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群雄並起,第一個站出來的是陳勝和吳廣,即使是後來的項羽和劉邦都或多或少受到陳勝的影響。
為了彰顯其意義,《史記》專門給陳勝一個「世家」。
陳勝是一個有志向的人,曾經為別人耕田時對邊上的人說,如果我富貴了,絕對不會忘記你。
那人一笑,就他這樣幫別人耕田的人怎麼可能富貴了!
陳勝微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在發現機會之時,他毫不猶豫,和吳廣進行了一番開天闢地的事業。
他有一些才能,利用鬼神之術拉起來隊伍,又借用秦始皇的大公子扶蘇和項燕收買眾望。
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多少英雄豪傑為之瘋狂。
攻城掠地,建立張楚,自立為王,派遣大軍四處徵伐,大有滅秦之勢。
然而,當上王之後,派人「徇趙地」,結果他們私自恢復趙國;派軍攻秦關,一敗,再敗,最後身死人手。
不能得人,因為不會用人。
自以為是!
當是時,百姓苦於暴秦,故陳勝一吆喝,四處動亂起。很多人利用他的名號行事,並不是說就心服於他,不明就裡,隨意派人幹涉他人,結果只會招引不滿。
當上王之後,態度傲慢,對親近之人以客待之,親人不親,無親近以自固。
任人以喜惡,不依法令治人,眾將離心。
……
只有燕雀之能,卻有鴻鵠之志,也許對於自己沒什麼,對於看「錯」自己的人卻是滅頂之災。
陳勝的失敗是個必然。
然而,無論如何陳勝在歷史上留下了他的名字,可是那些本以為跟著他會有光明前途卻又默默無名而死的人呢,他們又會是怎麼的想法呢?
《史記》記載了許多生動形象人物和相關故事,並且對他們進行了一番評價,無論史學價值還是文學價值都非常高。
這部《史記》中集原文、譯文、註解、注音於一體,能夠讓讀者更容易地理解其中內容,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