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大便次數增多
寶寶大便黃色,每天1-2次都是正常的。如果寶寶大便變為綠色或帶有血絲,或有泡沫等都不太正常,此時就需要及時的治療。那寶寶換奶粉大便次數多正常嗎?
寶寶換奶粉大便次數多正常嗎
大便次數增多,與你調換奶粉方法不正確有關,一般都不贊成給寶寶經常換奶粉,因為經常換奶粉,每種的奶粉營養都有些不同,而且寶寶習慣了一種奶粉的味道,經常換他會不喜歡吃或者不適應。
寶寶大便次數多
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孩子一般大便次數都較多,每日約5-7次,呈稀糊狀,其中可有奶瓣。若奶粉餵養的孩子每日大便次數約1-2次。你的寶寶大便次數較多而量較少,有可能是每次大便未拉淨所致,建議繼續觀察,逐漸培養孩子有規律的大便。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排出的棕褐色或者墨綠色粘稠的大便,醫學上稱為「胎便」。胎便中含有胎兒時期的腸粘液腺分泌物、脫落的上皮細胞、毳毛、皮脂、膽色素等,這種腸腔中的混合液並非是腸道出血,父母完全不必擔心。如果新生兒出生36小時後尚無大便排出時,應該請醫生檢查是否患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細心的父母可以通過觀察新生兒的大便,了解母乳的質量,也可以得知媽媽的營養是否適當,以便調整飲食結構及科學哺乳。
例如:新生兒的大便呈黃色,且糞與水分開,大便次數增多,說明新生兒消化不良,提示母乳中含糖分太多。因為糖分過度發酵使新生兒出現腸脹氣、大便多泡沫、酸味重,媽媽應該限制攝糖量。當母乳中蛋白質過多時,新生兒的大便有硬結塊,臭味特別重,此時媽媽應該注意限制雞蛋的攝入量。當母乳餵養不足時,大便色綠量少且次數多,新生兒常因飢餓而多哭鬧。當腸道感染時,大便呈溏薄或水樣的粘液便,且膿性腥臭。
寶寶大便有泡沫怎麼辦
如果寶寶出現拉肚子有泡沫的狀況,媽媽們首先要觀察出現泡沫的頻率。如果拉泡沫次數不是太多,則不用太著急,很可能是有點受涼引起的。不過嬰兒這個時期消化系統尚未完善,消化不良也是常有的事,平時要注意飲食,如果寶寶是母乳餵養,那麼媽媽也要注意吃自己的飲食。如果拉泡沫的次數多,寶寶還出現其它的不舒服就最好去看看兒科醫生了。
方法一:避免腹部受涼
夏天一定要給寶寶蓋好肚子,吃些西紅柿糊,促進大便變幹,不要給寶寶吃梨、香蕉等。
方法二:注意飲食衛生、注意消毒
拉肚子很多都是由於細菌繁殖造成的。因此,人工餵養或準備輔食時都要注意飲食衛生,以防病從口入,嬰兒使用的奶瓶、奶嘴要每天煮沸消毒。
方法三:貼臍貼
寶寶腹瀉後,要讓寶寶多喝水,少吃油膩東西,給寶寶的小肚臍貼上個臍貼,能緩解寶寶腹痛。
方法四:合理餵養、調整飲食
拉泡泡了,媽媽要暫停一段時間輔食餵養,進流食為主,腹瀉情況逐漸好轉後再進半流質等食物。腹瀉嚴重的寶寶出現脫水時應去醫院補充電解質。
方法五:禁止亂用抗生素
不要給腹瀉寶寶濫用抗生素類藥物,以免造成腸道菌群紊亂等。
嬰兒大便次數多量少怎麼回事
小嬰兒是一個幼小的生命,非常嬌嫩,特別是腸胃非常脆弱,一旦媽媽們護理不好就比較容易出現消化道問題,如小嬰兒的大便出現問題。那麼嬰兒大便次數多量少是怎麼回事呢?
新生嬰兒每次大便都不是很多,是正常的。每天大便將近10次,因為是將近,也不知道具體是多少。如果每天是7、8、9次,那才算是次數多了些,但也可能是正常的,因為BB的腸胃正在適應當中,可能餵的食較多才會出現這種現象;如果BB的精神和睡眠都正常的話,那麼對於這些現象就可以不用過於擔心了,過一段時間自然就會改變了。如果每天大便在5、6以下,那是正常的,不用擔心。
如何判斷嬰兒大便是否正常
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屬不正常現象可考慮為消化不良;觀察嬰幼兒的大便性狀可以了解其消化情況。如果嬰兒大便的臭味明顯,則表示蛋白消化不良,這時應適當減少奶量或將奶衝稀。
如果大便中多泡沫,則表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須減少甚至停止餵食澱粉類的食物。若大便外觀如奶油狀,則顯示脂肪消化不良,應減少油脂類食物的攝入。
小兒胃腸道系統還未發育完善,可多補充些有益菌。可以調理胃腸道系統的,拉稀的調到不稀,便秘的調到不幹。如果還不放心的話,您可以帶孩子到醫院做個常規檢查。
你家的寶貝大便次數多,量少可能是正常的,如果寶寶精神比較好,不就不鬧那就沒有必要過分擔心,如果寶貝哭鬧不止,大便次數多量少就需要及時去醫院做一下檢查。小寶貝還那麼小家長一定要做好護理才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