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州關帝廟 一部忠義文化的歷史教科書

2021-01-10 澎湃新聞
解州關帝廟 一部忠義文化的歷史教科書

2020-09-18 0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這是解州關帝廟景區外景。

9月12日,講解員正在向小朋友們介紹解州關帝廟歷史。李成晉攝

中國歷史上有兩位聖人,文聖人是孔子,武聖人是關羽。關羽作為東漢末年蜀國名將,敗走麥城被孫權斬於臨沮之後,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裡。山西解州作為關羽的故鄉,解州關帝廟就是關羽,民間尊為關公的魂歸之處。

解州關帝廟,一部寫滿關公忠義仁勇的教科書,展示出彪炳日月的浩然之氣。

初秋時節,記者來到解州關帝廟參觀遊覽,深切感受了關公忠義文化的博大精深。這個始創於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的關帝廟,距今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整座廟宇布局嚴謹,氣勢恢宏,因規模最大、建制最高、保存最全、歷史最悠久而號稱「關廟之祖」「武廟之冠」。

在建築規格上,解州關帝廟布局為我國古建築最高等級的帝宮式建築群,具有皇家宮闕所獨有的端門、雉門、午門、文經門、武緯門、東西華門、東西便門等門廡,雖然體量較小,但位置門額皆與帝宮類似。這些建築盡顯關公的帝王身份。

來解州關帝廟,不僅要遊覽古柏蒼鬱、殿宇巍峨的「關聖文化建築群」,更要讀懂關公忠義文化,以尋找根植人們心中的千古偶像。午門內兩邊牆體上的壁畫,留住了遊客腳步。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千裡走單騎等一幅幅壁畫,把關公「忠義仁勇」精神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尤其是桃園三結義中的「上報國家,下安黎庶」誓願,成為關公一生忠誠履行的責任和信念。不論順境逆境,從未動搖過忠誠二字。

「精忠貫日月,大義薄雲天」,「忠義二字,團結了中華兒女;春秋一書,代表著民族精神」……關帝廟內有很多這樣的對聯,都體現了人們對關公忠義精神的高度讚譽。專門從福建到解州關帝廟的遊客施朝暉禁不住地感嘆:「百聞不如一見,解州關帝廟的精美建築和忠義文化都深深震撼了我!」

關帝廟御園裡珍藏的《風雨竹》碑刻,盡顯關公的儒將風範。他把「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的詩詞,巧妙地藏進了竹葉中,借物詠志,表達忠義氣節。一部《風雨竹》打動無數後人。在關帝廟,《風雨竹》扇面、碑帖等文創作品,成為遊客青睞的伴手禮。

春秋樓,是關帝廟內最高的建築,採用懸梁倒柱的方式,使廊柱看上去懸浮在空中,精美絕倫。因樓內有關羽夜讀《春秋》像而得名。關帝廟文保所所長衛龍說,《三國志》裡多處記載關羽對儒家經典尤其是《春秋》手不釋卷,關羽忠義思想的建立,以及在其一生中對忠義思想的堅定,就是接受儒學薰陶和教育的結果。作為「忠義仁勇」的化身,他受到了上至帝王將相、下到黎民百姓的推崇和敬仰。千百年來不斷被歷代皇帝敕封,由侯而王、由帝而聖,並被儒、釋、道共同尊崇,終成中國人頂禮膜拜的「尊神」。

行走在解州關帝廟,這裡的每一個建築、每一棵樹木,每一件器物,處處展示著關公忠義文化內涵。導遊王小楠為記者解讀道:關羽言行如一不事二主肝膽相照,此為忠;兩肋插刀義薄雲天扶正祛邪,此為義;以誠待人一諾千金信用為重,此為信;擅用計謀巧以用兵,此為智;心繫百姓善待下屬有福同享,此為仁;所向披靡勇往直前「過五關斬六將」,此為勇!雖然曹操厚待關羽,封侯賜金,但關羽始終不為所動,依然選擇忠於先主,忠於漢室,絕不變節。他的「忠」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相一致,他所忠於的是國家,是民族,是一種愛國精神。他的「義」,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誠信」相一致,有情有義,誠信待人,既是一種俠義,更是一種大義。我們今天弘揚關公精神,也是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更是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公形象恆久地樹立在中華兒女的心中。如今,關帝廟早已松柏森森,關公作為一株凝有「忠義仁勇」的精神巨柏,卻仍以其芬芳的松香長留在我們心中;關公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一種深厚積澱,早已凝結在華夏歷史與文明的骨髓中,流淌在華夏兒女的血脈裡。

山西日報記者李寧波

原標題:《解州關帝廟 一部忠義文化的歷史教科書》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解州關帝廟被稱為最獨特的關帝廟,其中原因你知道嗎?
    在山西運城市解州鎮西關,有一個關帝廟,就是為了紀念關羽而建。關羽在歷史中被稱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關羽的故鄉是在解州東南,所以從隋朝起就開始在解州興建關帝廟。解州關帝廟是武廟之祖,被譽為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神聖殿廟。關帝廟自隋朝開始興建,到宋、明朝時開始擴建和重修,在清朝又毀於一場大火,歷經十年多時間才修復完成,才又歷經朝代變遷和修繕,變成現在大家都可以看到的樣子。
  • 中國最傳奇的三座關公廟,除了解州關帝廟,另外兩座你可知道?
    中國最傳奇的三座關公廟,除了解州關帝廟,另外兩座你可知道?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燦爛輝煌。其中關公文化也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關公也被稱為人民學習的榜樣,值得人民學習。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中國最傳奇的三座關帝廟。
  • 關帝廟匾額經典賞析
    關帝廟是人民群眾紀念、崇奉、祭祀關公的主要場所。作為承載、傳播關公文化和寄託全民關帝信仰的主要物質載體,關帝廟的興建、發展史,見證了關公神化聖化的歷史過程,也見證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匾額是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相當於古建築的眼睛,具有重大的藝術價值和史料研究價值。
  • 兩岸信眾齊聚山西關帝廟拜關公 弘揚「忠義仁勇」
    據了解,傳統古廟會是山西關公故裡老百姓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有著悠久的民風民俗的文化活動。據了解,該項活動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2006年,山西關帝廟文物保管所恢復了中斷近百年的活動,並將關帝巡城等關公信俗特色元素融入到活動中,從而弘揚關公「忠義仁勇」精神及關公文化。
  • 關帝廟景區文化景觀如何打造?區委書記李哲專題會上這麼說
    7月28日晚,區委書記李哲主持召開區委專題會議,聽取解州關帝廟御花園改造提升規劃設計方案匯報,對關帝廟景區文化景觀建設工作進行研討分析。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孟滿堂,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蘇引萍參加。為擦亮關公文化旅遊名片,區委區政府邀請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對關帝廟景區御花園改造提升工程進行規劃設計,豐富文化景觀,爭創5A級景區。會上,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第四設計院總建築師從關帝廟歷史演變、景觀現狀分析、改造提升理念等方面,介紹了初步概念性規劃,與會人員圍繞御花園功能定位、文物保護、苑囿景觀設計等提出意見建議。
  • 為什麼以前關帝廟特別多?
    福建省東山島關帝廟 一、我們先來看看關羽受封的歷史,你就會了解為什麼他會備受崇拜了!西四北大街雙關帝廟 清初,為了拉攏漢人,清廷加封關羽為「忠義武安神武關聖大帝」,以後清廷幾任皇帝不斷添加諡號,到光緒時,達到最高潮,關老爺完整的諡號是「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
  • 兩岸文化界人士山西共拜關帝廟
    中新社運城7月8日電 (楊喆)作為「情系三晉--兩岸文化聯誼行」中的一個重要活動,近150位兩岸文化界人士8日在山西解州關帝廟共同祭拜關公。
  • 山西竟有28196個關帝廟!每一座都「藏」著不一樣的故事……
    前不久的7月26日(農曆六月二十四)剛好是他誕辰1859周年的日子,無數國人和華人華僑都趕到運城解州,一同參加紀念他的隆重儀式。他,就是關公,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武聖!關羽,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解州)人,東漢末年蜀漢的著名將領。
  • 東照山上:兩岸信眾共書一幅「忠義仁勇」
    東照山關帝廟主委吳進財、堂主吳貴榮、宣教組長謝艾辰一行陪同嘉賓參拜關帝,交流兩岸關帝文化,情意融融。東照山關帝廟,鄰近佛光山,這裡山明水清,祥光繚繞。在大殿二樓平臺,可俯瞰高雄市區港灣。殿頂矗立高36尺關帝像,雄峙群山之巔。東照山關帝廟與大陸因緣深厚。早在1988年,東照山關帝信眾就赴大陸山西祖廟朝聖,展開尋根之旅。
  • 洛陽關林與解州關廟比較,哪個是中國最牛的關廟?
    並受到朝廷褒獎,被清朝光緒皇帝奉為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微信護國保民誠心綏靖夷山關聖大帝",崇為 "武聖",而 "文聖 "他又被稱為 "關夫子",最後被封為 "蓋天古夫"。在佛教中,他被稱為 "伽藍菩薩"。先是人,後是帝王,再是神。近日,筆者和幾位朋友到關聖故裡山西運城,專程去參觀了中國三大關廟之一的解州關帝廟(以下簡稱關廟)。
  • 比解州關帝廟小眾,山西小縣城藏有另一座關帝廟,同樣是中國重點文保
    在中國境內關於拜關公的習俗可謂是隨處可見,尤其是在山西境內更是如此,據說在山西省內共有2萬多個關帝廟,因此當你來到山西旅行的時候一定會繞不過的就是關帝廟。當我行走在臨汾洪洞縣的時候,同樣遇到了一座看起來小眾的關帝廟。
  • 我國最大的關帝廟,總面積7.3萬平方米,被譽為「武廟之祖」
    我國最大的關帝廟,總面積7.3萬平方米,被譽為「武廟之祖」俗話說,五千年歷史看山西,山西作為我國歷史悠久的省份之一,一直以來都擁有悠久的歷史,而在眾多的山西文化中,最為有名的就要數關帝文化了。作為三國時期關羽的祖籍地——山西運城一直以來深受全國遊客的青睞,就是因為這裡有我國最出名的關帝廟——解州關帝廟。解州關帝廟,位於運城市市區大約20公裡左右的解州鎮,因為解州附近的常平村是三國時期關羽的故鄉,所以這裡的關帝廟也被人們稱之為「武廟之祖」。這座關帝廟始建於隋唐皇九年,到了宋,明時期對這裡進行了擴建和重修,到了清朝康熙41年,這裡被大火燒毀,經過十餘年才得以完善修復。
  • 河南新鄉:遊關帝廟文化商業街,品三國忠義文化
    關帝廟歷史文化街,新鄉唯一歷史文化主題街區,整個街區採用民國建築風格,其中包括老城博物館、關帝廟、藝術畫廊、鐘鼓樓等建築,建成以後,將成為集文化、旅遊、餐飲、休閒、娛樂、古玩於一體的體驗消費街區。新鄉關帝廟建於元·至正年間(1341年—1368年)明·萬曆、崇禎,清·康熙、乾隆年間相繼重修。 民國初期將關羽與嶽飛合祀,關帝廟又名「關嶽祠」。關帝廟坐北朝南,廟內現存建築有舞樓、拜殿、正殿3座,計13間,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舞樓面闊3間,10.8米,進深7米。重簷歇山頂,頂覆蓋灰色小布瓦和藍色琉璃瓦。拜殿面闊5間15米,進深6.6米,懸山卷棚頂,上覆灰色筒、板瓦。
  • 關公祖廟聖像赴臺巡遊追蹤 高雄東照山與解州關帝廟千裡因緣
    本報臺灣訊(特約記者 任海波)4月1日,「兩岸關公文化巡禮關公祖廟聖像巡遊」活動在經過開幕、高雄東照山巡遊後,抵達臺南市溪南地區,並舉辦安座等典儀。省臺辦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巡遊活動期間,頗具臺灣南部特色的電音三太子、五彩舞獅口吐「忠孝節義聖帝君,文化交流淨心靈」對聯等表演,為巡禮助興。  3月30日,「兩岸關公文化巡禮關公祖廟聖像巡遊」活動在高雄隆重拉開帷幕。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蘇平,臺灣「立法院長」王金平,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等出席開幕儀式。與會嘉賓為舞獅點睛祈福,將開幕儀式推向高潮。
  • 何敬民:拜謁關帝廟
    新年伊始,機緣巧合,與幾位泳友相約,去遊覽解州關帝廟。解(當地人讀作「hai」)州鎮,古稱解梁,位於運城市西南15公裡中條山腳下,因這裡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故鎮西建有全國現存最大、祭祀關羽的廟宇古建群,俗稱解州關帝廟。素有「中華武廟之冠」美譽的解州關帝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中國關帝廟千千萬,究竟哪裡的最正宗?真正知道的人寥寥無幾
    此關帝廟總面積為1800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高大的廟牆建築在寬厚的牆基上,就好像一座獨立的城堡。廟內外古柏參天,藤蔓滿樹,名花異草,爭芳吐豔,景色十分秀麗。
  • 北京景山公園關帝廟將長期開放:關帝廟資料開放時間
    ­  昨天,景山公園內的一處有600餘年歷史的關帝廟古建院落首次對遊客長期對公眾開放。這處古建位於公園東北側,是始建於明代的關帝廟(又稱護國忠義廟),佔地面積達到1710平方米,前後共有兩重院落,分別供奉關帝和祀真武大帝。
  • 伯施曼鏡頭下的關帝廟老照片
    向上滾動瀏覽全文 關帝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現象,全國各地都建有關帝廟。伯施曼1906年至1909年在中國考察時對山西解州、湖北當陽、浙江杭州、陝西西安、廣東廣州重慶萬縣等地第關帝廟做了考察和記錄,留下了豐富的考察記錄、照片和測繪圖。
  • 高雄首屆關帝文化節 主題彰顯忠義
    高雄市第一屆關帝文化節,6月21日起一連舉辦6天,邀請大陸福建、河南、山西的關帝廟進行宗教交流。(東照山關帝廟提供)  高雄市第一屆關帝文化節,21日起在鳳山區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預定地開幕後進行到26日,關帝廟及大陸洛陽關林的神祇,安奉在搭建的主殿及天壇內,高市大樹區東照山關帝廟管理委員會主委李吉田率同各關帝代表向關公神祇上香參拜後,宣布文化節開始。   高雄市近20家關帝廟及大陸洛陽關林的神祇齊聚一堂,以誦經、繞境及文物展彰顯關公忠義精神,也祈福,求風調雨順。
  • 南安碼頭劉林關帝廟:供奉關聖帝君 傳播道教文化
    景點推薦關帝廟大殿、戲臺、赤兔馬石雕、水壩  拾階而上,只見關帝廟的院子裡有一匹石馬,雕刻得有點俏皮,好像隨時都會奔跑起來。穿過院子,就是關帝廟的正殿了。大殿的大理石牆面雕刻精細,房頂上八仙過海的雕像十分生動,正門的兩旁有四根青龍環繞的石柱,惟妙惟肖卻不失莊嚴。  關帝廟大殿內供奉著關帝爺關羽,據關帝廟管委會副會長劉東木介紹,歷來關羽都被認為是忠義的化身,民間所供奉的「關公」又被臺灣信徒稱為「恩主」,即救世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