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王越 淄博報導
12月24日,淄博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淄博市「『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三場。淄博市市委改革辦專職副主任、二級調研員李衛,向社會發布「十三五」期間淄博市改革工作的相關情況。
2016年以來,淄博市委累計召開深改組(委)會議31次,研究審議改革方案135個。《淄博市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舉措實施規劃(2014—2020年)》中明確的248項任務已出臺改革文件699個。
2017—2019年,淄博市累計承接245項省級以上試點任務(其中國家級60項)。堅持「頂層設計」與「自主創新」相結合、「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相統一,鼓勵各級從實際出發,積極開展自主創新改革。每年在全市範圍內推選20項民生領域制度創新改革經驗,堅決做到「群眾有所呼,改革有所應」。截至目前,已累計推廣推介100項改革創新經驗。全國老工業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試點、全省農村改革試驗區等重大改革試點對淄博市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創造一批走在全省全國前列改革經驗,叫響全面深化改革淄博品牌。刑責治汙的「淄博模式」被全國人大、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在修訂法律和司法解釋中採納;馬踏湖「治用保」系統治汙經驗被中組部《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收錄;淄博市刑責治汙和淄川區「村官直審」的做法在中央改革辦《改革情況交流》刊發。全面深化改革「淄博實踐」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充分肯定,以信息化作為重要抓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市人大常委會系統性制度創新、探索「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新路徑分別獲得2017、2019、2020年度中國改革「特別案例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落實體系的「淄博實踐」入選2018年全國「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40案例」。《全面深化改革推進落實「淄博實踐」》課題文章被中國經濟出版社《全面深化改革樣本——地方改革創新實踐案例研究》一書收錄,入選中宣部等舉行的紀念改革開放40年理論研討會推薦論文。《全面深化改革「淄博實踐」制度創新案例集萃》面向全國出版發行。全面深化改革推進落實暨「淄博實踐」高層研討會、全國社會民生體制改革暨「淄博實踐」現場會、信息化推動制度創新暨「淄博實踐」現場會、推進「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地方改革觀摩研修班等重要會議、活動相繼在淄博市舉辦。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實施「三證合一」「一證一碼」、電子營業執照等一系列改革,極大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十三五」期間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26.4萬餘戶,是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時期。大力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組建市能源、水務、熱力、土發集團,符合條件的市屬企業全部完成公司制改制;將對標學習深圳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聚焦「一門式、一窗式、一網式」辦理和「不見面審批」,推出拿地即開工、工業投資項目「1+N」審批、容缺辦理等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新型政務服務模式,淄博市營商環境評價連續2年名列全省前三位,2020年入選代表山東省參加全國營商環境評價;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新舊動能轉換政策體系,出臺「新經濟發展12條」,搶先布局新賽道、發展新產業,在化工、機械等重點行業規劃建設10家智能工廠、100個智慧車間,推動3000家企業「上雲」;制定出臺拓展對外開放新空間、打造開放合作新平臺等10個方面36條措施,提出對外開放十條突破性政策,確定了70項重點任務;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共確定試點村(居)670個,量化總資產24.89億元,在5個區縣、70個涉農鎮(辦)建立土地流轉和抵押融資服務平臺,在淄川、沂源、高青、桓臺等區縣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針對環境治理領域突出問題,全面理順環境保護工作體制機制,打造黨委領導、政府實施、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環保部門全程跟進、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大環保」機制,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深化非訴訟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改革,全市「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一村一警務助理」配備率達到100%。加快推進政法智能化建設,市法院全面上線全流程網上辦公辦案系統,經驗做法被全省推廣;市檢察院應用「智慧檢務」系統,在全省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會上作典型發言;市公安局視頻多維數據融合應用被公安部推廣推介。
下一步,淄博市委改革辦將堅持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滿足民生品質需求等方面,策劃實施一批重點改革支撐項目,讓改革真正成為攻城拔寨的「衝擊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