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利通區同利村:有了一技之長 移民脫貧有盼頭了

2021-01-09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寧夏頻道>>正文

&nbsp&nbsp&nbsp&nbsp2017年02月21日 11:33:11來源:新華網

&nbsp&nbsp&nbsp&nbsp新華網銀川2月21日電(紀桂紅)俗話說「一技在身,終身受用」。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扁擔溝鎮同利村,技能培訓真正成為這個移民村整村脫貧的重要手段。

&nbsp&nbsp&nbsp&nbsp2012年,由於吃水難、行路難等自然生存條件差,同心縣興隆鄉、馬高莊鄉的1087戶4998名村民移居至此,從此擺脫了山區「靠天吃飯」的困境。然而,搬遷到川區後,移民村人多地少,很多移民追著幹部要地,一度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方向。一些村民也只能靠外出打零工,賺錢養家。

&nbsp&nbsp&nbsp&nbsp村民馮米乃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用「緊巴」來形容,「沒有可以謀生的技能,只能在春秋兩季做一些給樹澆水、給農戶打瓜條、掰玉米的零活來賺錢養家,很多時候還無工可打。」馮米乃說,忙活一年收入不到2萬塊錢,家裡的生活「湊湊合合」。

&nbsp&nbsp&nbsp&nbsp而在同利村,和馮米乃有同樣生活困境的移民不在少數。

&nbsp&nbsp&nbsp&nbsp沒有一技之長,移民脫貧致富就沒有希望。2016年,由政府積極引進的寧夏恆豐同利巾被有限公司和寧夏百益同利民族服飾有限公司2家企業落戶同利村,村裡也設立了企業定崗培訓項目,精準施策,確保移民足不出戶就能實現就業。

&nbsp&nbsp&nbsp&nbsp21歲的虎銀霞就嘗到了技能培訓的「甜頭」。抱著試一試的心態,2016年,虎銀霞參加了半個月的免費培訓,去工廠實習每月就有2000多元的收入,現在月收入近4000元。有了穩定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也就踏實了。

&nbsp&nbsp&nbsp&nbsp知道了虎銀霞的脫貧「捷徑」,同利村越來越多的人主動接受免費培訓,「有了技能,脫貧致富就不愁」。村主任馬雲珍說,「我們村的人均收入比4年前翻了一倍多,脫貧壓力不大。」現在,移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nbsp&nbsp&nbsp&nbsp扁擔溝鎮轄11個村,7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6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村6個。扁擔溝鎮長馬光義告訴我們,2016年通過利通區貧困戶建檔立卡「回頭看」工作,扁擔溝鎮共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265戶5267人。2015年至2016年,通過產業扶貧、金融扶貧等措施,全鎮先後脫貧了500餘戶。目前,僅同利村還有734戶3538人沒有擺脫貧困。

&nbsp&nbsp&nbsp&nbsp為了讓移民的生活更有保障,2016年以來,利通區通過入戶宣傳摸底、個人申報登記和分類識別造冊,確定了駕駛員培訓、畜牧養殖、中式烹飪、紡織刺繡、月嫂家政等7類16個培訓工種。馬光義介紹,去年一年,全鎮開展核發技能證書的培訓有20餘場,培訓人次980人,已經就業的有758人。

&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2017年,扁擔溝鎮將進一步推進產業引領、金融造血、務工就業、技能培訓和社會保障等工作,切實抓好精準扶貧工作,確保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銷號。(完)

&nbsp&nbsp&nbsp&nbsp[責任編輯:強瑞華]

相關焦點

  • 同利村了不起的婆姨們
    新華社銀川1月16日電 題:同利村了不起的婆姨們新華社記者楊穩璽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扁擔溝鎮同利村的婦女們現在常常被誇了不起。村頭建廠提供工作崗位,巾幗車間解決就業後顧之憂,一技之長、穩定工資讓她們撐起了家庭收入「半邊天」,一些人更是有了一生難忘的精彩瞬間。
  • 移民村裡喜報多 同利村今年考出了23個大學生
    吳忠網訊(通訊員 馬照剛 李錦)「我們村今年出了大喜事,23個娃娃考上了大學。」8月21日,利通區扁擔溝鎮同利村黨支部書記白俊平向記者「報喜」。連日來,同利村喜報不斷。大學錄取通知書一份接一份送達,20多個家庭喜上眉梢,可想起學費又愁上心頭。
  • 利通區關於2020年鄉村公益性崗位擬安置人員名單的公示(第二批)
    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事業單位微信公眾號(nxsyks),寧夏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 6027571,微信號:ht18295188220   根據《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財政廳、扶貧辦關於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辦法>的通知》(寧人社規發
  • 【網絡媒體走轉改】高清大圖:春節前夕,白鷺古村的寧靜祥和
    【網絡媒體走轉改】高清大圖:春節前夕,白鷺古村的寧靜祥和 發布日期:2017-01-25 04:01  來源:null;  發布部門:  字體:[大 中 小]
  • 利通區法院網絡拍賣「紅紅火火」
    利通區法院網絡拍賣「紅紅火火」 2020-11-20 1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媒體走轉改】做「魚籠」、洗邋遢、分豬魚 東莞特色習俗迎...
    【網絡媒體走轉改】做「魚籠」、洗邋遢、分豬魚 東莞特色習俗迎新春金羊網  作者:文聰 王紅虹  2018-02-14 有一種莞式年糕叫
  • [網絡媒體走轉改]讓打工者安全回家過年 重慶雲陽64歲老船長春節...
    這裡的渡船365天從不停航,每天都有很多旅客從長江對岸的村鎮到縣城,「平日裡有許多賣菜的農民,他們早上四五點就要坐船到縣城裡賣菜。」黃啟富說,馬上就是春節,這幾天外地打工的人都回家了,都要坐船。通訊員 熊薇 攝黃啟富告訴記者,春節期間,渡船會照常運行,初一到初六,有很多人要到縣城裡玩,也有人要去村裡走親戚。除夕當天是有客就開船,「不能讓一個人因為坐不到船回不了家團圓。」雖說如今的江面比較平靜,渡船運行起來很安全,但身為船長的黃啟福在駕駛渡船時絲毫不敢鬆懈。
  • 【網絡媒體走轉改】韓國遊客點讚《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
    原標題:【網絡媒體走轉改】韓國遊客點讚《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      《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演出現場。  在《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在舞臺兩側的大屏幕上,除了有中英文字幕外,還特別標註了韓文字幕,觀眾席中隨處可見來自韓國的旅行團。
  • 你笑起來真好看—我們村的脫貧故事 評選揭曉!你的笑容我看不夠
    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訊(記者 劉起福)1月11日,「你笑起來真好看——我們村的脫貧故事」微視頻評選結果正式揭曉。江西省委網信辦、省扶貧辦、江西廣播電視臺於2020年6月28日啟動「你笑起來真好看——我們村的脫貧故事」微視頻徵集活動。
  • 村有當家產業 戶有致富門路 人有一技之長——鄉村產業如何落地生根?
    為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實現可持續脫貧和發展,靈璧縣以產業帶動為突破口,在每個有條件的貧困村發展1項特色產業、至少建成1個扶貧產業園,每個有發展條件和意願的貧困戶發展1項特色產業項目。
  • 【網絡媒體走轉改】四川的第一書記們有個扶貧「掌中寶」
    □於躍 楊勇 本報記者 林凌  「小羊場建好後國家有補助嗎?」12月11日,面對苗族貧困戶楊天才的諮詢,四川瀘州市敘永縣正東鎮普市村第一書記何敏莉打開「第一書記APP」,報出需求。不到10分鐘,縣畜牧局李大軍在線回覆:「圈舍面積100平方米以上,存欄母羊超過60隻,就可申請獎補2萬元。」
  • 【網絡媒體走轉改】西安六旬老人寫創意春聯 18個狗72字組成狗年...
    【網絡媒體走轉改】西安六旬老人寫創意春聯 18個狗72字組成狗年春聯 時間:2018-02-04 09:15:51  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 [網絡媒體走轉改]「養牛致富能手」馬畔單:帶著村民同奔小康
    近年來,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後,馬畔單抓住精準扶貧貸款有利時機,與其他村民合資貸款20萬元,順搭頡嶺村肉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順風車,積極參加技術培訓,並與平涼市景興食品廠、新世紀超市建立了長期合作夥伴關係,所有的肉牛產品均銷往以上公司,年淨賺5萬餘元。現如今他又擴大了養殖規模,建設80米長的養牛棚2個,養牛數量高達20頭,一年平均出欄三茬,年收入高達10萬元。
  • 「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中央網絡媒體採訪團走進山西
    7月3日,中央網信辦傳播局、山西省委網信辦、省扶貧辦共同主辦的「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中央網絡媒體主題採訪活動在山西正式啟動。來自新華網、中國青年網、光明網、中國軍網、中青在線、正義網、中國搜索、人民日報海外網、國際在線等中央網絡媒體,聯合省內黃河新聞網、山西新聞網、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雲媒體、山西經濟網等近30家網絡媒體記者組成採訪團,奔赴我省呂梁山和太行山4個市7個貧困縣進行為期一周的採訪活動。
  • 脫貧攻堅:來自涼山州喜德縣的樣本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中國政府莊嚴承諾: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完成易地扶貧搬遷340萬人……脫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如何啃下「硬骨頭」、補齊最大的短板?如何久久為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何確保脫貧成效真正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全國各地都在進行積極的探索與實踐。那麼,就民族地區而言,擺脫貧困之路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 7.25萬人脫貧,370個窮村「摘帽」……扶貧,泰州是認真的!
    數據顯示,泰州市共建檔立卡確定7.09萬戶11.72萬人低收入人口和665個經濟薄弱村,目前已有4.35萬戶7.25萬人和370個村實現脫貧,分別佔61.4%、61.9%和55.6%。到今年底,全市75%以上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和經濟薄弱村將實現脫貧目標。    完善政策措施  精準發力補齊短板
  • 吉林省駐村第一書記協會助力脫貧攻堅
    為助力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農村基層黨建與農業產業發展有機統一深度融合,吉林省於2020年1月22日創建了全國首個第一書記協會——吉林省駐村第一書記協會,會員覆蓋全省所有第一書記和村書記,通過實行組織、品牌、銷售、物流、標準「五個統一」,公益代言銷售扶貧產品,注重帶貧益貧,推動貧困村和貧困戶穩定增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助力吉林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
  • 【網絡媒體走轉改】60後收貧困戶紅薯加工粉條還養600頭豬 一年淨...
    【網絡媒體走轉改】60後收貧困戶紅薯加工粉條還養600頭豬 一年淨賺20萬 時間: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