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新徵程,時不我待;當好追夢人,只爭朝夕(彈今撥古<12>)
○ 黃團元
2018年12月31日19點,邁進2019年尚有五小時之多,電波便傳來習近平同志親切的新年賀詞:「大家好!『歲月不居,時節如流。』2019年馬上就要到了,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國家主席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網際網路,開篇用典,讓億萬人民享受幸福的同時,又深感肩上的重任。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語出漢末文學家孔融的《論盛孝章書》。原文是:「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這段話中的「歲月」,泛指時間;「居」指停留。「時節」指節令,泛指時光。整句說的是:時光不會停留,一年四季如同流水,一去不復返。
作為孔子的二十世孫,孔融的「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有孔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痕跡。這是孔子望著奔騰不息的河水所嘆,旨在教育學生光陰像河水一樣日夜流逝,要刻苦求學,不浪費光陰。後來歷朝歷代,都有珍惜時間的箴言。如東晉陶淵明詩:「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唐代王貞白詩:「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古人惜晨、惜時、惜分,老一輩的革命家董必武更甚:「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古雲『此日足可惜』,吾輩更應惜秒陰。」不過,古今志士仁人的詩文,多為珍惜時間,毛澤東同志的詩,重視的是速度:「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這是他為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寄予的希望。
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用樸素的語句談了他的看法,也是重視改革開放的速度。1988年5月會見外國朋友時,他說:「我們實行改革開放是正確的。我們現在不是要收,而是要進一步改革,進一步開放。思想要更加解放一些,改革開放的步伐要走得更快一些。」
習近平新年賀詞中講到「我們改革的腳步不會停滯,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時,用的形容語句,是「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從「奔跑」和「追夢」理解,顯而易見是講速度。聯繫新年賀詞開頭的「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我們應該這樣理解:開啟新徵程,時不我待;當好追夢人,只爭朝夕。
我們試用「時節如流」成語接龍:流光溢彩,彩衣娛親,親力親為,為人師表,表裡如一,一諾千金,金針度人,人定勝天,天道酬勤,勤以立身,身逢其時,時不我待!再用「歲月不居」:居利思義,義無反顧,顧全大局,局促不安,安居樂業,業精於勤,勤勞勇敢,敢作敢為,為官擇人,人才難得,得意忘形,形單影隻,只爭朝夕!
成語接龍的結果,令人興奮和驚奇,其實,這只是巧合,或者說純屬文字遊戲。不過,只要我們立足現實,把握當下,擼起袖子幹、揮灑汗水拼,哪怕亂雲飛渡、風吹浪打,我們都將無往而不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會早日實現。
黃團元,男,高級編輯(記者)。發表各類作品約400萬字,文章散見於《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求是》、《瞭望》和《博覽群書》等報刊。其《「天災不由人」與「抗災不由天」》等文曾入選中學語文課本、教輔、高考習題及試卷。公開出版《說黑道白》、《民族瑰寶馬寅初》、《胡適的謙和雅量》、《梁啓超之路》、《文人有行》、《諸葛亮用兵》和《劉邦用人》等多部長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