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仙湖植物園新景點蕨類中心開放詳情

2021-01-16 深圳之窗

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以下簡稱「仙湖植物園」)將於12月17日正式開放「一專類園」蕨類中心。新開放的蕨類中心不另外收取參觀費用,公眾只需提前在仙湖植物園官方微信進行報名併購買仙湖植物園門票即可入專類園參觀。

深圳仙湖植物園新景點蕨類中心開放詳情

開放時間

每周二、周四、周六和周日的10:00—16:00面向公眾開放

限流人數

同時段蕨類中心內部限流人數為300人;

已收集全球近10%蕨類植物種類

蕨類中心是「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國家蕨類種質資源庫」的重要組成部分,集科學研究、自然教育和旅遊觀光為一體的蕨類植物專類園,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建有以庭院及室內蕨類植物應用示範的「醒蕨屋」,以科普宣傳、互動體驗為主的「知蕨館」,以及設置在園中各處的科普互動解說牌。

▲仙湖植物園全新景觀——蕨類中心

(圖片來源:深圳市仙湖植物園)

地球最原始的維管植物

賞花者獨愛其花枝招展的美態,愛樹者則驚嘆其高入雲天的巍峨聳立,唯獨喜歡賞蕨者少之又少。蕨類植物無花無果,卻是現存最原始的維管植物,也是現存植物中唯一的配子體和孢子體能獨立存活的植物類群。

它們起源於4億年前的古生代早泥盆世,它們曾與恐龍同行,它們曾是植物世界的霸主,如今演變成了矮小的草本。它們隱匿深山,難能一見;它們藏於路旁,為人熟視無睹。這些形態萬千、起源古老、珍稀瀕危的蕨類植物,在世界不同角落,和萬物同呼吸。

12000種分布在世界各地

全世界有蕨類植物12000餘種,除了沙漠、戈壁、兩極這樣的極端環境外,幾乎各地都有蕨類植物的分布。

它們沒有花、果實和種子,利用孢子囊所產生的孢子繁殖後代。由於喜陰溼和溫暖的特性,所以熱帶、亞熱帶溼潤地區的蕨類植物種類和數量較多,而在乾旱寒冷的地區,種類則比較少。

我國有蕨類植物近2400種,約佔世界蕨類植物種數的20%,是世界上蕨類植物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由於幅員遼闊,地跨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溫帶,自然條件複雜多樣,地勢差異大,我國的蕨類植物分布有較明顯的地域變化。尤其在西南及華南地區,種類豐富度高,並且有很高的特有性。

中國大陸保存蕨類植物種類最多的機構

仙湖植物園蕨類植物收集保育工作始於1988年,目前已收集來自全球熱帶、亞熱帶的蕨類植物1000餘種,佔全世界蕨類植物近10%,是我國大陸蕨類植物保存種類最多的機構。保育規模和整體實力處於全國領先地位。

蕨類中心於2016年開始規劃建設,2020年8月建成,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是仙湖植物園集科學研究、自然教育和應用展示為一體的蕨類植物專類園。2020年10月,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評為「國家蕨類種質資源庫」。

熱帶雨林般的溪谷景觀

蕨類中心位於仙湖植物園東部,梧桐山西坡,內有近1公裡長的溪谷,有天然的溼潤環境,為熱帶、亞熱帶森林蕨類植物營造適宜的生長條件。

蕨類中心有蕨類植物近500種,模擬自然生長環境種植,搭配喬木、藤本等多種植物,營造出錯落有致的獨特景觀。

近1公裡的遊客棧道穿梭在其中,讓遊客仿佛置身於熱帶雨林,賦予別致的觀賞體驗。

寓教於樂的蕨類大觀園

蕨類中心有科普展館「知蕨館」,館內有集教育性與趣味性一體的植物拓印臺、蕨類植物生態缸、植物標本畫、植物藝術畫等。

園中有多座不同形式不同主題的科普牌,介紹了蕨類植物從古至今的進化過程、形態特徵及不同適應類型,以及許多與我們生活相關的趣味知識。

相關文章

深圳仙湖植物園新景點幽溪開放詳情

搜索或掃描文末二維碼,關注【深圳之窗】微信公眾號,後臺回復關鍵詞【仙湖】,獲取仙湖植物園周末預約通行申請入口、仙湖植物園門票購買入口及遊玩最新消息。

相關焦點

  •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17日對公眾開放
    12月10日,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以下簡稱「仙湖植物園」)再開放集資源保護、自然教育、休閒娛樂為一體的「一專類園」蕨類中心和「一科普徑」幽溪,持續推進該園「打造世界一流植物園」發展規劃。蕨類中心有天然的溼潤環境,內部栽植的蕨類植物多為仙湖植物園保育多年及人工繁殖,利用多種園藝手法,營造出錯落有致的獨特景觀,蜿蜒的棧道讓遊客穿梭其中,仿佛置身於熱帶雨林,帶來難忘的觀賞體驗。蕨類中心互動科普解說牌式系統、錯落有致的獨特景觀共同構成了科學研究、自然教育和旅遊觀光的優良場所。2019年,蕨類中心建設榮獲了廣東省風景園林與生態景觀優良樣板工程金獎。
  • 仙湖植物園門票降為15元
    深圳商報記者 文燦 昨日,記者從深圳市城管局了解到,自2016年8月4日起仙湖植物園遊覽參觀門票由20元下調為15元,為鼓勵遊客綠色出行,保護園內植被和環境,入園車輛收費標準調整為30元/次/天。 遊客車輛停放停車場首兩小時免費 據了解,仙湖植物園是深圳代表性景點之一,不僅是人們休閒的好去處,同時也是集佛教、文化、科研、科普為一體的植物園與風景區。目前,園內共建有17個植物專類園並收集有9000餘種植物,植物種類保存量居全國同行前列,如蘇鐵植物、木蘭類植物、蕨類植物等類群植物的收集保護研究項目已納入國家戰略植物資源專項基金資助範圍。
  • 仙湖植物園限入園人數增至1萬人,立體停車場也開放啦!
    原標題:仙湖植物園限入園人數增至1萬人,立體停車場也開放啦!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1日訊(晶報記者 鄧裴裴)記者從仙湖植物園官方微信公號獲悉,從「五一」開始,仙湖植物園的入園預約人數從2000人增加至10000人,需提前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購票。
  • 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發布!數量極其稀少堪比丹頂鶴
    近日,仙湖植物園微信公眾號在一篇題為《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文章中向公眾發布了一種名為「深圳假脈蕨」的植物,引發熱議。據悉,這是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自此以「深圳」命名的植物達到了7種。據深圳假脈蕨的命名者、仙湖植物園的蕨類植物專家王輝介紹,目前這種蕨類植物僅在深圳發現有分布,且數量極其稀少。此次新物種的發現,不僅讓深圳本土植物大家族又增添了一員,同時也豐富了深圳的物種多樣性。
  • 趁知道的人少,趕緊來深圳這8個新開景點打卡~
    位於仙湖植物園園區中心,起於桫欏湖小廣場,終點為湖區大草坪,長約300米。桫欏徑穿越其間,寧靜而幽深,是仙湖植物園孢子植物區的專類區之一。蕨類中心是「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國家蕨類種質資源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集科學研究、自然教育和旅遊觀光為一體的蕨類植物專類園。走進蕨類中心,穿梭在蜿蜒的棧道中,仿佛置身於熱帶雨林,給人帶來難忘的觀賞體驗。這裡設計考究,古典與自然結合,頗有幾分「蘇式園林」的味道。
  • 2019深圳花展開幕 全球首發「豐花月季」新品 「深圳紅」亮相仙湖
    開幕儀式在仙湖植物園舉行 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在開幕儀式致辭 深圳新聞網2019年3月22日訊(記者 楊浩翰 鍾鴻冰)深圳的春天有多美,仙湖植物園用花的海洋告訴你。3月22日,粵港澳大灣區2019深圳花展在仙湖植物園開幕,花展將持續十天,到3月31日結束。 在開幕式上,主辦方全球首發了「豐花月季」新品種,別名為「深圳紅」。該新品種花色為深紅色,形態美麗,具有花期長、抗病、耐熱、耐寒、生長迅速的特點。 本屆花展展示1100多個新優花卉品種,主題花為目前廣為人愛的紫羅蘭。
  • 2020年中國蘭科與蕨類植物保育學術探討會在深圳市成功召開
    11月21日,2020年中國蘭科與蕨類植物保育學術探討會在深圳市成功召開,會議由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蘭花專業委員會和蕨類植物專業委員會、中國花卉協會蕨類植物分會、中國植物學會蕨類植物專業委員會主辦,深圳市蘭科植物保護研究中心、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等5家單位為此次會議的承辦單位。
  • 蘇鐵將有「養身基地」國家級 保育中心落戶深圳
    蘇鐵將有「養身基地」國家級 保育中心落戶深圳   2002年12月14日12:12  南方網-南方都市報   本報訊 (記者李強通訊員吳江天
  • 森林裡續寫春天故事:2020深圳森林音樂會如約而至,搶票啦!
    並邀請了中國交響樂團、上海愛樂樂團、深圳交響樂團三個國內頂尖交響樂團,為市民帶來三天三場交響樂盛宴。即日起至19日,市民可通過關注「美麗深圳」「深圳城管」「深圳市仙湖植物園」微信公號在線搶電子票,演出當天到遊客服務中心換取實體門票。
  • 2021新年新氣象,來仙湖幽溪賞景探秘,開啟一年好時光
    2020年讓我們難忘,不過隨著2021的到來,我們迎來了嶄新的一年,趁著假期,出去遊山玩水放鬆一下,開啟新年的好時光,今天就帶到家來仙湖植物園的幽溪轉轉。仙湖植物園對於深圳的小夥伴,應該都不會陌生,來深圳必去的打卡地,特別是它位於深圳最高峰梧桐山腳下。
  • 深圳大鵬將為豹貓等野生動物建生態廊道,年底開工建設
    其實,你可能不知道深圳自然資源概況深圳依山面海,北枕連綿群山,東鄰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在國內一線城市中擁有得天獨厚的山海自然資源。深圳市中心的福田紅樹林溼地。4個自然保護區、5條生態廊道,還有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多個「國字號」保護園區、城市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等等。近年來,尤其是在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行動中,深圳不僅著力保護好深圳本土的自然資源,更在全國乃至國際野生動植物保護上留下「深圳印記」,貢獻一份力量。
  • 深圳各區公園、場館、景區最新開放情況匯總!趕緊收藏
    福田區:蓮花山公園、香蜜公園、筆架山公園、梅林公園、錦繡園、中心公園、皇崗公園、荔枝公園、彩田公園、深圳國際園藝花卉博覽園、兒童樂園、僑香公園等。羅湖區:仙湖植物園、東湖公園、洪湖公園、人民公園、翠竹公園、園科公園、鐵路公園、羅湖體育休閒公園等。
  • 深圳又一個遊樂場將關閉,這個公園也要限流!快看看,別白跑一趟
    有碰碰車、海盜船、高空觀覽車、自旋滑車、恐怖城等30多個集益智、遊樂、健身、探險、趣味、休閒於一體的遊樂項目,已成為深圳人最常去的遊樂場所之一。在東湖公園有小朋友們歡聲笑語滿載童年樂趣、是浪漫新人拍婚紗照聖地、更有星爺《美人魚》電影拍攝佳作。陪伴深圳人度過20多年頭,能不可惜?
  • 深圳最長壽古樹1010歲
    深圳晚報記者 陳龍輝 明天是植樹節。你知道深圳有哪些古樹名木呢? 先來看一組數據。2015年,深圳全市公園總數達889個,綠道裡程有2400公裡,森林覆蓋率為41.5%。在深圳,樹木隨處可見,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共有1607株。其中,國家一級古樹17株,二級古樹55株,三級古樹1519株,名木16株。
  • 一個外國朋友去深圳旅遊,看完然後驚訝道:在意料之外
    可是當一個外國朋友去深圳旅遊之後直呼:在意料之外!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難道是我們的深圳不足以讓他們感到繁華嗎?談起深圳,那它的成長可活脫脫是一部「血淚交加的奮鬥史」,從完全感覺不到存在感的小小漁村,到現在可以和「北上廣」並列的中國驕傲,深圳吃過的苦,受過得罪,還有努力是不言而喻了,這樣一座帶有傳奇色彩的城市,自然是人們關注的重點。
  • 首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發布 稀有度堪比丹頂鶴
    原標題:首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發布   仙湖植物園微信公眾號日前發布了一種名為「深圳假脈蕨」的植物,這是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自此以「深圳」命名的植物達到了7種。據命名者、仙湖植物園的蕨類植物專家王暉介紹,目前這種蕨類植物僅在深圳發現有分布,且數量極其稀少。
  • 深圳森林音樂會來了!在蟲鳴鳥叫中聆聽世界級音樂
    領略過蓮花山草地音樂節的鳥語花香、深圳灣草地音樂會的憑海臨風,現在,深圳人又有了一個全新的戶外音樂會品牌——深圳森林音樂會。2018深圳森林音樂會於1月5-7日在仙湖植物園舉辦,音樂會圍繞「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的主題,是全省首個大型戶外森林音樂會,展示自然生態與高雅音樂相融合的藝術之美,展現深圳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成果,為我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伴著流水潺潺,在深圳仙湖植物園我們迎來新年第一場天籟與交響音樂的對話。
  • 深圳颱風預警升級!多個景區暫停開放!
    颱風將正面襲擊廣東 6月13日21時颱風「鸚鵡」(熱帶風暴級)位於深圳市南方約249公裡南海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大家可千萬別這樣想 不要只關心颱風中心和登陸點,首先廣東都將有明顯風雨天氣
  • 2020深圳寶安耶穌君王堂恢復開放詳情
    據最新消息,天主教深圳寶安耶穌君王堂於7月12日常年期第十五主日迎來正式「復堂」!2020深圳寶安耶穌君王堂恢復開放詳情進堂流程一、 掃描三碼,並將三碼註冊結果裁圖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