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 鳥痴」 義務護鳥20餘年 成為給鳥看病醫生

2021-01-10 安徽網

據阜陽新聞網報導  在阜城,有個「 鳥痴」。他愛鳥、養鳥,還堅持義務護鳥20 餘年,公安部門解救的受傷鳥類,甚至景區動物園的生病鳥類都找他看,他成了能為鳥看病的醫生,且全部免費治療,東方衛視等都報導過他的護鳥事跡。他就是家住阜城二裡井的施國才老人。

  與鳥結緣,護鳥為樂

平常人不太會留意各種常見鳥類,但在69 歲的施國才老人眼裡,它們都是大自然的精靈,需要愛護。

1971 年至1980 年,施國才在淮北工作。淮北相山上有很多鳥,他長期與鳥為伴,也就是從那時起,他萌生了護鳥的意識。

1980 年,施國才進入阜陽製藥廠工作,從事製藥工作的他,對一些藥物的藥理比較了解,這為他治療鳥類傷病打下了基礎。

2000 年退休前,施國才就與幾個朋友一起護鳥,下鄉開展愛鳥宣傳,向群眾宣傳愛護鳥類的意義。退休後,可以全身心做護鳥志願者,他籌備成立阜陽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依託組織的力量促進護鳥活動。

後來,他發起成立了阜陽市潁州區特種動物養殖協會,協會除具有為養殖戶技術指導等職能外,還有一項職能:保護、救助鳥類。

目前,在施國才的義務技術指導下,協會存欄30—50 只特種動物的養殖戶發展到上百家,促進了農戶脫貧致富。

  花錢買鳥,放飛大自然

在護鳥過程中,施國才遇到捕鳥行為的,當場進行制止,如果宣傳無效,就報警處理。對一些個人持有鳥類的,他先是進行鳥類保護宣傳,如果持鳥人仍不願放生,他就自己花錢把鳥買下來放生。

去年春夏時節,在青潁公園附近一個鳥市,施國才發現一個年輕小夥在賣一隻幼貓頭鷹。他知道,貓頭鷹雖是國家二類保護鳥類,但基本沒有人養,因為阜陽人認為,看到貓頭鷹不吉利。

施國才向小夥宣傳鳥類保護政策,並告訴小夥,這是只幼鷹,要餵肉,不然無法成活。小夥不為所動,堅持要賣。無奈,施國才花50 元錢買下幼鷹,餵養一段時間後放生。

去年11 月,施國才遇到有人在路邊賣一隻灰喜鵲。施國才上前告訴賣鳥人,灰喜鵲是省二級保護動物,現在阜陽已經不多見,很珍貴,希望能把它放回大自然。

聽了施國才的一番話,賣鳥人說,鳥是自己落到院裡的,不是抓的,現在就放生。

在施國才20 多年的護鳥過程中,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花了多少錢,解救了多少鳥,他自己也記不清了。

  

  希望更多人加入護鳥隊伍

經過多年護鳥、養鳥、馴鳥,施國才對各種鳥類的生活習性、常見疾病等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阜城養鳥人幾乎都知道施國才。誰家鳥生病了,找到施國才開個藥方一般都能治好。

因我市沒有鳥類救助機構,群眾發現或警方解救的受傷鳥類沒有地方安置,也沒有人會治療。施國才就義務承擔起救治傷病鳥類的職責,最多時公安部門一次移交給他幾十隻小鳥,他都會自費治療調理後放生。

「 只要是我們解救的受傷鳥類,都送到施國才老師那裡救治。」潁州區森林公安分局局長董永華說,施國才堅持多年義務護鳥,難能可貴,令人敬佩。

施國才在做好鳥類救助的同時,還通過藥物預防,讓鳥兒少得病。多年來,他堅持在潁州西湖、潁上八裡河、潁上迪溝等地,放置抗生素類藥物,讓鳥類通過飲水服用後,防病治病。

今年,施國才已69 歲,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護鳥志願者隊伍。為此,他免費教了幾名學生。「 我們來自於大自然,就要回報大自然。保護鳥類,就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

原標題:阜城有個「 鳥痴」 義務護鳥20 餘年

相關焦點

  • 阜陽有個「鳥痴」 義務護鳥20餘年
    中安在線訊 據阜陽新聞網報導,在阜城,有個「鳥痴」。他愛鳥、養鳥,還堅持義務護鳥20餘年,公安部門解救的受傷鳥類,甚至景區動物園的生病鳥類都找他看,他成了能為鳥看病的醫生,且全部免費治療,東方衛視等都報導過他的護鳥事跡。他就是家住阜城二裡井的施國才老人。  與鳥結緣,護鳥為樂  平常人不太會留意各種常見鳥類,但在69歲的施國才老人眼裡,它們都是大自然的精靈,需要愛護。
  • 隨州百鳥圖美爆了!「鳥痴」韓起璞的攝影傑作來啦!
    「鳥痴」韓起璞 鏡頭中的隨州百鳥圖 早晨4點剛過,天還未亮,韓起璞早早起床,整理好相機、鏡頭、三腳架,帶著20多公斤重的設備出發了。
  • 上虞檢察探索野鳥保護新模式,讓捕鳥者成為護鳥員
    ,多方合力織緊織密野生鳥類保護網絡的舉措,全文如下:「從今天開始,我志願加入愛鳥、護鳥行列,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積極宣傳保護鳥類知識,從偷獵者轉變為護鳥者!」近日,在位於紹興市上虞區杭州灣溼地的野生鳥類司法保護基地,非法狩獵的被告人朱某接過檢察公益訴訟幹警手中的《護鳥承諾書》,鄭重籤下名字,擔當起志願者。在與野鳥協會工作人員交談過程中,朱某講起了自己打鳥的過程。今年7月,朱某和張某看別人在打鳥,覺得好玩,也從網上購置了專業打鳥工具,包括熱成像夜視儀、頭燈、彈弓等。
  • 【法院工作】架網捕鳥獲刑罰金不算完,還得義務護林(護鳥)
    【法院工作】架網捕鳥獲刑罰金不算完,還得義務護林(護鳥) 2020-11-20 12: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英國「鳥神」在中國護鳥近十年 繪製北京觀鳥地圖
    英國「鳥神」繪製北京觀鳥地圖 無國界環保人士唐瑞在中國護鳥近十年,成為中國多個立法機構環保法律顧問,幫助玉樹發展生態經濟在溫榆河畔與記者攀談了幾個小時,英國人唐瑞(Terry Townshend)扛著三腳架準備回家,這一天,唐瑞總共看到
  • 我省21個村成為「愛鳥護鳥文明鄉村」
    我省21個村成為「愛鳥護鳥文明鄉村」 作者:胡海林 2019-07-24 06:15  來源:遼寧日報
  • 最「詩意」的護鳥志願者,追尋「神話之鳥」
    如今,在浙江東部觀察到的中華鳳頭燕鷗從最初的不到20隻增長到近百隻。「最詩意崗位」浙江東部海面的一座無人小島上,兩開間的板房,三四排太陽能板,一個蓄水罐提供生活用水,目光所及是草木叢生和碧海環繞,縈繞在耳邊的是嘈雜的鳥叫聲和海浪聲……這是海鳥監測志願者周聖嶽和張健嵩駐紮了近兩個月的地方。
  • 男子開醫院5年救治超5萬隻病鳥:為每隻鳥寫病歷
    碰上前來偷鳥、盜獵的不法分子,李春如總會上前勸阻,也曾因此吃過虧,他的右臉和大腿都曾被刺傷,留有疤痕。右臉被扎傷的那次是在幾年前,把李春如送去醫院的,是多寶鄉馬家堰回民村的馬祖桃、樟樹許村的村民許小華。現如今,兩人都受李春如影響,成為一線的護鳥志願者,並成立了多寶鄉大雁保護協會,兩人分別擔任會長、副會長。
  • 陝西藍田縣臧曉博:愛鳥護鳥更懂鳥
    原標題:臧曉博:愛鳥護鳥更懂鳥4月18日,周六,斜風細雨。8時許,50歲的臧曉博驅車從單位藍田縣公安局趕到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作為西安市野生鳥類保護協會成員,他今天的任務是監測涇渭溼地野生鳥類。由於下雨,大家只能開車監測鳥類。
  • 大慶市民自製餵鳥器雪天護鳥
    東北網12月9日訊 隆冬時節,大雪紛飛,大慶蓋上一層厚厚的「雪被」,在大多數人躲在溫暖的室內貓冬時,有一些人卻在記掛著寒風中的鳥兒,擔心它們找不到食吃扛不到明年開春,餵鳥器就是他們的實際行動。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我們掛了150多個簡易餵鳥器。」
  • 重慶送子鳥醫院收費合理嗎 醫生親診耐心看病
    重慶送子鳥醫院視患者為親人,以患者舒心、方便、滿意的服務為出發點,倡導「一患、一醫、一護」的綠色護理法,並且定期做健康回訪調查,我們願意用誠心、仁心、愛心去關懷每一個患者,共建一個和諧善美的醫患圈。
  • 徐聞角尾愛鳥護鳥構建和諧生態美
    在今年候鳥飛臨前一個月,角尾鄉黨委政府就全面開展了候鳥保護工作,先後召開候鳥保護「雙百日」專項工作會議、野生動物保護專項工作會議,分別和12個村委會籤訂了候鳥保護責任書,又和轄區內的13家食莊餐館籤訂不收購、不銷售販賣候鳥保證書,向各村印發了關於候鳥保護的宣傳橫幅30條,利用LED電子屏播放宣傳標語25條,派發宣傳資料1500多份,多次在學校舉辦保護候鳥專題班會課,增強群眾和學生、家長愛鳥護鳥意識。
  • 「護鳥紅色聯盟」引領綠色發展——
    但是,由於「千年鳥道」地處山高路遠的跨省接邊地帶,難免存在管理真空,非法捕鳥等破壞生態的行為尚未完全杜絕,黨員在帶頭護鳥方面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不明顯,生態優勢也未能真正轉化為發展優勢。為此,營盤圩鄉牽頭組建跨省界的「護鳥紅色聯盟」,將黨組織和黨員力量挺進到「千年鳥道」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最前沿,推動共建共治共享。中央電視臺等60多家主流媒體,先後宣傳報導了這一做法。
  • 「關注」愛鳥護鳥!奈曼旗「愛鳥周」啟動!
    在詩人杜甫的筆下,江山沐浴春光,春風送來花香,燕子銜泥築巢,鴛鴦成對成雙,一幅鳥與自然和諧景象。鳥類是大自然可愛又美麗的小精靈,也是生態資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有了鳥兒,才有了鳥語花香,生態和諧,因此,保護鳥類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義務,更是一種責任。5月1日,奈曼旗2020年「愛鳥周」啟動暨奈曼旗愛鳥協會成立儀式在孟家段國家溼地公園舉行。
  • 他們「呵護」著鳥的翅膀 護鳥者朱維佳:為剪捕鳥網每次穿林奔走15...
    東方網記者袁猛、劉曉晶11月20日報導:帶口罩、帶帽子、穿上登山靴,有大路不走,卻在雜草叢生的樹林中穿梭。滬上有這麼一批人,每次出動都要從早上8點半忙碌到晚上6點多,中午吃點乾糧,每次奔走至少15公裡,只為多剪斷一張捕鳥網。他們是護鳥志願者,他們在「呵護」著飛鳥的翅膀。
  • 候鳥遷徙季 護鳥志願者在行動
    1389起,配合森林公安查處案件431起,籤訂「愛鳥護鳥文明鄉村共建協約」311份,共建愛鳥護鳥文明鄉村415個,在12所大學建立了大學生志願者社團,7個省級協會成立了志願者委員會。科普宣教始終是「護飛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更好將「護飛行動」根植於民眾,中動協組織志願者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在發放宣傳折頁、張貼愛鳥護鳥海報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將愛鳥護鳥科普宣傳通過微信、網站等網絡傳播途徑,讓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信息更加及時、主動、有效地推送給民眾。
  • 旅順老鐵山秋季護鳥展開首次大行動
    央廣網大連9月25日消息(記者張四清 通訊員巴家偉)日前,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帶領13支護鳥巡查小隊開展了今秋護鳥的首次大行動。本次行動採取人員踏查與無人機巡查相結合,歷時3個多小時,對老鐵山地區方圓20公裡的山林進行全面巡護,未發現捕鳥網具。
  • 儋州屋基村有個「護鳥」家族 祖孫三代守護鷺鷥
    南國都市報記者 賀立樊  屋基村飛來鷺鷥  吳家三代擔起「護鳥」重任  屋基村的村民把夏至看作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不只是節氣的變化,更是因為從這一天開始,屋基村的鷺鷥幼鳥會步入一個新的成長階段——學習飛行。
  • 全國「愛鳥周」活動舉行 「愛鳥護鳥」深入人心
    中國政府一直很重視對野生鳥類的保護,自1981年正式確立「愛鳥周」以來,每年都會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引導社會公眾愛鳥、護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今年,各地也都以「愛鳥周」為契機積極創新鳥類保護活動,讓「愛鳥護鳥」深入人心。
  • 我縣愛鳥護鳥協會今天正式成立啦!
    我縣愛鳥護鳥協會今天正式成立啦! 原創 雄州之聲1月17日,我縣召開雄安新區雄縣愛鳥護鳥協會揭牌儀式暨雄縣愛鳥護鳥協會第一次會員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