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隨著福平鐵路引入福州南站最後一組道岔鋪設完成,標誌著福平鐵路全面融入全國高鐵網。 這條從福州至平潭島的線路全長約88公裡,設計時速200公裡,全線設福州、福州南、長樂、長樂東、松下、平潭等6個車站,計劃於2020年底開通運營。由於它是京臺高鐵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大陸與臺灣高鐵未來的銜接問題也就成了熱議的焦點。
距臺灣新竹僅68海裡的平潭,是祖國大陸離臺灣島最近處。經過近7年建設,福平鐵路已進入通車「倒計時」。聯調聯試後,福平鐵路有望於今年底前開通,屆時火車將直達福建第一大島平潭。同時也意味著,京臺高鐵通道大陸段又向前邁進了一步,為未來大陸段的全線開通運營甚至是整條京臺高鐵的貫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實京臺高鐵通道早已出現在2016年發布的國家《中長期高速鐵路網規劃》中,同時它也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主通道之一。
根據官方規劃,京臺高鐵全程由北京豐臺至雄安至商丘的京(豐)雄商高鐵、商丘至合肥的商合高鐵、合肥至福州的合福高鐵、福州至平潭的福平鐵路以及平潭-臺北的海底隧道等5段線路組成。
如果擴大到京(港)臺高鐵通道的話,則有京港高鐵江西段接昌福線即南昌-福州(莆田)鐵路,另一支線由京港高鐵安徽段接合福線即合肥-福州-臺北高速鐵路,連接華北、華中、華東、華南地區,貫通京津冀、長江中遊、海峽西岸、珠三角等城市群 。
隨著大陸高鐵的突飛猛進,高鐵已由過去的四縱四橫逐漸變成如今的八縱八橫,內地各省份之間已完成了互聯互通。截至2020年7月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達到14.14萬公裡,其中高鐵3.6萬公裡。
如果從今年一整年的高鐵計劃開通情況來看,全國將有12條時速250公裡及以上的高鐵線路將建成通車,北方地區約1430公裡,南方地區約1162公裡。到時候大陸各省份之間的高鐵密度將得到進一步提升,通行效率更加快速。
而反觀臺灣,雖然經歷一波三折後於2007年就建成了臺灣高鐵,但十多年過去了依然只有這條高鐵線路撐門面。臺灣島內連接臺北市與高雄市之間的高速鐵路,貫通臺灣西海岸,以南港為起點,經臺北、板橋、桃園、新竹、苗慄、臺中、彰化、雲林、嘉義、臺南至左營,共12個車站,全長345公裡,為臺灣西部走廊的主要交通骨幹。
它採用日本新幹線技術,最高運營速度315公裡/小時,它的開通使往返臺北高雄兩市的時間縮短為1個半小時。
由於歷史原因,兩岸高鐵始終未融合在一起,規劃中的京臺高鐵則是未來兩岸高鐵互聯互通的紐帶,而臺灣海峽海底鐵路隧道將是打通兩岸高鐵紐帶的核心工程。
關於海底鐵路隧道,兩岸在技術論證上已經經歷了十多年(每年一次)的技術研討會,技術上已經不成問題,海底的地質、地貌深度的情況都已經掌握的比較齊全。臺灣技術專家方面也更傾向於北線方案,即從平潭至新竹的方案。這項工程若建設完成,將成為世界最長海底鐵路隧道,長度是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的3倍有餘。
而大陸方面對此也早有規劃,國家於2010年設立平潭綜合實驗區,探索建設「兩岸同胞共同家園」。福平鐵路平潭站在設計、技術和規模等方面都進行了提前規劃,建成後將是全國鐵路客運站中規模最大的側平式站房,遠期高峰旅客發送量為1500人,還預留了進一步發展建設空間。
在距臺灣島68海裡的祖國大地,福平鐵路已經準備好了,未來的京臺高鐵還會遠嗎?
本文由@視懷 原創,歡迎關注,讓我們一起關注中國高鐵等交通發展動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