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藝術家 | 浮世繪其實是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2020-12-05 澎湃新聞

原創: 溫蘿 YT新媒體

提起浮世繪,你的腦海裡第一反應是什麼?

90%的人第一反應是浪,其次60%說出了《神奈川沖浪裏》的全名,能正確斷句《神奈川沖浪裏》的只有10%。(正確斷句:神奈川衝/浪裡)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有人說我知道浪就不錯了,看浮世繪多難啊,得了解日本歷史吧?但別國歷史又長又難,就像這個碗它又大又圓——門檻多高。可克裡斯吳都出了《大碗寬面》,YT只能告訴你浮世繪一點都不難理解,甚至不需要任何歷史知識儲備,你信嗎?

別看「浮世繪」又是浮又是繪的,好像是懸在半空中無法觸及的某種殿堂級藝術。但實際上浮世繪是庶民的藝術,它是17世紀起源、描繪日本風土人情的繪畫。大多數是彩印的版畫,日本人將之稱為錦繪,也有少數手繪作品。

歌川廣重,《大橋安宅之傍晚驟雨》

受德川幕府統治,日本強起來,民眾富起來。人一旦有錢,就會想要尋求刺激。為了滿足精神上的需求,日本人民一開始還是將目光投向老鄰居:處於明清時期的中國。但既然要追求刺激,那就貫徹到底。看多了中國人的繪本,日本畫師發出了「我也可以」的聲音。「浮世繪之祖」的菱川師宣就繪製了許多人氣繪本,堪稱江戶時期的時尚博主,十分強調對和服的表現力。但菱川師宣繪製的都是黑白線條,後期拓印還需要上色,因此並非完全意義上的浮世繪。

真正的彩色浮世繪從鈴木春信開始。為了適應當時文人之間交換畫歷(絵暦)的社交活動,鈴木春信等人以多色印刷法發明了錦繪。這個時期浮世繪進入繁盛時期,這位行走的江戶時代「美圖秀秀」當選女人最愛畫師,因為他會在自己的畫裡將嬌小的日本女子硬生生拔成八、九頭身。

鈴木春信,《雪中情侶傘》

畫美人的專家還要算上喜多川歌麿。這位大師豔福不淺,長年混跡於妓女之間,可以算得上是日本柳永。全身像過於程式化,讓求新的喜多川歌麿覺得不夠得勁,總得來點新的——把下半身砍了,畫上半身就完事兒了!這麼「畫你個頭」,版畫瞬間拓展到和水彩畫、油畫相似的表現範圍。

喜多川歌麿,《江戶寬政年間三美人》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發問:浮世繪老畫女人,還有沒有男女平等了?

那必定是有男人畫的。我們在聽歌舞伎這個詞時,常常會認為是日本的女性藝伎。但實際上歌舞伎演員都是男的。描繪這些歌舞伎的浮世繪稱為役者畫。東洲齋寫樂就是役者畫大師。他和喜多川歌麿分別在役者畫和美人畫佔山為王。說起東洲齋寫樂,可謂是浮世繪的一個神秘傳奇:他在短短十個月裡,繪製了140幅作品,然後他就突然從畫壇消失了。外人根本不知道他的出生年月和地點以及學習繪畫的經過。

東洲齋寫樂,《三世大谷鬼次的奴江戶兵衛》

到這裡你又有問題了:怎麼光畫人呢?是富士山不美了?還是金閣寺不靚了?

這和日本江戶時代的政策有關:人口流動在當時是受到嚴格限制的。門都沒法兒出,哪裡來的風景畫?而在浮世繪晚期,日本人民終於可以自由旅遊,這才有了風景題材的浮世繪。既是畫師們的個人見聞,也是針對民眾的旅遊指南。這個時期有誕生兩位我們熟悉的大家:旅行類KOL葛飾北齋和攝影大V歌川廣重。前者暴躁老哥,看他畫的浪又大又猛,傲視浮世繪群芳;後者心平氣和,佛系畫手,是當年的繪本銷量冠軍。

歌川廣重,《東海道五十三次·莊野 白雨》

歌川廣重,《富士三十六景》

人物作為浮世繪的兩大主要題材之一,在這個時期也沒有落下。歌川國芳接棒人物畫,愛畫人物、妖怪,畫風又邪又媚。「武者繪」在他筆下流行——「水滸」系列在日本掀起風潮。在此作為日本標誌性元素的武士不僅熱淚盈眶:我終於配擁有姓名了!值得一提的是,歌川國芳大概是最能和當代惡臭年輕人有共鳴的一位畫師:熱愛吸貓。吸貓就吸貓,他還成功擔起萌寵博主的職責:超愛畫貓。

歌川國芳,《通俗水滸傳豪傑一百零八將之一人——浪裏白條張順》

縱觀浮世繪發展的歷程,你會發現浮世繪放在今天,就是我們發的朋友圈,看的公眾號,或是雜誌報紙,並無我們想像中的生僻晦澀。

在呈現了百幅大師巔峰之作的「生生·浮世之光:浮世繪大展」上,YT採訪了高橋工房第六代傳人,東京傳統木版畫工藝協同組合理事長高橋由貴子女士,由她來進一步帶我們了解浮世繪。

高橋工房第六代傳人,東京傳統木版畫工藝協同組合理事長高橋由貴子女士

YT:對於大眾來說,如何在對日本的歷史沒有了解的前提下對浮世繪進行欣賞?

高橋由貴子: 大家首先對浮世繪要有這個概念:因為浮世繪誕生在江戶時代,它其實是印刷技術進步的產物,也是一種是庶民文化,表現了當時的流行以及將來的流行趨勢,等於是一個出版物,是用於發布訊息的印刷品。

歌川廣重,《龜戸梅屋鋪》

雖然當時沒有影像技術,但我們看到的這些景色、人物都是當時最流行的。畫上的人物用現在的話就是「愛豆」。所以大家也可以認為浮世繪是時尚雜誌般的存在:人物的髮型、裝飾品、衣著等等。我們要把它和文化結合起來,就像現在的時報、介紹景點的導遊書一樣。

而浮世繪的技術是一直傳承下來的。雖然它展示的內容有古代的也有現代的,但技術始終如一。也希望大家認識到為了讓觀者產生興趣,浮世繪的表現是誇張的,並非完全照搬生活的全貌來呈現的。

渓斉英泉,《新吉原全盛之大黑屋》

YT:如何判斷一幅浮世繪是好是壞、是出彩還是平庸?

高橋由貴子: 在我看來沒有壞的畫,但好的畫一定會讓你產生感情上的共鳴。比如看到風景畫你會想置身其中,讓人有情感上的浮動才是好作品。

但技術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如果沒有技術的發展也沒有畫的存在了。

歌川國芳,《金魚百態》

YT:為什麼浮世繪中的美人畫會從一開始的寫實描繪轉向情色的方向?

高橋由貴子: 舉例葛飾北齋,他是狩野派的代表人物。當時很多畫師是給幕府也就是官方畫畫的,就會比較正統。而葛飾北齋是一個非常有創造力的人,他就會畫一些比較出格的題材。

春畫實際上是浮世繪裡的一個分類,從一開始就一直存在,只是某個時期會多一些。

ZENA帕哈「生生·浮世之光:浮世繪大展」現場圖片_「虛-浮世異聞」展區02

YT:從藝術價值上看,後期的風景畫是否要高於之前以市井風俗為題材的浮世繪?

高橋由貴子: 不能這樣說。首先這些題材都是反映當時的需求。那為什麼後來會有風景畫的出現呢?這和日本當時的政策有關,一開始是禁止百姓流動的,後期開始限制解除,這些市民就開始到處旅遊,他們會需要旅遊指南。這時候《東海道五十三次》這些畫就應運而生了。

他們只是反應時代需求,沒有高下之分。

歌川國芳,《無盡的裡面》細節圖

YT:如何理解浮世繪中的男女形象?是源自日本的傳統審美嗎?

高橋由貴子: 首先浮世繪還是反映時下最新的東西的,而且是嘗試著打破陳規的。我們現在看大師們的美人畫,也能清晰地分辨這是誰的作品,這其中既有時代的共同審美,也有畫家們自己的審美。但是核心還是想打破舊的東西,添加進時代的新元素。

但小嘴、細長眼睛的確是日本長期的審美取向反映。平安時代中期喜好上窄下寬的臉型。單眼皮、細長眉、小嘴,站起來的時候必須是苗條的——日本的古典美女的確如此。但浮世繪裡不一定完全遵循這種傳統審美。

ZENA帕哈「生生·浮世之光:浮世繪大展」現場圖片 「俗-江戶風情」展區02

YT:歐洲的許多大師,如梵谷、莫奈在當時都借鑑了浮世繪的藝術風格,你認為這其中的理由是什麼?

高橋由貴子: 浮世繪是平面的,而當時歐美的畫都是講究遠近透視的。所以當這些西方畫家看見二維平面的手法也能如此生動地表現現實時,這其實是非常有衝擊力的。這種新的表達方式對他們產生了重要的啟發。作為異文化,浮世繪中日本人的髮型、服飾所體現的東方藝術,對歐洲人來說也是新奇的。

ZENA帕哈「生生·浮世之光:浮世繪大展」現場圖片 「空-大師古蹟」展區02

YT:浮世繪在當下有什麼新的演進嗎?

高橋由貴子: 浮世繪是需要不斷發展創新的,光是舊的肯定不行,所以必須有新的要素加入,有新的主題誕生。比如奧特曼。我年幼的孩子看這部片子,我孩子的孩子也喜歡,這也是可以被畫入浮世繪裡的。本身浮世繪是老的,但技法上可以有新的進步,所以我們要不斷汲取新的東西加入進去,才能讓浮世繪繼續存在。

(文中圖片均來自ZENA帕哈)

生生·浮世之光:浮世繪大展

2019.08.12-2019.10.13

北京市798藝術區798藝術工廠

- E N D -

原標題:《大藝術家 | 本地攻略、穿搭教程、追星指南……浮世繪其實是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點擊閱讀原文探索更多故事 閱讀原文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當動漫再次遇見浮世繪,「生生浮世」尋找遺忘的江戶文化
    動畫片:《怪化貓》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興起的一種藝術形式,意為「描繪虛浮世界的畫」。在當時,是一種記錄民間日常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它以接地氣的主題和風格,受到江戶時代人們的廣泛歡迎。它反映了日本江戶時代的人文風貌、社會生活、民俗傳說、歷史典故、戲劇百藝、山川河流,被譽為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19世紀中期開始,浮世繪濃烈的風格迅速影響了當時的印象派畫家,並在西歐產生了日本主義熱潮,推動了從印象主義到後印象主義的繪畫運動。馬奈、惠斯勒、德加、莫奈、勞特雷克、梵谷、高更、克裡姆特、博納爾、畢卡索、馬蒂斯等人都從浮世繪中獲得啟迪。
  • 除了美人畫、風景畫,浮世繪還有……丨江戶時代的趣味畫集
    06《江戶時代的趣味畫集》[日] 稻垣進一 編著[日] 福田繁雄 主編2020年2月有書至美-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日本的江戶時代是一個市民文化蓬勃發展的時代。市民們精力充沛,不斷創造出形形色色的文化形式,形成了以浮世繪為首的、極具特色的江戶文化繁榮盛景。本書從平面、立體、線條、語言等幾個方面,逐一介紹日本的趣味畫作(遊繪)。作品中表現出的那種市民文化的精髓可以說來自浮世繪藝術,特別是充溢著詼諧精神、與眾不同的造型表現,以及凝聚著畫家匠心的藝術性的創新等皆源於此。
  • 中國藝術家原創浮世繪風格的插畫,充滿著詩情畫意
    JIOJIO之前給大家推過一篇關於日本江戶時期的浮世繪作品,今天JIOJIO還是要來講一次畫浮世繪作品的藝術家,這次就不是講國外的了,這次我們來聊一聊國內的這一位畫浮世繪的藝術家了 。他就是Rlon wang。Rlon Wang是誰?
  • 江戶時代的日本人有多愛寵物?看看浮世繪中的「動物繪」
    事實上,各種動物也常出現在浮世繪中,不光是被人們寵愛的貓、狗,還有魚類,甚至被擬人化的章魚、狐狸、龍與河童等。與美人繪、役者繪等作品的主題不盡相同, 動物繪大都十分可愛、充滿歡快的氣氛;擬人化的動物更是給作品帶來了故事性,使浮世繪的整體基調都變得輕鬆有趣。
  • 動畫《百日紅》曝預告 聚焦江戶浮世繪師杏獻聲
    動畫《百日紅》曝預告 聚焦江戶浮世繪師杏獻聲 時間:2015.03.1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夏澤
  • 日本大屋書房 紙上的江戶時代
    大屋書房外觀 李沐航攝東京都千代田區神田的神保町,自日本明治時代以來設立了多所學校,學術氣氛十分濃厚。據說神田周邊分布著近200家舊書店,擁有書籍超過1000萬冊。從日本文學、外文書到專業書,涵蓋範圍廣泛,每天吸引眾多學者、古書愛好者在此「淘寶」,大屋書房就「藏身其中」。
  • 【大家】浮世春夢——浮世繪中的春畫
    前者之中,儘管也不無出自一流繪師的精品,但多系達官顯貴、華族武士專門定製的高價珍品,數量極其有限,屬稀世奇珍。絕大多數手繪本,其實是無名的三四流繪師的摹寫本,雖然也號稱「肉筆」,但其藝術價值反而遠不如那些出自知名繪師的版畫作品。所以,正如在常識意義上,說到浮世繪多指版畫作品一樣,說到枕繪,一般亦指後者。
  • 時尚大牌鍾愛的浮世繪,是日本「打工人」的真實寫照
    02  江戶時代的時尚教材  別看浮世繪如今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繪畫,梵谷、莫奈等人都是浮世繪的忠實粉絲,甚至直接影響了歐洲繪畫藝術的印象派變革  誕生於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其實是印刷技術進步的產物,展示的是當下的流行文化和未來的流行趨勢。這些印刷版畫人人都消費得起,不過是一杯蕎麥茶的價格,猶如今日的明星海報和時尚雜誌。
  • 浮世繪大師展在滬開幕 日本浮世繪席捲魔都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期流行於民間的木刻版畫,鮮活地表現了當時平民社會的生活百態和流行時尚,在滿足大眾文娛需求之際,也為後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時代記錄,被稱為是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江戶時代又被稱為「圖案與紋樣的時代」,「穿著的喜悅」不再是貴族的特權,而成為了平民大眾的日常生活;浮世繪的另一個主題是歌舞伎演員的肖像畫,那些江戶時期的人氣演員偶像與吉原美人一起成為了雅俗共賞的平民藝術;風景畫是浮世繪最後的盛宴,最初以名勝為主,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催生了大量以風景為題材的系列,日本親近自然之情也在畫面中溫和地滲透出來。
  • 當藝術家遇見特立獨行的貓時,歌川國芳說:它就是我的浮世繪
    貓在藝術家創作裡出現的頻率很高。客觀來說,貓能夠準確反映有創造力人群的性格特質,比如神秘、曖昧、慵懶、特立獨行、難以捉摸,從生活模式來講,藝術家既需要陪伴又需要孤獨求。或許,也只有貓能滿足藝術家們的這些要求。
  • 浮世光陰繪不盡 樂享當下且珍惜
    浮世繪和中國明代書籍版畫又有著怎樣的血脈淵源?浮世繪巨匠葛飾北齋風靡全球的名作《神奈川衝·浪裡》何以成為日本精神的標誌性符號?究竟是怎樣的文化土壤孕育了日本浮世繪這朵豔麗之花?興起於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藝術近年來在中國的熱度一直攀升,各種關於浮世繪的展覽和書籍層出不窮。
  • 日本浮世繪竟然和中國的木版年畫同源
    浮世繪的字面意思為「虛浮世界的繪畫」。「浮世」本來是指人世的虛無縹緲,而在日本「浮世」一詞也有「放浪生活」之意,蘊含人生如過眼雲煙,及時入世行樂之意,內容上表現市井生活、人物百態和自然風景,具有肯定現世精神的積極意義。浮世繪興起於17世紀的日本江戶,因為此時的日本正處於「江戶時代」,所以浮世繪又稱「江戶繪」。
  • 福利|百幅浮世繪大師巔峰之作展出,新裝置讓你「人在畫中」
    歌川廣重《江戶百景》浮世繪是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興起的風俗畫,以木版畫為主,字面意思為「描繪虛浮世界的畫」。在當時,浮世繪作為一種記錄百姓日常生活的藝術形式,以其平易近人的風格和接地氣的內容創作,受到了江戶時代人民的熱烈追捧,是一種非常適合大眾欣賞的藝術形式。現在,就讓我們帶你提前領略一下本次「最全」的浮世繪大師展。
  • 役者繪 帶你領略春畫之外的浮世繪
    提起日本江戶時代的繪畫"浮世繪"幾乎是它的代名詞多半描繪風景及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寫實的手法反映了燈紅酒綠的現實百態被形象地比喻為「江戶時代大百科全書」
  • 浮世繪如何以俗世美重新定義了日本藝術
    彼時它是亞細亞火油公司,今天,它成為Bund One Art Museum,正在上演《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畫展匯集了江戶至明治初年浮世繪各個流派與代表畫師的140餘幅名作,展示了版畫、肉筆畫;墨摺繪、紅摺繪、錦繪;浮世繪版畫製作程序、套印工藝;細緻解讀了浮世繪從草創期到成熟期、衰落的歷程。
  • 評分超高、劇情超讚的「浮世繪風格」動漫,《怪化貓》只是其一
    這些高分精品與其齊名大家好,歡迎來到動漫迷世界~「浮世繪風格」是日本繪畫界的獨有畫風,本來只是在日本國畫中常見,後來越來越多的動漫作品,開始採用了這種畫風,便與一般的日漫作品有所區別了,因此這種畫風的動漫,被人稱為「浮世繪風格」動漫。
  • 日本浮世繪:世界虛浮 快樂至上
    浮世繪也稱「江戶繪」,堪稱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它與歌舞伎、相撲一起被稱為「江戶三絕」。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浮世繪——浮世中的繪畫。 「浮世」來自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日本語言中自「浮世」一詞出現開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豔事與放蕩生活之意。
  • 歌川國芳:水滸浮世繪插畫
    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是比較早的插畫形態之一,主要對人們日常生活、風景,以及為一些小說進行配圖。歌川國芳(1798年~1861年)是日本江戶時代末期的浮世繪大師,他根據《水滸傳》中108位梁山好漢的人物性格,以浮世繪的形式繪製出了一系列水滸人物肖像,花瓣網紅人「ZhangHaoxiang」收集了這一系列作品。
  • 魔都暑假觀展指南:浮世繪眾生 萬物留光影
    圖說:《富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沖浪裏》 葛飾北齋夢回江戶還記得2018年刷爆票圈的「浮世繪大師展」嗎?吸引了足足10萬多藝術愛好者打卡。今年暑期,日本浮世繪風潮強勢回歸,跨越400年,中國最大規模、最全作品登陸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本月抵達上海,由浮世繪研究者潘力教授精心策展。
  • 淺談《怪化貓》:將日本浮世繪與動漫結合,碰撞「異次元」的藝術
    怪化貓講述的是江戶時代,賣藥郎尋走各地消除世間妖物,從而牽扯出的一系列異事。浮世繪的由來在宮竹正《浮世繪的故事》中寫道「所謂浮世繪是由日本江戶時代以描寫風景,和百姓風俗為主題的彩色版畫。浮世,源自佛教用語,意指繁華放任、卻又虛無短暫的塵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