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性病學組
尖銳溼疣(CA)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 的, 以皮膚黏膜疣狀增生性病變為主要表現的性傳播 疾病,高復發性是本病的特點。 目前 CA 的治療主要是 去除疣體及 HPV 感染組織, 而非針對 HPV 的病原學 治療, 因此尚沒有一種理想的治療方法可以有效解決 CA 的復發問題,現階段必須針對不同個體採取綜合的 防治策略, 儘可能消除疣體周圍亞臨床感染和潛伏感 染,減少復發。
1 處理原則
儘早去除疣體,改善症狀,儘可能消除疣體周圍亞 臨床感染和潛伏感染,減少復發。
2 治療方法[1-2]
2.1 醫院外治療 包括外用 0.5%鬼臼毒素酊 (或 0.15%鬼臼毒素乳 膏)、5%咪喹莫特乳膏及中藥等。 ①0.5%鬼臼毒素酊 (或 0.15%鬼臼毒素乳膏):每日外用 2 次,連續 3 d,停 藥 4 d,為 1 個療程。 如疣體未完全脫落,可重複治療, 最多 4 個療程。 對柔軟、 非角質化的較小疣體效果較 好。用藥疣體總面積一般不應>10 cm2,日用藥總量一般 不應>0.5 mL。 ②5%咪喹莫特乳膏[3]:隔日 1 次晚間用 藥,用藥 10 h 後,以肥皂和水清洗用藥部位,每周 3 次, 最長可用至 16 周。 對柔軟、非角質化的疣效果較好,復 發率較低。 ③中藥:有報導中藥用於 CA 復發的治療, 但受限於難以標準化及所採用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尚 未得到廣泛認可。 含鴉膽子等中藥的複方製劑對於各 部位 CA 疣體的去除及清除 HPV 病毒亞臨床及潛伏感 染有一定效果[4]。 任何外用藥物治療都可能引起皮膚黏 膜的不良反應,包括瘙癢、灼熱、糜爛以及疼痛等[5-7]。
2.2 醫院內治療 包括 CO2 雷射治療、液氮冷凍治療、手術治療、光 動力治療、 三氯醋酸或二氯醋酸溶液及微波治療。 ①CO2 雷射治療:適用於不同大小及各部位疣體的治療, 可有效清除疣體,但該治療復發率高,需與其他治療 方法配合以減少復發。 ②液氮冷凍治療:適用於大多 數體表部位,但冷探頭慎用於腔道內疣,以免發生陰 道直腸瘻等。 缺點是復發率高,疼痛明顯,皮下組織疏 松部位治療後可致明顯水腫。 ③手術治療(包括高頻 電刀、剪切術及刮除術):皮損較少時,適合剪切術,輔 以電灼等治療破壞殘餘的疣體並控制出血;對於巨大 疣、廣泛疣、肛周疣或肛內疣及兒童特殊疣體,可選擇 手術治療;對藥物或 CO2 雷射治療後仍有短期內反覆 發作的疣體也可考慮手術治療。 ④光動力治療[8]:局部 外用光敏劑氨基酮戊酸,再以半導體雷射器或發光二 極管(LED)進行局部照光治療,光源一般採用紅光 (630~635 nm), 每周 1 次, 若 3 次治療後皮疹消退< 50%,建議換用其他治療方法。 對腔道內 CA 具有一定 的優勢, 對外生殖器及肛周直徑>0.5 cm 或角化增厚 型疣體可聯合其他治療方法。⑤80%~90%三氯醋酸或 二氯醋酸溶液:單次外用,如有必要,隔 1~2 周重複 1 次,最多 6 次。 適用於治療小的皮損或丘疹樣皮損,不 能用於角化過度或疣體較大、數目多以及面積較大的 疣體。 治療時應注意保護疣體周圍的正常皮膚黏膜。 ⑥微波治療:通過振動中產生的熱效應和非熱效應使 疣體組織凝固、脫落達到治療目的,具有止血效果好、 無煙塵、無刺激性氣味及安全可靠等優點,但和其他 物理治療一樣復發率較高,需與其他治療方法配合以 減少復發。
3 治療方案選擇[1-2]
目前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任何一種治療方案優 於其他治療方案,也沒有任何一種治療方案適合於所 有患者以及所有疣體。 需根據疣體大小、數目、部位和 形態,並充分考慮患者年齡、個體差異和依從性,選擇 個體化治療方案。
3.1 外生殖器 CA 男女兩性外生殖器部位可見的中等以下疣體(單個 疣體直徑<0.5 cm,疣體數目<10 個)主張以外用藥物治療為主。疣體大小和數量均超過上述標準者,建議用 物理方法或聯合光動力療法治療。單個疣體直徑<0.5cm, 疣體團塊直徑<1 cm 者也可直接採用光動力療法治 療, 超出以上疣體大小建議採用其他物理療法聯合光 動力療法治療。
3.2 宮頸 CA 對宮頸外生性疣患者,在開始治療之前,需要確定 HPV 型別、明確宮頸上皮內瘤變(CIN)的等級、行脫落 細胞學檢查並且活檢了解病灶是否存在癌變情況,必 要時可請婦科專家協助診治。 確診的低危型宮頸 CA 可採用 CO2 雷射、光動力、手術治療、液氮冷凍、三氯醋 酸溶液及微波等治療方法。
3.3 陰道 CA 可選擇高頻電刀、CO2 雷射、三氯醋酸溶液及微波 等治療方法,也可選用液氮冷凍,但不可使用冷探頭進 行治療。
3.4 尿道 CA 光動力療法在尿道 CA 的治療上有獨特的效果已 被國內多項實驗所證實[8-9]。 此外,也可選用手術、CO2 雷射、液氮冷凍及三氯醋酸溶液治療。儘管對應用鬼臼 毒素、 咪喹莫特和含鴉膽子等中藥的複方製劑治療尿 道口遠端疣的評估資料有限, 一些專家還是主張在此 類患者中應用這些治療方法。對於反覆發生尿道口 CA 的患者,應行尿道鏡明確是否存在尿道內 CA。
3.5 肛周疣及肛內疣 肛周疣可採用液氮冷凍、CO2 雷射、 三氯醋酸溶 液、手術或光動力治療。 肛門疣有時並發直腸黏膜疣, 對肛門疣的患者應常規檢查直腸黏膜, 可採用直腸指 診、常規肛鏡或高分辨肛鏡。必要時可請肛腸科專家協 助診治。治療上可予手術治療或液氮冷凍,而三氯醋酸 溶液適合體積較小的病灶,咪喹莫特也具有一定療效, 此外單獨採用光動力療法配合柱狀光源或採用物理方 法聯合光動力療法也可用於肛管疣的治療。
3.6 巨大 CA 多採用聯合治療方案。 建議在治療前做組織病理 檢查明確組織是否發生癌變(如反覆發作、易出血、生 長迅速或醫生認為必要時)。 首要的治療是去除疣體, 可以選擇手術或者高頻電刀切除疣體, 然後配合光動 力治療或外用藥物治療。
3.7 亞臨床感染 CA 復發與亞臨床感染關係密切,因此在藥物治療 或物理治療前, 可先作醋酸白試驗, 明確可疑感染部 位,儘量清除亞臨床感染,以減少復發。 對於無症狀的 亞臨床感染,如果沒有並發 CA,以密切隨訪及預防傳 染他人為主。
4 特殊情況的處理
4.1 妊娠[10] 妊娠期忌用鬼臼毒素和咪喹莫特。 由於妊娠期疣體生長迅速,在妊娠早期應儘早採用物理方法如液氮 冷凍或手術治療。 如無其他原因,沒有足夠的理由建 議患 CA 的孕婦終止妊娠, 人工流產可增加患盆腔炎 性疾病和 HPV 上行感染的危險性。 在臨近分娩仍有 皮損者,如阻塞產道,或陰道分娩會導致嚴重出血,最 好在羊膜未破前行剖宮產。 出生後的新生兒應避免與 HPV 感染者接觸。必要時需請婦產科和性病科專家聯 合會診處理。
4.2 並發免疫功能受抑制患者(包括並發 HIV 感染者)[11] 應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對於 HIV 感染或其他原因 使免疫功能受抑制的患者,常用療法的療效不如免疫 正常者,治療後也更易復發。 依不同情況,可採用多種 方法聯合治療, 這些患者更容易在 CA 的基礎上發生 鱗狀細胞癌,因而常需活檢來確診。
4.3 反覆復發的患者[12-13] 復發是 CA 治療的常見問題, 復發者以同樣療法 治療仍然有效。復發常見於治療後 3~6 個月。處理時, 應對患者進行適宜的健康教育,可在冷凍、雷射或手 術清除疣體後局部外用免疫調節劑如咪喹莫特、局部 注射幹擾素或外塗 α2b 幹擾素凝膠[14]。 而系統使用免 疫調節劑如白細胞介素(IL)-2、卡介菌多糖核酸、胸 腺肽及幹擾素等尚缺乏明確有效的臨床證據。 局部應 用光動力療法,配合其他治療方法可降低復發率。 如 出現疣體易出血、生長迅速,或醫生認為必要時,應行 組織病理檢查明確診斷。
4.4 兒童 CA 醫院內進行的 CO2 雷射、液氮冷凍、微波及三氯 醋酸等治療方法由於疼痛及需要多次治療, 故患兒耐 受性較差且不易接受。儘管鬼臼毒素、咪喹莫特和含鴉 膽子等中藥的複方製劑應用於兒童的大規模臨床評估 資料有限,仍有報導在兒童中應用是安全有效的[15-16], 有專家建議可以在監護人知情同意的情況下使用,並 注意使用方法的優化,儘可能減少不良反應。
5 隨訪
CA 治療後的最初 3 個月,應囑患者每 2 周隨診 1 次,如有特殊情況(如發現有新發皮損或創面出血等) 應隨時就診,以便及時得到恰當的臨床處理。同時應告 知患者注意皮損好發部位,仔細觀察有無復發,復發多 發生在最初的 3 個月。 3 個月後,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 況,適當延長隨訪間隔期,直至末次治療後 6 個月。
6 判愈與預後
CA 的判愈標準為治療後疣體消失, 目前多數學 者認為,治療後 6 個月無復發者,則復發機會減少。CA 的預後一般良好,雖然治療後復發率較高,但通過正 確處理最終可達臨床治癒。
7 健康促進與保健
CA 患者應行性傳播疾病篩查,尤其是梅毒和 HIV 的篩查。女性患者應定期行宮頸細胞學檢查,但並不需 要比普通人群更頻繁。要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如吸菸與 疣體的發生具有相關性,因此久治不愈患者應戒菸。
8 性伴的處理
患者 6 個月內所有性伴都應接受性傳播疾病篩查 和體格檢查,同時提供有效的諮詢服務。 男性 CA 患者 的女性性伴可做宮頸細胞學篩查及高危 HPV 檢查[2]。
9 預防
9.1 健康教育 加強健康教育, 避免不安全性行為如非婚性行為 等。
9.2 安全套 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生殖道 HPV 感染的危險性, 也可以減少 HPV 感染相關疾病 (即 CA 或宮頸癌)的 危險性[17-18]。 但是 HPV 感染可以發生在未被安全套覆 蓋或保護的區域如陰囊、陰唇或肛周。
9.3 HPV 疫苗[1,19-20] HPV 疫苗可有效預防特定型別的 HPV 感染,但 不能用於治療已發生的 HPV 感染和已存在的 CA。 目 前在美國已獲批的 HPV 疫苗有 3 種: 二價疫苗預防 HPV 16、18 型感染;四價疫苗預防 HPV 6、11、16 和 18 型感染;九價疫苗預防 HPV 6、11、16、18、31、33、45、52 和 58 型感染,其中二價疫苗在國內已經上市。 女性可 接種任意一種 HPV 疫苗,而男性推薦接種四價或九價 HPV 疫苗,並可間接降低女性HPV 感染風險。 接種年 齡推薦 11~12 歲,最早可低至 9 歲,13~26 歲未接種過 或未完成疫苗系列接種者可補接種; 之前未接種過 HPV 疫苗的免疫功能不全者(包括 HIV 感染者)和男 男性行為者(MSM)推薦在 26 歲前接種疫苗。 目前國 內 HPV 疫苗應用時間尚短,長期大規模臨床評估及遠 期不良反應監測資料有限,有待進一步驗證。
[本學組結合近年來國內外研究進展,反覆討論和修改制定 了本共識,供國內同行參考,參加本共識修訂的人員有(排名不 分先後):徐金華、楊森、鄭和義、陳祥生、周平玉、連石、劉全忠、 王千秋、張誼芝、尹光文、李玉葉、李文竹、齊蔓莉、李維雲、李珊 山、孫令、陳麗、程浩、王群、王合、李久宏、周向昭、李文海、倫文 輝、宋清華、鄒先彪、馬翠玲、林昭春、楊立剛、鄭佔才、劉偉、施偉 民、陸小年、林能興、梁雲生、田洪青、金英姬、勞力民、張海萍、佔 城、王文嶺、王蘇平、韓建德及張子平;本文由陸小年及徐金華執 筆]
參考文獻略。
來源: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性病學組,尖銳溼疣治療專家共識(2017)[J], 臨床皮膚科雜誌,2018 ,47(2) 125-127.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