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蜂蜜的蜜袋鼯。
「趁年輕,趕快把生活折騰成你想要的樣子。」這是福建農林大學2015級動物科學專業學生小柏的個性籤名。
這兩年,小柏養了一群個性寵物,有能飛的蜜袋鼯、碩大的南非牛蛙、毛茸茸的捕鳥蛛、色彩絢麗的豹紋守宮,還有大尾巴沙鼠……
最近,一則關於他的視頻——「福州男大學生寢室開動物園,全是高顏值萌寵」在網上火了,還上了熱搜。小柏表示,這些萌寵,是自己在校外租房養的。
校外租房子
養了群「萌寵」
小柏全名柏承馳,來自貴州,今年22歲,大三,瘦高個,戴眼鏡。記者見到他時,他穿著迷彩服。
和普通大學生一樣,他也住在學校宿舍,只是為了獨特的愛好,在校外又租了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安置寵物。租住屋內擺放著整齊的保育箱,有50多個,像50多個小房間。有些保育箱裡住著百來只沙鼠,還有作為食物的大麥蟲、櫻桃蟑螂等。膽小的人,怕是要對這個房間敬而遠之。
「沙鼠看上去像倉鼠,但是壽命長,而且親近人。」小柏說,沙鼠有一條像通心粉一樣的肥尾巴,所以被稱為通心粉鼠,這百來只沙鼠都是他培育出來的。
小柏養的寵物中,最吸引人眼球的還是冷血爬行動物,如豹紋守宮(壁虎科,屬蜥蜴亞目)、捕鳥蛛、南美綠角蛙、非洲大牛蛙、窄橋蛋龜等。
小柏從鋪設加熱墊的盒子內拿出幾隻豹紋守宮。這些豹紋守宮覆滿棘狀鱗,呈現不同豔麗色彩,看著嚇人,卻不愛動,摸上去熱乎乎的。
「普通品種200元,基因好的一隻2000元呢。」小柏說,豹紋守宮一般可以活15年以上,他的目標是,畢業前能培育出它們的第二代。
毛茸茸的捕鳥蛛,小的一釐米長,大的巴掌大。「只要掌握習性,它們並不會傷人。」小柏打開手電筒,照在手心中的捕鳥蛛上說:「瞧它們,強光下呈現出黃色和紫色,非常漂亮。」
小柏還養了非洲牛蛙。「體型巨大就是它們的魅力所在。」小柏指著架子上一隻泡在防腐液中的大蛙介紹,這是他不慎養死的一隻牛蛙,因為不舍,就製成了標本。
小柏飼養的這些個性寵物,多是通過網購或玩家間互相交換而來的。據小柏介紹,它們都不是野生保護類動物。「綠鬣蜥那樣的野生保護動物,並不會去養。」
小柏展示他飼養的巴掌大捕鳥蛛。
自小怕爬蟲
現在成「專家」
養這麼多另類寵物,小柏卻說自己小時候怕爬蟲。
「大一到農林大學,一個學長養了蛇、蜘蛛,我想試著養,練練膽子。」小柏說,大一下學期,他買來了捕鳥蛛、刺蝟、沙鼠等寵物,開始學著飼養。
上述寵物養起來負擔不輕。兩棲爬行動物對生活環境要求苛刻,需要保暖設備,不然熬不過福州的冬天。為了養好它們,小柏除了在校內勤工儉學,還到校外兼職當服務員。
今年,小柏給動物們在校外安了家。
每天課餘,他會花兩小時給寵物們餵食、換水、做衛生。
動物和人類一樣,免不了生病,他就上網絡查詢,終於從普通玩家成了「小專家」。在餵綠油油的角蛙時,他夾起一隻大麥蟲裹了維生素和鈣粉才餵食,說這樣才能防止角蛙營養不良。
小柏表示,如今的生活雖然累,壓力大,但自己樂在其中。「市面上存在買賣野生動物當寵物的情況,也有許多人半途而廢拋棄寵物,而我能做的是,在法律允許的範疇,科學飼養,做自己喜歡的事!」
提醒
另類寵物隱患多 需注意文明飼養
福州市有害生物防治協會會長林奕辰介紹,現在越來越多市民飼養個性寵物,其中大多數並非中國原產物種,來源多是人工飼養的或是從國外養殖場引進的。如果飼養者沒有看管好,這些外來寵物一旦出逃,或者飼養者半途隨意棄養,可能給本地物種帶來威脅,就像巴西龜一樣。
此外,他提醒,飼養另類寵物,要按規定給寵物打疫苗,防止疾病傳播。「比如捕鳥蛛有些是有毒性的,守宮類可能攜帶病菌,這些都要注意。」
對於另類寵物,他建議:沒有條件的不要飼養,如果養了一定要負責到底,文明飼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 文/攝)
原標題:農林大男生打造「神奇動物王國」 全是「高顏值」
責任編輯:袁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