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5年底,新浪財經、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澎湃新聞、吳曉波頻道聯合發起了「2015中國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本次評選主題為「致敬時代驅動力」,將從「創新性、顛覆性、前瞻性、成長性、新銳性」五大維度,尋找在這個轉型時代下引領商業之美、產業創變、時代之潮的優秀企業家。2016年1月15日,30名候選人順利入圍。泰康人壽董事長陳東升亦在其中。
小編想問畢業生們:你是如何與自己的校園生活說再見?
30多年前,有個青年在畢業後特地回到出生地湖北天門買了一套石匠用的錘子、鑿子,用帆布一包吭哧吭哧扛到武漢,在母校武漢大學珞珈山一個不顯眼的地方,滿腔熱血地揮舞著工具,想刻下「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這個青年,就是陳東升,也是很多人的創業偶像。嘉德拍賣、宅急送、泰康人壽,這三家可以寫進教科書的企業,都出自陳東升之手。
前面這個故事還沒講完。青年陳東升忍受著蟲子叮咬,汗流浹背,半天時間,只刻了一個「始」字。而所有的故事,也從這裡開始。
1957年陳東升出生在湖北天門竟陵,中學畢業趕上上山下鄉,通過父親陳萬林的介紹到天門縣科委下屬的微生物研究所當了農工,算是下鄉了。1977年恢復高考,上大學成了知識青年的夢想。陳東升回憶道:「改革開放後研究所的這些人要麼考研究生出去,要麼就被大學聘去當講師、教授,他們都對我影響挺大。」1979年陳東升考上武漢大學,正趕上改革開放,他懵懵懂懂知道國家經濟建設是未來的潮流,就選了政治經濟學專業,最後獲得經濟學博士。1988年至1993年5月,他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雜誌社任副總編、中國500家大型企業評價協會副會長。1993年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局長的位置上辭職「下海」,並於同年創立「嘉德拍賣」,隨後嘉德迅速成為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風向標;1994年創立宅急送,目前也已是國內領先的物流公司;1996年組建泰康人壽,創造了中國壽險行業內業務增長最快公司的記錄。
武漢大學裡的「飛來石」2015年5月9日,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開館。陳東升在母校120周年校慶的日子回到武漢,帶來一塊「飛來石」——捐資1億元建造的萬林藝術博物館,他還同時捐贈了價值約3000萬元的藝術精品作為初期館藏。 這座佔地面積11000平方米、使用面積8000平方米的博物館,已成為武漢大學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萬林博物館外景博物館是用陳東升的父親陳萬林的名字命名的。陳東升多次表示,一般西方人都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其捐贈的美術館、圖書館,但中國人喜歡用長輩的名字,這體現了中國的文化傳統。他說:「我父親是一個放牛娃,1940年參加新四軍,後來是小縣城的一個科級幹部。但是我成功了,用博物館紀念父親,這是傳承、是謙虛、是尊重。」他還提到了中國臺灣地區最大的醫院「長庚醫院」,是王永慶用父親王長庚的名字命名的;北京的兆龍飯店,是包玉剛用父親包兆龍的名字命名的。這些老一代華人企業家的典範影響著陳東升。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陳東升提到,「你是成功的企業家,最後你所積累的財富都是帶不走的。卡內基有一句話我不完全贊同,但是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我贊同:他就說人死了不能帶走一分錢,如果一個富翁死了後沒有把錢解決好,那是一個恥辱。這也表明了這些企業家們不是追逐財富而來,是為追逐成功、追逐對社會貢獻而來,這才叫企業家。假如你是追逐成功、追逐對社會有益,你有這樣的價值觀,捐贈就是一個結果。」
另外這次捐贈的也都是陳東升的個人財產。「捐贈藝術博物館,是我很長時間的夢想。我1993年創建嘉德拍賣,後來又創建宅急送、泰康人壽,三個企業至今都沒有上市,我也從來沒有賣過自己的股份。扎紮實實耕耘22年,三個企業才有了這樣的名聲,這次捐贈,我是把自己的獎金和薪水都捐出來了,所以在家裡有時候過不了關。」
陳東升捐出自己收藏的當代藝術作品如張曉剛、方力鈞、嶽敏君等人的作品,以及一批與武大本身有關的文物,例如國立武漢大學第一任校長王世傑的尺牘、校友趙耀東收藏的張大千、齊白石作品等。
萬林藝術博物館內景除了萬林藝術博物館,陳東升還為家鄉捐了萬林科技樓,為曾經就讀的中學捐了萬林博物館。
創辦養老社區有記者回憶起採訪陳東升的感受時提到,對陳東升的採訪根本不用提綱,因為他不會看,也不會聽你問,他會像學者一樣自信滿滿地講出一長串歷史。從貫穿美國經濟一百年的工業浪潮、消費浪潮到數據浪潮,再到中國從產權制度、技術變革衍生出的三代企業家特點,他都可以娓娓道來。
作為92派的企業家代表之一,陳東升身上一直打著那個時代的烙印,高知、勤奮、敏銳……這裡說的敏銳就是尤其善於發現商機。
2008年2月,陳東升一行人去美國考察,第一次看到了美國先進的養老社區。「一進去就被震撼了,那裡的老人幸福、滿足,生活豐富。當時我就下決心,一定把這麼好的生活方式引到國內。」
這成為泰康打造大健康產業的起點。
2015年,泰康人壽已經在北京、上海等7個城市布局養老社區,陳東升曾表示,未來,泰康人壽將在全國投資1000億元,形成保險+醫療+養老產業鏈的延伸。
在北京市昌平區,緊鄰白浮泉公園,建築面積30萬平米、共能容納3000戶居民入住的泰康之家·燕園已經落地,首批300位居民已入住。
在社區整體規劃中,泰康之家根據老人的不同健康狀況,設置了獨立生活單元、協助護理單元、專業護理單元,以及有記憶障礙的特殊人群單元。不同單元各自組團,組團之間相互串聯。針對獨立單元,閱覽室、書法、繪畫展覽室、球場、遊泳池、健身會所等各種文化場所和娛樂設施應有盡有。2014年,陳東升就想明白了泰康的發展方向,他把這個方向稱為「四位一體」的商業模式,包括活力養老、高端醫療、卓越理財、終極關懷四個方面,希望未來的泰康可以提供「從搖籃到天堂」的全產業鏈服務。
泰康之家·燕園內景陳東升透露,經過幾年布局,泰康已經有近2萬高端客戶積累,而這些高端客戶在泰康養老上的人均入門投入約為20萬元。「在高端養老領域,泰康要做垂直的閉環。」陳東升熟讀美國商業發展史,很欣賞蘋果公司的垂直模式。他認為,蘋果公司之所以能打倒IBM、微軟,垂直商業模式很重要,而泰康完全有能力打造這一垂直閉環。現在,泰康只是同醫療機構合作,未來,泰康將自建線下醫療機構。
年近六十的陳東升,早就有了「知天命」的深刻體驗,「50歲,有一種巨大的暗示感。」得到「巨大的暗示」,也意味著生命的定型及對自我的認知。如果說,創業時期,陳東升的目標是做好一個企業,那麼10年一路走來,他的關鍵詞是「做好一個企業家」。他是時勢造出的英雄,也實現了「英雄造時勢」的抱負。
微博上的陳東升,藏得挺深,暱稱是「嘉泰先生」,沒有加V認證,簡介更是只有一句簡單的「經濟學票友」,低調得不能再低調。小編翻到一條他轉發武大校友的微博,何嘗不是他對自己的總結。
「2015中國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
點擊投票(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