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馮強在朋友圈裡這樣寫到:「早上去郵局拉了一車,到目前為止,吳耀贊、沈暉、吳傑、胡小瓊、陳靈玲、劉陽、遊聖傑第一次寄出的到了,其他還在路上。」原來,遠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嘎縣的馮強通過微信朋友圈募集的很多舊衣服寄到了,他正給全國各地捐衣服的朋友們匯報情況。
龍泉也有一群年輕人參與其中,在微信朋友圈裡搭起了援助西藏偏遠地區群眾的愛心橋,將一件件冬衣以及文具寄到他們手中,讓他們過一個暖冬。
10月已經入秋,龍泉的天氣還不是很冷,而遠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嘎縣加加鄉甲村的河流都已經結冰。在龍泉的遊勝傑像往常一樣刷朋友圈,大學同學馮強的一條朋友圈消息一下子打動了他,「給藏區的困難牧民捐舊衣服」。他撥通了電話,他們都還用著大學時的號碼。當確認之後,他轉發了消息,並開始整理自己不穿但是又不舊的衣服。等他整理完之後,發現微信朋友圈已經被朋友們「圍觀」了,點讚的不是很多,評論回復怎麼捐,向哪裡捐的還真是不少。以前的同事陳文輝和黃永龍很快也加入其中,他們把三人的舊衣物整理好寄出了第一批,即使用平郵也花費了90多元的郵資。
隨著朋友圈的轉發,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其中來。王盈是遊聖傑的朋友,看到朋友圈的內容之後,她也積極地參與了進來,通過她的轉發,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許多龍泉在外工作的人也紛紛詢問,在杭州四季青做服裝生意的葉恆義在看到王盈的朋友圈消息後,從倉庫中拿出180多件嶄新的冬衣加入到捐贈的隊伍中。第二次,他們僅僅用了幾天時間就收集到很多衣服,遊聖傑和王盈二人用了整整兩個多小時,把衣物重新整理裝袋,看著7大蛇皮袋裝滿了衣物,他們也鬆了口氣,這次郵費花了660多元。
後來聽說藏區的孩子們缺少文具,也缺少書本,王盈就自掏腰包給孩子們買了鉛筆、橡皮擦、跳繩等文具和體育器材。當確認這次活動的真實性之後,在杭州的葉恆義也準備再捐出幾百套冬衣,這次郵費他也準備自己掏。當記者問他們為什麼做這些的時候,他們說:「我們做得都是小事情,舊衣服一點沒有破,扔了也可惜,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幫助到別人,我們也感到很快樂。」
而遠在西藏的馮強總會把他從朋友圈裡收集到的衣服等物資分發給當地困難牧民時的照片傳到朋友圈,給捐贈的朋友們反饋。10月24日,馮強從薩嘎縣城出發到離縣城相對較近的加加鄉甲村發放舊衣物,早上11時出發,路都是坑坑窪窪的泥路,顛簸了三個多小時到目的地的時候已經是下午的14時了。他們把衣物送到村裡每一個貧困家庭手中,50多戶人家到下午17時30分還沒有發完,因為牧民們住得很分散。他在朋友圈中發出照片中,有一組是一戶牧人家庭,周圍放眼望去只有他們一戶人家,家裡唯一的「豪宅」是用石頭砌成的房子,卻是給牛羊過冬用的,他們自己住在旁邊的帳篷裡。孩子腳上的棉鞋明顯大了很多,但是這卻是他唯一的一雙過冬的鞋子,而邊上的河裡還有厚厚的冰。
最近因為工作原因,遊聖傑他們沒有整理好前幾天大家收集到的舊衣物。下一階段,他們準備多收集一些課外書和文具。在他們的眼裡,朋友圈不僅僅是分享日常生活的點滴,記錄成長感悟的地方,更加不是「生意圈」,它已經成為分享愛心收穫快樂的平臺。遊聖傑坦言:「我也是在空的時候順便做一下,不是主業,就像是開車去鄉下看一下,轉一圈一樣。」但是微信中體現著的小小愛心在這個冬天正不斷匯集,它溫暖著許多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