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小魚生活在海裡,不僅要尋找食物果腹,還要不停地躲避各種各樣的天敵,其中也包括了人類。
作為低端食物鏈的動物,它們的天敵非常多,想要不被吃掉,需要良好的體力、智慧,還有一點點運氣。
在這個短片中,小朋友可以認識並了解以下海洋動物:
01 箱魨(Boxfish):
片中主角是一種名叫箱魨的魚,它生活在淺海的底部。它的主要食物是甲殼類、貝類等無脊椎動物,如蝦、蟹、貝殼等。視頻的最後,它終於吃到了小蝦。
02 豹紋鯊(Zebra Shark):
豹紋鯊生性羞怯,行動緩慢,肉食性,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為食。體側有顯著的稜狀突起,大大延長的尾鰭幾乎佔到體長的一半。豹紋鯊幼年期和成年期的色彩及圖案差異很大。年幼時它們為斑馬紋鯊(所以英文名為Zebra Shark),粗大的黑白條紋覆蓋全身;長大後變成淺褐色斑點遍布全身,具豹子一樣的花紋,因而中文名為豹紋鯊。
03 章魚(Octopus):
章魚為章魚科26屬252種海洋軟體動物的統稱。章魚有大的複眼及8條可收縮的腕。每條腕均有兩排肉質的吸盤,能有力地握住他物。
不同種類的章魚,體型大小差異很大。最小的章魚是大西洋侏儒章魚,長約14釐米。最大的章魚是北太平洋巨型章魚,腕足展開後直徑可達15.6米。
章魚善於使用擬態偽裝術,通過快速改變自身顏色和造型,與周圍環境混為一體,達到隱蔽自己的效果。
04 烏翅真鯊(Blacktip reef shark):
又名黑鰭礁鯊。胸鰭及背鰭的頂端是黑色的,而下部是白色的。身體上半部的皮呈褐色。主要獵食珊瑚魚,有時也會捕獵其他魚類。
05 錘頭鯊(Hammerhead shark):
學名雙髻鯊,是鯊綱雙髻鯊科魚類的統稱,以其頭部的形狀而得名。雙髻鯊的頭部有左右兩個突起,每個突起上各有一隻眼睛和一個鼻孔。兩隻眼睛相距1米。主食中、小型魚類、頭足類和甲殼動物。
06 海龜(Turtle):
長可達1米多,壽命最大為150歲左右。四肢如槳,前肢長於後肢。頭、頸和四肢不能縮入甲內。主要以魚類、頭足綱、甲殼綱動物及海藻為食。
07 太平洋短吻海豚(Pacific White-sided Dolphin):
又名「太平洋斑紋海豚」。身體呈紡錘形,頭部吻突短而扁,口較小,眼小、近圓形,體背黑色或黑灰色,腹面白色。喜集體活動,性格活潑。太平洋短吻海豚主要以中上層小型集群性魚類、頭足類為食。
08 虎鯊(Tiger shark):
體黃褐色,具暗褐色橫紋多條。棲息於近海底層。虎鯊的食性很複雜,吃烏賊、魚、甲殼類動物、海鳥、小型海獸、動物屍體等。
09 大白鯊(Great White Shark):
又名食人鯊,是最大的食肉魚類,大型進攻性鯊魚。它們最喜捕食魚類、海龜、海鳥、海獅、與它們相似體重的海象海豹,甚至瀕死的巨大鬚鯨,偶爾也會吃海豚、鯨魚屍體甚至其他鯊魚。除此之外,它們也吞食許多其他東西,如海獺、海面上漂浮的死魚等。大白鯊最早出現於中新世,是唯一現存的噬人鯊屬的成員。
10 蝦(Shrimp):
是一種生活中水中的節肢動物,甲殼綱十足目,種類很多。
小視頻形象逼真地呈現出了這些海洋動物的形態特徵、棲息場所、捕食方式,以及相互之間的食物鏈關係。
關於它們,還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知識,等著小朋友們去探索呢~
視頻來自:COCO's TOY @Youtube
中文字幕:好奇烏賊
更多有趣有料的海洋知識,歡迎關注微信:好奇烏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