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新街口商圈重點商場實體店恢復營業,
夫子廟景區和老門東街區恢復「開街」。
新街口重點商場,
21個專屬網格保障防控和復工
19日上午,在暫停營業8天後,新街口商圈重點商場實體店恢復營業,包括中央商場、南京新百、金鷹商貿、大洋百貨、東方福來德、蘇寧易購、國美電器、京東五星、友誼華聯等,營業時間大多為10:30-18:00。屆時,秦淮區新街口核心區56家規上重點企業將全部復工。
為了「復業」,企業、物業以及南京新街口金融商務區管理委員會等各方,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實體店暫停營業期間,各大商場疫情防控並未停止,仍然每天全面消殺,並掌握員工動向、健康等情況。「暫停營業時,我們要求員工不離開南京,儘量待在家裡,每天上報健康狀況。根據復工要求,我們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防控方案,儲備了相應的防控物資。」一家商場負責人說。
商場「復業」後,所有員工和顧客,進入商場時必須佩戴口罩,並接受體溫檢測,逢進必查。每個商場在一樓專門設置一個應急隔離區,並制定應急措施以應對突發情況。商場、廣場等公共區域每天消殺不少於4次,扶手、電梯等每2小時消殺一次,確保環境衛生安全。同時,管委會在重點商場等放置專門收儲口罩、手套等防疫廢棄物的垃圾桶,並由專人運輸及處理此類垃圾。
秦淮區新街口核心區共有企業1287家,員工近3.6萬人。截至2月18日,符合條件復工的商企單位453家,員工總數25630人。大多數商企單位實行錯時復工,每日復工返崗約3000人。「我們劃分了21個專屬工作網格,將大型商企、樓宇物業、停車場、建築工地、沿街店鋪等負責人納入網格中,對所有企業及公共區域實行全覆蓋。在落實企業和物業雙主體責任的同時,通過拉網格、建微信群,分類管理,精準施策,最大限度將企業的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抓實抓細。」南京新街口金融商務區管理委員工委書記徐曙光說。
夫子廟景區、老門東街區
漸進式、可控式有序開放
1月24日,夫子廟景區和老門東街區內的景點關閉;1月26日,夫子廟和老門東關閉。2月19日,夫子廟和老門東同時恢復「開街」。「採取漸進式、可控式有序『復街』,限時限人流,並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防控措施。」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兼景區管理處處長韋清餘說。景區(街區)內各景點將陸續開放,燈彩也將照亮秦淮河畔、明城牆下。
夫子廟和老門東的開放時間為10:00-21:00。同時,夫子廟景區並非開放所有出入口,計劃開放貢院東牌坊、西牌坊以及大石壩街兩端共4個出入口,同一個出入口中間隔離開入口和出口;老門東開放北牌坊和西民坊兩個出入口。「所有人進入景區(街區)要佩戴口罩,並接受體溫檢測,同時倡導掃碼登記。」韋清餘說,目前已在地鐵口、景區出入口等處張貼宣傳告示。
疫情防控期間對進入景區的人流也有限制,總人流量不超過平時最大量的50%,瞬間人流量不超過平時最大量的30%,人流量過大時會採取只出不進等臨時管控措施。小範圍的人員聚集也將被疏散,比如入口處排隊、景區內某個地方人員集聚等。目前,景區內的商家正在有序復工中,不過餐飲企業根據規定禁止堂食。
在有序「復街」的同時,疫情防控仍是重中之重。「管委會專門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十個組,對消殺、復工、應急管理等方面做了充分部署和安排,和區內其他部門、企業單位等聯防聯治,合力護航有序『復街』。」韋清餘說。
企業復工,工作者要特別注意哪裡?
復工之後,售貨員、地鐵的工作者、媒體人員等特殊人群,可能面對的風險要比普通群眾更高一點,對於這樣的人群來說,有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
廣大環衛工人、公交車司乘人員、計程車司機、地鐵、機場,包括海關的安檢檢疫人員、售貨員、餐廳服務人員、武警、交警、安保人員,還有媒體記者和快遞人員等等,這些都是日常接觸人員比較多,感染風險要比普通人群更大一些,所以要更重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防護工作,要準備好口罩這些防護用品和消毒用品,並做好日常清潔和消毒。
工作期間要注意個人防護,在崗期間要規範佩戴口罩,口罩在變形、弄溼、弄髒之後會導致防護性能下降,要及時更換。同時要注意手衛生,平常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每天至少兩次測量體溫,一般情況下不必穿戴防護服或者防護面罩這些防護用品。
如果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腹瀉、嘔吐、肌肉酸痛等症狀,應該立即停止工作,不能帶病上崗,應及時就醫。
企業復工後,企業在崗員工應如何防護?在食堂就餐時,不得不摘掉口罩,這時候應該怎麼辦?
第一,企業員工應佩戴符合要求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特別是人比較多的辦公場所。在存在化學毒物和/或粉塵的作業場所作業時,員工應根據接觸濃度佩戴相應的防毒/防塵口罩或面罩,當口罩發生損壞或阻力明顯增加時應立即更換。在佩戴口罩前和摘下口罩後應首先洗手。
第二,員工在進入辦公場所、車間前要篩查體溫和健康狀況。
第三,保證洗手設施正常,員工進入辦公區域、車間、宿舍應先洗手。保持通風,每2-4小時開窗通風一次,每次20-30分鐘,人員較多的辦公室,可適當增加開窗通風次數。
第四,用餐應儘量採取錯峰就餐,避免聚集,落座間隔應保持1米以上,有條件可以使用分餐制。
素材來源 | 南京日報 編輯 | 唐琳 江北新區融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