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柑橘生產的主要原產中心,種植資源極為豐富,栽培歷史源遠流長。但春季時柑橘容易發生各種各樣的病蟲害,需要在早期時提前防治,如果防治不及時或者用藥不當,就會直接給柑橘帶來巨大的衝擊。在柑橘各類病蟲害當中,柑橘紅蜘蛛首當其衝,如果防治不及時、不得當,會嚴重影響柑橘的產量和品質。
對於果樹蟲害來說,我們只有知道害蟲的形態特徵、了解危害症狀、找到發生原因、摸清發生時間,才能做到有針對性的防治。那麼對於柑橘紅蜘蛛來說,它的形態特徵、危害症狀、發生原因、發病時間是什麼樣的呢?我們果農朋友們在春季時又該採取哪些正確措施進行有效防治呢?今天就來為大家揭開柑橘紅蜘蛛的神秘面紗~
一、柑橘紅蜘蛛的形態特徵
柑橘紅蜘蛛屬蜱蟎目葉蟎科,成蟎形似蜘蛛而得名,別名瘤皮紅蜘蛛,一生要經歷卵、幼蟎、若蟎、成蟎4個階段。雌成蟎體形近橢圓形,長約0.4mm,暗紅色,體背上有瘤狀突起,毛瘤上著生白色背毛;雄成蟎體形瘦長,鮮紅色,較雌成蟎小,尾端楔形。
卵呈球形略扁平,直徑0.13mm,淡紅,有光澤,附著於葉片上。幼蟎體形近橢圓形,長0.2mm,淡紅色,足3對。若蟎、成蟎足4對,但若蟎較成蟎略小。
二、柑橘紅蜘蛛的危害症狀
柑橘紅蜘蛛喜光和喜在細嫩組織上生存活動,幼蟎、若蟎、成蟎均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柑橘的葉片、嫩枝、花蕾及果實等器官的汁液,但以葉片受害最重。葉片受害處初現淡綠色,後變灰白色斑點,嚴重時葉片呈灰白色而失去光澤,葉背面布滿灰塵狀蛻皮殼,特別是春夏季節,造成大面積落葉,嚴重影響柑橘樹勢與產量。幼果受害時表面出現淡綠色斑點,成熟果實受害後表面出現淡黃色斑點,果實品質變差,嚴重時造成大量落果。
三、柑橘紅蜘蛛的發生原因
柑橘紅蜘蛛的發生原因主要與氣候、施肥狀況、化學農藥的單一使用、果農的防治意識和防治方法等密切相關
1. 氣候高溫乾旱
影響紅蜘蛛發生數量消長的主要因素是當地的溫度、溼度、降雨量和天敵等。最適宜的繁殖溫度為25~28℃,當平均溫度達到25℃以上,相對溼度在70%以下時,柑橘紅蜘蛛就有可能嚴重發生。
2. 栽培管理不科學
大量不合理施用磷肥和多次噴施磷酸二氫鉀保花保果,或大量使用氮肥,使枝葉中含磷和含氮過量,易誘發紅蜘蛛大量發生,造成為害嚴重。
3. 過多地依靠化學農藥
目前化學防治仍是控制柑橘紅蜘蛛最主要的措施,但由於柑橘紅蜘蛛發生世代多,歷期短,個體小,繁殖力強,因而對藥劑極易產生抗性。生產上一旦出現一種效果好的新型殺蟎劑後,果農便會連續單一施用該殺蟎劑,結果導致柑橘紅蜘蛛在很短的時間對新的殺蟎劑產生抗性,最終使該殺蟎劑失去防治效果。
4. 對天敵的殺傷
柑橘紅蜘蛛天敵主要有食蟎瓢蟲、捕食蟎、草間小黑蛛,試驗研究表明,多年使用高毒農藥,對這些天敵有相當大的殺傷力。
5. 果農防治意識差
在柑橘種植區,多數果農對紅蜘蛛的發生特點和為害規律不太了解,在防治上忽視了早期防治的最佳時機,往往等到紅蜘蛛泛濫成災時才開始噴藥防治,造成防治投入加大,防治效果不佳的局面。
6. 防治方法欠妥
由於柑橘紅蜘蛛喜隱蔽環境,為害部位大部分在葉背,且成蟲產卵主要在葉背主脈兩側,果農如果不了解柑橘紅蜘蛛生活習性,噴藥時往往忽視葉片背面,從而造成漏噴。
四、柑橘紅蜘蛛的發生時間
柑橘紅蜘蛛一年中有兩個盛發期。柑橘紅蜘蛛3月下旬適宜越冬卵大量孵化,春梢噴施波爾多液後加快了越冬成蟎大量產卵,形成了幼蟎和卵的高峰期,為害隔年新梢,主要為害內堂中下部葉,果園中以向陽處、樹勢繁茂處、較為溫暖處紅蜘蛛居多。
4~5月份正值春梢抽發期和開花期,適宜的溫度和充分的營養條件,非常適宜柑橘紅蜘蛛的生長,是其發生和為害盛期,大量紅蜘蛛從老梢上遷移至新梢嫩葉上為害。5月份的平均氣溫在20℃作用,適宜於紅蜘蛛發生和為害。
6~8月由於酷熱多雨,不利於其生長、繁殖,且大雨會衝刷部分成蟎,加上天敵的控制,蟲口明顯減少。9月下旬至10月份的平均氣溫有利於該蟲的發生,在採果前後又會形成全年第二個盛發期,主要為害樹幹外圍的新梢、葉片及果實,果園中以陰蔽處、向陰的山坡上、較為陰涼處紅蜘蛛居多。
五、柑橘紅蜘蛛的防治措施
1. 農業防治
1) 冬季清園
冬季清園是降低害蟎基數的最有效途徑。清園時間為12月至次年2月,通過清園,修剪徒長枝、病蟲枝、蔭蔽枝,集中燒毀,並用殺蟲劑+殺卵劑+殺菌劑進行清園,既可使天敵在休眠期得到保護,又能大大降低害蟎的越冬數量。
2) 整枝修剪
結合冬季清園,及時進行整枝修剪,剪除病蟲枝和纖弱枝,清除園內枯枝落葉和雜草,並將剪除的枝葉帶出園外,用作燃料,以徹底清除越冬蟲體基數。
3) 水肥管理
對土質瘠薄、樹勢弱的果園要進行土壤改良,多施有機肥或農家肥,但不提倡大量增施氮、磷肥,因氮、磷肥施用過多易導致枝葉內氮、磷含量增加,進而改善柑橘紅蜘蛛的營養條件,導致柑橘紅蜘蛛的大發生;在果園上方開挖引水渠,加強夏季乾旱果園的灌溉。
2. 生物防治
紅蜘蛛的天敵很多,主要的有捕食蟎、食蟎瓢蟲、草蛉、薊馬、蜘蛛、寄生菌(真菌芽枝黴菌、蟲黴菌)等,特別是食蟎瓢蟲是一重要天敵,其食量大,繁殖快,一般在紅蜘蛛峰期後,瓢蟲出現高峰,可在短期內控制紅蜘蛛危害。謝花後氣溫超過20℃,雨多溼度大,此時天敵多,活動頻繁,生產上要加以保護利用。有條件的地方,4月上、中旬可在樹上人工釋放捕食蟎(300~500頭/株)。
3. 化學防治
冬季清園至春芽萌發前以及春梢期(3~5月)、秋梢轉綠期(9~11月),是防治紅蜘蛛的三個關鍵時期,生產上要注意及時噴藥,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冬春(11月~次年2月)
冬季做好清園。對越冬代成蟎和卵進行防治,減少次年蟲源。在氣溫最低的1月份選擇1.0~1.5波美度石硫合劑噴施葉面,防治潰瘍病兼治柑橘紅蜘蛛蟲害。清園時儘量不使用會誘發柑橘紅蜘蛛發生的波爾多液等銅製劑。
2) 春稍抽發、初花期(3~4月)
1.8%阿維菌素750~1000倍+11%來福祿懸浮劑4000~5000倍。
3) 開花至生理落果期(5~6月)
1.8%阿維菌素750~1000倍+24%螺蟎酯懸浮劑2500~3000倍;5%阿維甲氰500~800倍+11%乙蟎唑4000~5000倍。
4) 夏稍抽發期(7~8月)
由於氣溫較高,加上春梢已成老熟期,紅蜘蛛一般危害不大,一般不需要噴施殺蟎劑。
5) 最後是秋季(9~11月)
因此秋季也是防治紅蜘蛛關鍵時期,藥劑為:1.8%阿維菌素750~1000倍+11來福祿懸浮劑4000~5000倍;1.8%阿維菌素750~1000倍+24%蟎危2500~3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