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隻寵物來說,主人就是自己的全部。尤其對一隻忠誠的狗來說,只要記得你,就會一直陪伴你不離開。關於這類的影視作品有很多,而《一條狗的使命》中,主角小狗輪迴了幾世,陪伴著各種各樣的主人盡著自己的職責,最終還是回到了自己第一世的主人身邊。
隨著第一部作品的成功,很多愛寵的觀眾都抱著期望進入影院去看了這部續作《一條狗的使命2》。不少觀眾也是被這部影片賺足了眼淚,但同時也產生了一些疑惑。
續集作品在笑點和淚點上依舊承接了前作的風格,寵物們依舊憨實可愛,劇情上則有欠缺。主人伊森年老之後,讓自己的寵物狗貝利繼續守護著不聽話的孫女。這可以是一個美好的展開,貝利與新的女主人之間繼續建立起忠誠的夥伴與親密的家人的關係,再展開一段共度難關的歷程,讓觀眾感受到隔代親情或者人寵共情。
但是本作在開展故事的過程中,卻引入了一些頗有爭議的橋段,使得觀眾對女主人物的好感度不高,故而將人寵共情的期望轉換為了對小狗貝利的同情。這使得隔代親情在修復的道路上不那麼被觀眾所期待,大主線就缺少了一點存在的意義。而小狗貝利成為了其中唯一討好的角色。相較第1部的成功,故事在不同的人物之間發展,狗狗很現實地遇到了不同的主人,都盡心地守護好了他們。這一作在故事上則過分「神化」了貝利,即使遇到對他很好的主人也要離開,即使會被安樂死也不和別人回家。貝利的故事怕是再也離不開伊森的一家了。
綜合第1部和第2部作品,小編覺得在安排人類角色時,或許第2部更貼近生活會更好。否則這個系列作品會從暖心的一隻狗的故事,變成一家人「折騰」一隻狗的故事。我想這也是許多觀眾所不願意看到的故事。
狗會愛護自己的主人,這是它的情感,被命令去守護某人,這是給了他一個「使命」。主人能夠去選擇自己寵物,而寵物也應當喜歡待在令它覺得溫暖的人身邊。這才是我們平凡生活中的故事,我們的生活中不缺少感人的寵物故事。曾經的忠犬八公的故事,讓多少人至今不敢再看第二遍。藝術需要想像,所以第1部作品會成功,因為它從一個奇妙的視角切入。而第2部稍不盡人意,我想也是把這個視角過分誇大,以及加入了一些令人無法理解的安排吧。
人類與寵物的關係,搞笑地說是鏟屎官與主子的關係,其實這個稱呼也十分形象地體現了家庭地位。人類並不是被奴化,只是人類應當給予寵物更多的關愛和照顧,它們在人類制定法則的世界中生存,收養它們就有看護好它們的必要。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倡議他人不要隨便收養寵物,因為主人是它們的全部,收養了寵物就要負責到底。寵物能給予人類一定程度的幫助和心靈的慰藉,但人類是不能去指望去依靠寵物的。這位特別的家人在家庭中真正的角色和位置,是一起生活的家人,是一起玩耍的朋友,是帶來安慰和快樂的夥伴,相反的對於它們來說也是如此,所以「主人」和「家」對於他們來說才尤其重要。
希望寵物電影更多的宣傳一些善待動物的中心思想,幫助人們更多地認識和關心動物。至於讓人類產生「寵物總想(能)為我們做點什麼」的那些想法,我想留到《貓狗大戰》那樣的科幻搞笑片中也是很好的用處。「我想陪在你身邊」就這一條就足以讓人感動,借小狗的內心與行動表達出來,就足夠浪漫。日常片,就讓它歸於日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