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出現在北印度。關於佛教,到目前為止,一共出現了五種類型:
一、傳統的佛教
傳統的佛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佛教」其實本來就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教育內涵包括了無盡無邊的事理。在時間上,它講過去、現在、未來;在空間上,它講我們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無盡的世界。傳統的佛教,寺院裡的師父都是在講經說法、修禪念佛。現在這樣的佛教很少了,認為佛教是教育的很少。
二、宗教性質的佛教
宗教的佛教,是勸善的,勸人做一個好人。它是把釋迦牟尼佛當作佛菩薩、神明來供養,已經捨棄了教學,成為了宗教。宗教性的佛教,寺院裡的師父沒有時間出來講經說法,因為每天都要接待各種居士來賓、超度眾生,很忙很辛苦,光這些形式上的東西就搞不完了,哪有時間去修禪、去念佛、去講經、去明理呀。師父們都很辛苦地在修慈悲,各種佛事也都是為了度脫眾生,只是搞這些形式的同時,沒有了更多的時間去為眾生說法,使佛教變得宗教化。
三、哲學性質的佛教
哲學的佛教,是研究知識、追求真理。它是把佛學進行研究、學術化,變成了哲學。現在一些大學裡面有「佛經哲學」這門課,把佛學教法當成哲學來研究。因為是搞學術,方向錯了,所以在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的真實利益上,他是得不到的。
四、邪教性質的佛教
最近的三、四十年出現了各種邪門歪道的佛教,他們打著佛教的旗號拉攏信眾、騙取財物,對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比如某些看相、搞風水,這都是不正當的。這些邪教也有一些言辭,一些行為很吸引人。無論你修什麼,不管是正修還是邪修,修得清淨下來一點之後,都會有一定的氣感和生理變化。如果這時候有正知正見的正教點化你,你就走向人生的解脫;如果遇上邪教,就會像法輪功一樣走向玩火自焚。
五、盲目修行的佛教
在修行上,還有一種屬於盲目的佛教。有些人念經追求遍數,念佛追求遍數,計數的佛教。他的心都在計數上去了,能清淨嗎?結果是目標達到後還是有煩惱,心還是不能清淨。原因在哪裡呢?沒找出煩惱和痛苦的根源啊!雖然說一定的量變可以達到質變,但不管是念經念佛還是布施,我們在追求量變的同時也要兼顧內在,不要搞貪嗔痴,要時時覺醒,勤修戒定慧。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要離苦得樂,離不開苦,是談不到修行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