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幼犬回家後,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給狗狗起名字並讓它記住。名字會伴隨狗狗一生直到離開,把起名字列到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一點都不誇張。有些主人也很煩惱,自家狗子似乎不是很聰明,老是記不住自己的名字叫了沒反應!今天就從給狗狗起名開始聊,裡面究竟有什麼神奇的地方,訓犬師一叫狗狗立刻過來,而我叫為什麼不行?
我們出生後,也不是立刻就接受爸媽給我們的名字,而是通過不斷練習。從日常事件中建立聯繫,讓我們自己對名字敏感,以至於在嘈雜的地方有人叫了下跟你差不多的名字,你都會立刻反應過來。起名也是一個玄學,起得好狗子一下子就記住,起得不好自己都叫不出口。狗狗的名字最好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狗名字要簡單
狗對我們長篇大論「slij*RFdsfa吃飯sadkfja*#@」,一般是聽不懂的,只能從裡面攫取到一兩個詞的信息。過於複雜的名字,狗狗接受的速度會更慢。像「多多」、「樂樂」、「coco」等,這類簡化的疊詞,狗狗能更快記住。然後,不要貪好玩給狗狗起奇奇怪怪的名字,類似「狗屎」「傻比」等之類的。狗是要帶出門的,以後你敢在大庭廣眾這麼大聲叫它嗎?
狗名字的音調要高
人和狗聽力有差異,狗狗對高頻聲音的注意力比較高。我們平時說話的聲音,對它們來說可能比較低沉。為了彌補這種差異,可以用讀音為一二聲的名字「樂樂」、「錢錢」、「多多」等,或者平時叫狗狗名字的時候,提高音調。
狗狗為什麼聽到這個「名字」會過來找主人呢?因為有好事發生。要是一個阿姨每次來都給你帶零食,只要這個阿姨過來做客,你都會特別開心。這就是正向聯繫。而在訓練狗狗記住新名字時,主人就是這個阿姨。
訓練初期,沒事不要亂叫狗狗的名字,每次叫都有好事情發生。可以直接利用每天的餵飯時間,端著飯大叫狗狗的名字,等它出來吃飯。這樣它會建立聯想「主人叫自己的名字=吃飯」,你大聲叫它自然會出來。有些主人會用零食,但如果狗狗才2、3個月大,不太建議給它吃零食,但可以用狗子平時吃的狗糧,一顆顆當成獎勵給!
狗子智商不同,對新名字接受程度不一樣。邊牧聽10次就記住新名字,但法鬥可能要50次。對於柴犬、哈士奇這一類比較固執的,單純日常訓練可能只會讓它在飯點時乖乖聽話,其他時間左耳進右耳出。這時可以用牽引繩作為輔助,加上零食訓練。這個訓練課程每天訓練10次(分開訓練,幼犬注意力比較差),訓練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大約五天即可達到非常好的效果。
給狗狗牽繩,一手握著繩子但要放鬆,不要扯緊繩子。然後叫狗狗的名字,要是狗狗跑到你身邊,立刻就給它零食獎勵。如果狗狗一開始沒有反應,可以先扯一下繩子提示,成功後給它零食獎勵。如果不用扯繩子提示,狗狗多次聽到名字後都會回到主人身邊,就可以嘗試不牽繩訓練,同樣的辦法!
上面的訓練很明顯是以零食誘惑,漸漸地要穿插口頭表揚、撫摸等方式作為獎勵,鞏固狗狗對名字的記憶。這也是建立主人和幼犬關係的好辦法!
還有另一種方法是利用捕捉狗狗行為的方式,但這種需要很大耐心,有些主人對獎勵的把控也不好,就不做推薦。
很多主人有這種行為,當狗狗做錯事情時,很兇吼它的名字讓它過來。如果只是偶爾幾次還好,多次之後狗狗漸漸會對「名字」產生厭惡感,只要主人叫自己的名字一定沒好事發生,忽視就好。一些主人有時叫不回狗狗,就是這樣來的。人有時情緒一上頭,做事很可能不經思考,只能說儘量減少這種錯誤方法。當然也可以跟我一樣,用另外的指令作為召回,這樣在特別緊急的情況下能保證狗子一定能叫回來!
不管是什麼訓練方法,核心都是讓狗狗知道每次主人叫它的名字時,會有好事發生,比如有吃的、主人陪自己玩兒等等,狗才會在聽到你叫名字時,願意回到你身邊。
原創不易,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關注」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