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的屍體將被做成標本,用於教學、科普宣傳等。
核心提示
昨天早晨8時許,在天湖風景區黃竹田村的林地,逃亡了4個多月的獨臂黑熊誤中當地山民埋下的野豬夾子被困林地動彈不得,這距離它逃跑的熊場僅約3公裡遠。下午2時許,鑑於黑熊和野豬這些野生動物一旦受傷就會發狂,野性難馴,警方當場開槍將其擊斃。
事後,黑熊屍體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帶走。據了解,黑熊的屍體將做成標本,用於教學、科普宣傳等。
2005年9月15日早晨8時許,從化市溫泉鎮天湖風景區熊場的工作人員發現一頭兩歲多的獨臂野生熊逃走,更離奇的是根據逃跑現場情況推斷,這頭黑熊的智商非常之高。它不知用什麼方法打開了鐵籠上的鐵鎖,並且能夠準確無誤地確定房間地下的下水道位置,然後將地板撬開,鑽入下水道內,沿著下水道爬行了大約20米後,又準確無誤地判斷出已經離開了房間的範圍,然後頂開頭上的水泥地面,從而逃出了熊場。
當天上午,熊場、當地公安部門及村民迅速組織追捕行動,村民的六七條狼狗也被組織起來跟著黑熊的氣味追蹤,但追捕最終宣告失敗。當地公安部門隨後組織上百持槍警員及村民圍捕多日仍無法發現其蹤跡。
埋下野豬夾子的是天湖風景區黃竹田村78歲的山民黃汝深老人,他以前曾是獵人,看到周邊山林野豬時常來自家林地「搗亂」,在半年前就將早年打造好的鐵製獵用野豬夾子掩埋在自家林地準備打「伏擊」。昨天,記者在現場看到,這種鐵製野豬夾子類似家用老鼠夾,只不過規格更大勁道更足,而且夾子上還連有一根鐵鏈子,用鐵鉤鉤住周邊的大樹或者草藤,這樣野豬只要被夾住就基本上沒有逃跑的機會了。
驚人發現 逃亡黑熊身陷獵用鐵夾
由於熊場距離自家不遠,黑熊剛逃跑的那幾天,包括黃汝深在內的黃竹田村村民都是提心弔膽的,「天一黑根本不敢出門,怕碰到這頭熊」。
昨天下午,黃老興致勃勃地向記者講述自己困住黑熊的經過。早上吃完早餐後,黃老起身去林地打理果樹,走近林地他發現一隻黑熊蹲坐在自己放有鐵夾的區域。他心中頓時一緊,悄悄地借著樹枝遮掩走近一看,「原來這就是熊場逃跑的那頭黑熊」,左前肢有殘疾是它的獨門標誌。只見黑熊右前肢的兩個爪子被野豬夾子夾得死死的,四周的草木都被滾得乾乾淨淨,「估計是黑熊被夾住後拼命掙扎導致的」,根據多年打獵的經驗,黃老判斷黑熊被困已約有兩天時間了。
報警報料 熊場方面趕到現場束手無策
黃老的林地與熊場相隔2個山頭,相距近3公裡。發現黑熊動彈不得後,他隨即搭乘兒子的摩託車趕往熊場。此前熊場曾懸賞萬元尋找這頭黑熊,黃老一輩子靠栽果樹種田維生,這在他眼裡可是一筆巨款。「但熊場說話不算數」,雙方當場激烈討價還價,最後萬元懸賞迅速「貶值」為2000元。
熊場的負責人趕到黑熊被困的地點後,對這頭野性十足的逃跑黑熊也是束手無策,不知從何下手。看到熊場實在想不出好辦法將這頭黑熊帶回,上午11時許,黃老的大兒子隨即打電話報警,並向廣州日報報料。
接到報料後,本報記者隨即出發。就在記者趕往事發現場的同時,從化市林業局工作人員、從化林業公安局幹警以及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廣州市動物園等多位專家也已聞訊動身。
下午2時10分,記者一行輾轉問路終於趕到黃竹田村,就在黃老林地旁的山間小道與返回的從化林業局負責人一行相遇。只見壯實的黑熊正由工作人員用帆布包裹抬進一輛農夫車的後車廂,它的胸口有幾個血洞仍不斷流出血來。
野性大發 麻醉不成最後開槍擊斃黑熊
從化市林業公安分局副局長譚石清是抓捕一線的最高指揮,據他介紹,昨天上午11時許接到報警電話後,他率領從化市林業局多位工作人員、分局多位幹警及省市有關野生動物專家迅速趕到現場。他說,根據以往經驗,黑熊和野豬這些野生動物,一旦受傷就會發狂,「見到誰就向誰撲來」。13時30分許他和從化林業局許科長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發現這頭黑熊野性大發,夾子鐵鉤鉤住的一棵樹都被它硬生生扯斷,見到有人趕到,「它直立站起向我倆撲過來,嚇得我倆匆忙往後撤退」。
譚石清說,工作人員最初打算是將其活捉,還特意備有麻醉槍,但是麻醉槍的有效射程僅為兩三米,現在黑熊野性發作根本無法近身,「我們也擔心它繼續逃跑,再遇上它就困難了」,他當即命令在場幹警開槍,六聲槍響後,黑熊倒地身亡。事後,黑熊屍體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帶走,將做成標本用於教學、科普宣傳等。
記者看到,已逃跑4個多月的黑熊仍然壯實,它被擊斃的地點距離熊場相隔兩個山頭,但它的這段逃亡經歷將成為一個謎團。記者在現場看到,天湖風景區一帶山高林密,森林植被繁茂;區內多種植果樹,因此黑熊的食物來源比較充足;再加上這頭黑熊本是野生熊,生存能力較強,所以逃亡4個多月它看上去仍然比較壯實。(報料人:黃先生獎金200元)
相關連結
查處非法「養熊取膽」
全國「養熊取膽」場已由480多家下降到68家
日前,國家林業局、農業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有關負責人就「養熊取膽問題」答記者問。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副司長王偉表示,「養熊取膽」在中國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其目的是為了改變以往「獵熊取膽」的方式,更好地保護熊類野外資源。「養熊取膽」技術和條件已發生根本性改進,為保護野外熊類資源和治病救人發揮了積極作用。
有關資料表明,飼養黑熊取膽一頭相當於220頭黑熊免遭獵殺,是以小種群保護大種群的很好的措施。通過制定《黑熊養殖利用技術管理暫行規定》,要求「養熊取膽」做到衛生、無痛操作。此外,通過開展清理整頓,目前中國「養熊取膽」場已由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480多家下降到目前的68家。對非法從事「養熊取膽」或養殖條件、技術和管理等不符合技術標準的,堅決依法查處或限期整改。通過上述措施,中國現階段「養熊取膽」技術和條件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進。採用「鐵背心」、「小鐵籠」對待取膽熊的情況,已基本改進為「自體造管引流」和無痛操作等。
專家說法
熊膽現已有代替藥物
昨天下午,記者一行在黃竹田村採訪時,多數村民對這頭逃跑黑熊被擊斃拍手稱快,說終於不用提心弔膽可以放心過日子了。據了解,黑熊初逃跑那段時間,當地村民經常要結伴才敢出行。
記者一行趕到熊場,奇怪的是熊場有關負責人迅速關門拉閘,多名負責人都聲稱自己只是遊客,不過這些「遊客」卻當面公開威脅當地村民不得向記者「亂說話」。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醫科副教授秦鑑表示,熊膽以其顯著的清熱解毒作用被譽為中國四大名貴藥材之一。但熊膽作為特殊藥材一般不輕易使用,目前一般用藥廠合成的中成藥。出於動物保護的考慮,國家目前正在進行以中草藥代替動物藥的研究,人工熊膽已研製成功,療效與熊膽基本相仿。秦鑑說:「養熊取膽非常殘忍,現在已有熊膽的代替藥物可用。」(顯仁、胡利、文潔)
(責任編輯:ro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