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披露,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的碩士研究生孫智新、博士曾晗和研究員趙方臣,在華北地臺寒武紀中期饅頭組地層中,發現了一類5億年前的獨特的三葉蟲。這類三葉蟲擁有特殊的頭部輪廓,就像一對兔耳朵,因此被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11月27日,孫智新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之所以該三葉蟲的命名中帶有「範特西」,是取「一語雙關」之意,「範特西」既是英文「Fantasy」的音譯表明該類三葉蟲具有奇特的外貌,同時也是因為自己和團隊都很喜歡周杰倫的《範特西》這張專輯。
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介紹,目前「耳形範特西蟲」(Phantaspis auritus)相關研究被作為「編輯推薦」文章發表在經典古生物學期刊《波蘭古生物學報》上。
該團隊研究發現,「耳形範特西蟲」具有一個狹長的頭部,其長度接近背殼總長度的一半;鞍前區向前誇張的延長,中部有一個明顯的凹口,使得頭蓋前部形似一對「兔子耳朵」;由於特殊的頭蓋形態,活動頰也特化成側邊緣平直的砍刀狀。這些特徵及其特殊的眼脊和頭鞍特徵,使範特西蟲明顯不同於同時期的任何其他三葉蟲屬,成為寒武紀三葉蟲家族的又一新成員,同時也成為褶頰蟲家族中罕見的頭部特化類群;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新物種也為寒武紀中期三葉蟲的頭部特化提供了一個獨特的例子。
談到該類三葉蟲的命名,孫智新笑言這是「範特西」是一個「一語雙關」的名字,一方面是因為「耳形範特西蟲」外形明顯與同時期的其他三葉蟲不同,所以「範特西」是英文「Fantasy」的音譯,用來顯示該類三葉蟲具有奇特的外貌。另一方面他和團隊的夥伴都很喜歡音樂人周杰倫,尤其是《範特西》這張專輯。「範特西」這個名字提出後,大家都表示同意。「古生物的命名權是按照論文的有效發表來定的,我們團隊第一個發表了相關研究內容,命名權就在我們手裡,以後的研究如果要提及我們發現的這類三葉蟲,都將使用『耳形範特西蟲』這個名字。」孫智新說。
孫智新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耳形範特西蟲」是從山東濰坊的地層中發現的,團隊經過觀察研究發現這是一種之前沒有被發現的新三葉蟲種類。「雖然三葉蟲的種類非常繁多,發現新的種類並不鮮見,但是濰坊這一帶的三葉蟲研究歷史已經相當悠久了,新種類的發現比較難得。『耳形範特西蟲』也是該地區今年唯一發現的新的三葉蟲種類。也讓我們認識到研究無止境,新的發現一直都在等著我們。」
實際上,作為一個古生物研究者,「耳形範特西蟲」並不是孫智新參與發現的第一個新古生物。今年,該所研究人員還在山東臨沂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原始節肢動物,並命名為「線紋心蝦」。「當時給這種『奇蝦』命名的時候,就是因為它們都長著『愛心』形狀的頭。」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李卓雅)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Qnews
有線索請私信或發郵件(shehui@ynet.com)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北京青年報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