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錦城星光裡,我們來聊一個隨性一點的話題:你開車的時候喜歡聽什麼歌?
其實,這個開放式的話題實在不好準確回應,不同的年齡和喜好,所想聽的歌是不一樣的,還有不同環境下希望聽的歌也是不一樣的。
每一首歌,背後都有一段屬於它的故事。而聽歌的人能有所感觸,大概也是因為有著與歌裡相似的感受。
很多朋友覺得開車的時候聽點歌,可以放鬆心情,您還真別說,開車聽歌可以放鬆心情,這是科學驗證的結果哦:
駕駛可能會帶來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在您交通擁堵或沒有經驗的駕駛員的情況下,這種壓力最終會傷及心臟。但是,研究人員現在確認有解決此問題的簡單方法:駕駛時聽正確的音樂。
經常產生壓力的一種原因是駕駛,這可能是由於交通繁忙導致的壓力源,或是缺乏經驗的駕駛員經常會感到焦慮。但是,這是否意味著每天開車的人都會出現心臟問題,還是有一種簡單的方法來減輕開車的壓力?
研究人員報告了一項涉及缺乏經驗的駕駛員的令人鼓舞的結果,指出駕駛員在開車時聽音樂有助於減輕影響心臟健康的壓力。參加實驗的參與者在開車時聽音樂可以減輕他們的心臟壓力。
而且音樂可能還會降低心血管壓力:
研究人員認為,小規模實驗的結果表明,聽放鬆的音樂確實可能是防止壓力水平升高並在有人發現自己陷入交通堵塞時影響心臟的一種簡便方法。在緊張的情況下,例如在尖峰時間開車,聽音樂可能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措施。
科學的東西聽起來有些枯燥,我們見好就收。
還是來聽聽歌,聊聊心情,聽到哪裡算哪裡,放鬆心情,讓自己輕鬆一些。
當你趕了一天的路,拖著疲憊的身驅,駕車行走在夜晚的燈光下,這段路程是屬於你自己的。也許你可以長出一口氣,也許你還在為途中的一些瑣事而煩惱。那麼,聽聽這首《colorful days》吧。
歌曲《colorful days》
說到樸樹,可能有的朋友對這位非常文藝的「文藝歌手」不是太了解,但是很多朋友都聽過他的歌,很簡單很好聽的旋律和歌詞,但是越聽覺得越能融入血液。非常適合在自己開車的時候聽,非常放鬆,可以讓自己的大腦慢慢思考,留白。
樸樹,1973年11月8日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籍貫北京市,中國內地男流行樂歌手、音樂製作人、影視演員。1996年籤約「麥田音樂」,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同年,錄製了首支個人單曲《火車開往冬天》。
而且他還演過電影哦,在2002年,主演的首部電影《那時花開》上映。
2003年,推出第2張個人音樂專輯《生如夏花》。 歌曲《ColorfulDays》則獲得了最佳音樂錄影帶獎、內地最佳歌曲獎。
正如歌中唱到,這是一個多美麗又遺憾的世界,很有生命的感覺,有遺憾,有激情,有困惑,有釋懷。
歌曲《生如夏花》
說到這種適合一個人開車時聽的「小文藝」歌曲,還有一位歌手,那就是許巍,而且很多朋友甚至覺得他的風格跟樸樹有點像,都是文藝青年。
首先聲明我完全不懂樂理,也不會唱歌,偶爾聽歌而已。
像許巍和樸樹這樣的歌手,你很難界定到底是什麼風格的,像民謠,但又比民謠複雜一些;像搖滾,又比搖滾輕一些;不夠pop,也不太鄉村。在我看來,他們自成一派,其中樸樹和許巍又不太一樣,樸樹還會用一些電子,許巍好像就是樂器加主唱,更純粹。
其實較之歌手,我覺得叫他們詩人和歌者更貼切一些。就像古人作詞,為了把詞傳播出去,也會賦曲為歌,所以那時候人們在街頭巷尾、青樓酒館唱的,應該都是李清照柳永蘇軾的詞。
我覺得樸樹和許巍做的事情,和這個更像,不是現代音樂、唱片工業框架下的流水線式的生產,而是先有意象,然後有詞有曲,再慢慢磨成一首能表意的完整的作品。
詞曲自成一體,曲風自成一派,這應該是他們最大的特點。然而在看顏值看流量,西方音樂強輸出的大背景下,能靜下心來能做這樣的音樂的人並不多。所以他們的音樂並不小眾,因為聽他們歌的人不少,但能繼承衣缽的人並不多。
歌曲《晴朗》
這首歌,可能很適合喜歡自己一個人開車的時候聽,尤其是面對生活壓力的時候,自己一個人開車,好像在這個過程當中,就能把壓力暫時放下。
知乎上其實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那麼多人開車回家,到了樓下還要在車裡坐好久。有個回答點讚特別高。他說:很多時候我也不想下車,因為那是一個分界點。推開車門你就是柴米油鹽、是父親、是兒子、是老公,唯獨不是你自己;在車上,一個人在車上想靜靜,抽顆煙,這個軀體屬於自己。 有個女生告訴我,每次和男朋友吵架了傷心了難過了不怕沒去處,油門一蹬四處晃蕩,哭一場可以撐半年,然後補個妝回去,厚著臉皮嬉皮笑臉地繼續把遊戲玩下去。
是啊,活著好累啊,每天扮演各種角色忍著脾氣面對各種人,不斷給自己灌輸「成熟」「高情商」的行為準則。
如果是一個男人,他可能是一個父親,一個丈夫,一個兒子,一個朋友眼裡的成功人士,可是只有在車裡的時候是他自己,一個幽暗狹小的空間,一支忽明忽暗的香菸,才會讓你意識到「自我」的存在,那種感覺真的很好。
《這個殺手不太冷》裡有一句特別著名的臺詞:」 生活是一直這麼艱辛,還是只有童年如此。」裡昂說,一直如此。
成年的代價就是會失去自我,因為,我們只能把真實的自己,藏在車裡,打開車門走出去,就必須得微笑著面對每一個人。
歌曲《像風一樣自由》
關上車門,你是你自己,你可以是蕭邦,可以是張大千,可以是葛優,可以是三毛,可以是張愛玲,你有你的世界,這個世界可以只有你一個人,也可以有很多人,全憑你的意願。
打開車門上樓,你也是你自己,你是一個父親,一個丈夫,一個兒子,你有你們的世界,你需要考慮房貸,工資,柴米油鹽,兒子學費,年度旅遊。
這個世界不止你一個人,他們的進出你無法控制,也不能如你所願。到家樓下,下車前,這是你能保持自我,可以掙扎著抗拒生活給你帶來的冷酷的最後時光。
歌曲《一路向北》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開車到家樓下,會在車裡坐十幾分鐘甚至一小時再上樓。究其原因,坊間眾說紛紜。
有人說,熄火的瞬間,心裡掉一根針好像都能聽見,而有的人手上的針比較多,就多聽一會兒。
有人說,在車裡我是鮮衣怒馬少年郎,懷揣著自己高貴的靈魂與夢想。然而抽完煙,踏出車門的那一刻,我又變回了自己。
【來源:四川觀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