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高考第一天~
大家最關注的依舊是高考作文題!
小編一早上就在焦急地等待
就在中午十一點半
鈴聲一響
2020年廣東高考作文題新鮮出爐了
時隔多年
你讓小編們填古文背誦不太行
但作文還是能寫滴吧?
別跑!
特區報的小編們!
請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開始答卷
歡迎各位監考老師們
速速圍觀
快來點評
「貴人」,貴在品格
同學們:
今天我們讀到的這個故事中,有三個人物:鮑叔、齊桓公、管仲,管仲是個帶兵治國的人才;齊桓公是一國之君,胸襟寬廣,不計前嫌,善於納諫,善於用人,用人不疑,終於得以成就一時霸業。
而我最欣賞的是鮑叔。鮑叔善於識人,明知道管仲曾有險些射死齊桓公的 「黑歷史」,依然敢於在齊桓公面前舉薦他,不僅愛才惜才,更有膽識。
如果說善於識人是一種才能,鮑叔最令我欽佩的卻是他的人品。
首先一點,是公心。作為輔佐齊桓公的舊臣,齊桓公對他言聽計從,對他的倚重和信任,都是無人可比的。他的地位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這個位置上,他若心懷私利,賣官鬻爵,幾乎可以為所欲為。然而,他卻把管仲舉薦到最重要的位置上,可見他所思所謀,只是國事。
公心有多麼可貴,同學們!我們現在總是聽到宣傳說「不忘初心」。就是以為天下人謀福利為初衷,其「初心」,其實說白了就是「公心」。倘若拋卻了「公心」,只為自己謀福利,就是忘卻了「初心」,背棄了誓言,就會遭到天下人的拋棄。
一個人,能夠為自己謀利而不為,只為主公謀,只為天下謀,這是一種多麼高尚的品質。
其次,是謙抑。鮑叔也是個能臣,其才能不輸於管仲,否則怎能輔佐齊桓公等上君位?然而,當他認識到管仲比自己更有能力時,非但絲毫沒有嫉妒、打壓之心,反而毫不猶豫地推薦他,這種胸襟,非大賢而不能也。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嫉妒之心人所難免。越是有才能的人,越容易看不起別人。有才又謙讓,能承認別人比自己更強,同時在榮譽、地位面前能夠為更有才的人創作條件,這樣的人,在我們身邊也不多見吧?多的反而是一些只有半瓶子卻以為自己能指點江山的人吧?因為這真的是很難很難做到。更難的還在於,你做到了,卻並沒有人看到。在現在這個喧囂的當下,誰願意「不被看到」呢?
古話說: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在故事裡,管仲就是一匹千裡馬,如果沒有鮑叔這個伯樂,「站錯隊」的他即使不被齊桓公秋後算帳,恐怕也只能寂寂無名了此殘生,不會大所作為,青史留名。我們每個人,在人生的關鍵階段,也都會期望自己能夠遇到「貴人」,能夠給予自己欣賞和助力,把自己推送到一個新的臺階上。這些人,不是所謂「大富大貴之人」,而是像鮑叔一樣,具有智慧眼光、高尚品格、寬廣胸襟的人。
同學們,祝願大家人生路上都能遇到這樣一個「貴」人。更重要的是,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這樣的人。正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一個不被私慾、自我所奴役的人,一定會擁有恬淡的心境,靜好的人生。
謝謝大家!
——作者 陳十三
選賢
《·》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講的:「,,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意思是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要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選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就能達到大同的理想社會。
那麼問題來了,道理大家都懂,實踐起來難在哪裡?結合當下,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值得探討,拋磚引玉與大家分享一下對齊桓公的看法。
第一,領導人本身的雄才大略,也就是齊桓公本人的人格魅力。火車的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佔據領導位置的人庸庸碌碌,那麼招募而來的人要麼尸位素餐,要麼理想破滅之後憤憤而去。楚漢爭霸初期,劉邦螢火之光,項羽皓月之明,天下豪傑有誰會舍美玉而就頑石?但由於楚國集團的領導人項羽剛愎自用、匹夫之勇甚至婦人之仁,鴻門宴大好機會卻一念之差放任劉邦逃離。一手好牌打得稀爛,韓信、陳平等人紛紛投奔劉邦,西楚霸王最後竟除了範增無人可用,自刎於烏江。
第二,求賢若渴,尊重人才。不妨從自比於管仲諸葛亮說起,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徐庶-諸葛亮的三人組剛好跟材料中一一對應。豪強並起的亂世,諸葛亮並不缺出路。所以只有徐庶的推薦還遠遠不夠,你還必須表現出對人才的尊重,禮賢下士。先吃幾次閉門羹,才能拿到隆中對策;先有三顧頻煩天下計,才有兩朝開濟老臣心;先有猥自枉屈,握髮吐哺,才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21世紀是人才的世紀,無論是5G通訊、智能駕駛還是AI大數據亦或是各種VR虛擬實境,誰搶到人才,誰就搶到了龍頭,才有資格制定行業標準,一覽眾山小。
第三,審時度勢,這裡並不是讓大家做牆頭草,哪個行業熱往哪邊倒,而是對未來的預見性判斷。回到那個時代,齊桓公位列春秋五霸之首,是不是天下能人異士都得盡歸於齊?其實不然,事物的發展,到了頂點也就到了拐點,如果這個時候你能另闢蹊徑,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路線,該改革的改革,該變法的變法。那麼最後一掃六合,睥睨天下的是誰就未可知了。
山川四季浩浩湯湯,捲走個人的悲喜。以後希望大家無論是求職、創業亦或是繼續鑽研學術,都能夠理性判斷,走出最適合的自己的步伐。
——作者 Frank Z
選賢舉能,知人善用
不要吝嗇表達你的欣賞
老師、同學們: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春秋時期,齊恆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孔子讚嘆道:「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而管仲能受到齊恆公重用,少不了鮑叔的選賢舉能、傾力推薦——成就一代霸業,非管仲不可。管仲雖是鮑叔的有力競爭者,但鮑叔看到了管仲的才能,並且極力向君王推薦,不吝嗇於表達自己的欣賞。
齊恆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鮑叔的仁慈大度與知人善用,難道不讓人欽佩嗎?齊恆公成就大業少不了管仲的足智多謀,而管仲大展身手的背後更少不了鮑叔的伯樂之遇和知人善用。
歷史長河奔流不息,多少能者才華橫溢,成為傳唱千古的英雄人物,他們身後定有才能的賞識者,給予用人不疑的充分信任,給予施展能力的難得機會。人才猶如金子,金子的發光與閃耀,需要有掘金人善於發現的慧眼。少了伯樂,無人賞識的千裡馬也只能老驥伏櫪,空憑志在千裡。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代,請不要吝嗇表達你的欣賞,讓金子都能閃爍出獨有的光芒。
選賢舉能,城市發展擁有不竭動力。人才越來越成為城市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了優質的人才,城市的發展更有向上的動能。每年的畢業季,全國數百萬應屆畢業生開始進行畢業後的第一個選擇,對於投身發展的城市,大家都是慎重考慮。近幾年,各大城市也卯足了力氣,擬定了吸引人才的各項政策,包含落戶補貼、租房補貼、人才房政策等。作為最年輕的超一線城市,深圳的年輕活力、創新發展少不了每個人紮根深圳的奮鬥者。「深愛人才,圳等你來。」這句人才口號也飽含著城市對於人才的珍視與企盼。
擁有發現「金子」的眼睛,不要吝嗇表達欣賞。「You can you up!你能你上!」這是我們課堂展示時老師和同學最經常說的話。有想法、有能力,那定有人願意傾聽,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下,才有學術的蓬勃發展。心胸寬廣,在欣賞能者的同時不斷省視自我,少些驕傲自滿,去掉驕縱跋扈,樂於成就他人,以謙虛之心不斷學習與探索。一句讚美、一聲肯定或許是千裡馬前進之路最好的糧草。
謝謝大家的傾聽,願你我都能對外擁有鮑叔之慧眼識才,對己積累管仲之才學異稟,善于欣賞他人,善於審視自己。
——作者 舜甜
胸懷家國,為萬世開太平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在中華民族綿延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長河中,「濟世」思想是一朵不斷在其中翻湧的浪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達則兼濟天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從古至今,中國人的情懷與價值追求就在這「浪花」的浸潤下,立足高遠,形成一種真正的大格局。
閱讀了齊桓公、管仲與鮑叔的故事,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深刻感受到鮑叔不計私利、胸懷天下的大格局。他對自己、對他人、對整個天下,都有著清醒的認知,地位與名利於他而言,如飄渺雲煙,而天下的清平安定、天下人的富足安康,才是他根植心底的追求。
回到現代社會,我們隨時可以在許許多多的人身上感受到濟世思想的高光。年初突如其來的那一場疫情,讓不計其數的人們離開佳節裡與親友團聚的餐桌,奔赴沒有硝煙的戰疫前線。家國、民族面臨的危機,足以讓他們暫時拋開小家的溫存,不計得失、不計回報地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披上這和平年代裡的「盔甲」,奮勇戰鬥。
數月以來,我們腦海中印刻了鍾南山院士在開往前線的火車上短暫入睡的面容,留存了李蘭娟院士布滿口罩印痕卻溫柔堅定的微笑,也像電影膠片一樣,一遍遍回放著無數個相隔咫尺卻無法觸碰的擁抱。所有的這一切,都在鮮活地提示著我們,看啊,這就是真正的家國情懷,這就是平凡人中不平凡的英雄!
當然,不管何時何地,不管個人與整個社會的前路是一片坎坷還是一片坦途,我們每一個人都肩負著傳承這份情懷的責任,每一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一份力量,讓這個世界以及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人們,都變得更加美好。那個將璀璨青春定格在支教路上的21歲女研究生,做到了;那個從岸上一躍而下、拯救落水青年的退伍軍人,做到了;奔走數十年、建立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讓1600多名女孩走出貧困大山的張桂梅,也做到了。
歷史長河仍在奔湧前進,濟世思想與家國情懷的接力棒已經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讓我們一起付出努力,讓古人的傳世格言轉變為腳踏實地的行動,讓傳承幾千年的精神繼續恣意發光!
謝謝大家。
——作者 關小懵
益友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益友》。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悠悠歷史長河中流傳著無數佳話,「管鮑之交」的故事被無數人傳誦至今。說起故事中的主人公之一管仲,很多人對他的評價是「千古一相」,這位能臣人稱「仲父」,在鮑叔牙的協助下,管仲實行了他的治國之道,齊國迅速由亂轉治,由弱變強,齊桓公也成了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管仲之名絲毫不亞於治國能臣張居正,或是文韜武略兼備的諸葛亮。然而,鮑叔牙和管仲的名字似乎從來都是一起出現的。換句話說,鮑叔牙和管仲互為「益友」,鮑叔牙成就管仲的同時,也在成就自己。
鮑叔牙的智慧,首先在於了解並信任朋友。歐陽修說:「同心而共濟,始終如。」鮑叔牙對於管仲的友情,已經不僅僅是志趣相投,而是絕對了解後的信任,到達了莫逆之交的程度。知己可遇而不可求,就像鍾子期和俞伯牙,無須語言就可以心靈相通。其次,鮑叔牙了解自己,懂得自己所長之處。為了讓齊桓公起用管仲,鮑叔牙舉了五點「不如」,寬厚仁慈不如;治理國家不如;忠信不如;制定禮儀不如;練武不如。最後,他看得清大局,知道齊桓公和國家最需要的是什麼,並由此給出最合理的判斷,最終成就大業,造就一段佳話。
同時,無論從管仲還是鮑叔牙的角度來看,對方都是自己的良師益友。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闢,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而鮑叔牙對於朋友的了解和信任讓他可以拋棄眼前的名利,從大義出發,這樣做的最終結果是不僅成就了管仲,也讓自己在謀略和用人方面的才華發揮到了極致,因此不難理解世人對他的評價:善交者,善用能者。
謝謝大家!
——作者 suzy
你甘願當生活中的「鮑叔牙」嗎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高3年級1班的韓梅梅,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桓公納相」中鮑叔牙的人格魅力是如何成就齊國霸業的。
管仲有很多缺點,在常人看來都不足以再成為朋友,但鮑叔牙始終站在對方的立場,為其考慮,真正將管仲當做朋友,處順境為他高興,困境則替他加油打氣,大度、包容是管仲突出的特點。
管仲輔佐公子糾,而鮑叔牙則輔佐公子小白,公子糾與公子小白既是手足又是政敵,公子糾被公子小白除掉之後,齊桓公很討厭管仲,想要一併殺死他以報」一箭之仇「,鮑叔牙卻在齊桓公盛怒之時,制止齊桓公並保舉管仲。極力讓齊王放下身段和仇恨,齊桓公採納了他的建議,並以禮待之。果然如鮑叔牙所說,管仲是個治理國家的人才,管仲被任用當了齊國的宰相後,齊國大治,齊桓公稱霸諸國,九次會合諸侯,輔佐周朝天下。
鮑叔牙的知人善任和氣度非凡使他成為千古佳話。從鮑叔牙的身上我們看到的不是人生的銳利鋒芒,而是人生的厚度廣度。
也許看到這裡有人會說,現在的社會因為多元文化和信仰衝擊,仿佛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古人的那一套仁義禮智信早已過時。鮑叔牙這種「老實」人只會被淹沒,不當也罷。競爭社會甘做「鮑叔牙們」還有希望和前途嗎?
我想告訴大家,正是因為我們處在被信息轟炸的時代,看不清,理不清,說不清的時代。內心的淨化也許是我們更應該時時去關注的事,把握好風帆,才不會迷失和浮躁。沉下來,看清楚,講明白難道不是我們人格的寶貴財富嗎?修養分很多種,人格魅力也許是一輩子都要磨鍊的東西。而且,這個時代,更難。也許沒有了鮑叔牙去成就管仲,管仲也不會獲得如此大的成就,齊桓公也就不會因此成就一番偉業了吧?
最後用一句話共勉:
希望我們別只想著到達頂峰的閃耀,卻忘記了攜手攀登的意義。回頭看,別抱憾。
——作者 原點
做謙虛禮讓的君子
交心胸豁達的朋友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先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子貢問孔子曰:「今之人臣孰為賢?」孔子曰:「吾未識也。往者,齊有鮑叔,鄭有子皮,賢者也。」子貢曰:「然則齊無管仲,鄭無子產乎?」子曰:「賜,汝徒知其一,不知其二。汝聞進賢為賢耶?用力為賢耶?」子貢曰:「進賢為賢。」子曰:「然。吾聞鮑叔之進管仲也,聞子皮之進子產也,未聞管仲、子產有所進也。」
故事講的是子貢問孔子何為賢明之臣?二人通過探論,達成共識——進賢為賢。孔子認為,鮑叔推薦了管仲,能夠讓管仲顯達,子皮推薦了子產,能夠讓子產顯達,但是卻沒有聽說管仲和子產能推薦比自己更有才能的人。進賢為賢,即能夠為領導者推薦比他更有能力的人,這樣的人才是不忘初心、為芸芸眾生考慮的賢人。所以我首先要表達的是對鮑叔者們的敬重,學習他們能夠舉人唯賢、謙虛禮讓、不計私利的君子品格。
如何在學習生活中養成謙虛禮讓,不計私利的君子品格呢?林肯曾說,品格如同樹木,名聲如同樹蔭。我們常常考慮的是樹蔭,卻不知樹木才是根本。好的品格就像繁茂的枝葉,不是一朝一夕生成,需從小滋養,從當下培育。枝繁葉茂自然會綠樹成蔭。有句俗語,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我們向聖賢看齊,多讀經典,多參與社會實踐,就能發現在現實中就有這樣一批人,他們在當下的抗疫戰爭中,不計得失,默默奉獻;他們在喧囂浮躁的環境裡,不顧名利,潛心鑽研;他們忠心為國,一心為民。他們散落在社會各行各業,他們是時代的奉獻者。從生活這本大書中覺察人性的閃光點,心向陽光,思想就會變得豁達、謙虛禮讓的的君子品格會在潛移默化中水到渠成。
提起「管鮑之交」,我們知道是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再講兩個管鮑之間的小故事,兩人合夥做買賣。管仲窮,出的本錢少,可是到分紅的時候,他卻要多拿。鮑叔手下的人不高興,罵管仲貪婪。鮑叔卻解釋說:「他哪裡是貪這幾個錢呢?他家生活困難,是我自願讓給他。」有好幾次,管仲幫鮑叔出主意辦事,反而把事情辦砸了,鮑叔也不生氣,還安慰管仲說:「事情辦不成,不是因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為時機不好,你別介意。」……管仲聽到這些話,能不感動?不禁感嘆:「生我的是父母,知我者是鮑叔!」管仲和鮑叔牙就這樣結成了生死之交。鮑叔會替管仲辯護,極力掩蓋管仲的缺點,我認為不僅僅是為了愛惜人才,更因為他有豁達開朗的胸懷。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幾人?交友當交鮑叔那樣朋友,不僅僅志同道合,還能包容對方的缺點,發現對方的閃光點,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能夠真正做到不拋棄、不放棄,這樣的知己朋友,不能求多,有一兩個足矣。
我的發言完畢,感謝大家耐心聆聽,最後希望我們都成為像鮑叔那樣的謙謙君子,更希望我們都能交到鮑叔那樣心胸豁達的知己朋友。
——作者 辛子
千年之後,我們仍需鮑叔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橘子,很榮幸在這裡跟大家談談我的讀書體會。在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個人中,我對鮑叔的感觸最深。眾所周知,春秋戰國是一個諸侯爭霸、社會動蕩的時代,衍生了許多流傳千古的政治家。說實話,鮑叔對於我來說,不算太熟悉。通過班級讀書會,才讓我對鮑叔這個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就來談談為何我對鮑叔感觸最深。
知人識慧。鮑叔是個善於挖掘人才,慧眼識英雄之人。管仲的治國理政才能聞名遐邇,在齊國的名氣也比鮑叔大。他悉心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就霸業。可以說,管仲之賢毋庸置疑。鮑叔與管仲曾各為各主,但鮑叔不計前嫌,勇於向齊桓公舉薦管仲,因為他看到了管仲身上的卓越才能,唯有用好人,才能談霸業。
心胸寬廣。鮑叔向齊桓公舉薦管仲,甘居其下,只為成就桓公一方霸業。按道理說,鮑叔位置應在管仲之上,但他為了讓管仲更加安心施展才華,輔佐桓公,甘願讓他成為齊國宰相,而自己默默輔佐桓公,不計位置得失。這番大肚量和寬廣的心胸,不是一般人所能有。海納百川,才能波瀾壯闊。
為國為民。如果說鮑叔慧眼識珠、心胸寬廣,到底最終的落腳點都是他為國為民思想的集結。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動蕩亂世之中,百姓溫飽難求。鮑叔為了齊桓公能夠稱霸諸侯,一統天下,緩解百姓之苦,不惜舉薦管仲任齊國之相,甘心任其下屬,默默地在背後支持輔佐桓公,直到霸業已成。正是這份為國為民的初心,才使得鮑叔不計前嫌,舉薦賢人,甘居下位。這一切,都是源自他那一份家國赤誠之心。
有人說,歷史是在廢墟上燃燒殆盡的灰粒。一切時間都會灰飛煙滅,因為時間的本質是流逝與遺忘。鮑叔這位沉睡千年的古人,第一次那麼「活生生」地出現在我面前。2020年,相信是大家都永生難忘的一年。它帶給了我們人類無可奈何的災難,全球數百萬人因為疫情喪生。那些衝在前面的白衣天使和各方抗疫志士,哪一個不是不計得失,只為生命的現代「鮑叔」呢?
千年過去,鮑叔精神仍未過時。無論是古老的歷史,還是最新的當代史,都證明了鮑叔精神的被需要。我想即使萬年之後,鮑叔仍會被需要。
我的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的聆聽。
——作者 橘子
論鮑叔審時度勢的藝術
上述歷史材料中的前半部分講的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而小白即後來的齊桓公勝出即位為君。彼時,鮑叔完全可以順理成章做齊桓公的心腹,身居高位,成就霸業,名利雙收。但是,我們看到的史實是,鮑叔的格局並不止於此,他非常懂得審時度勢,力薦帶兵阻擊過齊桓公的管仲,而其甘居其下,共同輔佐齊桓公,最後「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就一代霸業。儘管齊桓公、鮑叔和管仲三人的品行、人格、情懷都非常獨特,但是我最為佩服的還是鮑叔審時度勢的藝術,可以說沒有鮑叔的這種智慧,齊桓公就不會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審時度勢不僅僅要有宏大的視野和格局,更要有非常人所能有的智慧。這種智慧不是個人的小聰明,而是貴有自知之明的同時不計私利,是為國為民的情懷。這種情懷在當代社會已經成為一種非常稀缺的品格。因為當下有些人總抱守金錢至上、名利至上的價值觀,嫉賢妒能,更鮮少能舉薦比自己優秀的人。而鮑叔審時度勢,既勇於承認自己力所不足以輔佐齊桓公,又能看出管仲的能力強,並力薦給齊桓公。這種智慧背後是一種自知之明,是唯才是舉,是為國為民的情懷,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鮑叔的審時度勢是一種大智慧,更是一種藝術。能看清大局,不虛偽,擅言語。而當下我們常常被短時的利益所蒙蔽,目光不夠長遠。無論是日常的學習還是日後的工作生活,我們都應該始終保有自知之明,知不足才能加以改之,不斷學習與進步。而成就大事業者,往往也是不計私利,惜才愛才,並舉薦給自己的上級、領導,共同打拼,獲得更大的成就。為國為民則是一種更高境界的情懷,國家富強,百姓才能安居樂業,百姓齊心協力,擼起袖子加油幹,國家才有更好的未來。
——作者 可可
對於這道作文題
編輯們交完卷了
深圳考生們是怎麼看的?
專家點評應該怎麼寫?
❏ 華勝實驗學校高三考生路同學告訴記者,高考作文題目自擬,從春秋時期齊恆公管仲鮑叔牙三位人物中自挑一位人物進行寫作,文體是演講稿。路同學表示,今年高考作文題在他意料之外,「我準備的都是這次疫情,還有科技的。」
❏ 「大家都猜是抗疫作文,所以高考怎麼可能那麼容易就讓大家猜中!」福田中學考生表示,自己覺得語文科目挺簡單的,這類作文題材自己之前也有練習過。
❏ 福田中高三三班的一名學生表示,今年語文科目對自己來說毫無難點,作文也寫得十分流暢,從審題、構思到成文用了四十分鐘左右。
❏ 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師針對作文題目進行點評分析——
2020年的高考作文題,要求就春秋時期齊桓公、管仲、鮑叔三個人物寫一篇在班級讀書會上的發言稿,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要求緊扣材料進行寫作。
這是一個材料作文考題,考題創設了相關寫作情景——班級讀書會。規定了寫作者身份和寫作對象,要求談對齊桓公、管仲、鮑叔三個人物哪個感受最深,文體應是發言稿。
在這三個歷史人物中,選擇哪一個人物來寫都是可以的,應具體說出為什麼對某一人物感觸最深。比如齊桓公志向高遠、心胸寬闊,唯才是用,所以能成就霸業;鮑叔不計私利審時度勢、謙虛禮讓,對齊桓公任用管仲起到了重要作用;管仲才能出眾、恪盡職守、功勳卓著,有力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他們的品行、格局、人格境界、為國為民的情懷,不但讓他們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重要作用,展現出獨特人格魅力和思想價值,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值得尊重和學習,能夠讓我們從歷史人物中獲得啟發。
今年這個考題,所創設情境貼近考生實際,作文材料考生熟悉,有話可說;要求明確,不易偏題。相信我們的考生可以寫出符合要求的思想與表達俱佳的高考作文。
對比下過往12年的廣東高考作文題,
你覺得今年的難嗎?
過去12年廣東高考作文題
2019: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2018:寫給2035年的18歲青年
2017: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
2016:(漫畫作文)巴掌與親吻
2015:不同途徑感知自然
2014:膠片與數碼時代
2013:富翁捐助三家庭
2012:選擇生活時代
2011:回到原點
2010:與你為鄰
2009:常識
2008:不要輕易說「不」
你覺得哪篇文章能拿最高分呢?
原標題:《突擊考試!高考作文題出爐,小編們被按在椅子上寫作文……等你來打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