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熟:男子在魚塘垂釣溺亡 法院為何判決魚塘老闆無責?

2021-01-16 騰訊網

張某在常熟某服裝廠工作,平時是一名垂釣愛好者。2019年8月一個風雨交加的早晨,張某從廠裡至附近的魚塘釣魚,不慎落水溺亡。家屬認為,魚塘老闆不顧天氣原因放任張某進入魚塘釣魚,在意外發生後也未及時進行施救、報警,導致張某身亡,要求魚塘老闆賠償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等各項損失共計60多萬元。

審理中經多方查證,發現事件經過與死者家屬所稱並不一致,張某的溺亡另有隱情。2019年8月10日,第9號颱風「利奇馬」於當日凌晨1點45分前後在浙江省溫嶺市沿海登陸,常熟天氣預報顯示,白天暴雨,東風9-10級。

考慮到大風天氣,當天早晨5點28分,魚塘老闆朱某在釣魚微信群中發了通知與公告,告知釣友魚塘因天氣原因封塘一天。根據當事人提供的微信聊天記錄顯示,張某在前一天晚上就知曉第二天有大風,並且表示:「大風就不去了,沒法釣啊。」當天4點35分,有釣友在微信裡詢問張某出發了沒,張某說「沒有」、「我怕杆拋不出去」。然而張某工作的廠區監控顯示,當天5點35分,張某騎電瓶車離開工廠前往魚塘釣魚。

本案所涉的釣場由老闆朱某經營,釣場周圍用金屬格子網圍住,進出有一個大門。但格子網不牢固,掀起來就可以進去。據釣友及老闆回憶,前一天夜裡釣場營業到凌晨2點結束,之後魚塘大門一直緊鎖,並未打開。根據釣友陳述,進入釣場釣魚需要付費,正常情況下到魚塘付錢之後下竿,如果和老闆熟悉可以下竿後付錢。

然而出事當天,並無證據表明張某向魚塘老闆告知了其前去釣魚的事實。當天早晨8點鐘,魚塘老闆朱某在其釣場發現了漂浮的白色釣箱及門外的電瓶車,隨即微信聯繫張某,但無人回應,遂懷疑張某溺水。隨後張某的朋友趕來,一起將已沉入魚塘的張某屍體撈起,並報了警。

法官認為,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本案中現有證據無法證明張某是經被告允許進入釣場的。張某不會遊泳,其在明知天氣狀況特別惡劣尤其是在有9-10級大風而不適宜釣魚的情況下,仍擅自進入被告朱某經營的釣場釣魚,以致落水溺亡,屬於自甘風險的行為,由此引起的後果應自行承擔。

事發時,被告朱某發現張某的釣具和魚竿浮在水面上,就將物品撈了上來,但因為人已經溺水並沉入水底而沒有發現張某落水跡象,張某家屬主張意外發生後被告沒有及時施救和報警,缺乏事實依據,最終判決駁回了張某家屬的賠償請求。張某家屬不服上訴,二審維持原判。

法官提醒:

在參與有一定風險的戶外活動時,一定要注意做好防護措施。如果在明知有巨大風險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危險行為,共同參與人或場地負責人在盡到應盡的注意義務及保障義務之後,對損害發生不承擔責任,所有不利後果將由行為人自擔。

來源:江蘇省常熟市人民法院

編輯:史梓敬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放電」的垂釣——魚塘垂釣觸電隱患調查
    垂釣魚塘上方懸置電線的現象,也因此受到廣大垂釣愛好者的關注。  垂釣魚塘上方懸置的電線究竟是屬於何種電線,其從何而來,危害又有多大?對於廣大垂釣愛好者和魚塘經營者而言,在日常垂釣和經營中應如何避免觸電事故的發生?近日,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 納溪區天仙鎮:12歲男孩魚塘溺亡 死因不明僅獲補償
    12歲男孩在失蹤16天後從村裡一魚塘裡浮出水面,因溺死原因不明,家長訴魚塘主人賠償未獲法院支持。後經法院調解,魚塘業主一次性賠償溺死小孩父母5000元。法院審理現場2017年1月15日,家住瀘州市納溪區牟觀村七組12小孩陳鐿突然失蹤,在找尋兩天未果後,1月17日,陳鐿父親陳朝進和母親梁海蓮向瀘州市公安局納溪區分局報案。
  • 收費魚塘釣魚,掌握5個知道,3條垂釣技巧,多釣魚不難
    為了讓大家在魚塘釣好魚,多釣魚!今天分享5個大家需要知道的「內幕」,在配合分享的三個垂釣技巧,那麼滿足上方所想就沒有那麼難了!一、知道魚的數量魚塘當中每次放魚的數量不一樣,而且底部的魚數量也會有所變化。所以要想釣好魚,首先得清楚魚的數量!如果盲目下竿可能會空手而歸,所以這個信息要打聽清楚!底層魚一般都是大概信息,實則要看放魚的數量,方便制定後續垂釣思路!
  • 去魚塘釣魚要當心,老闆做的這些事,可能會讓你很吃虧!
    去魚塘釣魚要當心,老闆做的這些事,可能會讓你很吃虧!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釣魚不但需要跟魚兒鬥智鬥勇,同時也需要自己耐得住性子,而對於那些常年都喜歡去黑坑垂釣的釣友來說,除了剛說的兩個外還需要跟魚塘老闆「鬥」。
  • 為何近些年農村挖魚塘養魚的多了?魚塘消毒用什麼比較好呢?
    為何近些年農村挖魚塘養魚的多了?魚塘消毒用什麼比較好呢?文/農夫也瘋狂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不是這樣,在農夫的家鄉這邊,近些年挖魚塘養魚的確實多了不少。在為何很多外出打工的人返鄉回來挖魚塘養魚呢?(1)為何近些年農村挖魚塘養魚的多了?養魚掙錢嗎?放在十年以前,農村裡養魚的真不多。在我們這邊,有好些魚塘都是閒置的,根本就沒人去承包。但是近兩年很少有魚塘閒置了,並且有不少人還自己出資挖魚塘來搞養殖。這是為何呢?農夫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 亂排汙到魚塘導致魚大量死亡 養魚戶告上法院索賠六萬
    亂排汙到魚塘導致魚大量死亡 養魚戶告上法院索賠六萬2012-10-26 14:09:00  水產養殖網  ,但已有一定量的臭水流入,致魚塘內魚類大量死亡。部分雞糞即隨灌溉渠內的水流入原告魚塘,原告魚塘裡的魚開始死亡。
  • 魚塘一個月死了3萬斤魚 疑似與旁邊化糞池有關
    ,經營18畝魚塘、12畝垂釣園。最近,魚塘裡的魚,斷斷續續死亡,粗略算,有3萬多斤。 昨天,他和妻子把死了的魚,一條條打撈起來,掩埋在地裡,心情有點沉重,「損失了近10萬元,再這樣下去,連老本都要賠光了。」 化糞池緊挨著魚塘 小李的魚塘,就在村子裡,開了有20多年,主要品種有鯰魚、草魚、鯉魚、青魚、錦鯉等,是村裡規模較大的生態魚塘。
  • 普洱檢方稱魚塘浮屍案男子未遭刑訊逼供 警方:被魚咬傷
    普洱魚塘浮屍案男子稱未遭刑訊逼供,警方稱傷痕系被魚咬  6月15日,澎湃新聞獨家報導了雲南省普洱市男子夏文金被警方「秘密羈押」釋放後漂屍魚塘事件,引發輿論關注。
  • 垂釣混養魚塘,掌握這樣應對竅門,釣多少魚你說了算
    有些地方由於自然水域比較稀少,興起在魚塘釣魚,釣友們都稱之為黑坑。很多釣場為了滿足垂釣的需求,會在池塘裡面放不同種類的魚俗稱混養塘。很多人都想釣但是釣不好都,這裡面的魚情比較複雜。不管是漂相還是吃口,對釣線餌料要求都很多,一般人去這裡面都是白浪費錢。
  • 女子懷疑丈夫外遇 毒死家裡魚塘5000條地圖魚
    晨報訊(主任記者 劉果園)懷疑"丈夫"外面有人,兩人大鬧一場後,"妻子"孫某將倆人共同經營的魚塘裡的5000條地圖魚毒死。  昨日,記者從海城法院了解到,孫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  一年前,5000條熱帶觀賞魚漂浮在劉某的魚塘中,一動不動,每條魚都有10~13釐米大小。"
  • 春季垂釣,20元一天的魚塘收穫5斤多魚獲
    時間:2018年03月17日天氣:多雲 3級風 16度釣場:農村廢棄魚塘,20元一天魚塘餌料:江湖獵人,紅蟲鯽魚種:鯽魚,鯿魚,翹嘴魚,鯽魚等線組:1.0主線 0.6子線鉤型:2號鬼牙伊豆又是周六這次的釣點是一個廢棄的村莊,我和其中一個朋友垂釣一處廢棄的窯廠儲水塘 。另外一個朋友選擇了一處20元一天的半野生魚塘。下面進入正題.....路途遙遠,開車需要30分鐘,鄉村小道行駛別有一番風味。
  • 兩男子深夜向魚塘投放農藥 致大量魚死亡被判刑
    本報駐馬店訊(記者陳磊 特約記者朱劍鋒 通訊員趙洪友 潘世平)因對他人承包魚塘不滿,在秋天鮮魚上市時節,兩男子竟深夜向他人魚塘內投放農藥,致魚大量死亡。二人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可最終難逃法網。  2014年11月20日早上,西平縣出山鎮村民劉某前往自家承包的魚塘餵魚。
  • 魚塘改釣魚場,收入翻番
    劉大叔自己家裡有兩個魚塘,一開始就是通過養魚來過生活的。在魚塘的周圍也會種菜,還有就是養各種家禽。每一年的收入也還可以,在村裡的生活也算過得去。但是劉大叔就是靠著魚塘賺取生活來源的,還是硬著頭皮養魚。 因為劉大叔已經養了半輩子的魚,所以也有很多朋友也是做這一個。就在近年,劉大叔的很多朋友開始利用自己家的魚塘,開起了農莊。 小雪前面說過,南方最典型的就是桑基魚塘,魚塘為基礎,周圍有其他的農作物。把這一個弄好直接作為農莊其實可以說是佔據了地利的優勢。
  • 魚塘老闆捉一筐魚,不賣不吃全部活埋,江蘇網友:好
    在這些魚中,有一筐魚,魚塘主將它們全都給弄死了。要知道,魚還是新鮮的才好吃,於是我忍不住問了魚塘主為什麼要這麼做,不過走到跟前,我就發現,這些魚長得有些奇怪,從前我沒怎麼見過。魚塘主說這些魚平時在魚塘裡面禍害魚,特別的招人恨,而且渾身上下沒有幾兩肉,沒什麼好吃的,所以我抓到它們都會將它們弄死,然後找個地方埋起來。
  • 自養魚塘垂釣,如何在最短的時間上魚?釣位和窩料是重中之重
    我說的自養塘是指那些不具有商業性質的魚塘,裡面的魚大多都是養來自己吃的,這種塘在農村比較常見,除非是認識的朋友,否則不對外開放很多人一聽是養魚塘還不對外開放,就感覺特別容易釣,弄幾條魚猶如囊中取物一般,可當你真正下杆後就會發現,其實也沒那麼簡單想在自家魚塘試試身手?選對釣位打好窩,你已經成功了一半!
  • 杭州一老闆挖個魚塘,讓用戶免費釣魚,結果馬雲都驚呆了…
    杭州一老闆挖個魚塘,讓用戶免費釣魚,結果馬雲都驚呆了… 時代榜眼 前幾天一魚塘開張 釣魚費用是100
  • 眉山六男子釣魚釣成魚塘之主 經營半年虧十萬
    戲劇性的一幕是,最終魚塘以1.5萬元「回租」給了上任老闆,而對方在收回魚塘後立刻恢復原規定:釣魚按斤算,恢復茶位費。「吃喝玩樂都會,說到經營魚塘沒人會。」楊鑫等「股東」都承認,失敗是必然的。只是,把愛好當生意,生意垮了,連愛好都意興闌珊了。
  • 以案說法:魚塘的魚被排放的汙水毒死了,環境汙染侵權由誰舉證?
    原告陸開文訴稱:2004年7月被告排放的汙水流入原告的魚塘,致使魚塘水體汙染,導致原告塘內飼養的魚、蝦大量死亡,給原告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後經被告同意將死魚打撈出來,被告賠償差價,當時以每斤2元的價格低價處理了666.6斤,但事後被告又不同意賠償,故訴至法院,要求被告賠償監測費、調解費、調查費、交通費和差價計人民幣
  • 男子釣魚不滿被收茶水費 承包整個魚塘半年虧10萬
    「我們想改變世界,卻連一個魚塘的規矩都沒改變。」拿回魚塘最後帶來的1.5萬收入,楊鑫心裡極不是滋味。一年半前,他和釣友六人因為不滿農家樂老闆釣魚15元一位茶水費的「捆綁消費」,怒而租下帶魚塘的農家樂,決定當作「大家休閒的釣魚場所」,順帶經營。既是愛好,又是生意,每人每年租金不過兩千多元,投入也小。
  • 重慶一魚塘被人放數條「鱷形魚」,塘主渾然不知魚被吃光
    近日,在重慶的一處魚塘,發生了一件怪事: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魚塘,竟「潛入」了數條「形似鱷魚」的怪魚,魚塘主卻忽然不覺。 (這是一種滿嘴尖牙,最大可達3-4米長,上千斤的淡水兇獸) 事件曝光之後,也是迅速引起許多網友、尤其是釣魚愛好者的關注——有人聯繫這家魚塘是收費供人垂釣的垂釣塘的信息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