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3月11日訊(記者 任曄 陳珉穎)「我們拼盡全力,就是希望能從死亡線上拉回更多的病人。但有時候,真的很無力。」侯飛豔,第五批支援黃岡醫療隊隊員,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ICU主管護師這麼描述自己的工作感受。
湖南省第五批支援黃岡醫療隊,2月28日上午收到通知,下午正式出發馳援湖北黃岡。在黃岡,大家進行了兩天防護相關知識的培訓,就正式投入戰鬥。
擁有十年ICU工作經驗的侯飛豔理所當然地進入大別山醫療中心ICU病房擔任組長。護理、插管、心肺復甦、上ECMO……侯飛豔和她的同事們每天都戰鬥在一線跟死神搶人。
每天跟死神搶人,我們不是總能贏
侯飛豔和她的隊員們負責危重症病人,其中大多數都有基礎性疾病,需要特殊護理。
3月5日16點30分,本該下班的候飛豔得知晚上有位重症患者因新冠肺炎,多臟器衰竭,2型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腎衰,需要做血透,但是晚班的同事對ICU使用的血透機不熟悉,操作有些問題。
「不同品牌的醫療設備用法不一樣,不熟悉的人操作上就會有點困難」。十年的ICU工作經歷讓候飛豔操作過很多不同品牌的醫療設備,因此她主動留下加班幫同事調試。
搬運調試設備、協助前期工作、血透操作……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勒著不斷滴水的護目鏡,穿著成人紙尿褲,候飛豔頂著全身被溼毛巾包裹的感覺工作了整整8小時,不吃不喝不去衛生間。當看到血透儀正常運轉,病人一切指標正常的那一刻,她說一切都值了。
可就在第二天,候飛豔再來上班時得知,昨晚做血透的那位病人病情突然惡化,當值醫護人員雖全力救治,進行心肺復甦,上呼吸機、血透機、心電監護儀、給腎上腺素等,都沒能將他從死神手中奪回。
「雖然在ICU早就見慣了生死,還是很遺憾很難過」,她說:「我們拼盡全力,就是希望能從死亡線上拉回更多的病人。但有時候,真的很無力。」
危重症護理是我的強項
「收到醫院支援黃岡的招募後,我第一時間就報名了」,作為第五批支援黃岡的醫療隊員,侯飛豔覺得自己等了很久。
侯飛豔有13年的工作經歷,其中10年都在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重症病房。
隨著全國防疫情況的向好,輕症患者陸續出院。但是,救治危重症患者的壓力依然很大。危重症患者往往有很多基礎性疾病,需要醫護人員對每一個細節都高度敏感,再加上用於輔助治療和搶救的儀器使用有一定門檻,非常需要像侯飛豔這樣有著豐富經驗的醫護工作者。
「危重症護理是我的強項,我當然就要去!」侯飛豔說,「我的家人們都很支持我,醫院還會全力照顧我的家人,我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確認過眼神,你是對的人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每天超負荷的工作量,候飛豔說集體的團結和同事們之間的相互鼓勵給了她很大動力。
在大別山醫療中心ICU病房裡工作的醫護人員一共有7個組,他們來自不同的醫院,在此之前大家並不相識。但大家都相互幫襯,相互鼓勵。
每天上班之前,大家會一起穿防護服,彼此會一再提醒對方護目鏡一定要勒緊,鞋套一定要系牢,絕對不能有皮膚暴露。工作中,不管是否是自己的工作,也不太在意是否加班,只要能幫上忙的就會主動搭把手。
候飛豔說:「就像我幫晚班的同事操作血透儀一樣,我也接受過其他同事很多無私的幫忙。」
有一天,侯飛豔因為加班沒有跟同班同事一起返回駐地。由於路途較遠,沒有公共運輸工具,她只能等下一班同事下班,需要在醫院多留至少四個小時。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她打電話給後勤主任。得知情況後,主任立刻派了一輛小車將她接回駐地。
「當時真的覺得好暖,一點都不累了」,她說。
因為特殊時期,大家都戴著口罩,有些戰友甚至連臉都沒見過,侯飛豔提議讓大家都發一張生活照和一張工作照到溝通群,以便脫下防護服後能認出來。
「日子久了,看眼神也能看出是自己人。」
一包餅乾給了我用不完的力量
侯飛豔有一個5歲的兒子。平時,每當孩子問起媽媽為什麼不能休息不能陪自己的時候,侯飛豔會告訴孩子:「媽媽要去打怪獸」。所以,當孩子得知媽媽要前往黃岡時,脫口而出:「媽媽要去黃岡打怪獸了,媽媽加油!」
臨行前,兒子從自己的零食裡拿出一包餅乾偷偷放在候飛豔的箱子裡。
「這包餅乾足夠我打勝這場仗」,侯飛豔很驕傲地告訴記者。
看似堅強的小男孩,在媽媽走後還是偷偷地哭了,得知情況的侯飛豔心疼不已。但她一直強調,救死扶傷是自己的本職工作,她沒有理由不上前線,沒理由不拼盡全力。
來源:紅網
作者:任曄 陳珉穎
編輯:馬麗紅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3/11/6852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