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13年的春天,我帶著兒子來到了五緣灣。五緣灣原本叫「鍾宅灣」,因為這裡與金門遙遙相望,是離寶島臺灣最近的地方,由於自古閩臺之間存在地緣、血緣、文緣、商緣、法緣之緣,後來就把這個海灣更名為「五緣灣」了。
五緣灣內有五座拱橋最為著名,也是它的象徵,分別為日圓橋、月圓橋、天圓橋、地圓橋、人圓橋,這日、月、天、地、人都蘊含著中華民族的美好願景。
我們的目的地是跨過「五緣橋」去往廈門五緣灣溼地公園,它也是那時候廈門島內唯一一個溼地公園。
本身我就對溼地極為感興趣,城市裡的溼地公園就更加地吸引我們。溼地通俗講就是沼澤地,我國溼地資源特別豐富,幾乎達到世界溼地總面積的10%。而據當時的介紹,五緣灣溼地屬於海洋和海岸溼地,分布著大量的紅樹林,這就更加令人神往了,所以我們慕名而去。
我們乍一步入景區,就頓生好感,那時候景區幾乎沒有遊客,更顯得清爽整潔、寧靜愜意。園區內縱橫交錯的木棧道似一道道紐帶,連接著園區內的每一個角落,我們最為直觀的印象即是這裡極為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負氧離子充沛的空氣品質,我們都不由自主地深呼吸起來。
後來我們知道五緣灣溼地公園具有海灣、魚蝦池、農田等鹹水、半鹹水和淡水溼地,所以生態環境非常優異,又如前文所言,我們在那裡的時候少有遊客,我們近乎獨享了五緣灣溼地完美的自然景觀。
兒子本身就對生物學極感興趣,由於生活在中國北方,難有這樣的機會見到南方特有的植物花卉,顯得興奮極了,他說:這裡簡直就是動植物的天堂。
溼地珍貴,城市溼地就更加難得,城市溼地公園的功能極具價值,它具有維護城市生態平衡,保護動植物,調節氣候等作用,這樣來看,五緣灣溼地堪稱廈門的「城市之肺」。我比較喜歡這裡的原因裡,對充分尊重了自然環境的特點,在不該有人工雕琢痕跡的地方絕不越線的舉措最為讚賞。
兒子對於能親眼見到成群的黑天鵝欣喜若狂,五緣灣溼地堪比黑天鵝的樂園。寬闊的湖面上一群悠閒自得的黑天鵝在結伴遊蕩,它們對於我們的到來近乎熟視無睹。
據說這些黑天鵝是從澳大利亞引進而來的,神奇的是,它們沒有經歷任何的周折就完全適應了廈門的生活環境,五緣灣溼地公園已經成為了它們的樂土,大有繁衍生息下去的勢頭。
我看報導,說如今的五緣灣溼已經有大量的水鳥和候鳥,有白鷺、蒼鷺、黑水雞等等,真是令人欣慰。我再看這張照片的時候,感慨時光飛逝,轉眼這已經是七年前的場景了,相信那些遠處的高樓大廈早已竣工。如今的五緣灣溼地又會是怎樣一種生機勃勃的面貌呢?
這是我們那天遇到的唯一一位遊客,看起來他是一位攝影師,他蹲守在那裡專注地拍鳥。這時我看到湖上每一根木桿上都站著一隻大鳥,那時蘆葦飄搖、睡蓮怒放,一派「時光未央,歲月靜好」的美好意境。兒子慫恿我也去拍鳥,只可惜並沒有長焦,只好學習那位攝影師,悄悄地走近它們。
這竟然是一隻夜鷺,只是它太驕傲了,以至於我們完全不必躡手躡腳,人家壓根就不會理睬我們,似乎熟睡正酣。那一刻我竟然開始羨慕這裡的鳥兒,它們可以隨心所欲地飛翔或是酣睡,它們毫不客氣地把自己當成這裡的主人,我們才是過客。我不禁感慨,這才是大自然本該有的樣子啊!
後來我們不知不覺地來到了這處溼地「迷宮」,它也是一處生態過濾池,不停地對雨水和汙水進行過濾淨化處理。有趣的是「迷宮」過濾池是一處人工溼地景觀,竟然也毫不違和,縱橫交錯的木棧道花去了我們不少時間才走得出去,看得出來,棧道下面魚蝦成群、蘆葦茂盛,走起來也極為賞心悅目。
景區內功能性建築鷺鳴樓和鷺翔樓與環境也極為和諧,後來我們也去那裡小憩一番,這場五緣灣溼地公園之旅,我和兒子都有極大的收穫,並因此內心喜悅。就如這篇圖集一樣,7年前那場旅行依然歷歷在目,此刻我也暗自決定,今年一定要再去看看!
圖文原創:文藝蜀黍看世界,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