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虎皮鸚鵡各階段的飲食(補給)
一、大頭虎皮鸚鵡日常飲食
1)主糧:虎皮鸚鵡喜歡吃帶殼的飼料,以下是我個人的配比表,供大家參考!(黃穀子50%、加納利子20%、稗子10%、黍子10%、白蘇子10%),另外還有亞麻、麻子、黑尖、燕麥……等等,可自由搭配!因為虎皮專挑黑尖和燕麥吃,把其它都刨出來,所以我把這兩樣加在了軟食裡!
2)水果和蔬菜要定時定量地喂,不能偶爾大量餵一次,否則虎皮會因為消化不了而導致腹瀉的,還有不能隔夜,會變質,需要當天把吃不完的取出來!我現在都是做成軟食,平時一星期餵一二次,育雛期隔天喂!(軟食做法部落精華貼有介紹)
3)飲水:給虎皮喝自來水就行了,要是你覺得自來水不乾淨白開水也行,但不能喝飲料、牛奶,因為飲料太甜了,人喝多了也不好,牛奶喝了不消化!
餵淘米水也很好,就是做飯前洗米洗下來的水,裡面含有微量元素,只是有點麻煩!
4)日常補鈣:在中藥店有一種叫(海螵蛸)的東西,這種東西其實就是墨魚骨,專門給鳥類補鈣的。也可以在淘寶店買到。這種東西可以直接掛在籠子上,讓大頭虎皮鸚鵡自由啃咬!
紅土保健砂,保健沙裡有貝殼之類,也可把雞蛋殼微波爐微1分鐘,掏碎拌進保健沙內,補充微量元素,補鈣,幫助消化!單獨用一個食盒裝保健沙,放在墨魚骨下方,這樣咬碎的墨魚骨會掉在保健沙盒裡,減少浪費!
二、繁殖期食物
大頭虎皮鸚鵡繁殖年齡最好8個月以上,換好2次毛後再配對!這段時間的等待,是最慢長的,圈內有句俗話(玩大頭要耐得住寂寞)!
1)繁殖補鈣:大頭虎皮鸚鵡的補鈣主要是在其發情期補充的。如果這個時期不補充鈣質,會造成鳥產蛋量降低、蛋不光澤、表面很粗糙,還有就是對母鳥身體傷害會比較大。除了日常的墨魚骨、保健沙外(還可以買小孩吃的葡萄糖酸鈣,凡賽爾水溶鈣)等補鈣產品,拌進軟食裡或放進飲用水裡!另外母鳥棄窩或者繁殖一窩後,讓母鳥休息一個月再繁殖,母鳥最好不要連續繁殖,公鳥沒事!
2)育雛期食物:在大頭虎皮鸚鵡出殼後,母鳥最愛給小鳥吃青菜了。我喜歡把蔬菜做成軟食,加入動物蛋白、益生菌、鈣、酵母片,以確保小鳥營養均衡,隔天餵一次,當天中午給軟食,以保證小鳥主食的攝取。軟食當天吃不完的,晚上取出倒掉,以防變質,吃壞肚子!(夏天該控制在3小時內吃完)
三、幼鳥期食物
幼鳥期是指離巢後到第一次換毛,幼鳥發育好不好,直接關連著營養給的好不好!除日常糧外,之前都餵蛋小米:1公斤小米加4個雞蛋黃攪拌而成,也可以添加想加的營養素,再小火炒至微黃,或陰乾,單獨放籠裡,自由採食,三四天到一星期左右可以放!之後覺得麻煩,都餵軟食了,軟食方便、簡單、易消化!
麵包蟲幹:黃粉蟲又叫麵包蟲。黃粉蟲幹品含脂肪30%,含蛋白質高達50%以上,此外還含有磷、鉀、鐵、鈉、鋁等常量元素和多種微量元素。因乾燥的黃粉蟲幼蟲含蛋白質40%左右、蛹含57%、成蟲含60%(據《中藥科技報》報導)。被譽為「蛋白質飼料寶庫」。大概從2014年開始,給大頭虎皮鸚鵡投餵(麵包蟲幹),當時有一窩大頭小鳥,自留了3隻幼母,每星期投餵二次麵包蟲,長的非常好,抓都抓不住,每次都要抓好久,抓在手上結結實實,又長又壯,心裡曉得是麵包蟲的功勞!麵包蟲剛開始吃時也許不愛吃,大頭虎皮鸚鵡每樣新食物都要一個適應過程,蛋黃粉軟食也一樣,之後放進去就搶!
四、換羽期食物
換羽只是大頭虎皮鸚鵡兒的正常的生理現象,並不是疾病,但是換羽也確實是一件挺費力勞神的大事,有可能會影響鳥接下來的健康狀況。所以,在換羽期間,營養什麼的還是要儘可能地好好補充一下。給些特定的食物以及營養添加劑,可以幫助緩解大頭虎皮鸚鵡換羽期間的壓力,便換羽過程更順利。
簡單的說,羽毛就是一種角質。角質如何形成,需要很多的營養,其中佔很大比例的是矽酸。什麼食物富含矽酸呢?下面讓我們來看看!
我們常見的有:黃瓜、甜瓜、粟米、小麥、燕麥!
換羽營養添加劑:市場上有很多,海澡健羽粉、凡賽爾換羽維他命、豐羽素、美毛營養素……等等!個人認為軟食是最好的載體,缺什麼加進什麼!
換羽期,有的大頭虎皮鸚鵡會心情不好,脾氣暴躁,胃口不佳,精神萎靡,急劇消瘦,那麼,把他們平時愛吃的東西都搬出來吧。有一種東西,叫谷穗,就是黃穀子長在大自然裡成熟了的原始模樣,是幾乎所有皮皮都難以抗拒的誘惑!
這裡是數萬名寵物飼養者和愛好者的齊聚地。寵物飼養知識、精美視頻教程、寵物品種介紹,每天都有料,每天都精彩!
如果你也喜歡寵物,想了解更多寵物知識,歡迎關注萌寵喜樂會!
繪畫是溝通心靈,傳遞信息,感受別樣世界的快樂。同時也鍛鍊我們有顆寬容的心,去站在不同的視角觀看世界。如果你喜歡繪畫,或許我們應該在這裡相遇,一起在繪畫的路上越走越遠!歡迎關注採石軒!
小哥哥、小姐姐們,記得「在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