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違約集中 中原銀行鄭州銀行兩家深陷不良泥潭

2021-01-15 新浪財經

原標題:債券違約地區的兩家上市銀行深陷不良泥潭,迫切希望拓寬不良處置渠道 來源:全球財說

出品:全球財說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永煤債違約是當前債券圈熱門話題。回望當初,永煤債發行時,帶著AAA光環走進債券市場,一波金融機構競爭承銷資格,永煤也算是「有情有義」,還順帶「提攜」了同處一省份的兩家地方銀行,當然「偏愛」還是有的,自家參與持股的中原銀行成了主承銷之一, 鄭州銀行 則是聯席承銷之一。

於地方銀行而言,承銷業務提升是彰顯自己承銷能力的標誌之一,當年的承銷為中原銀行和鄭州銀行提升中間業務能力也做出了貢獻,但現在,形勢發生了反轉,其中作為主承之一的中原銀行接連受到牽連:被監管點名、股權被轉等都是目前明面上能看到的後果。

或許,一個地方的資產質量狀況如何,從當地銀行經營狀況或可反映出一二,永煤所處省份的兩家代表性地方銀行—鄭州銀行和中原銀行的高不良率在上市銀行中是眾所周知。

事實上,細心的投資者再翻翻其他全國性經營的大中型銀行財報,會發現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不少銀行披露顯示出中原地區不良在上升。

中原銀行負重前行

中原銀行自成立以來,因為歷史包袱沉重,資產質量狀況始終不佳,隨著近年來整體經濟環境形勢變化,該行資產質量狀況有進一步惡化的苗頭。

據其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該行不良貸款率為2.27%,較上年末上升0.04個百分點,這個不良率水平放在A股上市銀行中的話,則是最高不良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不良率很高,而撥備覆蓋水平並不高,上半年末,中原銀行撥備覆蓋率為151.39%,較上年末微降0.38個百分點,如果按照第一道監管紅線,也就是1.39個百分點的差距。

從五級分類看,其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貸款均較上年末出現增長,導致不良貸款餘額增長了9.73億元。

事實上,低撥備水平下,能夠調節利潤的空間變小,同時由於不良還在繼續增長,撥備計提不但不能停止,還需加大力度,由此大概率的導致淨利下滑,這個邏輯在中原銀行有充分體現,其上半年資產減值損失同比大增38.4%,導致中期淨利潤同比下降4.9%。

與此同時,該行逾期貸款還在增加,半年時間,又增加了5.81億逾期貸款,其中主要是逾期3個月以內和逾期1年以上貸款增加。從貸款類別看不良,該行公司類貸款中的中長期貸款不良率大增,半年內增加了2.48個百分點;個貸中主要是個人住房貸款、消費、信用卡不良增加,這三項中不良增長最多的是信用卡不良,該行的信用卡貸款記在「其他」項下,半年內不良率增長了0.66個百分點。

《全球財說》還注意到,中原銀行上半年收到43位原告因借貸糾紛向新鄉分行提起的49起案件,要求新鄉分行償還本金約2.19億元和利息。據《全球財說》了解,這起案件應屬於「歷史包袱」,屬於當初合併的13家城商行中之一新鄉銀行的「老債務」,該案件中涉及到當時任新鄉銀行中原支行行長,不過後來該行長自殺身亡,所以「債主」們自然要找合併後的中原銀行新鄉分行。

從過往報導及現在進展看,由於中原銀行歷史包袱過重,面對這樣的「討債」自然頭疼不已,其內心並不想為歷史買單。截至上半年末,49起案件中,有4起生效判決已駁回原告起訴,9起原告已撤訴,2起生效判決新鄉分行承擔50%的責任......

在其上半年收入結構中,原本有個亮點:承銷業務大增,同比增長了近7成,根據中原銀行解釋,主要是由於該行獲取B類主承銷商資格以來,債券承銷業務快速發展所致。

但是在此次永煤事件後,其債券承銷業務是否還能快速發展,需要劃個問號。

受永煤債違約影響,中原銀行近期被交易商協會點名。11月19日晚間, 中國銀行 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一則通知,表示在對永煤集團開展自律調查和對多家中介機構進行約談過程中,發現 興業銀行 、 光大銀行 和中原銀行等主承銷商,以及中誠信評級、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存在涉嫌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依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等有關規定,交易商協會將對相關中介機構啟動自律調查。

令中原銀行更鬱悶的是,自家股權近年來頻被質押、司法凍結、拍賣也就算了,畢竟這些涉及到的股東都是小股東,但此次永煤陰影下,作為第二大股東的永煤所持股份悉數轉讓,原本轉讓對中原銀行也不算特別大影響,反正都屬於地方國資體系,但問題出在此次轉讓是「悄咪咪」進行的,且發生在永煤債違約前夕。

今年7月,河南國資委下文,將永煤手中的中原銀行股份連同一堆虧損嚴重的化工廠劃轉給了母公司——河南能源化工。相對應的,有幾家報表好看的企業劃歸了永煤。

債權人們對此很惱火,中原銀行的股權流動性高,為什麼非要去換一堆不動產?有意思的是,永煤當時選擇隱瞞這些資產劃轉,一直捂到了違約前最後一周才告訴大家。同時,中原銀行的股權是永煤債得以AAA順利發行的核心資產,此舉實際意味著核心資產發生了變動。

不過最終當地的回應僅集中在了是否無償的點上,據此前媒體報導,永煤相關負責人回應稱,中原銀行股權劃轉不是無償劃轉,是對價轉讓。「為了儘快籌措資金,如果按照國有資產買賣程序,評估時間周期長。實際上,中原銀行股價不到1港元/股,實際劃轉按照2元/股的價格,同時劃入了煤炭資產。」

鄭州銀行渴望多渠道處置不良

下面再來聊聊該省份另一家重要的地方銀行-鄭州銀行。

鄭州銀行是HN省唯一實現在A股上市的地方銀行,不過其也以資產質量差「聞名」上市銀行圈。該行的資產質量指標看起來和中原銀行類似,是一對「難兄難弟」。

今年三季度末,鄭州銀行不良貸款率為2.1%,雖然較上年末有所下降,但不良率水平仍是A股上市銀行最高。同時撥備覆蓋率和中原銀行也類似,水平偏低,三季度末為154.99%,同樣接近第一道撥備監管紅線。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鄭州銀行董事長王天宇表示中小銀行不良貸款處置太難,稱中小銀行特別是區域性商業銀行不良資產主要由地方資產管理公司處置,他們只能在省內開展業務,處置渠道較為單一,導致處置進程緩慢。他建議放寬不良處置市場化準入標準,允許符合資格的非持牌資產管理公司承接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包,拓寬不良處置渠道,加快處置進程。

這個建議是不是代表了中小銀行的心聲我們不太確定,但肯定是代表了鄭州銀行的心聲,不良急需出表!不然不良率總是高高掛在上市行之首!

11月3日,銀保監官網顯示,河南銀保監局對鄭州銀行開出了一張30萬的罰單,原因是違規轉讓不良資產。由此也可見得其不良資產轉讓的迫切性。

不過永煤債違約陰影下,未來或將進一步加大HN地區不良資產的轉讓處置難度,多米諾骨牌效應盡顯。

在該行的五級分類中,鄭州銀行關注類、次級類和損失類貸款大幅上升,尤其是損失類貸款,三季度末同比大增179.72%!

圖片來源:鄭州銀行三季報

該行今年上半年還核銷21.9億,去年全年核銷的數量是31.12億元,損失類貸款三季度末增長那麼多,今年核銷數據會不會超過去年?靜待年報披露了。

另外鄭州銀行的撥備計提力度也很大,前三季度信用減值損失同比增長了68.99%。

鄭州銀行的關聯交易也值得關注。

該行企業授信類關聯交易較高,上半年實際授信總額達142.82億元,其中實際授信總額最高的是鄭州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企業,為31.7億元,其次是河南暉達嘉睿置業及其關聯公司,為26.15億元,該公司屬於房地產業公司。

盈利方面,該行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淨利潤持續下降,第三季度單季營業收入甚至也出現了下滑。

在經營壓力下,鄭州銀行疑似出現降薪。上半年其工資、獎金及津貼同比下降16.02%,社會保險費及企業年金同比下降43.63%,補充退休福利和職工福利費同業也分別下降66.81%和36.61%,僅住房公積金同比增長了18.98%。

相關焦點

  • A檔案|西王集團債務危機發酵:18億債券違約,董事長王勇的兌付承諾...
    其中,議案一《關於豁免違反交又違約條款約定的議案》由於參會持有人所持表決權未達到參加會議的該期債券持有人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表決結果不符合《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持有人會議規程》及《西王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度第二期短期融資券募集說明書》等規定的會議生效條件,導致「18西王CP002」 應於持有人會議召開日後的五個工作日(2019年11月27日)內到期。
  • 西王集團債務危機發酵:18億債券違約,董事長王勇的兌付承諾被打破...
    2018年度第二期短期融資券(債券簡稱「18西王CP002」 )應付本息兌付資金8.61億元劃付至銀行間市場清算所指定帳戶。其中,議案一《關於豁免違反交又違約條款約定的議案》由於參會持有人所持表決權未達到參加會議的該期債券持有人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表決結果不符合《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持有人會議規程》及《西王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度第二期短期融資券募集說明書》等規定的會議生效條件,導致「18西王CP002」 應於持有人會議召開日後的五個工作日(2019年11月27日)內到期。
  • 深陷違規擔保泥淖,「14富貴鳥」違約:低等級信用債寒冬到來?
    據了解,由於涉嫌信息披露和債券募集資金使用違法違規,目前富貴鳥已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違規擔保陷泥潭據了解,富貴鳥系H股上市公司,主營為鞋履及服裝銷售。2013年12月,富貴鳥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備受關注的是,在2015年10月,富貴鳥控股了P2P平臺叮咚錢包。天眼查信息顯示,近期富貴鳥已退出了叮咚錢包的持股。
  • 專題研究 | 當前債券違約現狀與處置現狀如何?
    違約債券特徵:違約類型多樣化,以利息違約和回售違約最為常見;違約債券的行業特徵從集中到分散,較多發生在綜合、化工、機械設備、商業貿易等行業;民營企業一直債券違約的「重災區」,違約主體數量佔比78%;2018年以後,上市公司實質性違約急劇增加,但主要集中可交債、可轉債領域;2018年之後,違約主體的評級開始向高等級擴散,AAA級主體開始出現違約;債券違約的發生時間距其發行日平均約為2.26
  • 渤海銀行鄭州分行公開招聘!涉及營銷總監、中層管理人員等崗位
    【大河財立方消息】近日,渤海銀行鄭州分行公開招聘啟動,涉及營銷總監、中層管理人員、營銷人員及相關崗位等,要求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渤海銀行是最年輕的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總部設在天津。2020年7月16日,渤海銀行成功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
  • 債券圈教人「排雷」的寰擎信息DM,自身疑深陷大連金瑪債務黑洞
    2018年10月,該期債券未能按期足額償付利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大連金瑪的資金危局由來多時,董事局主席王延和在18年9月公開承認,旗下天儲理財的產品本息兌付困難;而債券17金瑪04、17金瑪05均在18年底被曝出違約。據悉,大連金瑪違約後,上階資產沒有能夠按照協議約定買回17金瑪03,並且經過多次出面溝通仍未履約。
  • 春節後銀行幾號上班?2020年春節後銀行上班時間
    近日,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央行、國家外匯局以及滬深交易所、港交所、上期所等交易所集中發布調整2020年春節休市相關安排的通知,延長2020年春節休市時間。
  • 2020年春節後銀行幾號上班?2020春節後銀行上班時間
    近日,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央行、國家外匯局以及滬深交易所、港交所、上期所等交易所集中發布調整2020年春節休市相關安排的通知,延長2020年春節休市時間。
  • 銀行產品單項獎
    年度中原卓越小微金融服務品牌/產品 工商銀行經營快貸 農業銀行「納稅e貸」 中國銀行「中銀科技通寶」 建設銀行惠懂你APP 廣發銀行「抵押易」
  • ...集團債券違約,民生加銀信用雙利債及12個專戶踩雷金額高達13.5...
    記者 杜萌進入2021年,債券基金爆出踩雷違約債券。1月6日,民生加銀基金髮布公告稱,對旗下民生加銀信用雙利債券型基金持有的「16皖經02」及「16皖經03」進行估值調整。目前,該基金暫停申購,但是開放贖回。
  • 《銀行產業地圖》發布:銀行規模擴張的時代已近尾聲
    首先,從銀行業在宏觀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來看,中國是一個銀行佔主導地位的金融體系。我國金融資產佔GDP的比例跟美國相當,與日本和歐元區相比略低。金融總資產包括三個部分:銀行資產、股票市值、債券餘額。中國和美國的金融業結構差異非常大。美國的金融資產結構是銀行資產佔18%,債券佔45%,剩下37%是股票。
  • 銀行周報(1月4日)
    5.央行等部委統一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標準 債市監管或朝高標準看齊 近日央行聯合兩部委統一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標準。業內人士指出,未來監管部門在規範公司信用類債券評級流程,強化違約處置等方面均有望逐步一致,債市監管方面也會統一朝著高標準看齊。
  • 南京銀行不良淨生成率上行
    除息差改善因素外,一季度,債券市場的較好表現使得南京銀行在金融市場方面的優勢得以發揮,從而帶動相關收益的增加。此外,南京銀行手續費收入增長繼續溫和改善,同比增長8.8%,2018年增速僅為2.8%,預計主要貢獻來自於信用卡相關收入的快速增長,以及投行、代理等受2018年監管影響較大的業務的修復。
  • 大案紀實:張書海家族式犯罪團夥之鄭州銀行搶劫案
    這些搶劫銀行案件發生後,河南省及鄭州市黨政領導和公安機關高度重視,相繼組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偵破,但長時間以來,上述案件久攻未破,一直像一塊石頭壓在鄭州人的心頭。一時間,鄭州銀行劫案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
  • 80後撈金不良資產反成不良 欠下銀行本金18.73億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謝忠翔幾年前還在不良資產行業撈金,如今卻欠杭州銀行上海分行8億多元的貸款的上海璟合實業80後實控人終成「老賴」。不過,幾年前投資不良資產的葉某彬等人,其公司的借款也成了銀行眼中的不良資產。近年來,璟合實業多次捲入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包括公司自身欠銀行的貸款,或作為其他公司借款擔保人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 退市風險剛過又遇近億元債券違約 *ST中安信用評級由A降至C
    每經記者 謝 欣 每經編輯 宋思艱  *ST中安(600654,SH)5月7日公告稱,公司發行的「15中安消」公司債券違約,這是公司遇到的新麻煩。
  • 高盛:破產海嘯已開始,違約潮一旦爆發,美國銀行業承擔最大風險
    高盛隨後還對疫情而受到信用損失影響最大的行業進行了分析,結果如下圖所示:因為石油需求暴跌,能源行業在規模和違約風險方面都很突出。能源行業在公司債券市場的份額較大,而且該行業的槓桿率很高。大約一半的高收益公司債券是能源或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高盛信貸策略師估計,到2020年底,為期12個月的高收益債券違約率將達到13%,跟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達到的峰值相近。
  • 南京百億民企豐盛集團近13億債務逾期,觸發45億交叉違約
    涉及的債權人包括中信信託、長安信託、四川信託、光大興隴、平安信託、上海信託在內的8家信託公司,以及浙商銀行、南京銀行、民生銀行、江西銀行4家銀行。值得注意的是,南京豐盛尚有11隻私募債券存續,合計85億元。其中5隻設置了「提前到期條款」,合計45億元,此次違約同時觸發了這些債券提前贖回條款。
  • 永煤違約「躺倒」,海通疑似「幫兇」
    永煤控股債券違約「餘震」不斷。因涉嫌違規發債,11月18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簡稱「交易商協會」)宣布,對海通證券啟動自律調查。因永煤控股一隻10億元短期債券違約,帶出了相關機構漠視金融風險、違規操作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