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那山那教室那些孩子

2020-12-01 多彩貴州網

  2月27日晚,2015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在CCTV1綜合頻道播出,在貴州支教長達9年多的朱敏才、孫麗娜夫婦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現場,捧著獎盃的孫麗娜說:「感謝貴州的老百姓,是他們圓了我們的支教夢。」

  據了解,朱敏才、孫麗娜夫婦是繼徐本禹、李春燕、阿里木之後,貴州第四個獲獎者。

  3月3日,正在北京採訪兩會的記者專程探望了兩位老人。

  1.「孩子的歌聲永遠也忘不了」

  去年10月25日,是個悲傷的日子,朱敏才圍著新建好的學校教學樓,興奮地轉著圈子,突然,血液衝破腦部脆弱的血管,他重重地倒在地上。

  「朱老師倒下去之後,一直劇烈地嘔吐。」孫麗娜說,在救護車上,遵義縣龍坪鎮中心村小學校長冷澤權一直抱著朱敏才,嘔吐物濺滿他全身。之後的24小時,他也一直守候在朱敏才的病榻前。

  「恍恍惚惚間,我又聽到了孩子們的歌聲,那是響徹大山,震撼心靈的激蕩。」在搖晃的救護車裡,孫麗娜突然回憶起那天,貴州在他們心靈中刻下的深深烙印。

  2009年7月4日,黔西南州馬嶺鎮尖山苗寨小學。學期結束了,按理說應該是個快樂的時候,可學校三年級的孩子們卻高興不起來,因為朱老師和孫老師即將踏上新的旅途。

  「孩子拽著我們不讓離去,可是新的地方在召喚,還有更多的孩子需要我們。」孫麗娜說,當時,在場的每個人都在抽泣,漸漸地歌聲響了起來,那是響徹大山的歌聲。我們朝著山下漸漸的遠去,可是那伴著抽泣聲的歌聲,卻環繞著山梁一直敲擊心靈,這麼多年過去了,那歌聲依然環繞。

  2005年5月28日,朱敏才、孫麗娜夫婦來到貴州,2015年2月28日,朱敏才拖著癱瘓的身軀倒在家中的臥榻上。整整9年零7個月,他們為孩子們點燃了希望之火,也燃盡了自己最後的火焰。

  2.當年一條新聞觸動兩位老人來貴州支教

  3月3日,下午5點,北京的天漸漸黑了,早春的寒風穿透衣服,東花市大街路邊小區的一樓,燈光昏黃。

  朱敏才躺在臥榻上,孫麗娜用盡全身力氣把他扶在自己的大腿上,不到五歲的孫女小七用小湯勺一點點給朱敏才餵著麵條。

  「朱老師比剛回北京住院的時候好多了,能吃這麼碗麵條。」孫麗娜手中的小碗很小。

  朱敏才艱難地舉起左手和記者揮了揮,這可能是他目前能夠表達自身意願的最大動作。因為受到腦溢血的影響,朱敏才失去了說話能力和右側身體的知覺。不過,當他聽說今年貴州即將開通到北京的高鐵時,眼睛裡閃爍著激動地光芒。

  「你們怎麼想到去貴州支教呢?」在客廳沙發上,記者問。

  「就是一個新聞報導。」孫麗娜說,2005年5月初的一天,朱老師和她也是坐在同樣的位置看電視,新聞裡正在播放畢節山區一名代課老師的故事。

  「看著新聞,我就在想,現在我和朱老師身體還好,去貴州幫助孩子們走出大山好麼?」孫麗娜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朱敏才。

  「你去哪,我就去哪,你到哪裡,我就陪你到哪裡。」朱敏才的回答,沒有絲毫猶豫。

  老兩口只用了一周做出行準備,之後的九年,他們在山裡和孩子們一起度過。

  3.「好想再回到貴州」

  2010年7月1日,花溪區孟關鄉一所小學裡,朱敏才和孫麗娜正在收拾行李搬家。與此同時,北京的產床上,孫女小七第一次睜開雙眼,看著這個全新的世界。

  去哪?朱敏才和孫麗娜商量後,憑著感覺坐上了去遵義的汽車。

  遵義市南門關汽車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朱敏才和孫麗娜艱難的背著行李,他們正在挨個問司機去最窮的地方,該在哪裡坐車。

  「最後我們上了去遵義縣的客車,因為那個司機告訴我們,他知道最窮的地方在哪。」孫麗娜說,到了遵義縣龍坪鎮中心村,司機催促我們下車,他說,就他知道的地方,這裡最窮。

  於是,龍坪鎮中心村小學就成了朱敏才和孫麗娜在貴州支教最後的落腳點。

  回到3月3日昏黃的客廳裡,記者用眼仔細掃了一圈,屋裡很亂,特別是旁邊的廚房,鍋和碗都放在地上。

  「回來之後,唯一的感覺就是累,每天先送小七去10公裡外的幼兒園,在到30公裡外的醫院,照顧朱老師,雖說遵義縣出錢給朱老師找了護工,可我放心不下。」孫麗娜說,女兒出國了,小七也就跟著他們生活。

  每天下午,孫麗娜從醫院出來,就先到幼兒園接小七,再慢慢的坐著地鐵回家。有時候小七睡著了,她抱不動孩子,就這麼一圈一圈的坐著地鐵圍著北京城的地下打轉。

  關於貴州的記憶,孫麗娜總是特別清晰,她想念大山,想念孩子,惦記著那些還沒有完成的工作。

  4.孫麗娜有四個心願

  眼下,各界愛心如泉水般湧到了遵義縣龍坪鎮中心村小學。新的教學樓蓋好了,孩子們還有了全新的電腦室,可是水泥操場卻仍讓遠在北京的孫麗娜放心不下。

  「水泥跑道孩子倒下去會受傷,最好能做成塑膠跑道。」孫麗娜說,這是她第一個心願,希望有人能幫忙完成。

  貴州一二年級的孩子之前幾乎都沒有英語課,孫麗娜在中心村小學設置了英語課,她說,農村的孩子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教科書是朱老師倒下之前,老兩口從北京背過去的,可現在這樣子,他們可能永遠都無法再回到講臺上。

  「我第二個願望是,有人能接替我們去給中心村一二年級的孩子上英語課。」孫麗娜說。

  到了第三個願望,孫麗娜終於想起了自己,她說,希望能給朱老師找個近一點,復健水平高些的醫院,給朱老師做康復治療,哪怕今後只能坐輪椅,她也希望推著朱老師回到貴州。

  最後的願望是,能夠給小七在家門口的幼兒園報上名,當年因為去支教,錯過了給小七報名的時間,這她覺得特別對不起孩子。

  朱敏才,男,1942年生,畢業於貴州大學英語系,原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現商務部)駐尼泊爾商務參贊。

  孫麗娜,女,退休高級教師。

  退休後夫妻兩人沒有選擇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貴州山區支教。9年來,他們的足跡遍布貴州的望謨縣、興義市尖山苗寨、貴陽市孟關等地,2010年兩夫婦紮根遵義縣龍坪鎮,繼續他們的支教生涯。

  2014年10月25日,十年辛苦,積勞成疾,朱敏才突發腦溢血,累倒在支教崗位上。

相關焦點

  • 為你翹課的那一天 教室的那一間
    麻雀聲被摺疊起來餵食夏天蟬鳴 被攪拌塗抹在牆角有陰影的那一面教室中 這二題關於回憶的隨堂測驗你說 安靜得 不像我們的從前盛夏咀嚼後嘔吐出的殘羽血骨》為你翹課的那一天 花落的那一天 教室的那一間 我怎麼看不見……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青春校園網劇《教室的那一間》,一部素人導演和一群素人演員共同完成的青春劇。
  • 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夢想,守巢的總是您
    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夢想,守巢的總是您銀都的教室有幾分特別這裡沒有成排的課桌椅,沒有三尺講臺和大黑板。那間聲樂教室,是她最深的牽掛。【聲樂老師——範麗莎】【聲樂教室,是她最深的牽掛】這裡有最美的堅守銀都美麗的表演老師盛姍姍要結婚了!
  • 專訪賈炳祺導演作品《教室的那一間》誕生過程
    擔任網絡劇《教室的那一間》任導演,編劇,製片人,美術,剪輯。2019年《教室的那一間》第二季任導演,總編劇,製片人。2017年賈炳祺3個月時間完成13集劇本,借遍親朋好友的錢,同年11月,《教室的那一間》開機。大學時期短片作品曾榮獲2012「金匙」大學時新媒體大賽銅獎。2012成都(中國)微電影嘉年華最具感染力獎。
  • 《教室的那一間》,這個導演一定是偷窺了我的青春時光!
    《教室的那一間》,這個導演一定是偷窺了我的青春時光!隨著影視行業的發展,中國的國內青春片可以說得上是爛大街了。各種校園題材的青春劇層出不窮,要在這些眾多的青春劇當中挑選出一部,拍得特別好的來可以說得上是難上加難。
  • 《教室的那一間2》今日上架
    >宜賓青春校園輕喜劇《教室的那一間2》將於今日在愛奇藝平臺全網獨播>這裡有你我的青春2018年秋,一部宜賓造青春校園輕喜劇《教室的那一間》橫空出世。無墮胎、無車禍、無「撕逼」情節……沒有流量吸粉,也沒有充足的製作經費和過硬的前期宣傳,不盡人意的「困難」,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製作團隊雪上加霜,《教室的那一間》第一季因為經費問題不得不暫停在第13集。可就是這樣一股「清流」,靠著內容真實,節奏舒適的口碑一路逆襲而上,獲得網友好評。
  • 那片大山
    我是大山滋養的孩子,是農村的孩子,是西部的孩子。在這樣相似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還有很多很多人。在我們的生活裡,山,阻隔了交通,也阻礙了視線,山帶來的是物質與精神上的雙重貧瘠。於是,走出大山,成為了我們的願望。在孩子的眼裡、在父母的眼裡、在祖祖輩輩的眼裡,山的那邊是我們理想中的桃花源。但為了走出大山、尋找海洋,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我的心中,求學是一條相對容易的路,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堅持下來,有些人,走著走著就分道揚鑣了,有些人,也還在這條路上慢慢地前行著,我就是前行隊伍中的一員。
  • 教室的那一間,青春與初戀的日子,準備好紙巾!
    教室的那一間,青春與初戀的日子,準備好紙巾!今天小編來給大家分享一部比較新的網劇——《教室的那一間》。如果你恰好看過這部網劇,而且剛好在高中暗戀或初戀過,一定會像我一樣為這部劇評分8.0以上;如果你沒有看過這部網劇,那就隨著我的視角和體會簡單了解一下——強烈推薦一口氣看完。
  • 想念那隻狗
    我常常想念我家的那隻黃狗,是在親戚家領養的。 養狗,是為了看家護院的。剛開始是看它,是由於它的溫順,容易接近;因此我也挺喜歡逗它玩,生活也增添了不少的樂趣。陪伴了我們好些年,臨死時也要趕回到家,直至永遠的離開。有了這隻黃狗,家裡就多了一個成員,也是我的夥伴,我很開心。遛狗,逗狗,給狗狗餵食,也成了我每天的日常。
  • 《那山那人那狗》:「老二」才是連接父子關係的紐帶
    一山,一人,一狗,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裡,不正是我們所嚮往的「慢生活「嗎?而霍建起的《那山那人那狗》則完美展示了這個通往心靈深處的「聲音」。影片中寫到將退休的鄉郵員父親帶著第一天接班當鄉郵員的兒子走那條已走了二十多年的郵路,一路跋山涉水,父子的短暫獨處卻改變了原來的微妙親情關係,父子倆漸漸消除了心中的隔閡。
  • 吳瑞淞顏藝雙全小哥哥「入侵」《教室的那一間》
    網易娛樂11月17日報導 11月16日上午,由上海有仙則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賈炳祺導演執導,吳瑞淞、蔣袁婭蓉、王星瑋主演的12集青春網劇《教室的那一間》在宜賓舉行了開機儀式。《教室的那一間》主要講述了陳末、趙小雨、蘇周、姚從良等人的高中生活,有關於懵懂的愛情,有關于堅定的友情,有關於青澀的夢想的故事。
  • 網劇《教室的那一間》第二季近日開機,王星瑋開啟別樣青春故事
    近日,由上海有仙則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賈炳祺導演執導的青春勵志網劇《教室的那一間》第二季在四川宜賓開機,新生代演員王星瑋與眾主創一起現身開機儀式。《教室的那一間》講述了一群年輕人關於激揚青春和懵懂愛情的故事。王星瑋在其中飾演暖男學霸蘇舟。
  • 引起強烈共鳴的青春劇,超級優秀的網劇,《教室的那一間》
    網劇《教室的那一間》主打的是九零後的青春,這部劇讓小編想起自己高中的那套藍色的校服真的是跟網劇的顏色一樣,就連設計都是一樣的,雖然我們總是認為自己很普通,但就是這樣的普通也會有不平凡的青春。我們的青春裡一直努力著,依舊學習的成績跟趙小雨的一樣,沒什麼起色我們身邊雖然總是沒有那些成功得以淚洗面的畫面,但是總是存在哪些美好的瞬間,我們的青春裡不一定都有長相像蘇舟那麼帥的人,但是身邊的同學跟他一樣帥的人,總是有那麼幾個,他們也沒有那麼的高冷,同學需要幫助的時候,他也會出手,也能跟學渣走在一起。這就是小編九零後的青春。
  • 網劇《教室的那一間》燃喪開播,帶你找回青春回憶
    《教室的那一間》由愛奇藝、有仙則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賈炳祺編劇執導,鍾承霖製片,吳瑞淞、蔣袁婭蓉、王星瑋、耿強主演,是一部真正屬於90後的的高中青春校園喜劇。該劇將於10月22日在愛奇藝平臺全網獨播,不同於以往的狗血青春劇,《教室的那一間》是一部真正的三無喜劇:無墮胎、無車禍、無撕逼,從兩個學渣的校園生活故事出發,從生活、學習等多個角度引發90後的情感共鳴,把當下年輕人的喪、喜、燃呈現得淋漓盡致。
  • 想念那口奶渣包子
    想念那口奶渣包子   李思悅  我小時候,爸爸和媽媽都在馬爾康縣工作,他們結識了當地許多藏族朋友,其中有一位40多歲的藏族婦女和我媽關係特別好,我管她叫德桑阿媽。每天父母上班工作前,會把我送到阿媽家,託她照看我。那時我才八九歲,一呆就是一天。
  • 《教室的那一間2》開機 「么蛾子男友」吳瑞淞再上線
    近日,由粉絲星途籤約的新晉小生吳瑞淞主演的青春網絡劇《教室的那一間2》舉行開機儀式。去年,該劇第一部就以「真實被偷窺的你我青春」, 收穫了豆瓣8.4高分,以及良好的口碑與不俗的關注度。作為佳作續篇,《教室的那一間2》依然由原班人馬操刀,講述么蛾子男友陳末與小夥伴的青春記憶。
  • 想你了,心中有愛就會有想念,那是一種毫無徵兆地體現
    引語:心中有愛,想念是一種習慣,紅塵裡,有人陪是溫暖,有人等是歸宿,有人懂是幸福——01、你想念過一個嗎,回答一定是有過,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過想念之情,至於想念的那個人是誰,這就看誰是你的依賴,心裡依賴誰就會想念誰!
  • 【那山那水我代言】魅力積石山 秀麗大墩峽
    【那山那水我代言】魅力積石山 秀麗大墩峽 2020-03-10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在下雨,我在想你,想念的心很疼很疼,那是一種無處可依的惆悵
    愛你放不下,想你好想抱抱你,天在下雨,我在想你,想念的心無處可依,想念的人內心惆悵無比,那是一種煎熬一樣的洗禮!愛你,如果你的心裡有我,我的全世界都是你,想你,如果你的心裡沒有我,那麼我的想便與你無關,無論愛你的情有多深,也不管想你的意有多強烈,那都我一顆心的纏綿綣眷!
  • 《教室的那一間》三部完結,不再拍續集,導演已經籌拍新劇
    沙雕校園劇《教室的那一間》可以說是校園劇的一股清流,看似沙雕但卻又無限接近90後的青春,在2018年播出第一季後,便是讓粉絲們苦等兩年,如今資金不再緊張的賈炳祺也是將第二、三季一起放出,雖然粉絲們還是期待滿滿,但是第三季已經為《教室的那一間》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了。
  • 翻過心裡那座山
    翻不過心裡那座山,就難以到達人生的「詩和遠方」。「決心要成功的人,已經成功了一半。」最難邁過的坎,是心裡那道坎;最難翻過的山,是心裡那座山。其實,人生就是自己與自己的較量。對於「心勝」者,挫折會變為成長的「存摺」,失敗會變成向上的階梯。反之,勝不了自己,走不出自我,不論是「矛盾窩」還是「功勞簿」,都可能成為前進路上的「攔路虎」「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