情地圖:
《幸福的婚姻》一書中,提出了「愛情地圖」的概念:
它指你的大腦中,存放所有關於配偶的相關生活信息的地方,是夫妻間為婚姻製造的大量認知空間。
通俗而言,就是事無巨細地了解你的伴侶。
而完成這一任務,做家務這件細活可謂是一條捷徑。
就像鄧婕知曉KTV裡,張國立只擅長《江山無限》;
就像郎朗確知吉娜不會受外界輿論影響而改變生活習慣;
就像許富翔包容陳意涵的酒後吐真言、孕期堅持運動。
學會讓步,讓伴侶說了算:
約翰·戈特曼曾指出:
「無論你喜歡還是不喜歡,解決婚姻問題的唯一方法,是尋求妥協。」
也就是讓步。
也可以說,家務無大事,可如果伴侶雙方因此而展開權力鬥爭,那麼問題就大了。
也許選擇讓步,會更有利於解決家務瑣事,有利婚姻幸福:
自己不願意做的家務,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不強求對方去做,更不理所應當地認為,某項家務應該由某人來做;
自己做家務時,請保持愉快,內心充滿愛,少想、不想做這件勞務帶來的勞累與委屈,多想它產生的溫馨、和諧的效果。如若做了還抱怨,肯定會費力不討好;
對於做家務的人,無論做的如何,沒有參與家務的人,都應給予讚美和認可;
對於家務如何做、何時做、誰來做,要考慮實際、互相體諒、從愛出發;
更多的時候,一句:「親愛的,你說了算。」難題就會迎刃而解。願我們的婚姻裡,我們都能:
愛家務,愛伴侶,更愛共同的家;感恩付出,感恩同行,更感恩彼此的成長;欣賞真愛,欣賞無悔,更欣賞有溫度的態度……
願以上文字,與我的讀者共勉。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點讚、轉發、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