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堊紀鱷魚竟然長出了野豬獠牙

2020-11-29 小盜龍的古生物世界

白堊紀鱷魚竟然長出了野豬獠牙

鱷魚在我們的印象中總能與兇惡、冰冷劃等號,像《殺人鱷魚潭》、《史前巨鱷》等驚悚恐怖電影更是加深了這個印象。與生活在史前地球上的那些鱷魚相比,今天地球上的鱷魚大都是些小傢伙。為了更全面系統的介紹史前著名的鱷魚,小盜龍將之前發布的相關科普文集合整理到一起,形成「史前巨鱷」系列,希望能夠滿足大家對於史前巨鱷的好奇心。

這一期的史前巨鱷介紹一下野豬鱷,為什麼叫野豬鱷,讀過本文你就知道啦。

來自撒哈拉沙漠

圖註:尼日的位置,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尼日境內的沙漠,圖片來自網絡

尼日位於非洲西北部,大部分國土都被廣闊的撒哈拉沙漠覆蓋著,正是在茫茫的沙漠之中,隱藏著億萬年前生命的印記。

1997至2000年,來自美國的古生物學家保羅·塞裡諾(Paul Sereno)率領一支探險隊來到尼日,探險隊打算去撒哈拉沙漠,他們想要找到古生物化石。當探險隊深入沙漠之後,散落在地面上的古生物化石隨處可見,這些化石在人們眼中猶如閃閃發亮的金礦。經過發掘和保存,探險隊最終得到了總重量超過20噸的化石,這些化石被裝船運往美國。

圖註:正在尼日發掘的塞裡諾(穿紅衣者),圖片來自網絡

在美國的實驗室中,當包裹在化石外面的石膏和圍巖被清理掉之後,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億萬年前充滿巨怪的白堊紀世界。經過研究,以塞裡諾為首的團隊陸續公布了似鱷龍、褶皺龍、尼日龍等恐龍,此外還有巨大的帝鱷。

圖註:尼日龍的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塞裡諾正在展示野豬鱷的頭骨及頭骨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2009年,塞裡諾等人在《ZooKeys》雜誌上發表文章命名了來自尼日的一個全新的古鱷——野豬鱷。野豬鱷的屬名「Kaprosuchus」來自古希臘語中的「κπρο」(意為「野豬」)和「σοχο」(意為「鱷魚」),意思是「野豬鱷魚」。野豬鱷的模式種名為撒哈拉野豬鱷(Kaprosuchus saharicus),意為化石是在撒哈拉沙漠中發現的。

長著獠牙的鱷魚腦袋

圖註:野豬鱷的頭部復原及頭骨,圖片來自網絡

之所以被稱為野豬鱷,那是因為它的嘴中長有野豬一般的獠牙,看上去兇神惡煞!

由於僅僅發現了野豬鱷的頭骨,因此關於其體長和身體形態都是推測的。古生物學家推測野豬鱷的長度約6米,很可能是一種陸行鱷。

圖註:野豬鱷的頭骨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野豬鱷的頭骨長0.5米,下頜骨長0.6米。儘管只發現了野豬鱷的頭骨,但是上面已經表現出了足夠多的獨特特徵。在野豬鱷的嘴中長有五對異常長的尖牙,類似哺乳動物的犬齒,外形筆直、邊緣鋒利。野豬鱷的長牙中有三對長在上頜,兩對長在下頜,當嘴巴咬合的時候,牙齒伸出到嘴巴之外,上頜邊上還有容納下頜長牙的凹陷呢。野豬鱷的長牙與野豬的獠牙有幾分相似,這成了其命名的來源。

圖註:野豬鱷的頭骨及下頜骨,上面巨大的牙齒非常醒目,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野豬嘴中鋒利的獠牙,圖片來自網絡

野豬鱷不僅牙齒特別,其口鼻部前端向上翹起,一雙眼睛向前,頭頂後面還有角狀的骨質突起。從頭骨的特點看,野豬鱷很有可能是陸行的,所以它的四肢應該較長,身體不會那麼肥胖,背上有防禦用的骨片,身後拖著一條長尾巴。

圖註:站立姿態的野豬鱷,圖片來自網絡

陸行「鱷」霸

野豬鱷的化石來自於尼日Echkar Formation地層,該地層的年代是距今1億至0.95億年前,屬於白堊紀晚期。白堊紀的尼日可不像今天這麼幹旱,那個時候氣候溫暖溼潤,地面上覆蓋著大片的森林和湖泊,許多恐龍生活在其中。目前在Echkar Formation地層中發現的恐龍包括有鯊齒龍、褶皺龍和棘龍未定種(Spinosaurus sp),此外還有屬於鱷類的薄餅鱷屬(Laganosuchus)、阿拉利坡鱷屬(Araripesuchus)和野豬鱷。

圖註:塞裡諾展示其在尼日發現的古鱷,最大的是恐鱷(身下)、薄餅鱷(右下)、野豬鱷(右上),圖片來自網絡

與同屬於鱷類的其他親戚相比,野豬鱷真的是與眾不同:第一,野豬鱷嘴中有常長的犬形齒,其筆直和鋒利完全不同於鱷類牙齒常見的彎曲圓錐形;第二,野豬鱷的雙眼向前,具有一對的立體視覺,常見的鱷類眼睛則位於兩側;第三,野豬鱷的鼻骨癒合,能夠承受很大的壓力;第四,野豬鱷的下頜關節保證它的嘴巴能夠張開很大的角度。

圖註:野豬鱷頭骨的眼眶孔是先前的,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野豬鱷的嘴巴可以張得很大,圖片來自網絡

正是以上的這些獨特之處讓古生物相信野豬鱷是一種兇猛的陸行鱷類,雙目視覺不適合水生生活,直而鋒利的牙齒顯然也不適合捕魚。野豬鱷或許真的是在陸地上奔跑,然後用尖長的牙齒撕咬獵物,造成可怕致命的創傷。古生物學家在觀察野豬鱷咬合而且翹起的口鼻部時認為外面還有角質層,這樣野豬鱷就能夠將鼻子作為武器進行撞擊了。看來在白堊紀的尼日,生活在陸地上的恐龍們不但要地方食肉恐龍的襲擊,還要避開長著野豬般獠牙的野豬鱷。

圖註:攻擊恐龍的野豬鱷,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野豬鱷殺死了一隻小型鳥腳類恐龍,圖片來自網絡

野豬鱷是一種非常特別的古鱷,它那野豬獠牙般的長牙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絕對是同時代恐龍心中抹不去的陰影。

圖註:野豬鱷嘴中的長牙讓人不寒而慄,圖片來自網絡

參考資料:

1.Sereno, Paul; Larsson, Hans; Larsson, Paul Sereno, Hans (2009). "Cretaceous Crocodyliforms from the Sahara". ZooKeys. 28: 1–143. doi:10.3897/zookeys.28.325.

2.Associated Press (November 19, 2009). 3 new ancient crocodile species fossils found. Yahoo News. Archived November 21, 2009, at the Wayback Machin

圖片 / 網絡(侵刪)

文字 / 江氏小盜龍(江泓)

排版 / 江氏小盜龍

相關焦點

  • 奇特古鱷魚,長著野豬式獠牙,還像野豬在陸地奔走獵食!
    鱷魚是一種攻擊性很強的冷血動物,一張血盆大口,總是展示著那滿嘴的尖牙利齒。只是現在鱷魚,只要合上鱷魚嘴巴,就看不見鱷魚的牙齒了,但在白堊紀時代,生活著一種奇特古鱷魚,長著野豬式獠牙,還像野豬在陸地奔走獵食——野豬鱷!
  • 家豬放生後會像野豬那樣長出獠牙?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同時退化了還有毛髮,野豬的毛髮大都比較的長且厚,而家豬則較短且稀疏。家豬放生野外能否長出獠牙?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首先,野豬的獠牙其實就是「特異化」的犬齒,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來攻擊和自我保護,其次是用來挖掘地面。挖掘地面這一特點,即使是被馴化千年後的家豬依然保留著這個習性。
  • 羅志祥自曝養豬被騙:迷你豬變大野豬還長獠牙
    而小豬羅志祥本人也是個十足的寵物控,不僅家裡養了30多隻流浪狗,近日,羅志祥還在快男現場大曝養豬「糗事」:「我曾經在家裡養過一隻豬,被寵物店老闆騙了,結果迷你豬竟然長成了野豬,還長著獠牙!」本周五晚,《快男》新一輪大戰在即,三位召喚師在候場時聊天解壓。
  • 羅志祥曝養豬被騙 迷你豬變大野豬還長獠牙
    而小豬羅志祥本人也是個十足的寵物控,不僅家裡養了30多隻流浪狗,近日,羅志祥還在快男現場大曝養豬「糗事」:「我曾經在家裡養過一隻豬,被寵物店老闆騙了,結果迷你豬竟然長成了野豬,還長著獠牙!」本周五晚,《快男》新一輪大戰在即,三位召喚師在候場時聊天解壓。
  • 這是野豬還是大象?四肢細長,長著四顆獠牙卻幾乎沒有戰鬥力
    如果是野豬,為什麼身體上幾乎沒什麼毛髮,四條腿那麼細,重點是長著四顆獠牙。但如果說它是大象,身體哪個特徵都不太像,但是它就站在那裡,莫名覺得它就是像。  如果當初二師兄長這個樣子,說不定高老莊高小姐就嫁了呢!  鹿豚的跟其它野豬最不同的地方在於它長了四顆獠牙,下獠牙和野豬一樣,突出唇外,但是上獠牙的生長近乎於自虐了,上獠牙向上突破口腔和鼻腔,再長出來,向上彎曲。而且上獠牙會一直生長,不會停止。
  • 這是野豬還是大象?四肢細長,長著四顆獠牙卻幾乎沒有戰鬥力
    如果是野豬,為什麼身體上幾乎沒什麼毛髮,四條腿那麼細,重點是長著四顆獠牙。但如果說它是大象,身體哪個特徵都不太像,但是它就站在那裡,莫名覺得它就是像。如果當初二師兄長這個樣子,說不定高老莊高小姐就嫁了呢!鹿豚的跟其它野豬最不同的地方在於它長了四顆獠牙,下獠牙和野豬一樣,突出唇外,但是上獠牙的生長近乎於自虐了,上獠牙向上突破口腔和鼻腔,再長出來,向上彎曲。而且上獠牙會一直生長,不會停止。
  • 世界上最「憋屈」的動物,自身長出的獠牙,戳死的對象卻是自己
    一個非常神奇的動物,神奇在這種動物的外形長的可謂是三不像,遠處來看在坑裡玩耍的時候有點神似河馬,而仔細看它的腿又是鹿腿,但你要是正面看它,那就是活脫脫的一個野豬的長相。而憋屈又憋屈在這種物種,正面兩個地方都長了牙,獠牙一對長在嘴巴裡,一對長在鼻骨上,但就是這兩對牙齒,戳死的對象竟然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你說這憋屈不憋屈,叫人說什麼好,又讓人上哪說理去,實在是動物界一個「自生自滅」的典範了。而你要問這麼費勁的獠牙又為什麼要長?還專門對著朝裡對著自己長呢?
  • 為什麼野豬有獠牙而家豬沒有?養殖場場長說出實情,看完漲知識了
    為什麼野豬有獠牙而家豬沒有?養殖場場長說出實情,看完漲知識了。相信大家對於豬都不會陌生,經常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能夠見到,然而,家豬與野豬屬於同一種動物,為什麼我們沒見過家豬有像野豬一樣長著一對長長的獠牙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常見的野豬獠牙,有人卻花高價收購,到底有何用呢?
    文/濤聲依舊農村常見的野豬獠牙,有人卻花高價收購,到底有什麼用?我們知道野豬都有著獠牙,這些獠牙可謂是非常明顯的標誌,而在一些農村,野豬的獠牙非常常見,這些野豬的獠牙,大多都是來自以前獵殺的野豬,或者是如今飼養的野豬,那麼你知道野豬獠牙到底有什麼用嗎?為何如今有人花高價收購呢?
  • 鹿豚:野豬家族中的另類成員,獠牙刺穿口鼻向後彎曲,是個狠角色
    成年的雄性野豬向來是非常不好惹的動物,我國民間還有「一豬二熊三老虎」的說法。在大部分人的印象裡,野豬身強力壯,五大三粗,皮糙肉厚,還有一雙長長的獠牙從唇間探出向前生長,奔跑起來宛如移動堡壘,連拿著獵槍的專業獵人都不敢正面跟野豬對剛。
  • 據說家豬放生一年會野化成有獠牙的野豬,這是什麼原理?
    家豬放生1年後野化成有獠牙的野豬是什麼原理?一部分的紀錄片中確實提到過,這並不是野外的環境原因,而是某些個體本身有可能會長出這些牙齒。讓我來說一下這是為什麼,在很多人的感覺中,豬在野外生存的話,只有長了獠牙才能活下去,沒有牙就活不下去。
  • 獅子追殺落單野豬,怎料野豬一個轉身,獅子腸子都悔青了!
    獅子追殺落單野豬,怎料野豬一個轉身,獅子腸子都悔青了!在我國古話中曾說「一豬二熊三老虎」,可見野豬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的確在野外生存的野豬長有長長的獠牙,粗糙的外皮,暴躁的性格,即便是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也能夠擁有一席之地,不僅敢單挑老虎,甚至還可以與獅子一較高下,獅子追殺落單野豬,怎料野豬一個轉身,獅子腸子都悔青了!
  • 把家豬放到野外生存一兩年,會野化成有獠牙的野豬,這可能嗎?
    家豬與野豬其實是一種動物,就像狼與狗一樣,只不過是馴化與未馴化的區別了。野豬看起來體格精壯,皮膚偏黑,毛髮濃密,且有長長的獠牙,家豬呢,白豬長得白白胖胖,黑豬也是一副憨態可掬的樣子,乍一看沒啥攻擊力,其實並不是看起來這樣的,野豬如果與家豬一分勝負的話,不見得誰贏誰輸呢。
  • 全球「最笨」的動物,2枚上獠牙太長扎入自己腦袋,網友:真可憐
    全球最笨的這種動物,兩枚上獠牙直接太長扎自己的腦袋,很多網友看到之後都可憐他們,原來這種野豬就是芭比魯塞野豬,他們被當地人稱作是毛鹿豚。這種動物依靠自己獨特的獠牙以及厚實的毛髮在自然界當中生存。很多肉食動物拿他也沒有辦法,有時候他們也會爭搶領地跟自己的同伴進行爭鬥,不過這些獠牙雖然賦予了他們一定的力量,但是有一些也因為量牙太長而導致扎入自己的腦袋,他們的獠牙生長方向太特殊了。直接向著腦袋方向生長,沒死在其他的敵人手裡,竟然被自己扎死,這也實屬無奈。雖然這些獠牙不正常的生長,但是卻並不影響他們正常使用攻擊。
  • 白堊紀很流行兩腿行走嗎?科學家:連鱷魚都「跟風」,用兩腿行走
    那麼問題來了,白堊紀的食肉動物,都很喜歡直立用雙腿行走嗎?答案是不一定的。但科學家們卻發現白堊紀的一些鱷魚也喜歡用兩腿行走。一組研究人員分析了在韓國發現的遠古化石上的腳印後得出結論,在1.2億年前的白堊紀,有一種3米長的遠古巨鱷像霸王龍一樣,用兩條後腿行走。
  • 白堊紀很流行兩腿行走嗎?科學家:連鱷魚都「跟風」,用兩腿行走
    但科學家們卻發現白堊紀的一些鱷魚也喜歡用兩腿行走。一組研究人員分析了在韓國發現的遠古化石上的腳印後得出結論,在1.2億年前的白堊紀,有一種3米長的遠古巨鱷像霸王龍一樣,用兩條後腿行走。目前科學家們還沒有發現這條奇特鱷魚的骨骼化石,但它在1.2億年前留下的腳印中有數十個被保存在石頭裡,其中包括一個有皮膚印痕的腳印。
  • 身穿鎧甲的野豬!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野豬的歲數越大,獠牙越長,看著越兇猛恐怖。書上說獅子是林中之王,老虎是百獸之王。可在有野豬的地方,當地人卻說「一豬二熊三老虎」,即論起兇猛厲害,第三是老虎,第二是熊,第一是野豬。那麼,野豬究竟有多厲害,竟然坐上這頭把交椅?一、從形體上看。野豬跟農村的黑毛豬或黃毛豬沒多大區別,只是頭稍小、嘴尖長、腿細長、蹄尖、豬毛硬而多豎。
  • 一母豬將老虎餵養長大,老虎長出獠牙後,對待母豬的方式讓人意外
    歐亞野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萬年前,而在新石器時代早、中期,中國並開始養豬了,野豬最早也是在中國被馴化,另外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記載,在商朝以及周代時,已經有了豬的舍飼,而且豬也被認為是貴重、吉祥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