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的貓咪,是不是每次睏倦或者想吃美食的時候,會變得十分溫順黏人,想怎麼摸就怎麼摸,但每每當你擼貓正酣的時候,它卻突然變臉,回頭就是咬上一口!
嗐(⊙o⊙)…
都說「貓咪越小越親人」,雖然不知道這句話靠不靠譜,但是愛恨確實是只在一瞬間,畢竟它們可不知道鏟屎官的心中寒啊…
愛之深,只能深受咬之切。這年頭身上沒有幾個貓咪劃痕,都不敢自稱「鏟屎官」,瞧瞧身上的「蘿蔔絲」或小坑洞,不免心有餘悸。
所以各位家長,擼貓時,當發現以下信號,可要注意趕緊停手吧…:
(1)不停擺動尾巴和壓低耳朵;
(2)視線開始隨著你的手遊走;
(3)開始不開心地哼哈;
貓咪愛咬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是玩耍性攻擊:
玩耍性攻擊(Play Aggression)
普遍的觀點為:是貓咪針對鏟屎官表現得有些「粗魯」的、模擬狩獵為目的的玩耍性攻擊行為,一般見於幼貓和2歲以下的貓咪。
我們會經常看見,貓咪每天進行的狩獵遊戲,像:追逐、進攻、伏擊、跳躍、擊打、扑打、抓撓、啃咬等動作。
尤其是鏟屎官晃動的手可能剛好成為貓咪們的「狩獵對象」,激發貓咪的狩獵本能,從而對鏟屎官發起攻擊。
圖|網絡
尤其是很多家長喜歡用手逗貓,久而久之,貓咪們就會形成認知:手是可以玩、可以咬的東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無意識的動作,會讓貓咪以為你在跟它玩哦。
而且當貓咪長大後,會很難改掉這個毛病,它們的牙齒也會變得更大更堅固,下顎也會變得更有力,這時咬人後就很可能會造成傷害。
擼貓也是講究手法、部位及時間的,如果你的撫摸令貓咪不適,它可能會通過咬人或抓人來告訴你「走開」。
不過貓咪比較能接受頭部、下巴部位被撫摸,尾巴根兒雖然也是貓咪被撫摸會感到有些舒服的部位,但不推薦為第一觸碰區域,除非你們已經建立了足夠的信任感。
如果貓咪正在承受傷病疼痛(如外傷、關節炎、腫瘤等),一般的玩耍或者撫摸就可能讓它們感到不適,甚至會通過咬人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明顯的例子比如:貓咪術後趴窩時,去抱貓咪時候,會扯到傷口;或者貓咪的尾巴被夾住;或者長期慢性疼痛,如關節炎。
如果以前玩耍習慣良好的貓咪突然變得比較暴躁,在被觸摸後還會開始有咬人的行為,這時最好將貓咪帶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當貓咪處於發情期的時候,往往異常興奮和躁動不安,這個時候,貓咪情緒並不穩定,攻擊性增強,如果你的觸摸讓它感到不耐煩不舒服,也會出現貓咪咬人的情況。
無論是人還是寵物,在休息過後都會有充足的精力,而為了消耗精力,貓咪們就會需要狩獵遊戲。因此家長們需要為貓咪們安排合理的遊戲。
用逗貓棒不要用手
用逗貓棒能滿足貓咪狩獵遊戲需求,也能夠促進與貓咪的親密度,每天只需10分鐘左右,即可讓貓咪消耗充裕的精力。
此外,在幼貓時期是可以大聲制止的,發出「啊」的聲音,或者說「不」,然後立馬走開,讓它冷靜。
循序漸進的逗貓咪
培養貓咪玩遊戲,注意增加它們對這個遊戲的興奮度,同時也要注意強度,就像人類一樣需要做熱身動作,初始時節奏一定要緩慢、溫和。以免過度運動,可以給予表揚和適當的零食獎勵。
若此時貓咪還是咬你的話,你可以把手往它嘴裡塞,讓貓咪措手不及,當貓咪覺得不舒服難受,就會失去咬人的欲望,停止咬人行為。
但需要注意,如果你家的貓咪咬人非常狠,還是不要這樣進行操作。
為貓咪做絕育
絕育後,一方面:能夠有效地預防生殖系統疾病。
如因生殖器官的摘除,術後可消除雌性犬貓卵巢和子宮腫瘤、以及雄性犬貓睪丸癌等生殖系統的疾病風險。
另一方面:能夠減少行為問題。
如發情時亂叫、拖地爬行、瘋狂翻滾、亦或攻擊鬥毆、亂尿噴尿等一系列發情出現的問題。
如果咬傷不嚴重,建議立即用肥皂水衝洗傷口,並用碘伏消毒,以免被細菌感染。
如果咬傷比較嚴重,傷口較深,出血量大,建議衝洗傷口後去醫院進行消炎止血的處理,配合注射一下疫苗以免引起感染。
通常在以下情況下,需務必去醫院:
傷口腫脹
傷口疼痛
出血沒有停止
肉被咬傷撕裂
感覺不好
訓練貓咪養成良好玩耍習慣,是一件日積月累的事情,寵爸寵媽們一定要放平心態,儘可能不要採取各種懲罰貓咪的方法,以免造成不可逆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