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的從兄紀垣居對紀曉嵐說,他以前聽一個名叫劉馨亭的人,談過一件關於狐狸的故事。
話說康熙年間,某地鄉下有一個年輕男子名叫張某,他被一隻狐狸所變的女子給媚惑了。本來張某是一個壯小夥,因為這個女子變得面黃肌瘦,看起來一下子老了十幾歲。
張某的家人請來道士劾治女子,並且將女子給擒獲了。道士想要把這隻害人的狐狸放到油鍋裡面烹炸,以絕後患。
張某此時明知女子乃是狐狸所變, 但是看著女子楚楚可憐的樣子,又想起和女子之前的情義,於心不忍,於是下跪磕頭求道士饒女子一命。道士無奈,感嘆了一句:「人生自是有情痴,冤孽啊!」然後就放狐狸走了。
後來張某日夜思念女子,時間一長,居然得了相思病,他的家人請來醫生為張某治療,但是心病還須心藥醫,自然是治不好,眼看張某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差,就要病重而死了。
這一天,狐狸又變成美女來和張某相見,張某見了女子悲喜交加,禁不住潸然淚下,女子卻表現得很冷漠,她冷靜地對張某說:「郎君你苦苦的思念妾身,不過是留戀貪圖妾身外在的美色罷了,你卻不知道,我的這幅容貌,只是一種幻相而已。如果郎君你見到了我原本的形狀,就會恐慌害怕,一心想要躲避妾身了。」
女子話音剛落,忽然撲倒在地,化作了一隻蒼毛長尾的狐狸,鼻孔發出咻咻的喘氣聲,兩隻眼睛猶如火炬一樣明亮,盯著張某看了一會兒,然後跳上屋頂,仰天長嚎幾聲離開了。
張某見自己深愛的女子,真容居然是這個樣子,果然不再思念,不久後身體就痊癒了。紀曉嵐在這篇文章最後評論說:這個狐狸真聰明,用這種方式來阻止張某對自己的思念,讓張某斷了念想,得以恢復健康,也算是報答了張某對它的救命之恩。
看了這個故事不由得想起了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裡面寫的那句名言「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馳!」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臨死的時候,始終不肯見漢武帝最後一面,就是害怕自己死前的憔悴面容被漢武帝看見,會讓漢武帝生厭,影響自己娘家人的恩典和前途。
從漢代的李夫人真實事件,到清朝紀曉嵐所寫的這個虛構故事,都有一個共同點——女子一旦人老珠黃,往往會被心愛的男子所厭棄,不得不說,這是男權社會下,作為女子的一種悲哀。
話說回來,紀曉嵐所寫的這個故事,又何嘗不是在寫這千年不變的人性呢!
參考資料:《史記》《閱微草堂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