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點開這篇文章的小夥伴們是不是喵星人控呢?在日本,有貓咖啡館、貓神社和貓旅遊業,甚至還有有一個貓火車站長、貓日(2月22日)和貓島。甚至很多隻網紅貓也來自日本。為什麼島國人民對貓這樣情有獨鍾?關於日本的貓文化還有什麼有趣的事實呢?快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日本對貓的喜愛可以說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強烈,而且他們也有這種文化很久了。 是的,在網際網路之前,在電視之前,甚至在電力和蒸汽動力發明之前,日本就開始用浮世繪貓傳播對喵星人的崇拜了。有著幾百年歷史的日本貓文化藝術沒有過時,它仍然像印刷時那樣生動有趣,而且愈發歷久彌新。
01 貓如何來到日本
在有關貓的藝術出現之前,首先必須有貓。貓在今天的日本很常見,但它們不是土生土長的,很可能是在1000年前隨著中國船隻來到日本的。日本人很高興在農舍裡僱用這些齧齒動物殺手;在寺廟中也會養貓,以防止老鼠啃咬經卷。難怪日本人如此迷戀他們的新夥伴。
最開始寵物貓很少見。它們只供精英們擁有,並且受到了精心的照料。這一時期的藝術表現的貓拴著鎖鏈,生活在室內。但即使在那時,個別的貓也可能很有名。一份平安時代的手稿詳細介紹了一隻作為送給後宇多天皇禮物的黑貓的習慣和個性。
在早期的藝術中,貓多被展示為奢華生活的一面。與此相比,同期的中國藝術往往強調其自然的狩獵能力。
但喵星人養尊處優的生活沒能持續太久。最終小貓們告別了他們的貴族生活方式,在街頭和田野裡工作,就像其他地方的貓一樣。1602年,政府頒布法令,規定所有貓都應該被釋放,自由地捕殺當時嚴重危害摧毀養蠶繅絲產業的齧齒動物。閒散的生活可能有一些缺點,但它讓貓咪們更容易繁衍後代。更多的貓意味著更多的人可以了解貓並開始迷戀它們,而痴迷最終導致了藝術。
02 浮世繪貓在日本變得流行
在江戶時代(1603年至1868年),日本停止了戰亂並開始製造大眾流行文化。人們有時間和休閒方式。當時的人們沒有網際網路,但他們可有浪漫劇、地攤文學和浮世絵。
現在浮世繪是博物館展出的精美藝術品。不過浮世繪雖然非常複雜,但它們最初是一種大眾流行的藝術形式。它們是木版畫,而非普通繪畫。創造浮世繪的流程是將一塊木頭雕刻出圖像,繪製雕刻並衝壓。其實是一種大規模生產的藝術。
當時的日本出現了商人階層,他們有的是錢花在非必需品上。於是就有很多浮世繪可供出售,都在賺這些富人的錢。為了吸引買家,木版畫的主題變得時髦和流行。這就包括了受人們喜愛的貓。
03 種類繁多的貓藝術
正如大家可能想像的那樣,浮世繪貓的描繪開始呈現得比較簡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充分發揮想像力,在各種位置,地點和情境中呈現貓科動物。
獨立出現的貓
對貓科動物最自然的描繪正是捕捉它們的外表和行為。貓追逐和玩弄獵物,睡在各種可愛的臥具裡,舔自己,等等。人們觀看貓的喜悅轉向了紙張。
貓和人
即使我們只是觀看小貓,我們也會與它們互動,至少是一點點。然而,當我們接近小貓時,我們與喵星人相處的真正樂趣就會發生。上圖完美地表達了這種喜悅。那些與貓共同生活的人知道這張圖片對生活的真實性:一隻貓對待人類的方式與對待沙發背或樹枝的方式相同。雖然看起來很荒謬,但不知怎的,他們覺得很舒服。
擬貓成人
什麼比貓更可愛?莫過於貓打扮成人的樣子了。浮世繪中的貓經常被描繪成直立行走,做著人類的事情。有時這些版畫是漫畫和社會評論。其他時候它們只是為了娛樂大眾。在上面的圖片中,貓正在進行傳統的江戶時代雜技表演,稱為「亂杭渡」。但是在這張圖畫中,柵欄被幹鰹魚取代,這正是貓喜歡吃的東西。描繪成名歌舞伎演員的貓在19世紀中期成為了一種新常態。當時的政府禁止張貼演員和妓女的照片,認為這樣不利於公共道德。當然,藝術家們總能找到解決的方法。他們轉向利用貓來刺激大眾的名人崇拜。例如把江戶時代的明星模擬成各具特色的貓畫在浮世繪上。像這樣的印刷品很少能保存下來,因為它們大多被小孩子們裁切下來並逸失了。
妖怪貓
貓可能在宗教背景下進入日本,但人們最終得以更了解它們。這導致了對貓的更多變化性和現實性的態度。貓經常折磨垂死的老鼠,把桌子上的東西撞掉。所以貓往往不是很好的形象。這種邪惡催生了民間傳說和藝術中的貓妖怪傳統。
三維立體貓藝術
浮世繪不是日本藝術中表現貓的唯一方法,日本的貓藝術也突破了第三個維度。著名的招財貓可能是最代表性的例子。此外,貓還是根付的常見題材之一。根付是用於固定有繩錢包和附在和服上的盒子的小雕件。雖然它們起初僅僅是實用的物體,但工匠們開始把它們雕刻成人物,動物和場景。根付雖然很小,但構成了日本最複雜和美麗的藝術之一。
怎麼樣?看來日本人民對貓的喜愛真是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啊。喜歡小編的話,就請收藏+關注吧,每天為大家奉上有趣的文化快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