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電子書》每天為您推薦相見恨晚的書籍!10萬人都在關注!你還等神馬?
本電子書的價格為65元,需要本書電子版的書友可添加微信:mrkim8888,進行購買。
內容簡介
「企鵝歐洲史」系列是企鵝蘭登出版集團集合歐洲史權學者,歷時十餘年,為大眾打造的一套全景歐洲史,堪稱「當代出版界的巨製」。全套共九卷,將公元前1750年至今的歐洲史分為九段,全方位展現歐洲近四千年來形成、興起、衰落、變革、分裂、融合的歷史進程。
叢書由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教授戴維?坎納丁(SirDavidCannadine)主編,分卷作者均為任教於頂學府的一流者。系列涵蓋範圍之廣、作者功力之深、細節之考究,均為市面上所罕見。
通觀「企鵝歐洲史」系列,讀者可以追溯歐洲理性與信仰、啟蒙與科技、帝國與戰爭的發展,探尋深刻影響我們生活世界的歐風美雨的源頭,由歐洲作為文明中心、政治中心的興起、衰落與重生,反觀當今世界格局的變化。
為方便大眾讀者感知歐洲,各位學術大家用清晰的主幹串聯起豐富生動的歷史細節,再輔以精煉明晰的分析,他們更打破學術著作體例,僅在卷末保留參考文獻,以求流暢呈現歷史。
《基督教歐洲的巨變:1517—1648》
中世紀時,居住在西歐的人們普遍認為,自己生活在一個基督教的大同世界裡,那是一個信仰共同體,一個關於歐洲團結的偉大規劃,發展的時間超千年。然而,在僅僅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它煙消雲散,只留下了一點迷夢,取而代之的,是新誕生的地理實體「歐洲」。
1648年之後,統一基督教世界的理念已土崩瓦解,歐洲成了一個地理形狀,一張可以顯示裂痕的地圖,一種劃分政治、經濟和社會碎片的方式。在失序、混亂與重建中,近代歐洲漸漸成形。
1517年,馬丁?路德向羅馬天主教會宣戰,統一表象下的不安分因素爆發出來,將歐洲攪得天翻地覆。教義衝突取代了共同信仰,基督教共和國鬥得你死我活,王朝戰爭和軍事變革從根本上改變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人們發現了新科學,發現了新世界,也重新發現了歐洲。
《追逐榮耀:1648—1815》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結束了三十年戰爭,那時,歐洲仍處於世界舞臺的邊緣。1815年,拿破崙兵敗滑鐵盧,此時的歐洲,無論是經濟、科學,還是政治、文化,都已將世界其他地區甩在後面。
這是啟蒙和理性的時代,也是信仰與情感的時代,是進步的時代,充滿希望,也是停滯的時代,揭示著種種成就的虛幻。為著榮耀,王公貴族通過戰爭、建築、文化彰顯權力;而借著新出現的公共領域,人民在咖啡館、俱樂部、報章雜誌乃至革命的動蕩中發聲。舊制度與新制度、理性文化與感性文化辯證交鋒,在喧譁與騷動、變革和擴張中,歐洲一步步遠離中世紀,走向現代世界權力的中心。
舊制度崩塌後,種種力量都渴望獲取並行使權力,以便把自己的觀點付諸實施。國家爭奪世界權力,政府追求帝國權力,革命家密謀奪取權力,各政黨爭奪執政權力,金融家和工業家追求經濟權力,平民渴求民主,婦女主張女權,工人階級爭取政治權力,民族盼望自主,藝術家挑戰學院的權,精神病學家想用科學的力量控制人性,工程師要證明人類有力量勝過自然。國與國、人與人、人與自然……一切都不復從前。
《競逐權力:1815—1914》
1815年,拿破崙兵敗滑鐵盧,維也納會議平復局勢,動蕩的年代暫時告一段落,直到滅頂之災於1914年降臨。
這是歐洲浪潮湧動、創造力迸發的一百年,也是權力競逐的世紀。在1815年以前的大部分時間裡,人們看重的是榮耀、榮譽,而在19世紀,人們越來越看重權力。
競逐權力歐洲人走上文明之巔,睥睨全球,也招致毀滅歐洲的大戰。1914年,歐洲各地的燈火一盞盞熄滅,點亮它們仍需時日。
《地獄之行:1914—1949》
20世紀初,歐洲欣欣向榮、歌舞昇平。突然,享受著這一切的歐洲人被拖進大戰,歷經極深的苦難、哀痛和驚懼。拿破崙戰爭之後,歐洲曾雄踞文明之巔近百年,如今卻驟然落入野蠻的深淵。在文明的謳歌聲中開啟的20世紀,淪為戰爭的世紀。
從1914年到1949年,歐洲接連經歷兩場慘烈的大戰,似乎鐵了心要自我毀滅。那是大混亂的時代。族群仇恨、領土之爭、階級衝突、經濟危機毒化了政治,在戰爭的陰霾下,人性之惡借著機器和技術彰顯。那也是大變革的時代。兩次大戰之後,在地獄行了一遭的歐洲試圖在人性和文明的廢墟上重生,新歐洲的輪廓逐漸清晰。
20世紀上半葉,歐洲走向地獄,又歷劫重生。在這段令人戰慄的歷史之後,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正帶著它的烙印前行。
作者簡介
《基督教歐洲的巨變:1517—1648》
[英]馬克格林格拉斯(MarkGreengrass)
謝菲爾德大學近代早期歐洲史榮休教授,英國王家歷史學會會員,獲法國棕櫚教育騎士勳章。著有《管理激情:法蘭西王國的和平與改革,1576—1585》《亨利四世時期的法國》《法國宗教改革》等多部著作。
《追逐榮耀:1648—1815》
[英]蒂莫西?布萊寧(TimBlanning)
劍橋大學現代歐洲史榮休教授、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著有《約瑟夫二世與開明專制》《法國革命戰爭的起源》《浪漫主義革命》《腓特烈大王》《力量的文化和文化的力量:舊制度的歐洲,1660—1789》《音樂的勝利:作曲家、音樂家及其藝術的降臨》等十餘部著作。
《競逐權力:1815—1914》
[英]理察?埃文斯(RichardJ.Evans)
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院長、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因對歷史研究的貢獻而獲封爵士。他自20世紀70年代起從事德國研究,代表作《第三帝國三部曲》以兩千多頁的篇幅分析了納粹興起、掌權、將世界拖入戰爭的全過程,成為納粹德國研究的高峰。埃文斯還著有《在希特勒的陰影中》《德國底層社會》《歷史的另一種可能》《歷史與記憶中的第三帝國》等20多部專著,作品被翻譯成十幾種文字。
《地獄之行:1914—1949》
[英]伊恩?克肖(IanKershaw)
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王家歷史學會會員、20世紀德國史專家。他從牛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曾執教於曼徹斯特大學、聯邦德國波鴻魯爾大學、諾丁漢大學,並自1989年起擔任謝菲爾德大學的現代史教授直至退休。主要著作有《希特勒迷思》、兩卷本《希特勒傳》和《命運攸關的抉擇:1940—1941年間改變世界的十個決策》。2002年,他因為在歷史學方面的貢獻而獲封為爵士。
網友精評
1.企鵝出版十餘年打磨,公認的多卷本歐洲史新高峰
「企鵝歐洲史」系列由企鵝蘭登出版集團邀九位享譽世界的歐洲史學者聯合撰寫,自2004年起陸續出版。執教於牛津、劍橋、普林斯頓大學等學府的九大學者,以多年治學功力帶你在近四千年的漫長時間線上行走,描畫出九段全景、鮮活、豐盈的歷史,是公認的多卷本歐洲史新高峰。
2.一套看盡歐洲史,洞悉文明演進、世界大勢
從公元前1750年到公元2017年,歐洲歷史步步展開,改變、撼動著整個世界。它曾是人類文明的標尺,也被視為罪惡的淵藪,曾雄踞世界之巔,也曾墮入黑暗的深淵。從古典時代西方文明創生,到歐洲走出中世紀,將世界帶入現代,再到撼動世界的大戰與戰後重生,世界秩序一次次建立、動搖、破碎、重建,背後都有歐洲。回望歐洲蓬勃演進的歷史,是建立全球視野的起點,也是洞悉世界變化深層規律的開始。
3.群星閃耀,亮點各異
「企鵝歐洲史」九卷,集歐洲史各領域權學者之力,有如閃耀不同光澤的寶石。1517—1949年,是歐洲以空前創造力、破壞力撼動全球的四百年,也是我們所生活的現代世界成形的四百年,四位學者以各自特有的風格謀篇布局,用三千多頁篇幅共同呈現有細部、有全景的恢宏長圖。
《基督教歐洲的巨變:1517—1648》接起失落的一環,理解近代歐洲、現代世界的創生。近代歐洲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伴隨著我們所在現代世界的形成。從中世紀到現代世界,歐洲經歷了什麼?新教研究權馬克?格林格拉斯聚焦於1517—1648年的一個多世紀,點明宗教改革的震撼遠不限於教義,它還撬動了中世紀延續千年的基督教世界。伴隨中世紀西歐統一神聖圖景的消逝,歐洲發現世界,也重新發現自我。這一時期的震顫之後,基督教普世圖景不再,歐洲卻獲得了新的身份,成為世界中的歐洲,也迎進了現代世界。
《追逐榮耀:1648—1815》理解革命與啟蒙時代的悖論。作者蒂莫西?布萊寧選取「國家不斷追求榮耀」和「公共領域興起」兩條主線,串聯起啟蒙時代理性與情感、進步與保守、新秩序與舊制度的交鋒,將哲學的思辨融入建基於翔實史料的鮮活記述,領讀者見證現代政治理念、現代社會、現代世界的誕生時刻。
《競逐權力:1815—1914》回顧工業時代歐洲全球帝國的擴張。作者理察?埃文斯四十餘年精研19、20世紀的歐洲,以《第三帝國三部曲》奠定不二的地位。這本《競逐權力》極見功力,全書八章,用八個人物小傳為引子,講述鮮活的歷史,以80個論題串起歐洲創造力勃發、各方競逐權力、奠定當今世界基礎的一百年。
《地獄之行:1914—1949》是20世紀的歐洲史,也是當今世界秩序的起源。作者伊恩?克肖的《希特勒傳》堪稱該領域的定音之作,他對世界秩序有獨特的全局視角,面對兩次將歐洲和世界拖入深淵地獄的世界大戰,他點出各方角力的前因後果,讓讀者像看氣象圖般感受到各種力量在歐洲的相互作用,亦不忘描寫歷史洪流中小人物,感受戰爭給他們和我們帶來的創痛。
4.翻譯講究,精心編校
《企鵝歐洲史》系列皇皇九卷的漢譯工程,借力包括兩名聯合國高級翻譯在內的資深譯者,採取高標準譯校,以求呈現翻譯品質經得起考驗的歐洲史。
5.眾多學者推薦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彭小瑜教授、浙江大學呂一民教授、復旦大學李宏圖教授、南京大學陳曉律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劉林海教授……為《企鵝歐洲史》系列各卷撰寫導讀推薦,引讀者進入歐洲史的宏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