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個餐飲特別豐富的國家,不僅壽司、泡麵在世界上特別出名,而且關東煮也隨著日本的便利店慢慢在風行全世界。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不少關於日本餐飲上面的誤解,比如說日本人很嚴謹,吃麵不可以發出聲音,下面小編分享幾個日本餐飲的冷知識,或許能夠改變大家對日本人的一些看法。
1.吃麵可以發出聲音
在日本很多餐館吃東西,如果發出聲音的話會被視為不雅或者無禮,但是有一個例外,就是吃拉麵,這可以說是日本的一個傳統習慣,據說有古老的歷史,源自於蕎麥成為食用主食的江戶時代(1603~1868年)初期。和湯汁一起享用拉麵、蕎麥麵、烏龍麵,發出簌簌聲的話才能領略在口中四溢的面香,也相當於給人(特別是提供面的人)一個讚許的感覺:這個面很香。
2.關東煮的湯味在各地都不同
所謂的關東煮是指將魚漿製品、雞蛋、白蘿蔔等食材、用高湯常用的醬油底清湯熬煮的日本料理。雖然是超商冬天的熱賣商品,不過從8月左右就開始販售。在日本全國的超商所販售的關東煮,其實根據地域而有不同味道的清湯。由於高湯依照地域而有不同的喜好,食材分為柴魚、小魚乾(沙丁魚)、竹莢魚、飛魚、昆布。
例如羅森便利店將日本全國分為9大區,從高湯突顯了每個地區的特色,非常重視地區性的差異化。不僅是清湯有分別,配料也配合地區提供,非常道地。可隨時輕鬆消費的超商美食也有講究的一面呢。
3.KITKAT有很多口味
KITKAT是風靡多個國家、把牛奶巧克力和酥脆威化餅合二為一的可口零食。在日本從1973年發售以來,KITKAT竟然賣了多達100種口味以上。現在除了基本款的原味,還有在京都、九州、衝繩等各地伴手禮店販售當地獨有口味和期間限定口味等共近50種的KITKAT。
4.日本的聖誕節大餐是肯德基
在日本很難買到火雞,所以聖誕節時都是吃一般的雞。為什麼會變成吃雞,這不過是肯德基當時的銷售策略。據說在20世紀70年代,接受委託扮成聖誕老人的東京1號店店長,拿著炸雞到某幼稚園去的時候受到廣大迴響。後來以此引發靈感,從1974年後就以「聖誕節就要吃肯德基」為主題實施每年的聖誕節促銷。(類似中國的腦白金)如今也有「今年的聖誕節也要到了」的廣告歌洗腦大眾,只要播放這首歌就會讓許多人感受到聖誕節即將來臨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