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鏟屎官都聽說過狗吃多了動物內臟會造成維生素A中毒的說法?
那問題來了,狗到底能不能吃動物內臟?
想知道狗能不能吃動物內臟,先來了解一下貓能不能吃動物內臟。是不是覺得很奇怪,同樣是寵物為什麼貓就沒有吃動物內臟會中毒的說法?
其實一點都不奇怪,看似軟糯呆萌的小貓咪可是典型的肉食性動物,喵星人的日常飲食可以用四個字概括:無肉不歡。甭管什麼肉,動物內臟也是肉。
作為肉食性動物,喵星人對日常飲食的主要需求是蛋白質和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碳水化合物在它們的飲食構成中只佔極少一部分,而且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直接從肉類食物中獲取,至於碳水化合物,對它們來說完全是可有可無的雞肋,隨便從獵物(比如老鼠)的消化道中攝取一點就足夠了。
說回狗狗,雖然在進入人類社會後已經逐漸從肉食性動物逐漸轉變為雜食性動物,但是祖先的基因決定狗狗的飲食結構與貓咪相差不大。
01狗為什麼要吃動物內臟?
網上存在一個說法:狗狗一旦接觸生肉(包括生內臟)就會激發原始兇性,變得具有攻擊性。其實這個說法完全屬於無稽之談,生骨肉餵養只是一種成本比較高的餵養方式而已,並不會激發什麼兇性,最多讓狗狗變得更愛吃飯而已。
給狗狗適當餵一些動物內臟不但不會讓狗狗變兇,反而能給狗狗帶來一些好處,比如動物內臟中富含的蛋白質和脂肪能夠滿足狗狗日常活動所需的能量補充;維他命、礦物質、益生菌等營養物質,對狗狗的健康有益;更重要的是,動物內臟中還含有大量的酶,能夠促進狗狗的吸收和消化。
正常情況下,狗狗飲食應該含有50%左右蛋白質,38%左右脂肪,來保證身體正常運轉。優質的蛋白質可以轉化成各類胺基酸,胺基酸如果缺乏會對狗狗健康造成重大影響,比如牛磺酸能夠預防心臟和眼睛問題。
而這些,只需要在日常餵養中,給狗狗添加相當於它食物總量10%的動物內臟就能搞定,成本可能不及各種營養品的十分之一。
02內臟那麼多,吃哪些?
問題來了,是不是什麼動物內臟都可以拿來餵狗?
雖然狗狗可以接受任何動物內臟的氣味和口感,但內臟其實是有分類的:肝、脾、腎等部位屬於「正統」內臟,而心臟、胃、肺等組織因為更接近肌肉,也可以直接將它們視為肉。
大部分禽類的內臟狗都是可以吃的,雞鴨的內臟僅限於心臟,其他內臟的營養價值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下面列舉一些容易購買且適合狗狗食用的動物內臟:
牛心,既屬於內臟又屬於肌肉,富含胺基酸,並且含有對狗狗至關重要的礦物質,如鐵、磷、硒、鋅等。日常餵養中食用一些牛心可以讓狗狗皮毛更具光澤,保持肌肉健壯和骨骼健康,還能降低應激反應帶來的一些副作用。
牛肝,雖然是動物用來排毒的器官,但本身並不髒。牛肝是所有內臟中維生素A含量最高的,牛肝中的葉酸和維生素B12對狗狗有促進血液循環和抗氧化的效果。
牛胃,其實就是一直活躍在各大火鍋品牌暢銷清單中的毛肚、牛百葉。牛胃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以及硒,能夠提高狗狗免疫力,而且牛胃中還含有高級益生菌。
03怎麼喂?餵多少?
終極問題來了,給狗狗餵內臟應該怎麼喂?餵多少合適?
通常餵食動物內臟的方式有兩種,直接生食和煮熟。這兩種方式,有利有弊,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煮熟餵養相較於生食當然更衛生,更安全,但相對在營養價值方面會差很多。
為了保證營養價值不被破壞太多,一般將解凍完畢的生內臟放入沸水中煮4-5分鐘即可,切忌長時間蒸煮。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脫水凍乾產品在眾多寵物糧中脫穎而出的原因,高溫製作必然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流失。
至於餵多少合適?雖然過多食用內臟會導致狗狗維生素A中毒,但遠遠沒有到談「內臟」色變的程度。通常每周在狗狗食物中添加兩頓動物內臟是很有必要的,量控制在食物總量的10%以內即可。
說到這,不得不多說一句,不管什麼好東西都不是多多益善,而應該適可而止,想想看狗狗水喝多了都會中毒,更何況是動物肝臟呢?所以餵養的時候把握住尺度才是最重要的。