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殺手」橫掃南方:能飛又能生,曾三個月蔓延印度全境

2021-01-16 騰訊網

截至5月13日,中國已經有13個省(市、區)遭受蟲害。為此,農業部門高度重視,要求加密監測預警,全力做好防控應對工作,努力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

視頻:草地貪夜蛾在中國南方多地持續擴散 玉米地內安家大嚼,時長約1分30秒

又一種生物入侵者突入中國:憑藉超強的飛行能力,輕易衝過了邊境口岸的層層防線。

這是一種源自美洲的蟲害——草地貪夜蛾。在美洲蔓延之後,其迅速傳至非洲、南亞、東南亞;今年1月,又在我國雲南省首度現身,隨後迅速擴散至南方數省。由於該蟲害有極強的危害性,甚至可能導致農作物毀種絕收。

截至5月13日,中國已經有13個省(市、區)遭受蟲害。為此,農業部門高度重視,要求加密監測預警,全力做好防控應對工作,努力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

這一害蟲學名叫草地貪夜蛾,俗稱秋黏蟲,是一種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雜食性害蟲。該害蟲食量大,主要危害玉米、水稻、甘蔗、菸草等禾本科植物,而且繁殖力強、遷飛能力強。由於屬暴食害蟲,群體作戰,一天能啃光一片玉米地,啃完後列隊遷移下一片地,因此也被稱為「秋行軍蟲」(Fall Armyworm)。

布瑞克·農產品集購網研究總監林國發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草地貪夜蛾作為新的生物入侵,目前在西南地區已經出現蟲害,會不會最終演變成類似養殖業中的非洲豬瘟疫情,從而對行業產生重大影響,還需要持續跟蹤。

「秋行軍蟲」入華的可能路徑

原產於美洲熱帶亞熱帶地區的草地貪夜蛾,食性雜,繁殖能力強,遷飛擴散快,是玉米的重大遷飛性害蟲,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減產10%-25%,嚴重危害田塊可造成毀種絕收。

隨後,該蟲害逐漸蔓延到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據統計,巴西每年對此的防控費用達到6億美元以上。

2016年1月,草地貪夜蛾在非洲首次被發現;2017年4月28日,有12個非洲國家官方報導了這種蟲害的入侵;2018年1月,草地貪夜蛾已經入侵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幾乎所有44個國家。

據統計,2018年,該蟲害給非洲農業生產帶來20億-30億美元的危害。

2018年5月,草地貪夜蛾入侵印度,三個月蔓延至印度全境。到了8月,聯合國糧農組織向全球發出預警。隨後,在11月下旬,侵入到孟加拉國和斯裡蘭卡。在12月中旬的時候,又入侵到緬甸。

據農業農村部官網消息,今年1月,我國雲南省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入侵危害。

5月6日,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官網發布公告顯示:目前,西南、華南、江南等地進入春玉米播種和生長期,適宜草地貪夜蛾取食為害。5月份,隨著調查的深入,西南、華南、江南地區將發現新的草地貪夜蛾為害區域。伴隨西南季風,5月中旬始,成蟲可進一步遷飛擴展至我國長江和江淮流域;6-7月份,可繼續北遷至黃淮、華北乃至東北和西北地區,蟲情有擴散蔓延的危險。

5月13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召開全省草地貪夜蛾應急防控現場培訓會,明確草地貪夜蛾已在四川定殖為害,並宣布啟動應急工作,全面打響「蟲口奪糧」戰役。

截至5月13日,中國已經有13個省(市、區)遭受蟲害。

草地貪夜蛾超級能飛,成蟲一晚可飛行100公裡,母蛾子在產卵前可遷飛500公裡,這是有事實依據的。有報導稱,草地貪夜蛾成蟲在30小時內可以從美國的密西西比州遷飛到加拿大南部,距離長達1600公裡。據此推算,在風向風速等條件有利的情況下,其平均時速高達53公裡,若按照體型比例計算,速度則更快,飛行遷徙能力十分驚人。

雖然如此,但美洲與其他大洲之間有著遼闊的海洋阻隔,飛蛾是難以飛越的。

業內據此推測,草地貪夜蛾在其他地區的擴散,極大概率是通過國際貿易中商品含有未滅活的草地貪夜蛾或其蟲卵傳播。該蟲害自1月11日侵入中國雲南西南部以後,目前在南方有擴大趨勢。如果後期進入華中、華北地區,將對中國的糧食生產產生嚴重影響。

林國發表示,從草地貪夜蛾的路徑來看,該蟲害通過緬甸進入國內機率較大,但也不排除在國內進口來自南美的穀物中,含有未滅活的草地貪夜蛾或其蟲卵,最終導致草地貪夜蛾在國內出現。

他認為,國際農產品貿易中各國都有相應的檢驗檢疫規定,主要是擔心外來物種入侵。因為入侵的物種缺乏天敵,很容易在本國出現嚴重的生物災害。

業內人士金成林(化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兩種可能性都存在。不過,從最初在雲南發現該蟲害,可以推測大概是從印度、緬甸的害蟲遷飛傳入的,「因為如果是從貿易傳入的話,應該是先在兩廣地區擴散,而非雲南。」

因此,他認為在國內已經對草地貪夜蛾加強防治的同時,還要對來自南亞、東南亞、非洲、美洲的進口農產品,加強檢驗檢疫。

需全球聯合控制「秋行軍蟲」

今年3月,農業農村部發布了《2019年草地貪夜蛾防控技術方案(試行)》(下稱「《方案》」),要求加強監測預警,分區重點防控,做好應急防控準備,確保早發現、早控制。

《方案》提出總體目標:防治處置率達到90%以上,綠色防控技術應用比例達到30%以上,綜合防治效果達到85%以上,危害損失率控制在8%以內。並對不同地區出臺相應的防治監測辦法,雲南侵入區堅持生態防控指導思想,加強防控。南方玉米區做好害蟲種群動態監測和控制,減少向長江中下遊及以北地區遷入的蟲源基數,黃淮海和東北主產區加強監測,做好應急防控準備。

《方案》還提到,利用理化誘殺控制成蟲種群數量,抓住低齡幼蟲防治關鍵期,加強普查,注重區域聯防和統防統治。

林國發認為,目前,該蟲害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由於西南地區生物多樣性突出,可以發揮生物多樣性的自然控制優勢,形成生態阻截帶,蟲害影響相對小。但是,由於草地貪夜蛾超級能飛,還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如果蔓延至華中、華北甚至東北,將會對我國的糧食生產產生重大影響。

他的理由是,在華中、華北及東北地區,作物種植比較單一,缺乏生物天敵,加上平原特點,容易形成順風,會增加草地貪夜蛾擴散的速度。再加上華北、東北是我國重要的玉米產區,佔我國玉米產量的90%左右,而華中、東北又是我國主要的水稻產區,如果蟲害蔓延到華中、華北、東北,無疑會威脅糧食產量。

他對第一財經記者提及,對於未發生該蟲害的區域,應該做好普查和監測。對於已經發生的區域可以採用生物防治、應急防治兩種方式。比如,從生物防治方面來看,在卵孵化初期,選擇噴施殺蟲劑以及生物農藥。如果是應急防治的話,可選用防控夜蛾科害蟲的高效低毒殺蟲劑噴霧予以防治。

此外,也可參考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防控草地貪夜蛾指導手冊及國外登記防控農藥,早期施用多殺菌素和Bt等生物農藥,發生嚴重的地塊施用甲維鹽、氯蟲苯甲醯胺、啶蟲脒、乙基多殺菌素等藥劑進行防治,壓低蟲源基數,遏制蟲害蔓延。

金成林建議,在國內,要加強省際間的監測協調,運用大數據和物聯網,以及衛星監測系統,對該蟲害的擴散情況進行及時準確的監測預報。

另外,還要注意遵循步驟,不是上來就使用農藥。藥是必須的,但前面的措施,比如在病蟲害區域和非病蟲害區域的邊境地帶,採用黑光燈誘捕、激素誘捕等綜合防治措施,防止該蟲害擴散——誘殺是最環保有效的措施,化學方式防控是最後一道防線。

他認為,當前全球糧食價格出現回落,大米、玉米、小麥價格的下滑會對亞洲水稻、北半球玉米和春小麥播種產生不利影響,很有可能導致全球的播種面積下滑。然而與此同時,全球化肥、柴油價格明顯上漲,根據測算會使糧食作物的生產成本增加15-20%。考慮到「秋行軍蟲」的全球肆虐,可能將進一步增加全球糧食的成本,影響全球的糧食產量,進而對2019/20年度全球的糧食供應產生負面影響。

在這樣的背景下,全球聯合控制「秋行軍蟲」是非常必要。在國際上,面對「秋行軍蟲」在全球的快速傳播和可能出現的嚴重危害,他建議,中美印等多國政府以及國際組織應該積極應對,保護全球的農業生產和全球糧食穩定供應。

從國內情況來看,農產品、工業品價格指數均出現上漲勢頭,非糧作物的價格明顯上漲,糧食價格出現大幅下降,農戶更多選擇非糧作物的生產,減少水稻和玉米生產,將會影響新的年度玉米、水稻生產,這可能導致後期糧食價格上漲。而在畜牧業生產方面,非洲豬瘟在全國的大面積流行,也給養殖業帶來嚴重負面影響。

金成林認為,面對內外環境,畜牧業要加強非洲豬瘟疫情防控,種植業要加強「秋行軍蟲」的防控,只有穩定種植業和畜牧業的生產力,才能為經濟社會穩定提供堅實的基礎。

新聞多一點

草地貪夜蛾:世界十大植物害蟲之一

草地貪夜蛾是雜食性害蟲,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2016年1月在非洲首次發現,兩年時間遍及非洲44個國家,造成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2018年8月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出全球預警。

草地貪夜蛾孵化的幼蟲喜食玉米、甘蔗、高粱、馬鈴薯等80多種植物,受害後一般減產20-30%,嚴重時造成絕收。同時該蛾繁殖能力遠超當前玉米的頭號害蟲玉米螟,一隻母蛾子每次可產卵100-200粒,一生可產卵900-1000粒,每個卵只要2-3周的時間又可繁殖。

這種蛾特別能飛,成蛾每晚可飛行100公裡;同時禍害特別快,屬暴食害蟲,群體作戰,一天能啃光一片玉米地,啃完後列隊遷移下一片地,外號「行軍蟲」。

據專家介紹,草地貪夜蛾對農作物的危害主要來自它的幼蟲。幼蟲取食葉片後形成不規則的長形孔洞,也可將整株的葉片取食光,嚴重時可造成玉米生長點死亡,影響葉片和果穂的正常發育。

相關焦點

  • 穀物糧食夏天為何易生蟲?生了蟲的糧食還可以吃嗎?
    常見的穀物糧食中,大米與小米作為原料型穀物食品,一般可直接烹飪食用;而小麥、玉米和燕麥等加工型的穀物糧食,需要研磨成粉或者軋製成片進行食用。一般情況下,超市中的穀物產品主要分為包裝產品與散裝產品,其中包裝產品由於經過預先加工,因此在貨架期中一般極少生蟲;穀物生蟲的情況,主要出現在散裝穀物及開袋後的包裝穀物中。穀物糧食夏天為何易生蟲?
  • 家裡的糧食常有飛蛾危害,怎麼才能讓糧食不生飛蛾?
    身在農村,禾穀類作物也是我們華北地區的重要農作物,什麼糜子、黍子、玉米、穀子、大豆、花生等,我自己家裡也都種植過,也深知家裡要是留有這些糧食,到了每年5月之後不及時晾曬的話,一定會生出許多飛蛾間雜著許多小小的肉蟲子。
  • 小燕子南方過冬,春天回北方,為何飛來飛去,留在南方不好嗎?
    哈~肯定不是啊,小燕子是很聰明的生物,北方雖然食物沒有南方豐盛,但是冬天之後的北方更適合繁殖,因為競爭壓力小,因此它們即使長途跋涉也要春去秋來這麼折騰一次。候鳥其實燕子是屬於候鳥的一種,屬於夏候鳥。由於季節交替而變更生活的地區,冬季在南方過冬,春秋又飛往北方繁殖。家燕分布甚廣,冬時棲息在南洋、印度及澳洲等處。
  • 疫情封鎖下的印度生活:畫地為牢、樹上隔離、喝牛尿、練瑜伽……
    3月24日晚間,印度總理莫迪發表電視演講,宣布全境封鎖 21天,要求民眾取消一切社交活動,除購買生活必需品等特定情況外一律不要外出。莫迪在電視演講後,發布推特告訴民眾不必恐慌,「重要商品如藥物、食物等仍會照常供應。」但仍有許多民眾不顧夜深,急忙上街採買封城期間所需的食物。
  • 同是10億+人口大國,為什麼印度一直在賣糧食,我們卻在買糧食?
    ,我們卻是全球糧食進口第一大國?先來說一下印度為什麼會成為全球糧食出口大國!在很多人的眼中,印度是一個相對貧窮和落後的國家,除了人口外,幾乎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如果關注印度近幾年軍事實力的話就會發現,現在印度的軍事實力已經超過了很多國家,成為全球第四大軍事強國!
  • 「妖蛾子」半個月蔓延四川16個市州 看如何「蟲口奪糧」
    首次入侵,幾乎無天敵,草地貪夜蛾半個月蔓延我省16個市州害蟲入侵●能吃:喜食玉米、高粱等80餘種農作物,一般造成作物減產20%-30%,嚴重時造成絕收,屬暴食性害蟲●能生:雌蛾一生可產卵900-1000粒,2-3周完成一個世代周期,繁殖能力是玉米螟的3-4倍●能飛
  • 印度飛餅真能「飛」嗎?為看小哥技術15買一份吃一半咽不下去了
    提起印度美食,於沒去過印度的中國人來說,第一想到的應該是印度飛餅。早年於北方人印度飛餅還是個傳說,近年中國發展全域旅遊,隨著對外交流,即使在北方一些鄉鎮偶爾也能看到印度小哥擺攤賣飛餅的。之前都是一看而過從沒買過,此次來到重慶,在大街上偶遇印度小哥正在高空"飛"餅,十分新奇,上去看過熱鬧。
  • 燕子每年冬天往南飛,到底飛到哪裡了?南方冬天也沒見燕子啊
    燕子每年冬天往南飛,到底飛到哪裡了?南方冬天也沒見燕子啊小時候咱們都學過一首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我問燕子你為啥來,燕子說,這裡的春天最美麗~眾所周知,燕子是一種候鳥,每年秋天會向南飛到溫暖的地方過冬,第二年春天再飛回來。但是它們究竟飛到了哪裡呢?
  • 確保糧食有效供給 堅決打贏「蟲口奪糧」攻堅戰
    會議指出,做好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保護好黃淮海及北方玉米產區,對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意義重大,堅決打贏「蟲口奪糧」攻堅戰。「草地貪夜蛾」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農業害蟲?下一步如何防治防控?
  • 印度農民的哀嚎,糧食戰爭的另一面
    到如今,3個月過去,遊行不僅未曾結束,反而是五眼聯盟全都一反常態,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為代表的五國政客都紛紛公開發聲,力挺抗議的印度農民。事出反常必有妖,能夠讓五眼聯盟的政客都參與反對的政策,多半是一個好政策。堅決不向示威者妥協的印度政府,究竟是利慾薰心,還是為了保護印度的國家利益?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討論過,今年其實在面臨著又一次糧食戰爭。
  • 南方大蟑螂,能把北方純爺們嚇哭
    為什麼北方蟑螂這麼小,南方蟑螂這麼大,而且還會飛?南方也並非只有一種蟑螂,但能在室內發現其蹤影的品種,也數得過來。我們覺得南方蟑螂大,北方蟑螂小,其實它們根本不是同一個物種,它們的大小主要是由基因決定的。
  • 千億蝗蟲飛到印度,莫迪與巴基斯坦達成共識,建議學習中國
    在近期,印度爆發了大規模的蝗災,上千億隻蝗蟲從非洲飛到了印度,幾乎吃光了它們所經過之處的一切糧食。印度為了躲避這些蝗蟲,部署在克什米爾爭端區附近的近七十萬軍人正在逐步撤出該地區,原因很簡單,因為蝗蟲數量太多,該地區的軍需糧食倉庫都被吃乾淨了,就連耐儲藏的戰備乾糧與壓縮餅乾都被吃的差不多了,如果再不撤出該地區,那麼印度軍人可能連樹皮都沒得吃。並且,印度本國的綜合補給能力很差,維持幾萬甚至十萬軍人還有可能,但是七十萬軍人給印度後勤帶來的壓力,顯然是十分沉重的。
  • 農村屋簷下的燕子,什麼時候飛去南方過冬?為何要去南方過冬呢?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燕子是益鳥,它們能幫助農民捕捉各種害蟲。在過去農藥沒有今天這麼普及,農作物的害蟲主要就是依靠天敵來捕食,而燕子就是捕捉害蟲的小能手,所以農民都對其有好感。那燕子什麼時候飛去南方過冬?為何要去南方過冬,南方又在哪裡?
  • 這種蛾子是糧食殺手,鍾落潭玉米田出現過,發現它要這樣做→
    這種蛾子是糧食殺手,鍾落潭玉米田出現過,發現它要這樣做→ 2019-11-27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全境封鎖2》談判者裝備怎麼搭配 談判者裝備搭配分享
    導 讀 《全境封鎖2》談判者可為熱門職業,但很多小夥伴不知道談判者裝備如何裝配,現在給大家帶來「小月呦」分享的《全境封鎖2》談判者裝備搭配,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 燕子每年秋天向南飛,究竟飛到哪裡了?南方人:我們也沒見到啊
    燕子作為一種候鳥,每年到秋天的時候也會從北方飛到南方去過冬,第二年春天的時候再飛回來,可是人們很好奇,這些燕子都飛到了哪裡去了呢?燕子每年秋天向南飛,究竟飛到哪裡了?南方人:我們也沒見到啊到了冬天的時候,很多南方人也曾經說過,我們南方也沒有見過很多燕子的身影,那麼這些燕子到底去哪裡了呢?
  • 同樣都會飛,為什麼翼龍滅絕了,鳥類卻能生存下來?
    翼龍也能飛,為什麼就沒挺過來? 為什麼翼龍能飛都滅絕了?鳥類又是怎麼挺過來的? 小盜龍示意圖 翼龍能飛確實是它們的優勢,因為飛行可以擴大活動範圍,在惡劣的情況下更容易生存,但顯然翼龍存在極大的局限性,有兩個原因導致了翼龍的滅絕
  • 家裡出現好多印度谷螟怎麼防治?
    最近晚上回家,都能看到有蛾子在家裡廚房飛來飛去,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其實這種蛾子是印度谷螟,如果不加以控制,隨著溫度的升高,室內的數量會越來越多,那麼遇到這種蛾子我們應該怎麼防治?防治谷螟就得了解谷螟,現在帶大家一起認識下家庭的儲糧害蟲「印度谷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