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月寶寶自學成才會走路,寶媽驚喜,聽了醫生的話寶媽冷汗直流

2021-01-11 糖果的媽媽

根據嬰兒發展規律,8-10個月的寶寶能扶著東西站立,1歲後能獨立行走,等到2歲後能夠並腳上跳。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很多寶媽都希望自己的寶貝是最優秀的,最好事事都要領先。小時候希望寶寶長得快,再大一些希望寶寶能快點說話、快點走路。

寶媽:8個月寶寶自學成才會走路,需要阻止嗎?

璐璐最近發現自己8歲大的寶寶竟然會扶著床欄走路了,雖然慢吞吞的,但是也嚇得璐璐夠嗆,忙把寶寶抱起放回床上。

原來她之前聽說過,寶寶1歲之後才能走路,過早走路會引發許多危害,對寶寶的腿部發育不利。她之前還專門叮囑過老公和公婆,不要教寶寶走路。

但是現在寶寶竟然自學成才了,璐璐在震驚的同時,也不禁疑惑,8個月的寶寶走路到底好不好,應該阻止寶寶走路,還是順其自然?

孩子究竟多大會走路

其實正常的發育標準的確是,1周歲後學會走路,但的確也有8、9個月就能扶著東西站立的。像璐璐家的寶寶,這樣能扶著東西走路的實屬少見。

但是現在孩子營養充足,腿部發育較好,雙腿有力量,所以8個月會走路也是可能的。那麼如果真的遇上寶寶自學成才,父母應該阻止嗎?

醫生給出的建議是:

不用過於擔心,每個孩子的體質都不同學會站立、走路的時間也都不同。但當寶寶想走路時,還是儘量阻止他,防止影響下肢和脊椎的發育。

可以讓寶寶多爬行,防止感覺統合失調(大腦無法對身體下達指令,常見的症狀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暴躁等)。

為什麼不讓寶寶過早走路

一、影響寶寶脊椎、骨骼的發育

雖然每個孩子體質不同,但是對於8個月之前的寶寶來說,他們的骨骼和肌肉都不能支撐他們練習走路。

當寶寶走路時,多多少少都會對脊柱和大腿的肌肉造成影響。像璐璐家的寶寶因為發育好,走路早還好。

如果是那些由大人鍛鍊出的走路「天才」 的話,很容易讓寶寶從此變成o型腿,甚至變成「小羅鍋」。

尤其是o型腿,並不是不美觀這麼簡單,羅圈腿還會引發關節炎等問題,容易讓寶寶的膝蓋骨下陷,影響日後的運動和日常生活。

二、影響寶寶的視力發育

很多人或許都不會想到,過早走路會對寶寶的視力產生影響。這是因為寶寶的視野是跟隨他們的運動而變化的,一般來說會先從躺著到爬行,再到走路。

視野一點點逐漸變大,但走路較早的寶寶們,實際上是減少或直接跳過爬行的階段,讓視野一下子變大了。

兒科醫生表示,嬰幼兒的視力發育範圍是有一定規律的,無論跳過哪一步,都會寶寶的視力造成影響。

走路前應該先學爬

很多父母都不願意自己的寶寶爬來爬去,但是爬行其實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爬行是為了讓寶寶的肢體更協調。

在爬行時,寶寶不止用到四肢,身體的各個地方都會得到鍛鍊,爬行對於寶寶來說也是一種鍛鍊的活動,幫助寶寶鍛鍊身體。

在增強體質的同時,還能增加探索能力。通過爬去摸索,讓寶寶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間,刺激思維,讓腦細胞更加活躍。

擴展閱讀:寶寶走路外八字

很多寶媽都反應,自己的寶寶走路的時候有外八的現象。其實這是很多寶寶,在2歲之前都會有的問題。一般屬於階段性的,等2歲後就會緩解。

家長在平時注意多補充維生素D,可以直接吃藥劑,也可以多吃些魚類、奶酪等。

如果發現寶寶2歲後,外八或羅圈腿嚴重,就要及時就醫。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9個月寶寶為找媽媽,學會走路,雖然驚喜,卻也需注意這些弊端
    對於孩子讓人發愁的一個階段,可能就是孩子還沒有學會走路,或者學走路的時候了,不是每天要抱著寶寶到處走,就是要彎著腰,陪著寶寶學走路,不論是哪種,都會讓人腰酸背痛的,很多孕媽都大呼受不了,太累了。而寶媽小楊,卻是幸運的一位,有一位天使寶寶,在9個月的時候,就學會了走路。並且寶媽小楊,還沒有鍛鍊過寶寶走路的。
  • 什麼時候教寶寶走路最佳,如何教寶寶學會走路呢?寶媽必看(上)
    一般來說寶寶走路的能力,大部分寶寶在1歲左右就開始邁步,等到1歲半之後差不多就能行動自如,當然也有一些寶寶走路要晚一點,要等到2歲之後才學會走路。寶寶學會走路這件事實際上是根據寶寶自己發育來決定的,一般身體健康寶寶早晚能學會走路,因此寶媽寶爸不用過於擔心。也有一些初為人父人母缺房經驗不知道怎麼去培養和鍛鍊孩子,有的過早,也有過晚,這樣都是不對的,那麼如何正確地引導孩子學會走路呢?
  • 寶寶剛學走路時,為避免足外翻,寶媽必須做到這幾點
    小清的寶寶最近開始學習走路了,但是小清發現寶寶走路的時候腳總是向外,剛開始以為寶寶故意這樣走路的,後來諮詢了醫生才發現原來是寶寶腿部還沒有發育完全,不適合過早的走路,其實,寶寶等寶寶學會走路了寶媽也要注意很多問題,那麼,寶寶學習走路時,寶媽要注意哪些呢?
  • 寶寶7個月還是「無齒」,寶媽著急上火,看看是不是這4個原因搞鬼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寶寶到了一定的月齡就會萌出乳牙,可如果過了月齡還沒出牙,寶媽就要謹慎了,寶寶是不是出了什麼小問題?7個月大的寶寶還沒長牙,寶媽不知所措,先看看是不是這4種情況明明的寶寶已經7個月了,長得也是健健康康、壯壯實實,就是沒長牙,讓明明十分頭疼。
  • 寶寶出生6個月,寶媽老說肚子一直在動,醫生搖頭說了三個字
    寶寶已經出生6個月了,可是瀟瀟最近老說肚子一直在動,瀟瀟和媽媽說了這些話之後,覺得不對勁,趕緊帶瀟瀟到醫院檢查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醫生檢查之後,醫生看到結果搖頭說「懷孕了」。
  • 寶寶10個月就會走路,智商真的更高嗎?
    從寶寶「哇哇」落地開始,家長就盼著孩子能快點會喊媽媽、快點學會走路、快點懂事……尤其是幾個寶媽聚在一起聊天時,要是誰家的娃先一步會走路了,肯定會成為大家羨慕的焦點。畢竟「會走路了」是孩子開始長大的一個標誌,整天被孩子折騰的沒有一刻清閒的寶媽,巴不得孩子快快長大,早點讓自己省心。
  • 8歲兒子不給安撫奶嘴就哭,寶媽向醫生求助,醫生:幫不了你
    使用安撫奶嘴是寶寶日常護理中比較常見的一個部分,尤其是對於兩歲以下的寶寶而言,使用安撫奶嘴可以滿足寶寶吸吮的需求,同時也緩解寶寶對於吃手指的迷戀。安撫奶嘴清潔起來相對簡單,給寶寶吸吮的時候寶媽會更加安全放心。不過安撫奶嘴也需要有正確的使用姿勢,否則錯誤的使用方法很有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發育造成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 寶寶不小心碰到頭部,寶媽不要慌張,先這樣給寶寶處理!
    文 | 齊麗娟當寶寶學習趴著玩或者在學習走路的時候,難免會出現磕磕碰碰的情況。相信很多寶媽都遇到過寶寶從床上摔下來的情況,一般來說 ,寶媽看到寶寶摔下來,內心都會比較自責,認為自己沒有保護好寶寶。其實,在寶寶碰到頭部的時候,寶媽先不要慌張,先這樣處理,就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 為什麼有的孩子10個月就會走路,有的孩子18個月才會走路?
    鄰居家一位年輕寶媽在樓道裡遇到我,拉著我聊天,原來,她家娃已經1歲多了,但是卻一直不會走路,她有點擔心,去醫院檢查了,醫生也說沒大問題,但是她總是擔心孩子會有什麼隱性問題。我不由得笑了,這也算是新手媽媽的通病了,時常陷於一種焦慮情緒中,看誰誰家孩子會走路了,看誰誰家娃已經會說話啦,就會很著急,擔心自己娃落後了,「輸在起跑線了」。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其實是比較大的,有的孩子10個月就會走路了,有的孩子卻是一歲半才會走路,這中間如果孩子肢體沒有特別異常的行為,其實是沒太大關係的。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走路早,有的孩子會走路晚呢?
  • 孩子多大開始學走路?正確的學步時間了解一下,很多寶媽都做錯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大多數家長的心願,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寶爸寶媽們自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寶寶落後於他人。就拿孩子學走步這件事來說,眼看著別人家的小朋友不到一歲就能自己摸索著走路,但是自己的娃都一周歲多了還是不會走,寶媽心裡也沒少為此著急,甚至開始懷疑寶寶是不是發育節奏遲緩。
  • 寶寶8個月就會走路,發朋友圈炫耀,一條留言讓寶媽嚇得一身冷汗
    可小麗的兒子八個月就會走路了,可把爺爺奶奶高興壞了,說是大孫子的身體發育的好,鄰居家的寶寶一歲多了還不會走路,自己家的寶寶才八個月就會走路真了不起,還逢人就說自己的孫子八個月就會走路了。小蘭也沒當回事,這天發了一個兒子走路的視頻到朋友圈,親戚朋友看到小蘭發的視頻都紛紛點讚,小蘭一個當醫生的朋友看見了,給小蘭留言:孩子不要讓他走路走這麼早,對身高發育有影響的還有可能會形成O形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羅圈腿。
  • 寶寶走路早晚與智商掛鈎?寶媽別再上當了,過早走路不是好事
    在眾多家長探討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時候學會走路的時候,只見一位寶媽炫耀地說:「我家寶寶特別棒,五六個月的時候就特別喜歡站著,如今十個月了,都能自己扶著把手走幾步了,一看就是個聰明的孩子。」
  • 寶寶喜歡「吐泡泡」,難道只是在玩耍?還有三個原因寶媽需要知曉
    文|小豆芽育兒記寶寶從出生開始,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寶媽的心,尤其是一些有趣又可愛的細節,更是讓寶媽歡喜,可寶媽卻不知道這些小細節的背後可是有秘密的。但此時寶寶的吞咽能力還不夠發達,不能及時將唾液吞咽進肚,口腔此時也比較淺,於是他們就會用舌頭,將多餘的唾液吐出來,也就出現了「吐泡泡」的行為。2. 寶寶開始萌牙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到了4~6個月大的時候,寶寶可能就開始萌牙了。因為乳牙的長出,寶寶的牙齦會非常不舒服,這樣也就會刺激唾液腺分泌更多唾液。
  • 9個月寶寶沒長牙,寶媽被「問責」,寶寶何時「冒牙尖」才正常?
    寶寶出生後身體一直在發育,其中長牙也是他發育的象徵,和福氣沒有關係。 寶寶9個月還沒長牙,寶媽被「問責」 冰寧的女兒已經9個月了,從寶寶出生後冰寧一直在堅持餵母乳,在別的寶媽都訴苦說寶寶吃奶時總是咬人,冰寧卻從沒有體會過這種感覺,因為她的寶寶到現在還沒有長牙齒。
  • 寶寶不吃糖也能長一口黑牙?寶媽莫急,看看是不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有一次小王帶著女兒去檢查牙齒的時候,醫生經過一番分析,最後給出了答案。原來小王的女兒一直有睡前喝牛奶的習慣,而且喝完牛奶就直接睡覺了,中間沒有漱口的環節,牛奶中的乳糖就留在孩子的牙齒上,長時間如此,小王女兒是牙齒就慢慢變黑了。聽完醫生的話,小王突然感覺自己有些懵,原來孩子長黑牙,可不只是糖果在作怪啊!
  • 「寶媽問答11.24期」寶寶可以用艾草水洗澡嗎?
    月子裡孩子努勁兒是正常的小甄微評:很多寶寶剛出生都會有這種情況,寶媽要做的就是儘量去安撫4、皮膚診斷寶媽:醫生,幫忙看下寶寶腿上起的是什麼?,要不然會擔心貧血等情況,還是觀察,不是特別黑不用在意6、大便帶血絲寶媽:寶寶3個月齡,大便帶點血絲是什麼情況啊醫生:多久了?
  • 5個月寶寶臍帶繞頸險出事,寶媽事後反省,皆因自己一個日常動作
    當懷上寶寶之後,每個寶媽都會變得小心翼翼,生怕肚子裡的寶寶出現一點閃失。特別是第一次懷孕的寶媽,沒有任何經驗,所以難免會不知所措。如果發現胎寶寶有臍帶繞頸的現象,會讓寶媽感到害怕,擔心寶寶會缺氧,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那麼臍帶繞頸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呢?胎寶寶出現臍帶繞頸,寶媽又能做些什麼?
  • 哭鬧——寶寶表達情緒和需求的重要方式,寶媽寶爸如何正確理解?
    寶寶哭鬧是十分正常的事兒,在寶寶還不會說話或者剛剛學會說話的時候,如果身體或心理上不舒服,想讓寶爸、寶媽知道的話,只能通過哭鬧來進行表達;即使寶寶會說話,在遇到某些情況的時候,也會選擇通過哭鬧來實現自己的目的,畢竟會哭的孩子才會有奶吃。因此遇到寶寶哭鬧的時候,必須要認真地分析一下原因。
  • 「寶媽問答11.12期」寶寶大便一直是綠色是怎麼回事?
    大家好,本期的寶媽問答又來了,整理了寶媽群裡最新的一些寶媽問答,供大家參考。1、寶寶睡覺問題寶媽:一個多月的寶寶晚上不睡覺是白天睡多了嗎?醫生:晚上睡眠不好需要找原因,長期這樣?有沒有感冒受涼、腹脹等因素。
  • 牽著寶寶學走路,不僅費力對寶寶還不好,想正確學走路這點很重要
    文|小豆芽育兒記寶寶學習走路是很重要的環節,很多寶媽希望寶寶更好學習走路,可謂是煞費苦心,然而錯誤地學習走路,不但寶媽自己很累,還會對寶寶造成不良的影響,所以正確學習走路真的很重要。牽著寶寶學走路並不好寶媽在教寶寶走路的手都會在寶寶前面,雙手牽著、扶著寶寶帶著向前走,這樣方法看似很簡單,也很有用,但只有經歷過的寶媽才知道,這樣彎著腰真的很累。然而除了腰酸背痛的辛苦,很多寶媽並不知道,牽著寶寶學走路,對寶寶來說也不好,可是說是費力不討好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