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到5隻雛鳥幾日「尋親」未果 文昌小夥當起「鳥爸爸」

2021-01-08 瀟湘晨報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17日消息「咻咻」,蔣夢月吹起一聲口哨,5隻雛鳥立刻伸長脖子,張開黃色的嘴,嘰嘰喳喳叫著等待餵食。

每天早上起床後,蔣夢月立刻想到去餵他的幾隻鳥寶寶。從渾身光光到現在長出羽毛,從無精打採到現在精神飽滿,經過他連續多日的照顧,5隻鳥兒有了顯著變化。

蔣夢月正在餵雛鳥。記者 譚琦/攝

雨裡撿到5隻雛鳥 尋找鳥媽媽幾日未果

文昌小夥當起「鳥爸」

蔣夢月是文昌抱羅鎮海南天之漁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公司位於村道旁邊,周邊樹木茂密。12日中午2點多,一場大雨過後,蔣夢月從宿舍準備去上班,聽到微弱的鳥叫聲,走近一看,一個鳥窩掉在草叢裡,窩裡有5隻沒長毛的雛鳥。

雨裡撿到的5隻雛鳥。被訪人供圖

「當時鳥身上的毛很少,眼睛還沒睜開,它們擠在一起,時不時發出微弱的叫聲。」當時天空還飄著毛毛雨,蔣夢月將鳥窩挪到附近的樹下,並用一些大葉子對鳥窩進行了遮蓋。「附近狗比較多,怕鳥被狗咬傷了。」蔣夢月不知道這些小鳥是從哪棵樹上掉下來的,公司附近只有椰子樹,但椰子樹有六七米高,大家都夠不著。回到車間開始工作,蔣夢月放心不下小鳥,每隔半個小時就出去看看小鳥的情況。

蔣夢月在鳥窩旁守了幾天,仍然沒看到親鳥的身影,鳥窩上的樹葉也沒有動靜。「我聽到鳥的叫聲越來越小,有一隻小雛鳥已經不能叫也不動了,顯然沒有吃到食物,它們越來越虛弱。」等了好幾天,蔣夢月仍然沒看到鳥媽媽的身影,就將鳥窩移進草叢邊的車間,主動開始照顧這5隻雛鳥。

照顧小鳥有多辛苦?

用燈照給雛鳥保暖 夜裡2點多起來觀察

把鳥帶回車間後,蔣夢月一開始感到束手無策,面對奄奄一息的雛鳥,應該要做些什麼?蔣夢月想到自己家裡養雞的經驗,「在撫育雞苗的時候會用燈來取暖。」蔣夢月找到一個箱子戳了個洞,在箱子裡放上廢舊的衣服、紙巾,再用戶外的照明燈對著箱子加熱,希望燈光的溫度會讓雛鳥感覺溫暖。照了一整晚,原來很虛弱的最小的一隻雛鳥有了精神,開始動了起來。

雛鳥吃什麼?蔣夢月用手機在網上查找資料,打算餵它們一些易消化有營養的食物。「我用雞蛋末加上一點點牛奶和鰻魚粉調成糊,用小棍子挑著,一點點餵給小鳥吃。」一開始,小鳥並不張嘴,蔣夢月只能將食物塗一點在小鳥的嘴上。蔣夢月常常吹口哨模擬鳥的叫聲,慢慢地,雛鳥們開始伸長脖子張開嘴找吃的,也吃下了蔣夢月做的食物。

雨裡撿到的5隻雛鳥。被訪人供圖

蔣夢月本來把雛鳥放在宿舍,擔心影響舍友休息,在得到公司領導的同意後,蔣夢月將5隻雛鳥移到他工作的車間裡。「每隔10多分鐘就要去看看它們,再餵一些食物。」蔣夢月的工作是負責觀賞魚的養育,養慣了魚,照顧雛鳥的生活倒也相得益彰。每天夜裡2點多,他還會起夜到車間看看雛鳥的情況。在照顧雛鳥的同時,蔣夢月一直沒有放棄為它們「尋親」,每天上午都要把雛鳥放到室外,看看親鳥會不會來。令人遺憾的是,他一直沒看到鳥媽媽回來。

每隻鳥都有名字

像養了幾個孩子

連續5天過去了,蔣夢月習慣了當「鳥爸爸」的日子。

每天早上6點半,蔣夢月做好自己的早餐就為雛鳥做「寶寶餐」,他還在原來的食譜上加了切碎的魚肉末,用來給小鳥補充營養。

17日上午,記者在海南天之漁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裡看到,幾隻小鳥住在一個透氣的塑料筐裡,已經長出了羽毛,也睜開了眼睛,狀態良好。

雛鳥現在的樣子。記者 譚琦/攝

「我現在還不知道它們是什麼鳥,我給它們編了號,從體型分大小,從老大到老五。」蔣夢月給最小的一隻起名為「老五小包子」,他的同事們也為雛鳥分別起了「五虎上將」的名字,一直關注著雛鳥的成長。「從它們睜眼後,看到的就是我,也是我一直在照顧,我覺得它們認得我。」蔣夢月說,每次他一經過鳥窩,或者在工作的時候,雛鳥們就盯著他看,他一吹口哨,雛鳥也嘰嘰喳喳地回應。

「感覺養出感情來了,就像養了幾個孩子一樣。」與此同時,他擔心雛鳥缺乏鳥媽媽的陪伴,沒有學會生存技能的話,很難在野外生存,所以,他更希望它們能回到鳥媽媽的身邊。

這五隻雛鳥將有什麼特殊的成長經歷?「鳥爸」蔣夢月和它們還有怎樣的互動故事?我們將持續關注。

【小科普】

遇到「落單」的鳥應該怎麼做?

每年的4月份至7月份是許多鳥類繁殖的季節,遇到鳥窩或者鳥寶寶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

「看到鳥窩和鳥寶寶落在地上,最好的辦法就是放在附近的樹上或者隱蔽的地方,等待親鳥的繼續哺育。」海南公益慈善聯合會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主任李波說,只要親鳥存活,會一直通過聲音尋找小鳥,並繼續哺育它們。「絕大多數情況下,鳥寶寶的父母會藏在附近等著餵它們,有時候會因為附近人類活動頻繁,導致親鳥一直不現身。」李波稱,但也不排除親鳥雙雙死亡的情況,在確認沒有親鳥的情況下,才嘗試進行人工飼養,但人工飼養的情況下,雛鳥的生存率不高。

長期關注鳥類的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負責人盧剛建議,遵循自然規律是救助鳥類最好的方式。盧剛稱,人工飼養野生的雛鳥再回歸到自然是非常難的,作為非專業人士介入對鳥類進行自然生存訓練更是複雜的事情。

「如果不是專業人士,也不知道當地野生動物救助機構的聯繫方式,那麼放棄介入、不幹擾野生動物的生活就是對野生動物最好的幫助。」盧剛說,在大自然中,雛鳥出巢前後需要跟隨父母和其他同類學習生存技能,作為非專業人士,遠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設備和專業知識來對野生雛鳥進行自然生存訓練,如果已經救治了雛鳥,那麼可以把它們放到透氣的紙箱而不是鳥籠裡,然後聯繫當地野生動物救助機構或林業部門。

【來源:南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文昌小夥當起「鳥爸爸」後續來了 5隻幼鳥長出羽毛開始「學步」
    22日上午,文昌小夥蔣夢月照例將5隻小鳥送到室外等待親鳥。從6月12日撿到5隻未長毛的雛鳥後,經過臨時「鳥爸」蔣夢月10天的照顧,原本無精打採的5隻小鳥長出了豐滿的羽毛,已經開始在草地上學習著「走路」。小鳥在草地上活動。採訪者供圖「以前5隻小鳥一天還吃不完小半碗的食物,現在一天就要吃大半碗。」
  • 幼雛尋親
    人可以教會雛鳥用叫聲表達信息嗎?不能5. 人可以教會雛鳥遠離人類生活嗎?不能所以人餵大的雛鳥,只能是不會吃飯、不會躲避危險,沒有朋友,不會交流,卻願意和人呆在一起的鳥。這樣的鳥放歸後幾乎只能獲得短暫的自由,接著就會被自然淘汰掉。
  • 宿遷市民綠化帶中撿到雛鳥 動物園收留待羽滿放飛
    宿遷網訊(記者 孫軍賢)5月18日上午,家住宿豫區豫新街道文昌花園小區的張先生,在樓下綠化帶撿到一隻可愛的小鳥,帶回家準備給孫子玩時,家人懷疑是貓頭鷹,於是報警求助。「上午6點多我外出,走到小區廣場附近時,發現綠化帶裡有一隻圓鼓鼓的小鳥,很是可愛。
  • 撿到小鳥怎麼辦?咱們幫他找媽媽吧~
    如果是已出窩的幼鳥,需要在撿到的位置就地送回高處的樹枝上。注意一定要送回撿到幼鳥的位置方圓20米內的樹上,如果離撿到的位置太遠,即使送回樹上,幼鳥也可能因為找不到鳥媽媽而餓死。,忽略了食物成分在成長過程中的變化和營養搭配,忽略了只可意會無法言傳的手法,忽略了能夠避免問題發生的細緻觀察。
  • 撿到各類野生雛鳥的飼養方法!以及受傷鳥的救助方法
    每年的春夏兩季,總有朋友在野外撿到各種野生鳥的雛鳥寶寶,由於沒有飼養經驗而上來發帖求助。
  • 小學生撿到二級保護動物紅隼雛鳥
    揚子晚報網6月15日訊(記者 梅建明 通訊員 江景軒)6月11日下午4時許,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區分局特巡警支隊龍山南路警務站接到一位市民的報警,稱自己兒子在放學路上撿到一隻雛鳥,可能是保護動物,需要民警現場進行處理。
  • 尖嘴鴨掌的「不速之客」 泉州一市民撿到小雛鳥
    尖嘴鴨掌的「不速之客」 泉州一市民撿到小雛鳥 qz.fjsen.com 2013-10-12 11:09  彭思思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尖嘴鴨掌的「不速之客」 市民撿到小雛鳥,可能叫,俗稱「水葫蘆」 東南網10月12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見習記者 彭思思)「外形像鴨子,腳上還有蹼,嘴卻尖尖的,搞不懂這是什麼。」
  • 雛鳥被撿回家無奈見證祖孫情,兒子果斷說「不行」
    「本來是想把這鳥帶回家給孫子玩,聽說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又不知道該如何餵養,我們只好報警求助了。」5月18日上午,家住宿豫區豫新街道文昌花園小區的張先生在小區綠化帶內撿到一隻可愛的鳥,帶回家準備給孫子玩時,家人懷疑是貓頭鷹,於是報警求助。
  • 關於撿到繡眼雛鳥後怎麼飼養
    新手看過來此方法可適用於大部分的雛鳥只是個人的方法,如果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斧正。撿到雛鳥後該如何飼養最簡單的食材:小雞飼料蛋黃,再加點水果泥,用西紅柿汁攪拌均勻,餵食。之前我飼養雛鳥的用料:用成品繡眼料蛋黃水果泥螞蚱粉胡蘿蔔泥西紅柿(我是將西紅柿直接打碎後摻入其中)。可以一次做好一天的量,將多餘的放入冰箱內。要準備餵的時候將食物從冰箱提前拿出來,待食物不涼之後再喂,也可以每次要餵之前現做,必須要保證食材的新鮮。關於多長時間餵一次。我採取的是少食多餵的方法,二十分鐘左右餵一次。
  • 墾利區一學生路邊撿到受傷小雛鳥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苟金鈴 東營報導8月4日下午,墾利區一名四年級的學生聶妍諾在新興路上撿到一隻受傷的小雛鳥,將小雛鳥帶回家以後家人立即聯繫了相關單位,經過查詢以及工作人員初步鑑定後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池鷺。
  • 幾種常見撿到需要救助的鳥
    一是撿到從窩裡掉出來的雛鳥。一般窩就在你的頭頂,可以爬樹或者藉助工具把雛鳥放回窩裡。如果雛鳥狀態較差,可以帶回家養幾天再放回窩裡。雛鳥可以餵食一些,蚯蚓(漁具店有售)一些碎肉塊肉沫(豬肉肥肉不行)雞飼料或者八哥飼料溼水打個蛋黃捏成團餵食。食物保持多樣性。二是撿到成鳥。
  • ...群老師太有愛了|寧波市惠貞書院|教務處|雛鳥|小鳥|白腰文鳥|飼料
    5月14日,狂風大作。學校教務處的老師們吃完中飯,穿過校園小徑時發現草叢裡有5隻鳥寶寶,它們的狀態不佳,都是蔫蔫的,其中一隻還摔折了腿。見附近沒有成鳥的身影,老師們只能將小可憐們帶回辦公室。生物張老師第一時間前往花鳥市場買飼料,教務處何老師負責餵養。為了模仿成鳥餵養,老師們用蛋清攪拌飼料,模擬成鳥唾液,又將吸管剪成鳥嘴狀。
  • 「撿鳥高峰期」來了,莫把雛鳥當「病鳥」 盲目救護
    北京護鳥小隊隊長席爾瓦說。《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實施以來,席爾瓦明顯感到,撿鳥救鳥的求助電話增多了。不過,在過去的一個月裡,竟有四起都是居民誤撿了正在學飛的雛鳥。上周,石景山區五裡坨派出所民警打來電話,說市民撿到一隻鳥,不知如何救助。席爾瓦趕到現場一看,喙短、尖羽、尾部細長、通體棕紅色,這是只紅隼,屬於城市裡比較常見的小型猛禽。
  • 好心救雛鳥,可別幫倒忙
    不過,北京護鳥小隊隊長席爾瓦說,這裡面不少「求助」比較尷尬,比如,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有四起都是居民誤撿了正在學飛行的雛鳥。(7月3日 《北京晚報》)前兩天,石景山區五裡坨派出所民警打來電話,說市民撿到一隻鳥,不知如何救助。席爾瓦趕到現場一看,這是只紅隼,屬於城市裡比較常見的小型猛禽。不過,這隻紅隼並沒有外傷和中毒跡象,仔細看其飛羽雖已長齊,但身長不過20釐米,明顯是只幼鳥。
  • 撿到雛鳥該怎麼辦?
    (不要餵雛鳥牛奶!!!!)因為不同種類的鳥具有不同的食性,所以不要貿然或者想當然得餵雛鳥吃東西。最好在網上詢問後確定鳥種再做處理,以免錯誤餵食對雛鳥的腸胃造成傷害。 肉食性鳥類的雛鳥(如伯勞,燕子,猛禽):猛禽和伯勞最保險的是餵食撕碎的生雞肉,如果是燕子一類的小型鳥的話麵包蟲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雛鳥落難人收留 鳥父鳥母天天來守候
    雛鳥落難  大爺帶它回家親鳥尋來叫喳喳  10日上午7點半,65歲的馬世寶大爺在樓下院內晨練,偶然在一株灌木下,發現了一個被貓打落的鳥窩。鳥窩內,一隻僅有拇指頭大小的雛鳥撲騰著瘦弱的翅膀,驚聲亂叫。而那隻貓,正圍著鳥窩打轉,隨時都會將雛鳥一口叼走。「我知道這種鳥叫白頭翁,當時它站都站不起來,更別說飛了。」
  • 雛鳥落難被人收留 鳥父鳥母每天入戶餵食
    雛鳥落難  大爺帶它回家親鳥尋來叫喳喳  10日上午7點半,65歲的馬世寶大爺在樓下院內晨練,偶然在一株灌木下,發現了一個被貓打落的鳥窩。鳥窩內,一隻僅有拇指頭大小的雛鳥撲騰著瘦弱的翅膀,驚聲亂叫。而那隻貓,正圍著鳥窩打轉,隨時都會將雛鳥一口叼走。
  • 烏鶇繁殖過程:第一枚鳥蛋破殼而出的全過程記錄,百舌鳥雛鳥出殼
    2020年5月10日,一對烏鶇夫婦在陽臺花盆開始做窩。四天後,鳥窩終於做成了,一個碗狀的鳥「家」出現。雌鳥烏鶇開始了產蛋過程。烏鶇每年3-7月開始繁殖,每對烏鶇每年繁殖一到兩窩,每窩產蛋4-6枚(也有觀測到產蛋7枚的,但不多見),產蛋速度為每天一枚。
  • 一隻拉布拉多竟給小鳥當起了「媽媽」……
    前幾日,英國一位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布了自家拉布拉多的「成名照」。她上個月回家時,意外在路邊撿到一群與母鳥失散的小雛鳥們。剛開始莫羅還擔心家裡的拉布拉多「盧比」(Ruby)會欺負幼小的小傢伙們。意外的是,一貫調皮的盧比見到雛鳥們後,立刻母愛噴發。一見面就把大腦袋探進箱子裡,聞聞這隻碰碰那隻,壓根捨不得離開。
  • 受傷「萌鳥」微博躥紅(圖)|雛鳥|大學獸醫|揚州大學_網易新聞
    近日,一隻叫「小白」的雛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