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就是力量!早在三萬多年前,世界上第一隻狗化石就已經出現!

2020-12-04 仰臥撐寵物園

各位狗狗的鏟屎官們,當你們看著自家活蹦亂跳的狗孩子們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狗這種生物究竟是什麼時候就出現的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追溯全世界範圍內狗狗的歷史!

33,000年前

西伯利亞的Razboinichy洞穴

2011年,考古學家們在位於南西伯利亞的阿泰爾山脈的Razboinichya 洞穴中,發現了一隻狗的頭部化石。在這個化石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狗的頭骨,下顎以及牙齒。隨即,考古學們對這個頭部化石中提取出的DNA進行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這個頭部化石的主人屬於現代犬種最古老的祖先之一。

31,700年前

比利時的戈耶特洞穴

19世紀60年代,世界上最古老的且最完整的狗的頭骨出土於比利時的戈耶特洞穴。這隻狗的口鼻部與狼相比較短。並且考古學家指出,當人類首次登陸歐洲大陸時,就已經有狗相伴在身邊。

14,600年前

瑞士的凱斯勒洛奇洞穴

1873年,考古學家們在位於瑞士的凱斯勒洛奇洞穴中發現了一塊狗的下顎骨,由於當時科技水平的限制,下顎骨的年齡無法準確測算。終於,2010年,考古學家們通過放射性碳年代測定手段確定了下顎骨的年齡——14,600歲左右。

12,790年前

中國的南莊頭遺址

考古學家們在中國河北省徐水縣的南莊頭遺址中發現了一塊狗的左下顎骨,這意味著早在12,790年前,中國人就已經開始養狗了。並且,可能是出現在中國最早的家養動物。

9,000年前

美國猶他州的危險洞穴

考古學家認為,出土於美國猶他州危險洞穴的狗化石是美洲大陸最早的家養犬。並且,危險洞穴也是大盆地中最著名的人類遺址之一。

狗狗和人類的關係已經持續了成千上萬年,下次將為您講解,狗狗與人類之間的關係以及現代狗狗們的地位!

(愛喵的貓姊姊)

相關焦點

  • 恐龍消失了上千萬年,人類已經找到化石,為什麼不克隆一隻出來?
    ,但是直到19世紀的時候,人們才知道地球上曾經出現過這種奇特的生物。通過世界各地發現的恐龍化石我們可以知道,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之久。要知道,我們人們從誕生至今也不過短短幾百萬年,所以說恐龍可以說是當時地球上當之無愧的霸主,它們的時代也被稱為「侏羅紀時代」。只不過到了6500萬年前,也就是白堊紀結束的時候,科學家們發現地下的恐龍化石突然全部消失了,從那以後,恐龍再也沒有在地球上出現過。
  • 世界上第一隻狗,是只病狼!
    在科普之前,講一個故事--700多年前,北威爾斯王子去打獵,把狗留在家裡看孩子。當王子回來的時候,他看到血跡沾滿了毯子,但沒有嬰兒。另一邊,狗舔了舔它嘴裡的血,高興地看著它。王子怒氣衝衝地把刀捅進狗的肚子。狗的叫聲,把睡在血跡斑斑的毛毯下的嬰兒吵醒了。
  • 恐龍是世界上比較早出現的動物,那麼最早的一批恐龍是什麼樣?
    地球上第一批恐龍恐龍在化石記錄中最早出現於晚三疊世早期。其中的一小部分恐龍化石保存非常完整,但許多都只有零碎的遺骸保存下來。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早期恐龍的了解都是很不完整的。雖然早期恐龍的化石記錄零散,卻足以表明它們大概在同一時期,生活在相隔甚遠的世界各地,包括現在的巴西、美國和印度。
  • 五億多年前化石「麒麟蝦」揭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地球上的生命經歷了約40億年的漫長演化歷史,直到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時代,複雜多樣的生命才在地球上突然出現。這一裡程碑式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被稱為「寒武紀大爆發」。從達爾文開始,「寒武紀大爆發」一直是困擾科學界的重大科學謎題。
  • 尼斯湖水怪是世界上最後一隻活恐龍? 或是蛇頸龍進化
    尼斯湖水怪是世界上最後一隻活恐龍? 或是蛇頸龍進化時間:2016-06-02 12:5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尼斯湖水怪是世界上最後一隻活恐龍? 或是蛇頸龍進化 尼斯湖水怪曾轟動一時,至今都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
  • 世界上第一朵盛開的花,世界上第一隻起飛的鳥,它們長什麼樣
    朝陽不僅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而且旅遊資源也十分的豐富,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擁有燦爛的紅山文化,被譽為「世界上第一朵花綻放的地方,第一隻鳥飛起的地方」。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博物館,這裡發現了第一朵開花的植物——「中華古果」和世界上最早的鳥類——「中華龍鳥」,朝陽也被譽為「世界上第一朵花綻放的地方,第一隻鳥飛起的地方」。
  • 世界上最貴的三種狗,最後一隻竟要三萬元!你會買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養殖狗狗,大家買的寵物狗一般都是幾百到上千,那麼大家知道世界上最貴的狗狗有哪些嗎?狗狗的價格會因為所在的地方不同,更關鍵的影響因素是狗的血統,下面就來看看最夠的三種狗狗吧。你家有的話絕對是「土豪」!
  • 世界上最孤獨的流浪狗:60多年前被送上太空,至今還沒有回家
    文/行走天涯世界上最孤獨的流浪狗:60多年前被送上太空,至今還沒有回家1957年11月3號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具有紀念性的日子,這是因為蘇聯國家發射了第一顆帶著地球生命的人造衛星到了地球的上空。由於人類不知道登陸太空將會面臨什麼樣的諸多困難,因此科學家也不敢貿然的將太空人送上月球,於是科學家就只能寄希望於人類的好朋友身上。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甚至是一朵花,一棵樹木都是人類的好朋友,可是這些生物的生命體徵是不被人類所了解的,於是科學家千挑萬選選了一隻狗。而且還是一隻流浪狗。
  • 早在20多年前,海象的集體「跳崖自殺」,就已經在提醒人類了
    全球變暖在我們的認識當中,不過是溫度的上升而已,殊不知全球變暖已經給全球的生物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海象就是受到全球變暖影響的生物之一。由於海象長期的生活在海洋當中,所以它們的四肢都已經退化了,雖然體型龐大,皮都非常的厚實,長著兩個長長的象牙,但是它們可以在水中自由的穿行,也可以在陸地上行走。
  • 五億多年前神秘生物 中科院解密「麒麟蝦」化石
    王振紅攝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王振紅) 11月4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舉行的澄江動物群發現節肢動物起源過渡型化石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日,英國《自然》(《Nature》)雜誌以研究論文的形式刊登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朱茂炎研究員帶領的寒武紀大爆發
  • 把狗狗送到寵物醫院洗澡,回去發現狗已經死了,男子:開口就三萬
    最近,舒女士就碰到了一件煩心事,她養了2年多的寵物狗死了。這隻法鬥是他的丈夫在兩年多前給她買的,花了不到一萬塊錢,養了這麼久,對寵物狗已經有了很深的感情。只是最近寵物狗元寶得了皮膚病,就帶著它來洗藥浴,因為臨時有事,舒女士就出去了一下,沒想到她剛回來,就發現元寶出事了。
  • 科學家發現4億多年前海洋動物眼睛化石 視力堪比蜻蜓
    據法新社倫敦8月13日報導,科學家發現一種4.29億年前的海洋動物眼睛化石,據推斷具有堪比現代蜜蜂和蜻蜓的視力,而擁有該眼睛的海洋生物在恐龍出現之前就滅絕了。報導稱,在世界各地都能發現三葉蟲化石。這種節肢動物長相可怕,身體分段,並具有堅固的外骨骼。
  • 遼寧朝陽為何被稱為世界第一隻鳥飛起的地方,第一朵花盛開的地方
    今天我們將要造訪的地兒,位於遼寧朝陽市,名曰「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其實說到地址公園,很多人都覺得大同小異,無非就是看看化石,或者看看地址結構變化過程。但這次我卻抱有很大的興趣和目的,原因是我想搞明白,為什麼這裡被稱為「地球上第一隻鳥飛起的地方,第一朵花盛開的地方。」
  • 東北最古老的歷史名城,第一隻鳥飛起、第一隻花盛開的地方
    中華龍鳥生存於距今約1.4億年的早白堊世。1996年在中國熱河生物群中發現它的化石。開始以為是一種原始鳥類,定名為「中華龍鳥」,後經科學家證實為一種小型食肉恐龍,是鳥類的鼻祖。它證明了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鳥類的祖先是在中國,在遼西的朝陽。朝陽是全球古鳥類研究學乾神歸夢想的地方,中華龍鳥已經由朝陽飛向全世界。
  • 科學家發現4億多年前海洋動物眼睛化石,視力堪比蜻蜓
    據法新社倫敦8月13日報導,科學家發現一種4.29億年前的海洋動物眼睛化石,據推斷具有堪比現代蜜蜂和蜻蜓的視力,而擁有該眼睛的海洋生物在恐龍出現之前就滅絕了。報導稱,在世界各地都能發現三葉蟲化石。這種節肢動物長相可怕,身體分段,並具有堅固的外骨骼。
  • 一隻「招財貓」出現在1600多年前的北魏窟龕群中
    央廣網北京6月11日消息(記者邢斯嘉)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如果一隻神似「招財貓」的吉祥物出現在1600多年前的北魏窟龕群中。您會作何感想?  陝西寶雞市文物旅遊局文物保護中心主任龍劍輝告訴媒體,這處窟龕雕像群,被初步認定為1600多年前北魏時期所建,其中一座石窟當中有一隻類似招財貓造型的貓形石雕,這隻貓不僅有凹凸有質的眼睛,胖胖的身體,和翹起的長長尾巴,一隻前爪放在地上,另一隻爪子似乎在向人招手,被戲稱為世界上最老的招財貓。
  • 早已經滅絕的生物,又再次出現在地球上,恐龍未來也會重現嗎?
    在過去的億萬年間,無數生物出現在地球上卻又匆匆消失,無論是氣候變化還是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都共同造就了如今的生態系統。而在探索的過程中,科學家還發現極個別已經滅絕的生物,再度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科學家表示,地球上的生物生存狀態以及對周圍環境的要求不盡相同,並不是所有生物都會因為地球的環境汙染而走向滅亡,如果當初被人類趕盡殺絕,如今也未必會有機會出現。
  • [視頻]澳大利亞:史前巨型有袋動物化石(上)
    [視頻]澳大利亞:史前巨型有袋動物化石(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7日 18:47 來源:CCTV.com     2002年,一組探險者無意中發現了這個洞穴,當他們看到散落四處的動物骨骼化石之後,決定把這重大發現告訴西澳大利亞博物館的專家們。而當考古學家第一次走進這個洞穴,眼前的景象簡直讓他們目瞪口呆。    令考古學家感到驚奇的是,這些動物化石的保存情況非常完好,它們似乎已經在黑暗中靜靜地等待了幾十萬年。
  • 早已經滅絕的生物,又再次出現在地球上,恐龍未來也會重現嗎?
    筆者:三體-小遙在過去的億萬年間,無數生物出現在地球上卻又匆匆消失,無論是氣候變化還是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都共同造就了如今的生態系統。對人類而言,我們只能通過化石來尋找更多的線索,無法在短時間內判斷這些生物的生存狀況。
  • 古生物學家給出答案,它們出現的時間比恐龍還早
    同樣,通過化石分析,它和鳥類在身體結構上也存在很多區別,簡單來說,始祖鳥的身體結構與恐龍更接近,同時,它也被認為是恐爪龍的祖先。大約150年之前,始祖鳥的化石第一次被發現,當時人們都認為它是世界上的第一隻鳥,不過因為它的化石只在德國才有,同時存在著很多的不足,近年來已經徹底否定了始祖鳥是鳥類祖先的說法,類似的情況還有,我們一直以為是我們祖先的北京猿人,其實他也和我們沒有任何的關係,北京猿人只不過是人類進化史過程中的一個分支,與人類的直接祖先——智人之間,是存在生殖隔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