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0年來,玩賽車的代價從來沒有增加過,以前它讓你傾盡所有,現在它依然如此。 by馬特·布朗
你且看過電視裡F1賽車奔馳疾嘯,來去如風;
你且看過賽車手帶著頭盔,瀟灑無比。
而今天,官微君要告訴你
在江理工,有這樣一群人,有這樣一個車隊,經過無數個夜晚的設計,無數個凌晨3、4點的加工製作,今年十月份,帶著他們心愛的賽車就要去參加比賽啦!
龍城車隊隸屬於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於2015年7月初在本田節能車大賽項目組的基礎上成立。
目前參加三項賽事:中國大學生方程式大賽,中國大學生巴哈大賽和本田節能車大賽。
車隊設有懸架組、制動組、轉向組、傳動組、電控組、車身組、車架組。整個團隊由來自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商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材料工程學院、藝術學院的同學組成,車隊秉承創新、凝聚的理念,用夢想打造屬於自己的賽車,以堅持創造更大自我價值,走向更美未來。
是不是很帥呢?
官微君有幸聯繫到了他們車隊的負責人,請他們給我們分享了他們車隊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整個暑假我們都在學校造車,中秋國慶也一直在,沒有假期,為了10月份的比賽。
一年12個月,10個月在設計,加工製造,2個月在練車調試,同學們只有機會見證我們馳騁校園的風光,卻不能看見我們背後的汗水。
暑假我們大多申請留校,兩個月的時間,留下來,將電腦裡的設計圖紙化為奔馳的賽車。每天工作到11點左右回去,西門買炒冷麵(超好吃,現在好像換地方了)然後翻牆回宿舍,北苑男生宿舍真好爬(哈哈哈哈)。我的大四學長們(準確說是已經畢業)經常通宵工作到凌晨3,4點,凌晨4點的江理工你見過嘛見過嘛~~~學長們在6、7月份已經畢業,SO暑假沒法申請留校住到宿舍裡去,當然也是為了方便,他們吃住都在車隊,在對面教室打地鋪。我們把對面教室拾掇拾掇搬來張桌球桌,幹活幹久了也會來切磋兩球,後來開學不讓打了(嗚嗚嗚····)
激情燃燒的歲月
有一次我為巴哈3D列印集油盤(車隊有3D印表機的哦),第一次打出來,量了一下尺寸,只差了兩毫米,怎麼辦?只能重打。重打一次代價是相當大的,首先我要去改設計圖,因為某些原因不能追加2毫米,我得重畫…列印這個玩意兒得22個小時…你可以去淘寶搜搜3D列印都是按克計算價錢的…浪費材料什麼的讓我覺得罪孽深重。然後畫好這個之後我去列印,列印出來這次不差兩毫米但是中間漏個洞什麼鬼!原來軟體分析就有個洞是我沒看見;第三次,我覺得這次可以了,當我手捧集油盤從實驗室出來,我想,今天晚上回去加餐慶功,我把集油盤交給王(zhu)隊友測量,從辦公室回來的時候,,集油盤被掰壞了掰壞了····當時心都涼了…….然後,睡實驗室唄
車隊有個電動三輪,每天吃飯,塞得滿滿的,拉貨的小三輪一到飯點就要裝6個人。。。車前貼了車隊logo,每次走西門不讓過的時候大爺不讓進我們才想了這個辦法。自從有了logo,進來的時候指指logo,,大爺」黑人問號臉」,還是不讓進…..
車隊logo
快樂的時光過得快,忙碌的日子過得也快。每天乾乾活一個暑假就這樣過去。
新車發布會過後指導老師在群裡半開玩笑說,車都是你們學長學姐造的(車能造出來主要歸功於12級學長,車造好的時候他們也畢業了……)現在卻由你們享受勝利果實,你們要努力給將來的學弟學妹留點資本!
已經畢業的幾個大四學長很棒的,造出了方程式和巴哈,尤其我們是第一年參賽可謂困難重重,學長一路披襟斬棘攻關克難。尤其當他們的同學在已經工作了半年的情況下,他們依然堅持在車隊完成賽車製作,想想他們要如何說服家人如何面對同學。
車隊成員在組裝賽車
測試賽車
如今我們即將奔赴賽場,曾經帶領我們奮鬥的大四學長如今已各奔東西,跟「後會無期」裡唱的一樣,「當一艘船沉入海底,當一個人成了迷,你不知道,他們為何離去,那聲再見竟是他最後一句」。原來我們終將分離。
(完工的車殼)
我們節能車項目組都是普招的,不像方程式和巴哈有很多單招的同學,我們確實不如他們能幹的,偶爾還被他們笑話。但我們一直在努力在加班。暑假大部分時間我們在製作碳纖維車殼,車隊第一次嘗試做碳纖維車殼,於是就有了盛夏的夜晚,一幫大老爺們光著膀子在月光下切削模具,打磨石膏,覆蓋碳纖維,喝著青島。
看了這些,各位有沒有被感動到呢,官微君是被感動到了。今年十月,龍城車隊再次起行,去參加兩大賽事。
10月10日,出發去參加方程式和巴哈的比賽。
月底去參加節能車比賽。
讓我們祝福他們旗開得勝。
UP!UP!UP!
感謝顧迪同學的供稿
美編:方一鳴
審核:王免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