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小魚的海底生存

2021-01-16 好奇烏賊

一條小魚生活在海裡,不僅要尋找食物果腹,還要不停地躲避各種各樣的天敵,其中也包括了人類。

作為低端食物鏈的動物,它們的天敵非常多,想要不被吃掉,需要良好的體力、智慧,還有一點點運氣。

在這個短片中,小朋友可以認識並了解以下海洋動物:

01 箱魨(Boxfish):

片中主角是一種名叫箱魨的魚,它生活在淺海的底部。它的主要食物是甲殼類、貝類等無脊椎動物,如蝦、蟹、貝殼等。視頻的最後,它終於吃到了小蝦。

箱魨

02 豹紋鯊(Zebra Shark):

豹紋鯊生性羞怯,行動緩慢,肉食性,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為食。體側有顯著的稜狀突起,大大延長的尾鰭幾乎佔到體長的一半。豹紋鯊幼年期和成年期的色彩及圖案差異很大。年幼時它們為斑馬紋鯊(所以英文名為Zebra Shark),粗大的黑白條紋覆蓋全身;長大後變成淺褐色斑點遍布全身,具豹子一樣的花紋,因而中文名為豹紋鯊。

豹紋鯊

03 章魚(Octopus):

章魚為章魚科26屬252種海洋軟體動物的統稱。章魚有大的複眼及8條可收縮的腕。每條腕均有兩排肉質的吸盤,能有力地握住他物。

不同種類的章魚,體型大小差異很大。最小的章魚是大西洋侏儒章魚,長約14釐米。最大的章魚是北太平洋巨型章魚,腕足展開後直徑可達15.6米。

章魚善於使用擬態偽裝術,通過快速改變自身顏色和造型,與周圍環境混為一體,達到隱蔽自己的效果。

章魚

04 烏翅真鯊(Blacktip reef shark):

又名黑鰭礁鯊。胸鰭及背鰭的頂端是黑色的,而下部是白色的。身體上半部的皮呈褐色。主要獵食珊瑚魚,有時也會捕獵其他魚類。

烏翅真鯊

05 錘頭鯊(Hammerhead shark):

學名雙髻鯊,是鯊綱雙髻鯊科魚類的統稱,以其頭部的形狀而得名。雙髻鯊的頭部有左右兩個突起,每個突起上各有一隻眼睛和一個鼻孔。兩隻眼睛相距1米。主食中、小型魚類、頭足類和甲殼動物。

錘頭鯊

06 海龜(Turtle):

長可達1米多,壽命最大為150歲左右。四肢如槳,前肢長於後肢。頭、頸和四肢不能縮入甲內。主要以魚類、頭足綱、甲殼綱動物及海藻為食。

海龜

07 太平洋短吻海豚(Pacific White-sided Dolphin):

又名「太平洋斑紋海豚」。身體呈紡錘形,頭部吻突短而扁,口較小,眼小、近圓形,體背黑色或黑灰色,腹面白色。喜集體活動,性格活潑。太平洋短吻海豚主要以中上層小型集群性魚類、頭足類為食。

太平洋短吻海豚

08 虎鯊(Tiger shark):

體黃褐色,具暗褐色橫紋多條。棲息於近海底層。虎鯊的食性很複雜,吃烏賊、魚、甲殼類動物、海鳥、小型海獸、動物屍體等。

虎鯊

09 大白鯊(Great White Shark):

又名食人鯊,是最大的食肉魚類,大型進攻性鯊魚。它們最喜捕食魚類、海龜、海鳥、海獅、與它們相似體重的海象海豹,甚至瀕死的巨大鬚鯨,偶爾也會吃海豚、鯨魚屍體甚至其他鯊魚。除此之外,它們也吞食許多其他東西,如海獺、海面上漂浮的死魚等。大白鯊最早出現於中新世,是唯一現存的噬人鯊屬的成員。

大白鯊

10 蝦(Shrimp):

是一種生活中水中的節肢動物,甲殼綱十足目,種類很多。

小視頻形象逼真地呈現出了這些海洋動物的形態特徵、棲息場所、捕食方式,以及相互之間的食物鏈關係。

關於它們,還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知識,等著小朋友們去探索呢~

視頻來自:COCO's TOY @Youtube

中文字幕:好奇烏賊

更多有趣有料的海洋知識,歡迎關注微信:好奇烏賊

相關焦點

  • 海底真的有人住?臺灣海底發現金字塔,存在「人類」生存痕跡
    因為需要氧氣呼吸,所以人類是居住在陸地之上的,那麼有沒有可能,人類也居住在海底呢?一、海底的人類大海對許多人都有著致命的吸引力,人們會去潛泳還會下海尋找食物。由於生物的特性,人類離不開氧氣,而且在海底的壓力值會有變化,海底並不適合人類生存。可是這完全不會阻擋人類對於海洋的探索。到了現代,在不斷地探索中,人類卻真的在海底尋找到了人類生存過的遺蹟。
  • 海底世界真美
    海底世界美麗極了,像進了天堂。實然,一條魚飛出水面,原來是一條飛魚,翅膀又長又細。海底到處是都是海星,像晚上的星空。如果一不小心受到損傷,海星還會再生呢!一條鯊魚遊了過來,小魚們全跑了,好像還在喊:「大王來了。」。原來是海參,一小時才爬4米。一隻水母把一條魚「電」了一下再吃掉。
  • 海盜主題單機手遊推薦 生存冒險單機手遊下載
    海盜主題單機手遊推薦 生存冒險單機手遊下載 來源:www.18183.com作者:笨笨時間:2020-12-16 分享到: 生存遊戲一般會創造一個非常苛刻的條件,或是末日、或是生化危機、或是遺落到荒島上,玩家需要根據有限的資源完成各種任務
  • 由於電影「海底總動員」的明星效應導致「小丑魚」陷入生存危機!
    此外,小丑魚家族還有一個秘密,而這一點也正是它們生存繁衍的關鍵,小丑魚剛出生時並不具備特徵,而等到條件成熟時,有的小丑魚就會轉變為雌性,這種性別轉換是由小丑魚的生存需求而決定的,小丑魚在出生一段時間後,其實會先發育成雄性,這與其族群內部的生存競爭有關。
  • 親子小手工,彩紙折一折,立體小魚做起來
    有的時候,用彩紙折一折,再貼一貼,生動的海底小魚就做成了。準備材料:各種顏色的彩紙若干,剪刀,活動眼球,膠水等。將彩紙裁剪成長方形,折成如下圖所示的波浪卷。在頭部粘貼上小魚的魚頭、魚鰭和魚尾。剪出心形,做出小魚的魚嘴。貼上活動眼球,一條生動的小魚就做成了。
  • 海底到底有什麼?
    萬米載人潛水艇,不知道是誰有幸能夠坐著它遨遊海底,會不會有驚心動魄的奇遇,在深海會有什麼新發現,會不會改變人們的生活,也許將來人們除了可以乘坐飛船遨遊太空,也可以乘坐潛艇暢遊海底。不過現在這個潛水神器還沒有命名,我們翹首以待,等它起好名字,首潛大捷,傳來深海的訊息。海洋覆蓋著地球70%的表面,而對海洋的探索可以讓人類更加了解生命起源。
  • "蝴蝶魚"為尋"情人"上鉤 被逮後安家海底世界
      半島都市報7月28日訊(記者 鮑福玉 見習記者 張博) 「我又釣上了一條『蝴蝶魚』!」28日上午,市民王先生再次致電本報反映,27日晚上,在同一地點他又釣上一條綠鰭魚。為讓外地遊客和市民都能近距離一睹綠鰭魚的風採,王先生願將綠鰭魚無償捐贈。經記者協調,上午11時,這一對綠鰭魚安家海底世界。
  • 男子海底捉到一條「龍」,養在家中感覺不對勁,專家鑑定後樂壞了
    在我們生存的環境之中存在著許多奇異的生物,這些生物往往是人們從來沒有見過的,它們不僅長相非常獨特,並且有自己的生存習慣,對於長相的原因,至少有很多奇怪的生物,長得非常像傳說中的動物。而這一現象的出現,也有著越來越多愛好探險的人去發掘這些動物,隨著人們的不斷探究,也有越來越多的奇怪生物出現在我們眼前,在前段時間就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就讓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那次海底捕到一條龍
  • 衝繩島物語,悠然觀賞衝繩的海底世界,接近海底動物
    衝繩的北部有黑潮流經,建有一座堪稱世界三大水族館之一的美之海水族館,它位於海洋公園內,衝繩的海底是珊瑚礁,海洋中有著多樣多種的生物,利用清澈而美麗的海洋,展現迷幻的海底世界,水族館的建築雖是人工的,引進海水養殖海中生物,巨大的玻璃槽中,有鯨鯊、魟魚、各類的神仙魚....
  • 《海底總動員2》定檔期 艾倫揭秘全新劇情
    》裡,當小魚多莉說出至理名言「一直向前遊!」多莉是一條熱心友善但非常健忘的藍色唐魚,她的配音者艾倫·德詹尼斯則在今日為我們揭開了迪士尼·皮克斯最新力作《海底總動員2》的神秘面紗。網易娛樂4月3日報導 在2003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得主《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裡,當小魚多莉說出至理名言「一直向前遊!」時,她是預料不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的(當然,她也不可能記得)。
  • 小魚吃大魚,《方舟:生存進化》手遊主播用魚龍欺負精英滄龍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是自然界中不變的真理,可是在沙盒手遊《方舟:生存進化》手遊的世界裡,有一個很喜歡搞事情的玩家就不想遵循這個真理,他使用全《方舟:生存進化》手遊最快的水下生物魚龍,上演了一場小魚反過來吃大魚的好戲。
  • 海底發現有「黑影」在行走,這可不是人魚,而是「帶刺的精靈」!
    海底發現有「黑影」在行走,這可不是人魚,而是「帶刺的精靈」!海洋對於人類來說就像是一個充滿迷幻色彩的世界一樣。其中的每一種生物都有著獨特的本領。大型動物體型佔據優勢,在海洋中可以放心大膽地遊動。但是一些小型動物就不一樣了,它們必須找到能夠讓自己生存下去的技巧。
  • 被「餓死」的小魚
    一位魚友今天問飼主,為什麼他的瑪麗魚小魚兩極分化,一部分魚全部肚子大鼓鼓的死了,一部分小魚瘦弱的只剩一條也死了,這究竟是什麼問題呢? 雖然是綠水,然是不太濃綠,水質沒有偏酸,測量值在7.2左右,符合瑪麗魚的生存需求 4、餵食 魚友每天堅持餵小魚2頓,每次餵完嚴格按照餵食3分鐘吃不完撈走剩餘魚食的方法,小魚每次都吃的肚子鼓鼓的 以上,飼主問了一圈,也問不出來原因,看小魚的狀態,肚子鼓到過分,飼主又問了魚友
  • 產品新聞《海底世界》完全賺錢手冊
    海底世界是中國第一款青少年虛擬世界產品,同時也是第一款以海底世界為主題的童趣夢幻網頁遊戲,最近海底世界又開啟了跨海旅行項目-搭乘翻車魚到深海鎮旅遊,很多剛登陸海底世界的小魚都迫切想要多賺一些錢,能實現自己跨海旅行的夢想。
  • 《海底總動員2》:13年後這條小魚依然催淚
    《海底總動員2》海報  搜狐娛樂訊 小麥/文 作為皮克斯的經典動畫之一,《海底總動員》在13年前不僅締造了票房佳績、拿下奧斯卡最佳動畫獎,也為皮克斯在全世界範圍內奠定下堅實的口碑,多年後其續集推出讓很多觀眾翹首以盼
  • 《海底總動員2》:「話癆」多莉也尋親
    原標題:《海底總動員2》:「話癆」多莉也尋親   由迪士尼·皮克斯出品的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今天將全國上映。馬林在途中遇到了好心的小魚多莉,在多莉的幫助下,經過重重困難,終於找到了尼莫,成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海底總動員》中最受歡迎的角色就是那條患有短暫記憶症卻又很愛嘮叨的藍藻魚多莉,她最愛問的是「我在哪?你是誰?」今天上映的《海底總動員2》講的就是她的故事。
  • 說說《海底總動員》中「尼莫」享有的形象權-中國法院網
    該片主角小魚「尼莫」被法國作家指控抄襲,法國的插圖小說作家佛朗·盧·夏貝斯日前起訴指稱,《海底總動員》違背了版權和商標協議,主要角色尼莫形象抄襲了自己作品《Pierrot Le Poisson Clown》中,一條名叫「皮艾」的小魚,要求法院判令在法國的所有《海底總動員》角色周邊商品撤出貨架。
  • 飼主家小魚報告
    一個體質好的跳出隔離盒,最終飼主只在大缸發現一條小魚。 一個體制弱的在隔離盒,生了大部分死魚,還有幾隻活的小魚,它的屁股上卡了一隻小魚難產,第二天離世。 綜上,最後小魚存活:小黃瑪麗10+,小黑白混瑪麗20+,這裡要說下,斑點瑪麗雖然生的多,但是很多小魚生出來魚泡帶血,後續魚泡也能繼續吸收,但是只能趴缸底,飛不起來,活活餓死,太殘忍了。
  • 一萬米的海底能把潛水艇壓扁,可為什麼還有魚生存?
    目前人類已探索的海底世界只有5%,有95%的海洋對於人類來說是未知的。究其原因,是因為目前世界上的潛水設備還是不足以對抗深海的壓強,更別說人自身下潛到深海中,海底的壓強根本不是人體的骨骼和器官可以承受的。深海上萬米下甚至能把普通潛水艇壓扁,但是為什麼八千多米水下都還有魚生存呢?
  • 黑鷺捕魚有獨特方法,不費任何力氣,就等到一條接著一條的小魚
    就這樣黑鷺不費任何力氣,就等到了一條接著一條的小魚,真是燈下黑啊,魚兒們完全不知道身邊都是危險地帶,最後都成了黑鷺的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