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聽到看到的很多俗語,都是古人對自己經歷的總結,是他們在走了很多彎路之後而得到的寶貴經驗,並以俗語的形式記錄保存了下來。其中有一些俗語到現在仍然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古代是一個相對封建的社會,所以大都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古人也有對愛情的嚮往。俗話說「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紗」,很多人都會以為女孩子很難追到,所以就望而卻步了。其實古人還有一句俗語,就是教你怎麼追女孩的,那就是「樹怕三搖,女怕三撩」。
「樹怕三搖」,不要搖
我們一般認為春季是植樹的最佳季節,也就是三四月份。這個季節萬物復甦,草長鶯飛,一切都是新的開始。這個時候的土壤比較鬆動,把樹種下之後還要把填好的土用腳踩實,這時的根基還不穩,有時還需要用木頭來固定住,就是希望新種下的樹能穩穩地紮根。
如果這個時候去搖樹的話,無疑有百害而無一利,所謂「人挪活,樹挪死」就是這個道理。此時的樹根系還不發達,「三搖」是個概數,意思是不能經常搖晃,而需要穩定的生長環境。長此以往,根部受損就會影響它吸收水分,所以也就活不長久。
其實這也是古人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小樹若要長成參天大樹需要打好根基,這個時候絕對不能隨便搖晃。做人也是一樣,年幼的時候誘惑太多,一旦走錯就將誤終生。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腳踏實地,打好基礎,擼起袖子加油幹,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不是嗎?
「女怕三撩」,要多「撩」
這裡的「撩」是追求的意思,「三撩」並不是說表白三次如果得不到回應就算了,其實是要告訴男孩子們要多多表白。女孩都是感性的動物,而且常常口是心非,需要男孩們堅持不懈,臉皮厚一點才能追到自己心儀的對象。
我國古代時就有很多會表白的人,比如《詩經》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金縷衣》中「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也似有讓人們及時追求愛情之意。
所謂的「三撩」,就是需要男孩子們在心儀對象生病時、需要幫助時,還有人生遇到挫折時,能夠陪在身邊。時間長了,女孩子自然會對這樣的人動心。為什麼很多情侶都敗給了異地戀,就是因為女生需要關心照顧的時候沒有男朋友在身邊。
古人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一定要有恆心,就像「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一樣。
其實還有下半句,「雞怕攆狗怕舔」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雞比較喜歡安靜,尤其在下蛋的時候最怕有人攆它。本來就膽小的雞,因為害怕就會到處亂飛,真是雞飛蛋打。如果沒有下出來的蛋也會因為害怕而縮回肚子裡。其實還有個引申的含義,就是不要把人逼急了,因為這樣很容易給自己帶來麻煩。
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狗怕舔」其實是怕主人對狗無原則的照顧餵養,擔心這樣狗會恃寵而驕,家裡就會被搞得天翻地覆,這樣就得不償失了。用現在比較流行的一個詞來理解就是「舔狗」,無疑這是一個貶義詞。
也用在感情上,明知道對方不喜歡自己,還一再地毫無尊嚴和底線地用熱臉去貼冷屁股的人。是讓人們保持清醒的頭腦,「三撩」固然重要,但如果一味的失去本心,不但迷失自我,還會被對方看不起。只有自己強大了,魅力也就擋不住了。結語
怎麼樣,古人教你追女孩的方式,學到了幾分。古人認為在男女交往的過程中,在保持自我的基礎上,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追到心儀的對象。老祖宗的智慧還要細細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