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棋人口有多少?藤井聰太的出現能增加多少「吃瓜群眾」?

2021-01-09 找藉口安靜

原題:將棋人口ってどれくらい?~コスパが良く、生涯楽しめる趣味~藤井聡太」新棋聖」誕生で「観る將」も増える!?

摘自:LIMO

作者:犬養希望

翻譯和整理:找藉口安靜 據說圍棋界喜歡機翻?

2020年7月16日,將棋界八大頭銜之一的「Hulic杯棋聖戰」,最終藤井聰太七段獲勝之後,「藤井新棋聖」就此誕生。18歲前3天拿到頭銜,這個記錄把1990年屋敷伸之九段在當時創下的18歲6個月的最年輕記錄縮小了7個月。

相信將藤井聰太當作是自己的兒子或者孫子去看棋的老棋迷,或者崇拜藤井聰太的小棋迷們也不在少數。當然還有一群對將棋並不是太了解,但是隨著藤井聰太創造歷史,有更多的人開始對將棋以及對棋手們感興趣起來了呢?

什麼是「看將棋」

與其自己去下棋,更喜歡看棋,這正代表了一些新棋迷們。對局時的用餐、服裝、棋手們的日常等,聚焦於棋局以外的報導也開始多了起來。我們也感受到了將棋棋迷們的範圍在逐步擴大。

今天我們將講述,究竟有多少人在想將棋,他們究竟花多少錢等信息。

「將棋人口」大概有多少人呢?

那麼,有多少人在下將棋呢?雖然很難把握非常準確的數字,但是公益財團法人日本生產性本部發布的《自由時間白皮書2019》中,針對閒暇時間所做的活動,進行調查而統計出的結果還具有一定參考性。需要補充的是,這個調查,對象是15歲以上,79歲以下的男性和女性。

根據該書中「休閒活動的參加情況以及消費情況」寫道,2018年的將棋人口有680萬人。光看這個數字或許很難有個概念。那麼我們將這個數據,與圍棋和麻將進行比較,看一看最近10年參與人口的趨勢圖。

什麼是「參與人口」

在某項休閒活動上,一年有過1次活動的人(範圍為全國,推測值)。參加率是根據2019年1月,總務省統計局統計出的15~79歲的人口9,988萬人(男性4,962萬人,女性5,025萬人)計算出的結果。性別及各年代構成比例,是根據性別及各年代的參加率,以及性別及各年代的人數計算出的結果。(摘自《自由時間白皮書2019 P11調查方法》)

根據上面的圖表來看,將棋的參加人口大約為680萬人。根據推測,人口始終比圍棋要多2倍以上,但是和麻將的人口差不多。另外,和該人口人數差不多的休閒活動,其他還有「羽毛球·登山」(680萬人)、「高爾夫(練習場)」(660萬人)、「西式·日式服侍裁剪」(650萬人)等。不知道各位能否有個概念。

任何年代,都是男性>女性。那麼我們看看男性和女性分別都有什麼特點。女性從20多歲至50多歲,人數緩慢上升。而反觀男性,從50多歲至70多歲,人數開始持續上升。我們由此可以推測,男性在會把將棋作為自己的退休後愛好。

另外,這個調查沒有將未滿15歲的人統計在內。如果加上和家人下棋,在將棋教室學棋的中小學生的話,將棋的參加(競技)人口,應該會比前面提到的680萬人要高出很多。(很多地方推測將棋人口有約1000萬人)。

然後,我們繼續從白皮書當中的「休閒活動的參加·消費情況」,同時和圍棋、麻將進行比較,針對「參加希望率」和「費用」進行說明。

參加希望率

將棋:8.4%

圍棋:4.5%

麻將:8.6%

所謂參加希望率,就是:「今後想試試看,或者今後也想繼續玩下去」的人的比例。剛剛我們提到的「羽毛球」比例為7.8%,「登山「」為13.8%。

每一次花費的費用

將棋:560日元

圍棋:1080日元

麻將:580日元

全年平均消費:下段()內是詳情

將棋:7,100日元

(器材2,400日元,會費等4,700日元)

圍棋:20,300日元

(器材2,400日元,會費等4,700日元)

麻將:8,100日元

(器材-,會費等8,100日元)

將棋的「全年平均消費」趨勢

2012年……900日元

2013年……2,300日元

2014年……2,700日元

2015年……6,700日元

2016年……2,700日元

2017年……7,100日元

2018年……7,100日元

(圍棋因為沒有公布所有數據,所以只公布將棋的數據)

寫在最後

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的擴散,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對我們的閒暇時間帶來了很大的影響。2020年7月,目前全國各地很多活動以及業餘比賽都已經延期或取消,而很多將棋道場和教室等地方,因為需要保持社交距離,所以仍在苦苦支撐。

將棋因為可以不用出遠門,而器材只要在初期準備即可,並且不用考慮年齡和體力的因素都能樂在其中,是家人之間共通的愛好的極好條件。另外,「將棋Wars」、「將棋俱樂部24」等對局平臺的認知度也很高,可以在網絡上進行真實的對局。也可以不用過分考慮染上病毒,樂在其中。

如果想下將棋的時候,找不到合適的對手,那麼可以在網上下棋。如果覺得規則很難,門檻很高的話,不如先從「看將棋」開始享受將棋吧。

相關焦點

  • 日本高中生藤井聰太奪將棋二冠升八段:創最年少紀錄
    日本高中生藤井聰太奪將棋二冠升八段:創最年少紀錄 中文導報訊18歲的高中生將棋棋士·藤井聰太棋聖,8月20日在福岡市大濠公園能樂堂中舉行的第
  • 17歲日本將棋棋手「藤井聰太」取得歷史上最年輕的棋聖頭銜
    日本將棋棋手 藤井聰太 七段(17歲)打破了停滯了30年的紀錄,取得歷史上最年輕的棋聖頭銜。《龍王的工作!》原作小說家白鳥士郎發推特祝賀,並表示兩年期的動畫成真了。 所以說現在《龍王的工作!》16 歲就獲得龍王頭銜還讓小學女生成為自己弟子的人存在也就應該不奇怪了。
  • 17歲日本將棋手藤井聰太似漫畫男主,29連勝無敗績
    日本媒體6月5日報導將棋第91期棋聖戰16強淘汰賽中17歲的藤井聰太獲得冠軍挑戰資格,成為最年輕的挑戰者,時隔31年刷新紀錄藤井聡太七段、史上最年少でタイトル挑戦へ!藤井聡太七段は17歳10ヶ月20日で最年少でのタイトル挑戦の記録を31年ぶりに更新します。
  • 白鳥士郎發推祝賀將棋棋手藤井聰太
    《春物》有後日談?渡航表示DVD特典是正統續作! 糰子會有新希望嗎?恢復隨著七月新番的開播,宅民們終於可以開開心心得開始看四月那些令人期待的動畫了。但又因為某些令人期待的大作使出了「餵公子吃翔」的絕招,引發了口味清淡的觀眾的一致差評,所以大春物又成了不少人慰藉心靈的避風港。
  • ——圍棋和將棋的制度有何不同
    而將棋界的藤井聰太,圍棋界的仲邑堇等,生於21世紀的棋手接連出現,讓人增添了不少期待。將棋和圍棋都在1612年(慶長17年)的江戶幕府開始支付俸祿,然後經過了明治時代直到昭和,新聞報社就對各個棋戰開始贊助。不過針對棋手們的制度其實也有很大區別。這次我們通過各種數據,比較一下他們各自的區別。
  • 讓柯南帶你走進將棋的世界(上篇)
    日本將棋中有一種概念叫作「手駒」,這是區別於其他國家與將棋類似的遊戲的獨特的規則。將棋的棋戰獎金、在日本的普及人口與社會影響皆比圍棋稍高,是日本的第一大棋類。將棋的榮譽在名偵探柯南中,相信大家知道有一個很出名的將棋名人,那就是羽田秀吉。你知道羽田秀吉獲得了哪些成就嗎?
  • 日本14歲將棋天才少年輸了 29連勝書棋壇傳奇
    藤井聰太騰訊體育訊 北京時間7月2日晚,在東京澀谷區將棋會館舉行的日本將棋龍王戰決賽階段淘汰賽第二輪比賽中,14歲的天才少年藤井聰太四段經過101手激戰不敵22歲的佐佐木勇氣五段。此前6月26日的龍王戰決勝淘汰賽首輪,藤井聰太戰勝増田康宏四段實現正式比賽29連勝,藤井刷新了1987年由神谷廣志八段(56歲)創造的28連勝這一歷史最多紀錄。儘管昨日他的29連勝的腳步終止,但藤井聰太創造的這個連勝紀錄依然堪稱世界棋壇的傳奇。日本將棋起源難以追溯,可能與中國寶應象棋、印度恰圖蘭卡和泰國象棋有關。
  • 日本最年輕職業將棋手藤井29連勝 刷新該國紀錄
    原標題:日本最年輕職業將棋手藤井29連勝 刷新該國紀錄   據日媒報導,日本將棋最年輕職業棋手、14歲的藤井聰太四段本月26日在東京都澀谷區將棋會館舉行的龍王戰決勝淘汰賽中戰勝増田康宏四段,實現正式比賽29連勝。
  • 日本17歲將棋天才榮獲棋聖,龍王作者發推祝賀:我的作品沒有虛構
    最近這幾天日本的將棋界有個大新聞,17歲的天才選手藤井聰太取得了將棋棋聖稱號,並打破了日本將棋界30年來最年輕的棋聖記錄。不得不說能在這麼年輕的時候就獲得棋聖稱號,藤井聰太的天賦著實讓人欽佩,不過從他是日本史上最年輕的職業棋手來看,能在這麼年輕就獲得棋聖稱號也不足為奇。
  • 「AI太痛苦了」——圍棋名人對話將棋名人
    渡邊明:在圍棋界,現在最後一次出現在頭銜戰的棋手,年齡大概是多少歲呢? 井山裕太:一般是40多歲吧。 渡邊明:那和將棋界差不多啊。 井山裕太:渡邊明有沒有想過你大概還能在頭銜戰上站多少時間呢?
  • 怎麼看教會裡愛湊熱鬧的吃瓜群眾?
    文 | 若望著名翻譯家的兒子、音樂大師傅聰因為新冠而病逝的消息,充滿了各大朋友圈、微信群。不少人都在轉發關於他的生平介紹、資料以及有名的《傅雷家書》。可是筆者發現,這些轉發者當中,有不少是第一次知道傅聰這個人的,對他的生平事跡毫無了解,甚至連《傅雷家書》都不知道。
  • 2019年高考作文題目練習及範文:吃瓜群眾
    《藥》裡圍觀處決革命黨的情景,後來又出現在《阿Q 正傳》裡,只不過這一次圍觀的是槍斃阿Q ,而且很不讓人「滿足」。他還特意為「圍觀」量身定做了一篇小說《示眾》,寫一群路人如何三三兩兩地聚集起來,圍觀一個「穿藍布大衫上罩白背心的男人」遊街示眾。  這些無聊的圍觀群眾,被魯迅一併打包,裝進一個叫「看客」的籃子裡。從此,「看客心態」成為中國國民性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
  • 午休丨「吃瓜群眾」說吃瓜
    通俗些的說法就是:西北高而乾旱,日照時間長,光線強烈,瓜更懂得中庸之道,生長也就適可而止,不會太大,不會太小,糖分蓄積多,並且砸開之後瓤一定呈白砂糖般顆粒狀,但遇到雨水足的年份,瓜瓜都會內心膨脹,長得有些飄了,無論如何,群眾評價都是:甜;東南一帶地勢低多平原,瓜的生長季又在梅雨季,雨水多,光照時間短,瓜吸收的水分多,長得大,一般都顯得很不嬌小可愛,切開之後的瓤面,就像電熨鬥熨過的冰面,平整而無絲毫顆粒
  • 將棋棋手先崎學九段與抑鬱症的鬥爭(下)——請你不要去死
    但是這個疾病實在是太讓我難受,以至於我進入了不得不選擇治療的地步了。於是去年7月26日,我決定到慶應義塾大學病院精神·神經科入院了。在醫院有電視以及報紙,但是我已經很難理解內容了。看文字最嚴重的時候,只能看報紙頭條的大標題。就像我剛剛說的,患上抑鬱症之後大腦裡就開始變得亂七八糟的了。
  • 中國「吃瓜群眾」真強大,吃掉全世界70%西瓜
    西瓜產量穩居世界第一讓「吃瓜群眾」能吃上瓜炎炎夏日,一口西瓜,簡直清爽在口,甜蜜到心。但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吃西瓜可算個「奢侈」的享受。那時候全國西瓜甜瓜總面積不足百萬畝,生產水平低下,主栽品種以地方農家品種為主。這點西瓜哪夠「吃瓜群眾」分啊!
  • 將棋女流棋手竹俁紅 希望成為棋類節目主持人
    去年,將棋界藤井聰太六段的出色表現,加藤一二三九段的退役,以及羽生善治竜王獲得國民榮譽獎,讓將棋界充滿了話題。而將棋界的竹俁紅,不僅作為職業女流棋士徵戰,還作為綜藝界的明星,讓將棋界受到更多關注。最後選擇了早稻田大學,然後這裡還有的將棋部真的很棒。第一次進入將棋部的教室時,他們都非常熱情的歡迎我,多虧了他們才讓我很快適應了大學生活。  我在讀大一的時候,每周一到周六都有課。上完課後,只要沒有其他工作就到將棋部,和他們一起下棋。不過職業棋手不能參加大學生賽事,這一點有些遺憾。但是這也讓將棋這個項目不再是單純的個人項目了。進入大學之後知道有團體賽,這一點讓我很新鮮。
  • 日本將棋知識系列二――史上著名將棋棋士介紹
    近代將棋第一人,十四世名人,實力制第一代名人。他曾在著名的「南禪寺之戰」中大破關西名人阪田三吉,統一了東西將棋界。並且創立了先手必勝的換角腰掛銀定跡——木村定跡。升田幸三(1918-1991),棋士番號18。實力制第四代名人,順位戰A級連續在籍31年,初代王將。一生充滿了各種傳奇故事,敢於在二戰戰敗後隻身一人闖入美軍基地與美軍軍官爭論將棋存廢問題,還在曾經對名人香落對局並戰而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