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入新零售背後千億鮮食市場,叮叮鮮食如何發揮鮮食產業路由器作用?

2020-12-06 創業邦

「如果每一個社區都有一個便利店,那麼未來三到五年,我們的目標是,每家便利店背後都有叮叮鮮食」叮叮鮮食CEO唐萬裡如是說。

在傳統的食品流通領域,生產、渠道、銷售三大環節獨立運行。零售終端缺乏對銷售數據的統計、分析和判斷的意識與能力,導致消費者的需求無法被精準獲取;生產端則依賴自身經驗進行生產與供貨,從而產生產品庫存不足與過剩的情況。當下中國80%的零售生意還是來自於線下,如何能夠通過供應鏈的改造使得傳統線下零售業態能得到效率提升、用戶的需求得以完善變得很重要。

叮叮鮮食於2018年1月上線,從鮮食品類切入,紮根在新零售終端背後,致力於給各大零售商提供優質鮮食供應及綜合供應鏈服務。通過優化商品開發流程,為各終端開發量身定製的差異化商品,另外通過自主研發的VCMS價值鏈管理系統,重構生產、渠道、銷售三者的關係。通過信息及資源共享,藉助數據化技術手段,打通供應鏈上中下遊、從線上到線下的各環節。

做鮮食產業路由器,打造鮮食生態圈

在唐萬裡看來,鮮食是食品行業中顯著的增量機會,具備成為萬億級市場的潛力。

鮮食的供給是非常重要的零售業態的升級。從全世界來看,不管是日本還是美國,甚至是中國優秀的連鎖便利店,鮮食所貢獻的銷售額度和利潤都是巨大的。今天鮮食市場在中國才剛剛萌芽,在整個便利店體系中佔比3%左右,但在未來這個比例可能會達40%,這裡面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另一方面,根據《2017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的一則數據,截至2017年,中國連鎖品牌化便利店門店數接近10萬家,市場規模超過1300億元,這還不包括600萬家夫妻老婆店的產值。目前便利店體系的增速在23%-30%之間(高出中國目前GDP實際增值5倍以上的體量速度),唐萬裡判斷,未來五年,連鎖品牌化便利店門店數將達到50萬家。因此這會是一個「大市場、快車道」的生意。然而現有的供應鏈體系卻不能很好地滿足這樣一個巨大變化的市場需求。

當下傳統零售面臨的一個最大問題是,生廠商離用戶和數據太遠,不太能夠洞察用戶的變化,很難生產到匹配市場的產品;而另一方面,零售終端雖然離用戶最近,能夠及時察覺到消費者的需求變化,但其對用戶的感知卻往往很難直接跟生產商對應上。叮叮鮮食則希望能夠在當中起到「路由器數據消化」的作用,將終端的數據轉化成工廠及後端的有效商品力。讓工廠進入數據時代,生產「對」的東西,從而更好地滿足用戶的新需求。

唐萬裡把叮叮鮮食的角色定位為鮮食產業的路由器,「我們看起來是連接器的工作,但實際上是路由器的工作」,路由器的核心職能是消化數據。具體來講,在數據收集及分析方面,叮叮鮮食收集傳統線下零售店在生產、配送到銷售環節的關鍵數據,建立資料庫並代入到自有模型中進行分析。從而為門店提供上架、採購等建議;

在產品研發方面,叮叮鮮食建立了自有鮮食研發團隊,在利用終端數據分析的基礎上,研發目前流行及爆款的鮮食產品,制定口味和配方,之後再給工廠進行生產。同時逐步引進日本生產技術工藝指導,提高工廠效率;

在物流方面,叮叮鮮食通過合作與第三方共享物流系統(比如利用每日優鮮冷鏈配送服務體系),將產品直接配送到各門店,提供更短、更快、更低成本的配送,提高物流周轉率。目前能做到最短36小時時效,比如前一天晚上在系統下訂單,第二天早上9點之前貨品即可到達北京10000家便利店。

鮮食是一個長坡道的生意

目前叮叮鮮食在生產端整合了近100家鮮食工廠,能夠提供約 11 大品類,超過300 種鮮食商品,包括包子、飯糰、關東煮、咖啡等。同時,在渠道端已拓展約 10000 家社區小店(夫妻老婆店),並與多家連鎖便利店形成合作關係。

在唐萬裡看來,夫妻老婆店算是中國最大的零售終端群體,目前中國有600萬-700萬的夫妻老婆店,雖然體量龐大但總體的效率卻不高。比如商品轉化能力差、商品結構轉變很難,這部分終端群體亟需做商品結構升級。對這類社區小店叮叮鮮食會從商品結構上做升級改造,幫助商戶精準匹配商品種類和運營指導,通過日配可以緩解小店壓力。這也是叮叮鮮食今後會著力發力的一個市場。而與賦能小店不同,對於連鎖便利店,叮叮鮮食則主要提供具體解決方案和商品升級。

成本方面,叮叮鮮食成本主要來自構建承接全國供應商和商品的資料庫系統,另外是商品研發、生產商技術和設備改造等方面。

團隊方面,叮叮鮮食為「回家吃飯」的孵化項目,由原「回家吃飯」核心團隊打造,核心團隊多為具有阿里巴巴、騰訊和京東等網際網路背景。叮叮鮮食曾獲得三生創投的天使輪投資,在每日優鮮的生態賦能合作下共同打造鮮食供應鏈。前不久剛剛宣布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由普洛斯領投,金沙江創投和頭頭是道投資基金跟投。同時還引入了日本資深鮮食專家團隊,在鮮食研發和鮮食供應鏈綜合服務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叮叮鮮食目前業務主要集中在北京,也開始在華中、華東、華南等地區布局。

在唐萬裡的預設裡,未來5到10年,叮叮鮮食要造出100款國民美食,為100個智能工廠賦能,培養100位鮮食產業領軍人才,以此共同服務未來10萬個便利店(連鎖CVS)。「如果每一個社區都有一個便利店,那麼未來三到五年,我們的目標是,每家便利店背後都有叮叮鮮食。」

同時在唐萬裡看來,鮮食是一個長坡道的生意。「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就要在自己看準的事情上,all in 我們的智慧、精力和能力。要有所忍耐,也要有所捨棄。捨棄那些看起來更加風花雪月的事情,捨棄社群電商的熱鬧市場,捨棄目前對終端運營的渴望,忍住性子,像個錐子一般,全力以赴地扎到整個後端供應市場。」

相關焦點

  • 鮮食供應鏈品牌叮叮鮮食獲近億元A輪融資
    消費升級帶來的產業網際網路的新機會。鮮食供應鏈服務商「叮叮鮮食」近日宣布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近億元。本輪由普洛斯隱山資本領投,頭頭是道投資基金、金沙江創投跟投,山景資本作為本輪投資的獨家財務顧問。叮叮鮮食由「回家吃飯APP」孵化的獨立項目,2018年 1月開始運營。
  • 你不知道的鮮食供應鏈平臺:聚焦中小便利店,充當「產業路由器」
    這相當於一個以鮮食為核心品類的撮合型B2B平臺,在產業鏈中發揮「路由器」功能,極有可能成為中小型便利店企業在鮮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參與者。當中既有像叮叮鮮食這樣的創業型品牌,聚焦便利店鮮食品類,以此為基礎為便利店提供需求分析、研發生產、資源分析和運營指導等支持。
  • 叮叮鮮食獲B輪近億元融資,團隊擁有阿里、騰訊、京東等巨頭背景
    阿里、騰訊、京東背景團隊打造的新零售鮮食品牌叮叮鮮食由回家吃飯於2018年初孵化,專注於3R食品的供應鏈服務,聚焦便利店鮮食品類,以此為基礎為便利店提供需求分析、研發生產、資源分析和運營指導等支持。叮叮鮮食上線於2018年1月,核心團隊為原回家吃飯核心團隊,擁有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網際網路背景,創立之初團隊在100人左右,主攻北京市場並逐漸在華北市場進行業務布局。
  • 便利店鮮食背後,都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秘密?|每日新物種
    在此背景下,叮叮鮮食應運而生。今天,每日君為大家介紹的新物種就是「叮叮鮮食」,一個在鮮食行業供應鏈升級機會下誕生的新零售鮮食供配服務平臺。叮叮鮮食洞悉新零售背後的供應鏈升級機會,從鮮食產品研發切入,為眾多傳統便利店提供優質鮮食品類及綜合供應鏈服務。
  • 36氪首發 | 孵化於「回家吃飯」,鮮食供應鏈品牌「叮叮鮮食」獲近...
    公司核心團隊為原回家吃飯的核心團隊,具有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網際網路背景,同時也引入日本方面的鮮食專家團隊。 根據《2017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截止2017年,中國連鎖便利店達到了9.8萬家,便利店品牌超過了260個,與日本人均便利店數量相比,中國便利店市場未來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本質上,叮叮鮮食看準的是正在成長期的便利店所帶了的增量市場。
  • 萬全鮮食玉米備受國際市場青睞
    萬全鮮食玉米備受國際市場青睞  張家口日報訊 (通訊員 邢鵬飛 李海峰李繼海)萬全縣素有「中國鮮食玉米之鄉」的美譽,年加工鮮食玉米1.8億穗,70%的產品以其出色的品質進入國際市場,擺上外國人的餐桌。
  • 2000餘萬元資金撬動鮮食玉米產業
    原標題:2000餘萬元資金撬動鮮食玉米產業   在綏濱縣富民農副
  • 零售餐飲的黑馬品牌,揭曉叮叮懶人菜發展史
    市場廣闊順勢而生據悉,目前我國速凍食品的市場規模破千億,尚處於初級階段,增長潛力巨大。而速凍菜餚正處在市場開拓階段,品類單一,不能滿足人們多元化的用餐需要。同時,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可支配的做飯時間越來越稀缺,「做飯兩小時,吃飯十分鐘」成為了很多人的痛點,為了一鍵解決大家的做飯難題,實現「五分鐘做一道好菜「,叮叮懶人菜應運而生。叮叮懶人菜為叮叮鮮食新零售供應鏈平臺孵化的自有品牌,自有鮮食工廠和研發團隊,整合供應鏈優勢,結合市場需求和數據分析,順應餐飲零售化的趨勢,研發速凍食品及半成品等系列產品,布局線上線下全渠道。
  • 鮮食玉米,寵寵寵!這是京津冀經濟圈受歡迎的健康食品
    是北方經濟的重要核心區 也是鮮食玉米的消費大市場、主要研發中心 面對市場新形勢 它是如何突破舊模式發展新模式? 按照目前3.5萬畝的種植面積,北京市鮮食玉米的自給率不足30%。「北京鮮食玉米前期主要通過廣東、海南、雲南等南方產區供應,等到7月-10月時,由河北、天津等地流向北京市場,補充北京鮮食玉米消費缺口。」全國鮮食玉米流通行業聯盟理事長楊寶劍表示。
  • 步步高布局生鮮超市 鮮食演義打造超市共享廚房
    在供應鏈上,鮮食演義跟步步高海內外供應鏈合作,做到商品升級與賣場升級的產銷聯動。   據了解,取名「鮮食演義」的意義在於,「演義」諧音三國演義,言指眼下新零售市場的格局重構下,步步高是群雄逐鹿的一員。「鮮食」則強調食材的新鮮看得見、摸得著,簡單又新鮮。   2017年6月,「鮮食演義」開始正式落地開業。
  • 三全、谷言、羅森……鮮食產品爆發,為什麼這個品類毛利這麼高?
    其中最為突出的品類則是鮮食,有觀點認為,鮮食是便利店中的超級品類,甚至有人說鮮食是便利店的立命之本。那麼鮮食產品如何成為便利店的超級利器?行業人士如何爭奪新的突破點?在便利店渠道中,鮮食在商品結構中,堪稱引流王、盈利王,是強打顧客心智的超級品類,被看作是最重要的一環。從全球範圍看,歐美、日本等發達地區和國家在調理食品的結構上,鮮食的佔比較大。但是在我國,由於鮮食產品的保質期短,在流通和銷售中損耗大,渠道經營難度高,加之產品品類剛剛起步,鮮食在各類渠道中的佔比還相對較低。
  • 馬鈴薯鮮食玉米大豆 克山三大主導產業立縣富民
    「克山土豆」已成功開闢俄羅斯、朝鮮、印度尼西亞等國際市場。合作社大機械推進馬鈴薯產業發展。鮮食玉米產業呈現蓬勃發展之勢近年來,作為全國鮮食玉米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範縣的克山縣,結合市場供給需求,加大種植結構調整力度,重點圍繞綠色有機鮮食玉米,不斷擴大種植規模,積極引導和扶持企業上項目、深度開發、延長產業鏈條,促進了鮮食玉米產業快速發展。
  • 鮮食 便利店極致能力的方法論
    越往下沉市場走,甚至更狹窄一點,只成立於年輕白領中。從這個角度看,按照日系便利店的鮮食邏輯去運營本土便利店,尤其是二三線城市的下沉品牌,複雜程度不是簡單拍腦袋能想像的。因為鮮食有個特點,做出個樣子不難,有成熟的供應商馬上就能上架。但是做出口感品質,那就非常難得。如果還想開發獨特爆款單品,甚至要自己上馬一套自建鮮食工廠,那就超出一大半便利店企業自身整體能力了。
  • 便利店「南京保衛戰」復盤:一場中日鮮食供應鏈的大比拼
    蘇果便利店負責人告訴《雲鏈觀察》:他們考察過後認為,在冷鮮食方面,蘇果便利店確實與日系便利店有不少差距。這裡所謂的冷鮮食,主要是指日系便利店擅長的壽司、飯糰等。但是交手一段時間後,蘇果方面就發現,從便利店更具優勢的早餐市場來看,蘇果的優勢產品,並未受到太大影響。特別是在蘇果方面推出「六元早餐」等針對性產品後,像茶葉蛋、玉米之類的產品仍舊銷售很好。
  • 叮叮鮮食完成B輪近億元融資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白楊)4月21日,一站式鮮食供配服務平臺叮叮鮮食宣布完成B輪近億元融資。這已是叮叮鮮食繼2018年9月獲得近億元A輪融資後,再次完成融資。叮叮鮮食由回家吃飯於2018年初孵化,是一家鮮食供應鏈服務商,主要為便利店提供鮮食,並擁有自有品牌「叮小閒」。目前,叮叮鮮食已覆蓋1萬家夫妻便利店,提供每日配送的鮮食產品與服務。同時服務於盒馬鮮生、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平臺,提供定製化鮮食產品與自有品牌產品的供應。
  • 預煮鮮食,玩轉懶人經濟的健康社區新零售
    2019年健康新標準出爐75%的中國人都處於亞健康狀態根據林克艾普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主流城市的白領亞健康比例高達70%,處於過勞狀態的白領接近6成,真正意義上的健康人群比例不足5%。亞健康已經成為我國最普通的公共問題,其中以年輕白領居多。
  • 嗅到了煮玉米的清香,在鮮食玉米產業大會上
    在這個豐收在望的美好時節,9月18日,我旗首屆鮮食玉米產業大會在風水梁鎮召開。 東達集團風水梁園區的鮮食玉米加工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流水線上,去皮、清洗、蒸煮、速凍、削尖、包裝等工序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眼下,正值鮮食玉米收穫期。
  • 阿里巴巴開啟海倫鮮食玉米網售之門
    海倫農家小菜園的富硒鮮食玉米是主推產品,貧困戶足不出戶就可以將產品通過阿里巴巴平臺銷往全國各地。海倫市是國家級貧困縣,享有「黑土硒都」盛名,有耕地465萬畝,其中鮮食玉米種植面積10萬畝,主要以速凍產品為主,通過農貿市場、經銷商銷往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和日韓等國家。
  • 河北萬全鮮食玉米產業發展迅速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本報訊 河北省萬全縣生產的鮮食玉米以其黏甜爽口、耐貯存等優良品質,備受廣大消費者青睞。目前,全縣已擁有鮮食玉米開發加工企業19家。  近年來,萬全縣委、縣政府把鮮食玉米產業作為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關鍵來抓,他們與中國農科院、上海農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先後投入資金上千萬元,專門從事鮮食玉米品種的研究、生產、推廣與銷售;並組建了全國玉米制種研究的首家股份制公司———華穗特用玉米開發公司,現已培育出「普甜、加甜、超甜」3個「水果型」系列和「中糯、彩糯」2個「蔬菜型」系列共20多個新品種,試驗成功後已普遍推廣到種植基地
  • 鮮食快線丨一腔熱血闖泰國生鮮江湖,多管齊下搶市場
    01 、一腔熱血跨行生鮮,老師如何乘風破浪2006年楊文濤大學畢業,對外漢語專業的他通過國家漢辦的海外外派計劃,作為志願者來到泰國的學校教中文,此後一直在泰國發展。楊文濤對電商非常感興趣,看到國內生鮮電商的飛速發展,以及泰國生鮮市場的空白,他嗅到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