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是照書養,還是照豬養?這些育兒知識,你知道多少?

2021-01-16 虎媽潘潘

在育兒的過程中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這樣的育兒觀念在育兒界廣為流傳,對於第一胎的孕媽媽來說,第一次為人父母,他們將會面對很多的突發狀況,他們也會手忙腳亂,也會手足無措,也會迷茫彷徨,於是熱銷的專業育兒書籍成為家長們的「救命稻草」,在育兒這條道路上,家長們「摸爬滾打」摸索出一條獨特的育兒之道,他們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育兒經驗,等到二胎寶寶到來時,他們早已經感覺不到一絲的慌張,二胎就變成妥妥的「照豬養」,育兒界也有著黃金育兒法則,而這些法則比「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方法更有效!那麼育兒的黃金法則到底有哪些呢?

一、育兒的黃金法則之一:因材施教

「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深深印在家長的腦海中,對於一胎寶寶來說,育兒書是集各種經驗於一體的「全能書」,孩子感冒發燒,家長總能在書中能找到答案,如何給孩子斷奶,如何哄孩子入睡,家長也能在書上找到答案,一些家長將育兒書本上的知識直接「複製」到孩子的身上,然而一些孩子並沒有變成家長期待的模樣,反而讓家長感到挫敗感,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歸根結底是家長沒有發現孩子的獨特性,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人,每個孩子身上都會存在很大的差異,如果照搬全抄書本上的育兒經驗,並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家長要根據孩子身上的性格特點為孩子量身定做一個獨特的育兒方法。

二、育兒黃金法則之二:學會變通

對於很多的二胎家長來說,出生後的寶寶「照豬養」就足夠了!那可能是家長對這種教育觀念有什麼誤解!聰明家長的「照豬養」可不是簡單的放任不管,而是學會變通,每一個出生的寶寶的性格特不盡相同,家中出生的大寶可能是一個性格活潑開朗的萌娃,二寶可能是一個膽小害羞的萌娃,家長發現孩子身上的差異和她們身上的閃光點進行培養,相信以後的兩個孩子都會變得非常的優秀。

三、育兒黃金法則之三:平等的愛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一般來說,在一個二胎家庭中,家中最小的孩子一般比較受寵,相比之下家中的老大就會感覺到一絲絲的冷落,最好的食物家長總是想到先給最小的孩子吃,家中最小的孩子似乎能夠得到家長更多的關心和更多的愛,家長這樣的行為很容易導致兩個孩子之間產生隔閡,產生矛盾,全天下沒有哪一個家長是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家長對孩子的愛能夠均分,很容易造成家中最大的孩子的「患得患失」的情緒,增加孩子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增加親子之間的矛盾。

四、育兒黃金法則之四:學會放手讓孩子獨立

每一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肝寶貝,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很害怕孩子受到傷害,於是家長幫助孩子清除了成長道路上的各種障礙,一些家長甚至開始包辦孩子的一切,但是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很可能成為家庭的「巨嬰」、社會的「巨嬰」。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經歷挫折和磨難的孩子很難理解生活的真諦,所以家長要學會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成長,讓孩子能夠獨立地解決生活中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越挫越勇,才能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

比「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的教育觀念更值得思考的是這四種觀點,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們快快學起來吧。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一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二胎媽媽的真實寫照,看看你是不是這樣
    我有點不敢相信,之前聽朋友說,一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今天才算見識到了。之後,小敏又給我分享了一些二胎媽媽的生活日常,來看看吧。懷孕時一胎:想把懷孕的消息通知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酸辣一點不吃,散步、胎教一個不落,手機說不玩就不玩。二胎:手機想玩就玩,基本不離身;飲食基本不忌口,只要不過度就行;胎教想起來做就做,沒想起來就算了。
  • 「一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二胎家庭實錄,不少媽媽被戳中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了生二胎,但經常聽大家說,「一胎照書養,二胎當豬養」,都是同一個爹媽,難道老大和老二真的差別這麼大嗎?看看這些寶媽怎麼說~@小妖:帶老大的時候,打一個噴嚏,就全家齊上陣奔,帶老二的時候,流鼻涕擦了就行,更何況是一個噴嚏。
  • 「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為啥孩子生得越多,養得越隨意?
    但是,表姐家的老二去年出生後,到目前為止我看到了她養育兩個孩子的差異。真的是「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堂姐養二胎的時候,鬆弛很多。為什麼父母生的孩子越多,養孩子越隨意?「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是二胎家庭普遍的現狀前些日子,我和朋友聊起這個話題的時候,她表示也深有感觸。生頭胎時,自己每天緊張得不得了,生二胎的時候,自己跟「甩手掌柜」差不多。
  • 圓圓晉升二寶媽更上手 保育員笑「照豬養」換仔傷腦筋
    (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記者李依融/採訪報導貓熊二寶妹「柔柔」25日齡重回媽媽懷抱,比姊姊圓仔當初足足早了9天,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這次圓圓很快就找到跟寶寶相處的方式,而動物組組長陳玉燕開玩笑說,「可能就是第一胎照書養,第二胎照豬養的道理吧!」
  • 媽媽們:孩子到底照豬養,還是照書養?
    無論是家裡的老人,還是月嫂,一看到我抱孩子,就會立馬制止,好像抱孩子是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別一哭就抱,以後抱慣了,就哄不好了」「你別抱了,一個男孩子,以後長大黏著媽媽,怎麼辦啊?」不過,我卻從來不認可這個理論。暫且不說那些培養安全感的大道理,就僅僅是抱這個行為本身,孩子小的時候就會需要,但是隨著他越來越大,你想抱,人家會讓你抱嗎?
  • 胡可有兩個兒子,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現在兩個孩子差距顯著
    大家調侃,老大照書養,老二麼,照豬養就行了,說得不僅在生活飲食起居各方面,其實更多的也在於與教育方式上面,由此,孩子們逐漸長大,個性方面也大不同。有的孩子,依賴性比較強,性格更為內向,而有的孩子卻小小年紀表現出了獨立的一面,可以說差距非一般的大。
  • 這些道理說起來都懂,但就是忍不住明知故犯,疼愛終究會變成傷害
    本打算高舉「科學養狗」的旗幟,一切以理論為指導,誰曾想真實踐起來,完全不是照書養,而是照豬養的節奏啊。你也依葫蘆畫瓢全部照做了,但結果卻完全不是你想要的結果。狗子該皮還是皮,該不聽話依舊不聽話。你以為這些主人不知道人類食物不能餵狗狗嗎
  • 母乳是媽媽送給寶寶最好的禮物,母乳必備神器,你準備了多少種?
    從十指不沾陽春水到無能不能鋼鐵俠,從時刻節食苗條的身形到行動不便的大肚孕婦,從精緻的小資女人到邋裡邋遢、蓬頭垢面的黃臉婆,這一路的艱辛和心酸只有女人自己知道。產後堅持母乳更是需要一位女人堅強毅力和耐力。尤其是上班堅持母乳的媽媽,既要保證母乳質量,又要保持外在體形,真心不易。下面介紹幾款母乳媽媽必備的神器,看您入了多少種?
  • 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兩種養育方式下,孩子的發展截然不同
    很多寶媽在第一胎的時候都非常的小心,但是在第二胎的時候就很馬虎了,其實爸媽兩種帶娃的心態,還有兩種帶娃的方式,培養出來的兩個孩子也會截然不同,有很大的反差。甚至兩個孩子會出現外向內向兩種差異很大的性格,但是兩個孩子都是在一個家裡面長出來的呀?這是為什麼呢?
  • 孩子長了一口「鯊魚牙」,檢查後醫生的話,讓媽媽懊悔不已
    在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話,養育孩子是「第一胎照書養,第二胎照豬養」,非常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父母養育孩子的一個過程。對於很多新手爸媽來說,即便是按照書本養,卻也難以顧忌的全面,加上沒有經驗很多時候是放任的,結果一樣會「釀成錯誤」而後悔。
  • 【睡前故事】獅子和貓照哈哈鏡
    小貓喵嗚喵嗚叫:「你為什麼吃我呀?」  獅子聽了哈哈大笑:「那還用問,因為我大,你小。」  小貓說:「什麼,什麼,你大,我小,你一一是眼睛花了。明明是我大,你小。」  獅子聽小貓這麼一說,糊塗起來了。小貓說:「你呀,眼睛只看見自己的爪子,你看不見,自己的身子,怎麼知道自己有多大呢?」
  • 簡單好吃的檸檬照燒雞腿飯,葷素搭配有營養,孩子愛吃的主食美味
    大家好,這裡是楊爸的育兒經,主題介紹簡單的育兒輔食和育兒知識,只為分享對孩子更好的。——本款美食適合3周歲以上的孩子品嘗。雞腿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該是老少皆宜的肉食美味。雖然在常態之中,雞腿最受歡迎的做法莫過於香酥雞腿等等快餐做法。
  • 一家三口「午睡照」火了,爸媽熟睡寶寶坐床頭,孩子:家長真難帶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時光荏苒,從步入婚姻殿堂,再到懷孕生子,也過去了好幾年。眾多年輕爸媽已經過上了帶娃日常,在大家的記憶中,90後還是年輕的一代,而關於90後新手爸媽如何帶娃的日常故事,還在每天新奇的上演。
  • 結婚照都壓箱底了,幼兒園孩子的畢業照,還有必要交錢去拍嗎?
    記得半月之前去理髮店修剪頭髮的時候,連著好幾家理髮店爆火,而理髮店的客人還大多數都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了解情況後才知道原來這些小朋友第二天要拍畢業照,所以才會讓自己的爸爸媽媽帶著整理一番形象。在修剪頭髮的聊天接觸裡,發現現在拍的畢業照還真貴,其中有幾位家長大概是同一個學校的,大班孩子拍畢業照要交399,拍出照片就是相館裡的藝術照,因為學校的集體拍攝所以價格也是團拍的低價。
  • 一胎照書養二胎當豬養,生一胎和二胎的區別,看完10張圖後懂了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體會,生第一個寶寶的時候由於缺乏經驗,基本上是照著書來孕育寶寶、養孩子。等到二胎出生後,心裡有底了,養育方式可能會和老大截然不同,當真是「一胎照書養二胎當豬養」。10張圖告訴你,養一胎和二胎的區別現在都講究優生優育,懷老大的時候購買了各種孕育書籍,每天打卡學習,上學都沒這麼用功過,而且還能避免輻射,一舉兩得。
  • 養貓,後院貓、貓舍貓、領養貓,你會怎麼選?
    但是後來我才知道了為什麼他會問這個問題。一、後院貓這個詞從什麼時候興起的,我並不知道,我只知道這個詞從出現開始就並不是一個好的內容,但是為什麼他還是出現了?因為利益吧。因為這些繁育者們,他們是純粹的商人,貓在他們只是掙錢的工具,過的好不好,不重要,能掙錢才重要,貓如何掙錢呢?生小貓嘛,一年3胎都是常有的事,一年4、5胎也並不是不可能(因為貓的妊娠周期是50天左右,去掉一個月的哺乳期,一年連軸正好4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